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央視盛贊,感動中國!這水準,不誇不行,歡迎閱讀。
文 | 十點電影原創
全面推進 " 鄉村振興 " 一年來,從北部雪鄉到南部邊陲。
交出了一張又一張 " 脫貧摘帽 " 的答卷。
一部新片在北京舉行首映,十點君有幸參加。
主創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山村駐守了四年,得以讓我們見證了人類歷史上擺脫貧困的奇迹。
從艱難步行翻山越嶺到小轎車開到家門口,從破舊的土坯房到亮堂的新居,從少人問津到八方客來 ……
山間小路鋪就了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見證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一次次奔赴。
這是怒江沙瓦村的路,是不斷綿延生長的希望之路。
沙瓦村,地處怒江大峽谷東側的碧羅雪山上。
生活在這裡的怒族,雲南省九個" 直過民族 "(指新中國成立後,直接由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之一。
他們甚至還保留着原始社會砍柴易物、打獵為生的生活習性。
全村 228 戶 800 多人多半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不足 3000 元,是全省脫貧攻堅的 " 硬骨頭 "。
怒族之困,困在交通。
2018 年之前,這裡沒有大橋,沒有公路,也沒有鐵路。
只有原始山路,人馬驿道。
山谷危石嶙峋,路上險象環生。
他們依山而居,過去得冒着生命危險滑溜索過江 …
村民坡羅家裡的冰箱壞了,維修工卻各種推脫。
坡羅只能步行 4 個多小時,将冰箱背下山去修,一路歇了十多次。
老人有個小病小災都要計算出門成本,不捱到非走不可,就咬牙苦撐。
真挺不住了,只能召集全村青壯年,輪流抬着擔架,一步步把病人抬下山治病。
村民想賣自家養的土雞,每次下山只能肩挑 20 只,賣不掉的雞還要原路背回。
這條彎彎曲曲的小道,村民走了幾十年。
他們每周都會集結在一起,把小路清掃得幹幹淨淨。
日常細碎的片段,無不透露着當地村民的共同心聲。
這個村子祖祖輩輩都希望能有一條路,可以讓他們走出去,讓他們把山上的玉米、核桃運下山去賣。
由于不通公路,沙瓦村老百姓生產生活中最離不開的就是玉米。
騾馬的飼料靠它,村民的口糧也靠它。
但是由于退耕還林,玉米這種低效作物不能種了,老百姓一時難以接受。
村醫阿鄧言是村民代表,看到退耕還林,地裡荒着沒有種莊稼,他很着急。
為了解決這個兩難的問題,縣委副書記李陶煞費苦心。
鄉政府也曾做過大量的調研,給村民發果樹,搞庭院經濟,動員他們在地裡種魔芋。
可魔芋莖塊比苞谷更重,就算種出來也運不出去。
兜兜轉轉又回到問題原點。
但修路又談何容易,30 多公裡的距離,成本就要一千多萬。
為了能盡快摘帽,政府也努力促成搬遷安置,
每家只交很少的錢(一萬塊錢左右),就能在山腳下擁有一套政府提供的、市價在四十萬元到六十萬元之間的房產。
但總敵不過一句," 故土難離 "。
都說 " 窮山惡水出刁民 "
但沙瓦村的民風卻異常淳樸,他們勤勞善良,一家種地百家幫。
鄉賢老者受到敬重,孩子純真整潔,全村夜不閉戶,村裡幾乎沒有任何垃圾 ……
他們完全沒有 " 等、靠、要 " 思想,只想通過自己的雙手建設自己的家園。
搬不搬?村民的意見也并不統一。
有的惦記收成,有的住不習慣。
李小二上有老下有小,為了更便利的醫療教育資源,他決定 " 換種活法 "。
政府聽見了所有聲音,并給了村民多種選擇。
路,必須修。
想搬的,大力支持。
各種家電、家具、日用品,政府悉數贈送。
不搬的,直接幫助危房改造。
沙瓦村 2017 年 9 月開始修路,2018 年通路,2019 年土路變成了水泥路。
新路直接修到家門口,一通百通。
