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太好了是軟男,電影有救了,歡迎閱讀。
文 | 潛水魚 X 任溪芮
最近《新周刊》" 我們這一代 " 年度人文欄目請來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影評人毛尖對談邵藝輝,毛尖拎出了一條電影圈男演員選角的隐形鄙視鏈:最好演壞男人,演渣男;然後(是)演好男人,演 " 軟男 ";最差的是演《好東西》裡又不軟又不渣的男人。
邵藝輝也提到,自己原本很有信心,覺得很多人會想演片中前夫這個角色,結果這個角色一直被拒,甚至有男演員看劇本之前表示很感興趣,看了劇本又推脫說沒有檔期。
給紫薇扎針的容嬷嬷被罵了二十年,害死眉姐姐的安陵容在《甄嬛傳》播出後被罵了九年,這些 " 惡毒 " 的女性角色被釘在恥辱柱上。但男演員卻對變态和渣男趨之若鹜,偏偏不愛演前夫這樣的 " 軟男 "。即便被人恨也不能 " 軟 ",難道這就是男演員選角色的心理動機?
《甄嬛傳》
小魚覺得,在男演員的角色範疇中,前夫和小馬這樣的 " 軟男 " 出現是有劃時代意義的,像前夫這樣懂防曬,主動(裝作)研習女性主義和上野千鶴子的男角色,以及像小馬這樣有腹肌,願意學習的年輕人,可比 " 軟飯硬吃男 " 強多了。
女性觀眾都崛起了,對苦難叙事也膩煩了,是時候來點新鮮的男性角色模版了。
男演員為啥愛演變态、渣男?
毛尖提出的男演員鄙視鏈,大致有這樣一條從高到低的選角偏好:演變态犯罪份子 > 演壞男人 > 演正常男人 > 演前夫這種 " 軟飯男 "。
這種判斷符合内娛男演員選角邏輯。說起變态、殺人犯、強奸犯,對應的形象很多,比如錨定了變态殺手賽道的寧理,飾演家暴男安嘉和的馮遠征,以及演了背了半部刑法在身、又帥又渣的彭冠英,更别提各種黑幫片、犯罪片,基本主角都是男的,吳鎮宇、曾志偉、任達華都有不少經典的黑幫大佬角色。
《陽光之下》
還有大批男演員表達過想演變态,比如林峯、彭于晏、張藝興、黃景瑜、鹿晗等,林峯的說法是:" 想演各種不正常的,甚至是變态的人,總之是一些很扭曲的角色,已經想了十幾年了。" 張藝興 2016 年接受采訪時也表示," 想演殺手 "," 甚至變态 "。
當然,男演員喜歡演變态和渣男,不排除這類角色有戲劇張力,反差大能突破自我,容易拿獎等因素。放眼演藝界,有不少通過出演 " 變态 " 而獲獎的例子:如《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小醜,《沉默的羔羊》的安東尼 · 霍普金斯等。
但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 buff 是,即便在戲劇空間裡,男性角色的道德寬松度也遠大于女性。在父權叙事中,三妻四妾、朝秦暮楚,甚至家暴強奸、連環殺人犯,站在男性角度,都可能是 " 爽文 "。殺手、家暴男、強奸犯、渣男的角色,即便道德有大問題,但無損于他們(有毒的)男性氣概,被審判的風險也低得多,甚至因為壞、渣而被人喜歡,甚至被冠名為 " 有性張力 "。
2023 電視劇品質盛典
對于男演員而言,演變态和渣男,也是一種非常安全的選擇。在影視劇裡行窮兇極惡和剝削女性之事,都可以虛拟的戲劇空間為托詞,一切都是導演編劇的安排,我則是為藝術獻身,塑造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男性角色,然後自我包裝曰 " 演員是一個很偉大的工作 "。
而把持着影視劇叙事話語權的男性導演,也樂于塑造這樣的角色,甚至還能反向包裝為女性爽片。小魚此前《多少男導演在假裝關懷女性》(超鏈)中分析過,陳思誠導演的《消失的她》和忻钰坤導演的《熱搜》中,朱一龍、袁弘飾演的都是剝削女性的渣男和變态,但導演都站在男性視角叙事,将時長傾注在男性角色身上,客體化女性,展現女性被害的慘狀,輸出立體的變态男主和扁平的受害者女性。但在宣傳中,這樣的電影卻能包裝為女性復仇、互助爽片,男導演、男演員也是在自己的愛男邏輯裡完成閉環了。
處于變态和渣男鄙視鏈下端的普通男人,如窩囊男、beta 男,已經有進步性的新鮮物種。黃磊、雷佳音、白客,他們活動場網域是過往被劃定給女性的家庭、小鎮,角色也具備了某種客體化色彩。
" 軟男 " 重整男演員鄙視鏈
至于 " 軟男 ",是對男性角色更徹底的一次革新。
國產影視劇之前也有 " 軟男 ",他們往往是 " 軟飯硬吃 "。明明啥都靠老婆,自己還要豪橫,對外呈現自己 " 硬 " 的一面。
