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韓劇瘋出8.9!誰敢學?,歡迎閱讀。
把藥當飯吃,嗑到鼻血直流,出現幻覺。
打針抽血是常态,體力不支,那就靠意志力撐住意識。
甚至動手術使子宮内壁變薄,好讓月經長期不來 ……
這是得了什麼大病?
格局打開——
一切都是為了學習!
分不清是地獄笑話還是勵志故事——當《亢奮》裡的美國高中生因為青春的疼痛和迷茫而嗑藥,韓國高中生嗑藥竟然只為忘情學習。
懸 ( 百 ) 疑 ( 合 ) 韓劇一出手,拿下豆瓣 8.9。
《善意的競争》開播以來,話題度、尺度和顏值同步拉滿,害得我睡眠時長驟減,只比不用睡覺的韓國人多一點。
都說東亞三國手牽手,誰不發瘋誰是,但此劇還是刷新了我對韓國人内卷程度和身體抗藥性的認知。
l
好瘋魔的社會環境,每個人都恨不得化身學習機器!
甚至是她——
閉上眼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邊輸血邊學習,這輩子沒見過 " 德善 " 這麼努力學習 ……
沒錯,當年陪着《請回答 1988》裡的德善一起被老師罵,現在我都被腌入班味了,這位姐 31 歲歸來還能演高中生并毫無違和感,重開更新,千金學霸閃亮登場。
劉潔伊(李惠利 飾)是首爾一所貴族女校的風雲人物,有錢有顏有腦子,當之無愧的全校第一。
更重要的是,她的父親是醫院院長,如果和她成為朋友,還能拜托 " 伯父 " 為自己調理身體,獲得更好的學習狀态。
所以,高三一開學,大家都盼着能和潔伊做同桌。
啊啊啊就這個後宮選妃爽,原來不是我不愛看雌競,是我沒看過全女雌競啊——
潔伊抱着胳膊轉了一圈,冷冽的眼神在同學們期待的臉上逐一掃過。
完全女王啊
又慢悠悠轉了一圈,最後,在一眾驚呼聲和嫉妒的眼刀中,她選擇了班上最土氣、剛從鄉下轉學過來的小透明——
禹澀琪(鄭秀斌 飾),來自小地方的一款天才學霸。
澀琪原本只是個不被關注的孤兒,被一位倒賣藥物的混混哥勸學後,開始認真讀書。
邊嗑藥邊學習,竟把自己的排名長期保持在全校第一。
高三這年,澀琪找到了自己的生父,獲得轉學到首爾貴族女高的機會。
于是,劉潔伊與禹澀琪的相遇,是首爾天才與鄉下天才間的惺惺相惜?
這對 " 天才女友 " 會為了相同的志願——首爾大學醫學系,而共同努力?
科科,信壓抑變态的韓國高中生會安分守己,不如信我是秦始皇。
明面上看,劉潔伊這樣一位眾星捧月的公主殿下,對禹澀琪多次伸出援手,實在好嗑——
家境與其他同學有天壤之别的禹澀琪,慘遭韓國特產 AKA 校園霸凌,在洗手間被圍堵。
潔伊恰好趕到,笑着對霸凌咖說 " 一起吃飯吧 ",卻反手牽起了澀琪,大搖大擺地在師生面前走過。
…… 我已瘋,心動瘋。
更難得的是對她學習上的幫助。
首爾學生的内卷程度遠超想象,澀琪還在疑惑随堂測驗都是沒學過的内容,同學們早已熟練地奮筆疾書。
震 to the 撼 …… 這群精英比你有錢還比你卷。
人均兩個補習班起步,超前學習,瘋狂刷題。
澀琪當然沒錢上補習班,潔伊便把補習班資料送給她,還 " 激勵 " 她要考得比自己好。
我隔着螢幕都被潔伊釣成翹嘴,也怪不得澀琪被迷得團團轉。
她生平第一次信任别人,甚至開始做一些帶顏色的夢。
雖然劇情裡是夢,但演員可是真的親 ……
我不管,李慧利你愛女人的樣子真的很美!
是摯友還是女同,我自有分辨
正要美美開嗑這對千金公主 X 苦命小狗,等等,哪裡不太對勁——
諸多細節都能看出潔伊接近澀琪别有目的,而面對這位拯救天使 & 競争對手,澀琪也有自己的心機。
糟糕 …… 雙向白切黑的對抗路 CP,怎麼好像更好嗑了?!
說謝謝了嗎孩子?嗯?