短短的幾年時間,村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小二不僅過上了現代生活,還加入了竹編合作社,賺高附加值的 " 巧錢 "。
種地的老本行也沒丢,副業在山上種草果,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舉家留在山上的坡羅貸款買了運輸用的拖拉機。
還在村裡開了一個小賣部。
之前全靠肩挑人抬的貨品,現在瞬間就能運到家。
店裡還賣上了雪糕、冰棒等之前不易保存的 " 奢侈品 "。
坡羅數起賺來的鈔票,臉上樂開了花。
在城裡專家的支援下,養雞戶李建華的產業規模擴大化。
并且實現了科學養殖,再不用肩挑 6 個小時下山賣雞了。
村裡的孩子們,也走出了大山。
媽媽帶着 6 歲的臘八和 5 歲的芳芳,跟 20 歲的支教老師春花參加了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
他們一起去了天安門看升國旗合影留念,對外界充滿了憧憬和好奇。
走在酒店的地毯上,他們小心翼翼。
吃飯時,臘八把蛋殼不小心弄在地上。
媽媽趕緊俯身清理。
擦着擦着,不禁流出淚水。
這種突破認知的貧富差距面前,她的不安夾雜着給人添麻煩的愧疚, 被鏡頭精準捕捉。
個中滋味,五味雜陳。
錯的不是這些淳樸的鄉親們,貧窮才是老百姓最大的敵人。
脫貧攻堅任重道遠,這也是主創團隊扎根沙瓦村 4 年,最根本的動力。
在導演柴紅芳的心底,最想表達的是這片土地的人民身上的美德、人格魅力,以及他們勤勞勇敢、熱愛土地、相信并配合政府的決心。
同時,政府也在傾盡全力幫他們解決問題,不讓一個農民兄弟掉隊。
這種平淡中的真實,恰恰最能直抵人心。
引發觀眾的共鳴,獲得更多的關注,解決更多的問題。
《落地生根》的拍攝團隊只有 9 人。
部隊出身的導演柴紅芳自認為身體素質不錯,結果第一次去沙瓦村竟然沒有爬上去,累得坐在半山腰欲哭無淚。
第二次 " 挑戰 " 他們耗時 6 個小時,終于一步一步爬上沙瓦。
為了能盡快融入當地鄉親們,主創直接駐扎在當地一座廢棄的小學。
幾條舊板凳搭上木板就是床。
三張舊書桌、 幾台電腦就組成了後期機房。
宿舍緊靠村民的豬圈,每天清晨團隊常常是被豬群的呼噜聲和吵鬧聲叫醒。
夏天,房間的牆上和床鋪上會爬滿各種蟲子。
如此艱苦的環境,他們一待就是四年。
沙瓦村長期與世隔絕,很少有外界的人到村子裡來。
起初,村裡人見到拍攝團隊就躲或很快跑開。
為了讓村民放下戒備,導演學會了怒族話,到各個村民家去串門,給他們做飯、和他們一起唱歌,很快和他們打成了一片。
扛着攝影機的村民坡羅 和 身着怒族服裝的導演
朝夕相處間,村民們的普通話也說得越來越好,他們叫柴導 " 沙瓦母親 ",
不管是產業發展、旅遊開發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村民們都會第一時間來問她,讓她幫忙作判斷。
導演柴紅芳和臘八
" 最大的困難不是環境有多苦,而是擔心片子拍不好 ",這才是主創内心最大的壓力。
正是因為他們的這種 " 不忘初心 ",才讓這個邊陲小鎮發生的奇迹,為觀眾所知。
《落地生根》拍攝的 4 年,正是中國脫貧攻堅最關鍵的時刻。
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主創用最樸實的視角,講述最宏大叙事,
觀眾得以親眼見證,那些離我們比較遠的政策,變成了一座橋,一條路,一間房,以及一張張發自内心的笑臉。
這些扶貧路上的人和事,值得我們一次次去寫,一次次去拍。
只有這樣,我們才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來自祖國的如春暖意。
它能驅散嚴寒,更能經久不息地普照華夏大地。
《落地生根》已于昨日在全國公映,請走進影院見證中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