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一汽-大眾轉型之路:邁騰新舊交替背後的焦慮,歡迎閱讀。
旗下擁有大眾、奧迪、捷達三個品牌的一汽 - 大眾是目前合資車企中品牌數量最多的企業之一。雖然這保全了其在合資陣營中總銷量第一的地位,但在光鮮業績的背後卻隐藏着這家頭部合資車企諸多隐憂
文|宋立偉 趙成
編輯 | 趙成
時隔八年,一汽 - 大眾大眾品牌(下稱:一汽大眾)在 2024 年 7 月迎來旗艦車型邁騰的全新換代。盡管該車在外觀、動力以及智能化等方面都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沒有換來市場的積極反響。
對此,公司并非沒有準備。在第九代邁騰上市的同時,一汽大眾保留了第八代車型,與第九代邁騰同台銷售,希望以此降低產品換代帶來的市場波動。
加了一道 " 保險 " 的邁騰,2024 年終端實際銷量仍較 2023 年下降 7.6%,新車累計銷售 17.5 萬輛。其直接競争對手上汽大眾帕薩特全年銷量超過 26 萬輛,同比增長 22%。
數據來源:第三方統計
制圖:趙成
在合資品牌市場份額集體走弱的背景下,一汽大眾認為,邁騰的總體表現處于正常波動範圍内。然而,深挖數據背後并不盡然。
第九代邁騰不僅是該車自 2007 年在華投放并歷經四次換代以來,首款采用與上代產品并售的車型,也是唯一 " 爆冷 " 的一代產品。新車上市七個月以來,第九代邁騰的終端銷量貢獻仍未過半。
對于邁騰銷量整體下挫是否受第九代車型的拖累?企業方面并未正面回應。在過去三十餘年中,一汽大眾确實如其所言,于燃油車領網域,創造了 " 推一款爆一款 " 的佳績。如今,在智能化下半場,這家昔日的 " 爆款 " 制造商能否讓魔法得以延續,全新一代邁騰的表現至關重要。
新邁騰乏力,老邁騰延產撐量
中國汽車市場的競争正在進一步更新。2024 年,比亞迪、吉利、長安等自主品牌以價格優勢迅速搶占 A 級車(小型車)市場份額,壓力倍增的合資品牌只能向更高級别市場尋求空間。一汽大眾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迎來了第九代邁騰。
作為該品牌踐行 " 油電雙智 " 策略的首款車型,全新一代邁騰被公司寄予厚望。除了在外形、空間、動力、配置等方面實現全面突破,一汽大眾更采取了務實的定價策略。新車官方指導價區間為 17.99 萬元— 24.68 萬元。而在八年前,上一代邁騰的官方指導價區間則為 18.99 萬元— 31.69 萬元。
降價增配,這曾讓新車順利打開局面的黃金配方,卻在熱賣 17 年的邁騰身上失靈了。
近日,《财經》走訪市場發現,不少一汽大眾授權門店都将兩代邁騰同置于 C 位。從消費者的直觀反應可以看出,上一代邁騰的人氣明顯高于新一代。
攝:宋立偉
截至目前,在河北、山東等地,新老邁騰的銷量比例為 3:7。即便是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第九代車型的貢獻至多不超過五成。
一汽大眾提供的數據顯示,近三個月以來,全新一代邁騰在邁騰家族的銷量占比分别達到了 46%、50%、44%。
一汽大眾企業人士在接受《财經》采訪時表示,兩代同堂策略在豪華品牌中已有成功先例,邁騰 B8 主打經典價值,全新一代邁騰 B9 聚焦智能體驗,可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用車需求。
據了解,兩代車型并行生產、銷售的做法曾在北京現代索納塔、廣汽豐田凱美瑞等車型中發生,但通常新一代車型才是銷量主力,上一代車型的角色多為 " 陪跑 ",并且二者相伴的周期通常不會超過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同堂銷售策略是一把雙刃劍。雖然短期内可以緩解銷量壓力,但長期依賴這種策略可能會導致產品線不清晰,進而影響品牌影響力。北京現代伊蘭特曾因過度依賴同堂銷售,導致舊款車型殘值被壓榨,最終影響了品牌的整體競争力。
一汽大眾方面認為,延長邁騰 B8 的生產,能夠進一步豐富其產品矩陣。B8 主打經典價值、B9 聚焦智能體驗,兩代車型同堂銷售有助于提升自身品牌的市場競争力。