他們慣常會出軌找小三,在另一個相對弱勢、崇拜自己的女性身上,重新确認自己的 " 男子漢氣概 "。比如《三十而已》中的許幻山、《半熟男女》裡的周斌,花老婆的錢給小三開房、租房。或者是被老婆碾壓得沒有自尊,家暴殺妻,比如《門第》中的家暴男何春生,《雙面膠》原著裡的殺妻男李亞平。
《三十而已》
《好東西》中的 " 軟男 " 與 " 軟飯硬吃男 " 有着本質不同。他們的軟,是身段柔軟,不兜售強硬的男子氣概,在言辭和思想上主動 " 規訓 " 自己。
前夫哥,結婚後靠鐵梅養家,離婚了修電腦要找鐵梅。小馬則主動把自己放置在過往女性角色的位置上,在鐵梅工作時在一旁滿眼愛意看着她,被指責不該撕衣服後很快悔改。他總是在自己最狼狽的時候偶遇 crush,在自己要竄稀的時候遇上鐵梅請客吃飯,像極了偶像劇裡總是在淋雨和摔跤時重遇霸總男主的女主。
《好東西》
他們想追鐵梅,開始用女性主義包裝自己,外表上主動服美役,前夫哥懂防曬,小馬有腹肌,主動加入雄競,盡管偶爾暴露出這種表演的虛假,但他們确實主動走向了客體化,言行之間也沒有絲毫覺得被客體化跌份的别扭感。
非常典型的滬上 dating 型男嘉賓的小胡醫生,不追求穩定關系的精英渣男,一眼看出小葉的戀愛腦倒貼屬性,但誤以為小葉是拉拉和已婚媽媽後,又對二人的關系升騰起莫名的興奮。他的軟既體現在感情上的黏糊,也在影像上成功塑型——雖然小胡醫生是渣男,但邵藝輝電影裡的他,即便半褪衣衫,也看起來像只白斬雞般,令人毫無欲望。
《好東西》的三個男性角色都帶有一定 " 媚女 " 屬性,盡管這種媚女是表層的表演性質的,但還是足以刺痛敏感肌的男觀眾,并讓演慣了大男人的男演員退避三舍。
畢竟,他們只見過女演員在電影裡被性化、弱化、邊緣化,當男性群像的挂件,哪見過這種倒錯的性别叙事,還要在電影中輸出 " 我們都有原罪 " 這類 " 羞恥 " 台詞,被吓到也是正常。
也是因此,主動接下不具名的前夫哥一角的趙又廷顯得稀缺且有腦子,在電影中直陳男性都有原罪,自己是與父權決裂的 loser 的小馬,也多了一分可愛。
《好東西》
波伏娃在《第二性》裡說女人不是天然形成的,是後天塑造的,看來 " 軟男 " 也可以後天塑造。
聯系到演員本身,趙又廷本身也有 " 軟男 " 的柔韌度。他自帶一份台男的溫和松弛,大美女高圓圓嫁給他,外界認為是高圓圓 " 低嫁 ",趙又廷比高圓圓小 5 歲,結婚時事業一般般,也沒有什麼代表作。結婚後去高老家探親,高圓圓脫俗大方,趙又廷則在圍觀的村民大叔中看起來泯然眾人。
但能接受這種落差,恰恰證明趙又廷的内核穩定強大。原本邵藝輝覺得他很精英,适合演胡醫生,但他覺得前夫很 " 可愛 ",像《芭比》中的 Ken,可見前夫哥自己也主動學習了去年的年度女性主義電影,很有覺悟,活該你娶高圓圓。
《好東西》
章宇則一直因為土狗性張力,很有女性觀眾緣。他自己也在路演中非常自然地調侃:雖然現場他和另外兩位男性拿着話筒,但話語權并不在男性這邊,他們處于間歇性失聲的狀态。他還呼籲大家多聆聽女性的聲音," 不要覺得自己那麼強,示弱和服軟也挺好的,女性有時候真的就是比我們強很多。"
所謂 " 軟 " 和 " 硬 " 其實是相對論,太 " 軟 " 或太 " 硬 " 都不好。一味求 " 硬 ",是自絕于女性觀眾;身段過軟,又容易被拿捏奴役。能演 " 軟男 ",恰恰說明演員有軟硬适中的柔韌度,能主動擺脫男本位叙事,打開自己的角色空間,也是過往 " 硬男 " 泛濫的氣質回調。
" 軟男 " 也是一種市場呼喚。男性被取悅太久了,女性觀眾如今已經是電影觀影主力,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燈塔研究院發布的《2024 中國電影觀眾變化趨勢報告》顯示,從 2018 年至 2024 年,女性購票用戶從 51% 上升至 58%,對應的男性觀眾則從 49% 縮減至 42%,女性及 95 後觀眾逐漸成為市場主力。
連環殺手的下手對象一般是獨身女性,變态、渣男剝削、精神 PUA、造黃謠、家暴的對象也是女性,這類電影回避結構性壓迫,只将女性放置在被凝視的受害者位置的電影女性已經看膩了,男演員們也是時候為女性觀眾生產一點新鮮的角色模版了。
所謂選角的鄙視鏈,本質上和任何其他鄙視鏈一樣,都是把一類人區分出 " 我們 " 和 " 他們 ",然後在自己的群體認同中獲得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的文化心理動因,正是一種 " 男性應該是第一順位 " 的共識。
小魚呼籲重整男演員鄙視鏈," 軟男 " 們應該地位進階,畢竟演員還是個技術工種,不該以軟硬論英雄,演得爛且一直自我重復的,才該待在鄙視鏈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