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都年底了,我才想起推薦這部神作,歡迎閱讀。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大家剁手剁得最勤快的時候。
下單、取快遞、拆包裹,也幾乎成為了每個打工人下班後的日常。
而這部關于 " 網購 " 的電影,是時候該聊聊了——
《最後的裡程》
ラストマイル
看名字,感覺平平無奇?
但其實,這部劇的班底堪稱王炸。
導演冢原亞由子,代表作《為了 N》《最愛》等,口碑、話題、熱度樣樣都不缺。
編劇野木亞紀子,寫出過《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等高分佳作。
而且,兩個人之前就合作過多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如《非自然死亡》《機動搜查隊 404》《重版出來》……
尤其是 2018 年的《非自然死亡》,在豆瓣上有 70 萬人打出了 9.5 的超高分。
本片的主演也是熟臉。
滿島光、岡田将生。
一個是實力派女神,一個是正當紅的日劇小生,強強聯合,實力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是同一個制作團隊,劇情延續了《非自然死亡》和《機動搜查隊 404》兩部劇集的世界觀,相關人物也會在影片中一一登場。
像是石原裡美、井浦新、松重豐、龍星涼、星野源、绫野剛等,幾乎是全員客串,讓不少影迷都興奮不已。
而本片的故事也很吸睛,開篇就懸念迭起。
一個快遞員将快遞包裹送到了客戶手上。
可前腳剛離開客戶的家,後腳客戶的家就爆炸了。
經過警方調查,事情的來龍去脈漸漸浮出水面——
有人在包裹裡放置了炸彈,只要包裹被拆開或者傾斜一點,炸彈即刻被引爆。
但接收快遞的客戶為人和善,平常也并沒什麼仇家。
越來越多的線索表明,這是一場利用快遞包裹實施的無差别爆炸案。
随着調查的深入,一個名為" 每日捷運 "的物流公司被最先鎖定。
這是一家知名跨國企業,也是電商行業的老牌巨頭。
爆炸案發生後,公司總部便派了滿島光所飾演的艾琳娜,進行緊急公關。
作為新上任的倉庫主管,艾琳娜來這邊的任務有兩個——
一是,維護公司形象,降低負面影響;
二是,确保公司倉庫配貨正常運作,傳送帶不能停。
憑借着過硬的手腕和專業素質,艾琳娜很快就向媒體發布公開信。
說爆炸包裹并非出自每日捷運,還将責任推給了第三方物流公司。
但沒想到,公告發布沒多久,又發生了一起爆炸案。
經調查,包裹仍來自每日捷運。
兇手還自制了一條視頻,向警方挑釁,揚言這樣的炸彈,還有 12 枚。
此時,正值" 黑色星期五 ",也就是海外版的 " 雙十一 "。
數不盡的包裹入庫、出庫,該怎麼找出這 12 枚炸彈?
一時間,整個日本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兇手到底是誰?
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剩餘的炸彈如何能順利找到并排除?
作為一部懸疑片,《最後的裡程》在保持高燃爽感的同時,也揭開了在資本構建的社會下,人們掙扎在消費欲望與勞動壓榨下的社會群像。
起初爆炸案發生時,上到倉庫主管艾琳娜、總部領導五十岚,下到外包快遞公司的人員,大家都想的是繼續工作,不造成損失。
尤其是艾琳娜,她明知道有炸彈,還堅持配送,只因為上司給她下達的任務是倉庫的運轉效率不能低于 70%。
為了這一個目标,她不顧無辜受害者的死活,用盡各種手段保持高校運轉的效率。
她心硬如鐵,手腕強硬,成為龐大冷酷機器中的一顆忠實的 " 螺絲釘 "。
可與其說她冷血,倒不如說她早已經麻木了。
喜劇大師卓别林的《摩登時代》就曾将資本主義吃人的本質刻畫得淋漓盡致。
資本家不斷加快流水線作業的速度,甚至發明自動喂食的機器,試圖将工人的午餐時間也剝削掉。
而被資本物化的人,在壓迫之下逐漸喪失了作為一個 " 人 " 的基本情感和生理需求。
以至于後來 ,主角看到螺絲一樣的東西就要本能地擰兩下。
看着很荒誕,但其實卻是不少打工人的真實縮影。
我們被逼着磨滅個性,鈍化情感。
但也漸漸地喪失生活的能力和熱情。
片中有一個數字曾多次出現:2.7m/s。
這是傳送帶的運行速度。
警方在調查爆炸案的時候,牽扯出多年前的一樁舊案——
五年前,每日捷運的員工山崎佑從樓上縱身躍下,砸在了傳送帶上。
他以血肉之軀去對抗資本的壓榨,想讓傳送帶停下來。
可是,傳送帶只停止了不到一分鍾。
管理者甚至沒有猶豫一秒," 哪怕他死了,傳送帶也不能停 "。
之後,傳送帶繼續以 2.7m/s 的速率向前運轉。
而他卻成了植物人,陷入了無盡的黑暗與混沌之中。
這就是影片中最令人窒息的地方。
結構性的困局面前,個體的掙扎顯得十分渺小。
每個人都困在系統之中,賣命奔跑,總覺得前方有光明的未來。
但殘酷的現實總是不斷地打擊着我們,讓我們不得不承認個體的理想從未被看見。
所以,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困境時,就只能坐以待斃嗎?
當然不是。
影片的片名 " 最後的裡程 " 指代的是貨品送到客戶手上的最後一段路。
無論機械再怎麼高速運轉,最後交付的過程還是落在 " 人 " 的身上。
至此,導演所要傳遞的主旨,不言而喻。
這最後的裡程,不僅是人性最後的底線,更是不斷地提醒我們要守住作為人的情感,不要被異化。
所以,再回到當初的問題。
那我們又該如何讓那個傾軋着個體生命的傳送帶停下呢?
其實,答案就在影片的那句廣告語裡:"What do you want?"
去問問自己的 " 真實想要的 " 吧,去正視自己的内心和欲望。
不要麻木,更不要被麻醉。
那些呐喊和彷徨的聲音,只要念念不忘,必有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