但有業内人士表示,車企在采用該策略時應當謹慎行事,因為這種策略可能會導致產品線模糊不清,讓消費者在選擇時感到困惑,應盡量避免因老款降價銷售而影響新款車型的市場推廣。尤其是在市場飽和度較高、競争激烈的環境下,這種策略還可能會帶來庫存積壓風險和品牌價值稀釋的問題。
《财經》在走訪經銷商時,從銷售人員處了解到,目前第八代邁騰的主銷車型是 330 豪華款,新一代的主銷車型則為 380 尊貴款,雖然二者裸車價有一定差距,分别為 16.9 萬元和 18.5 萬元,但這并不是新邁騰賣不過老邁騰的關鍵。
" 邁騰的客戶群體集中在 40 歲以上,他們更偏愛上一代車型的外形和配置。" 這是銷售人員的普遍感受。不僅如此,盡管新一代邁騰平添了更多時尚朝氣,但并沒有得到更多年輕人的青睐。
為了保持大眾品牌的市場競争力,一汽大眾計劃将第八代邁騰生產周期延長至 2026 年。
轎車表現乏力,創十年銷量新低
對于任何一家車企而言,旗艦車型換代失利往往會帶來更多考驗。其不僅關系到新車的銷量、利潤等業績指标,更關乎品牌定位是否受損,甚至會給企業帶來戰略調整上的壓力。邁騰之于一汽大眾更是這樣的存在。
在一汽大眾進入 SUV 元年之前的 2017 年,這家公司僅憑速騰、捷達、寶來、邁騰、CC、高爾夫等單一轎車家族,全年累計銷量達到了 140.5 萬輛。
此後,盡管有探歌、探嶽、攬巡、攬境、探影不同級别的 SUV 車型加入,但助力一汽大眾一舉超過上汽大眾的根基依舊是轎車。
即便在 2024 年,中國乘用車市場中的 SUV 市場以 1131.1 萬輛的累計銷量全速超越了累計銷量 1049.3 萬輛的轎車市場,也未動搖轎車在一汽大眾的重要地位。
數據來源:第三方統計
制圖:宋立偉
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2024 年,在燃油車方面,一汽大眾轎車累計銷量為 59 萬輛,SUV 累計銷量 28.6 萬輛。雖然這一表現與 2017 年相差巨大,但依然證明了該品牌對轎車市場的依賴。
2024 年,一汽大眾陷入十年以來的銷量谷底。據企業官方數據,2024 年,一汽大眾累計銷量 92.8 萬輛,同比下滑 11.6%。
制圖:宋立偉
從第三方提供的車型數據來看,除了 2024 年上市的純電轎車 ID.7 VIZZION,一汽大眾其他在售轎車同比集體下滑,降幅範圍從 8% 到 42% 不等,與同期轎車市場 1.8% 的增速差距明顯。
優化產品結構,推動品牌年輕化
面對當前的挑戰,一汽 - 大眾相關負責人表示,汽車市場正在從依賴單一爆款車型的競争模式,逐步轉向多元化的 " 產品矩陣 " 競争模式。為此,公司在積極優化產品結構的同時,計劃在轎車和 SUV 兩個領網域同步發力,力争實現雙線市場的穩步發展。
具體來說,除了 2024 年上市的第九代邁騰,2025 年 3 月底至 4 月初,探嶽 L 也将正式上市。而速騰 L 則将在三季度迎來全系換代。
" 從邁騰煥新開始,到 2026 年,大眾品牌的燃油車将全面更新換代,這在國内燃油車企中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希望借此鞏固一汽 - 大眾在燃油車領網域的市場地位。" 該負責人表示。
此外,到 2026 年,大眾品牌還将陸續推出純電、增程、插混等新能源車型。盡管如此,這些舉措是否足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争,仍然面臨巨大挑戰。
2025 年開局,除了價格戰的壓力,更有自主品牌将高階智駕下探至 10 萬元以下車型的挑戰。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的數據,2024 年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 47.6%,其中自主品牌滲透率高達 70%,而合資品牌的滲透率僅為 7%。這一趨勢無疑加大了合資品牌面臨的壓力。
據了解,一汽 - 大眾每年在電動化轉型上投入超過百億,并在電子電氣架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優化了成本結構。然而,如何加速技術研發與落地,并成功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青睐,仍是其轉型能否成功的關鍵。
責編:王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