比如,潔伊挑澀琪作為自己的同桌,是一種示好,也像是 " 訓狗 " 計劃的一環,讓被同學孤立的她只能依賴自己。
班上有個陰暗女,疑似校園霸凌受害者,似乎正是潔伊的上一條 " 狗 "。
而澀琪也留了個心眼,偷看潔伊的手機發現她暗中調查自己,便設計釣魚執法。
随着劇情發展,兩人父輩的恩怨逐漸挑明,牽扯出更大的陰謀。
慘慘的澀琪剛找到生父,就收到了他的死訊。巧合的是,她的父親正是大學入學考試出題委員,且曾在這所貴族女高任教。
而暫時收養澀琪的繼母正在和潔伊父親的醫院打官司,她認為丈夫的死亡是一起醫療事故。
那麼,潔伊接近澀琪難道另有目的,是為了尋求官司的和解之法?這起醫療事故的真相,究竟是意外還是蓄意謀殺?
在醫療事故背後,還藏着更驚人的陰謀——潔伊父親的醫院向女高中生們兜售提高專注力的藥物,甚至涉嫌操縱升學率。
諷刺的是,幾乎無人在意藥物的合法性,以及它對身體的傷害。
而如果所有人都在吃藥,如何确保自己占據最大優勢?
答案是卷到極致——不管是做手術停經還是自輸血以提高耐性,這些年輕人為了榨取精力、透支生命,無所不用其極。
這輩子用不上的知識增加了
種種自虐行為看得我虎軀一震又一震:
這學是非上不可嗎,這劇會不會太離譜了點?
事實證明我們還是太天真。雖然有戲劇化的成分,但《善意的競争》卻能反映出某種真實的現實傾向。
比如澀琪班上出現的超前學習現象,在韓國紀錄片《學習的背叛》中就有所體現,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數據顯示 "8/100 的高中生從小學起就在學習高中的内容 "。學生們草木皆兵,為身邊是否存在 " 怪物同學 " 而感到不安。
而經過一番奮鬥後,大多數人卻要面臨一個殘酷的現實:再努力也無法逾越金錢與階級的天塹。
掌控社會資源的人的子女,總是更容易考取好成績。
了解這些現實背景,就能理解《善意的競争》為什麼要從精英的學習生活切入——正是這種自上而下的績優主義,讓整個社會陷入瘋狂内卷的惡性循環。
導演想拍的不是這群女高中生,而是經歷和面臨殘酷競争的所有韓國人。
劇中人均瘋魔的狀态,與現實中病态的環境息息相關。
比如潔伊的朋友朱藝莉,為考藝術院校拼命減肥美容,為攢補課費不惜賣身。
被社會标準和考試成績物化的人,也會順其自然地物化自己。
而對澀琪來說,好好學習是一種自保方式——她曾經遭遇過校園霸凌,但自從成為第一名後,再沒同學敢動她了。
師生們都知道,好學生是一款為學校鍍金的高價商品。
再以病得最重的潔伊為例,她從出生起就活在完美的計算裡。
為了讓女兒擁有最優秀的八字,院長父親特地改變了妻子剖腹產手術的時間,孩子只是他虛榮心的延續。
潔伊有個同樣優秀的姐姐,為了激發兩個孩子的競争意識,父親會讓成績好的女兒去打成績差的。
潔伊一邊哭着用藤條打姐姐的手心,一邊恐懼着自己成績落後被姐姐打。她是這套變态遊戲規則的執行者,也是受害者。
績優者可以理所當然地處置别人,而打在别人手心的每一掌,也吞噬着績優者的人性。
目前姐姐下落不明,但父親和潔伊卻看似不以為然。
親情成為了互相利用甚至傾軋的工具。
一群漠視人性與自我的瘋子湊在一起,經常出現讓我毛骨悚然的鏡頭——
午休時間,食堂。
女孩們不約而同掏出藥丸服下,好像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吃藥已經不是一個選擇,而是必須,不然就會被别人甩開一截。
陰郁色調配上凌厲剪輯,幾乎像是一部東亞特供心理驚悚劇,能瞬間喚起無數人的高考 ptsd.
潔伊父親有套話術,他認為世界就是一個 " 你死我活 " 的大逃殺遊戲,潔伊因此戰戰兢兢地活着,将周圍所有人都視為敵人。
但實際上,人生并非你死我活的單行道,人也不該活在算計之中。
以父親為代表的 " 大人們 ",乃至整個社會,打着 " 為你好 " 的幌子,将年幼的靈魂推入心靈煉獄,拼的是誰的人性被異化得最徹底。
但真正的善意,應該是尊重個體的差異與獨特性,是潔伊聽聞澀琪童年往事的一瞬柔軟。
雖然分不清這個女人是來真的還是在演戲,但我忍不住設想,如果有人在成長過程中這樣撫慰過潔伊,她或許會過上不一樣的人生。
@禹澀琪,點你呢!
期待這群女孩能從冰冷的競争中存活下來,也希望所有人都能懂得如何愛自己。
因為我們并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