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華為終端BG首席戰略官邵洋:全屋智能将成為建築節能降碳新模式,歡迎閱讀。
文 | 王方玉
編輯 | 蘇建勳
眾所周知,建築業是能耗大戶和碳排放較高的行業之一,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1/3 以上,也一直是我國節能減排和低碳轉型的重點領網域。
近日,第二十屆中國國際住宅產業暨建築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博覽會(以下簡稱 " 住博會 ")上,華為攜 "1+2+N" 架構全屋智能解決方案亮相,就如何推動建築節能減碳給出了一種新方案。
目前,建築產生的四分之—碳排放是在施工建設和建築材料制造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其他約 74.4% 二氧化碳排放量則歸因于建築運營中的制冷、供暖和照明等,而華為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則可以通過智能化的方式幫助減少制冷、照明、影音系統等的用電。
據介紹,華為自研的 AI 超感傳感器,将車用毫米波雷達反向應用于空間,其能感知空間内的有人無人狀态,并通過 PLC 電力線載波技術控制智能開關、場景面板、智能插座等進行 " 無人節電 ",控制房間内照明、冷暖、影音系統的啟停,在酒店、辦公、學校等場景下起到節能的效果。
華為終端 BG 首席戰略官 & 全屋智能產品線總裁邵洋在接受 36 碳采訪時表示,建築空間節電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是通過識别有人 / 無人狀态實現節電,減少無人耗電,第二層是通過更準确地識别人的行為實現行為節電,比如公區照明,可以做到分區網域的開關,做到更精細化節電。
" 這種節電模式,住建部給它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叫行為節電。" 邵洋表示。住建部以往推過三種建築節電方式,一是提高能效,二是推廣節能建築材料,三是安裝綠電,它們都發揮了相應的效應。而行為節電則是第四種節電方式。
" 建築中的無人耗電占了 60%,也就是說中國 60% 的電是人不在空間裡時白白消耗掉了。我們現在做的一件事情是,讓空間開始認識人,了解人在空間裡的行為。" 邵洋表示。
要讓 " 空間認識人 ",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要處理和應對很多空間中的復雜、細微場景。
" 比如這個酒店床上睡了兩個人,有一個人起床走人了,另一個人還躺在被窩裡一動不動,如果識别為無人就把空調關了,那肯定是識别有誤。" 邵洋表示,可靠性是全屋智能業務成立的前提,為了把房間無人監測做到可靠,華為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去年 8 月到今年 3 月一直在突破瓶頸 "。
在全球範圍内,AIoT 相關技術在推動碳中和方面有着巨大的應用潛力。AIoT 可以與基礎設施相融合,助力能源、建築、交通、工業、農業等行業來降低碳排放。億歐智庫的研究報告推算,AIoT 相關技術在未來十年内有潛力通過賦能其他行業幫助減排全球碳排放的 20%。
在建築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大趨勢下,以 AIoT 技術為底座的全屋智能家居作為一種重要的建築節能降碳的方式,也有望迎來發展的新契機。
邵洋表示,政府辦公樓、學校、醫院,需要大量采用行為節電,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相信在下一階段全屋智能會成為我們國家非常關注的方向,也會成為我們產業增長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