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誰往卡皮吧啦身上潑綠油漆了??,歡迎閱讀。
大家好,這裡是環境小喇叭欄目的第 29 期。這一期,我們為大家搜羅了以下值得一看的環境研究和新聞:
1)互聯網普及後," 黃色垃圾箱 " 要沒了
2)AI 幫助人們發現瀕危鳥類蹤迹
3)人能吃上水果,還得謝謝恐龍
4)全球變暖讓雲變少了
5)藻華爆發,水豚變綠了
互聯網普及後," 黃色垃圾箱 " 要沒了
在日本街頭,有一種垃圾箱十分特别。白天,它無人問津;直到夜幕降臨,人們才會蹑手蹑腳往裡面扔垃圾。
怎麼扔垃圾也 " 偷感 " 那麼重?因為這些垃圾箱是用來回收人們購買的 "黃色書籍和影像" 的 [ Doge ] ,被稱為 " 白ポスト"。
垃圾箱:澀澀結束,拿來吧你!| Yuko Obi
眾所周知,日本在澀澀這方面產出驚人,并且由于流媒體發展遲緩,日本色情行業很長時間都是以實體產品為主。然而,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看完的色情雜志怎麼處理?放在家裡,有可能會被小朋友看到,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日本發明了 " 黃色垃圾箱 ",幫助人們回收這些色情垃圾。
冷知識:日本許多便利店(Lawson、711 等)過去都會販賣色情雜志 | Wikipedia
不過,随着互聯網的興起,這些垃圾箱的用處越來越小了。不少人不再購買實體色情產品,轉而在網上觀看澀澀的東西。日本對色情行業的監管也較以往更加嚴苛,販賣這些内容的店鋪也越來越少。去年在長崎,因為" 黃色垃圾箱 " 收集到的材料已經減少了 50% 左右,日本政府便關閉了幾個這種垃圾箱。
警察在處理這些 " 黃色垃圾箱 " 裡的垃圾 | Kyodo
AI 發現瀕危鳥類蹤迹
AI 雖然在畫鳥上亂七八糟,但找鳥卻是一絕。最近,在澳大利亞,人們利用 AI 成功在維多利亞州發現了領鹑的蹤迹。
領鹑(Pedionomus torquatus)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動物,身材嬌小,有的甚至不到 100 克。草原是它們最偏愛的栖息地。然而,由于人類對草地的肆意開墾以及極端事件的影響,它們的栖息地受到了大規模破壞,如今在維多利亞州只剩下了不到 1% 的面積。領鹑也因此銷聲匿迹。
領鹑沒有近親,是領鹑科現存的唯一物種 | Jo Howell/Melbourne Zoo
這一次是 30 多年來,人們首次在墨爾本西部重新發現領鹑的蹤迹。在尋找的過程中,人們在不同的地方錄制了長達數萬小時的鳥叫聲,交給AI 來對其中的聲音進行辨識。最終,AI 在 2 處地方都認出了領鹑的叫聲。
雌性領鹑能發出獨特的叫聲,AI 正是因此認出了它們 | Jo Howell/Melbourne Zoo
作為澳大利亞特有的物種,領鹑遠不如考拉、袋鼠以及鴨嘴獸等出名,但它們數量稀少,只剩下 250~1000 只左右,甚至比大熊貓還要少一些。這次在 AI 的幫助下發現領鹑的蹤迹,确實是一樁驚喜。
人能吃上水果,還得謝謝恐龍
最近,發表在《古生物學》(Palaeontology)上的一篇研究發現,在過去,當恐龍活躍在大陸時,許多植物的果實都很小。當恐龍滅絕後,植物果實的體積開始迅速增大。
恐龍的存在對植物生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Victor O. Leshyk/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植物怎麼開始長出大果實?這可能與植物間的競争生存有關。恐龍消失以後,植物們得以茁壯生長,原本被恐龍們踩踏得一片狼藉的地方逐漸變成蔥蔥郁郁的森林。随着森林越發茂密,陽光難以穿透樹林,灑落到地面。為了更好地繁殖,植物們不得不讓果實體積變大,以便于它們落地後有足夠的營養維持生存。此外,果實還可能在美味的賽道不斷衝刺,吸引林下的動物們多多品嘗,從而将果核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植物果實被進食後,可以通過動物排洩去往其它地方 | Mark Stoop/Unsplash
不過,果實并非毫無節制的變大。研究人員通過模型推演發現,在大約 3500 萬年前,果實便不再在 " 變大 " 這個賽道上卷了。因為森林中又出現了一些大型動物,和恐龍一樣對森林產生較大的影響,從而改變了植物進化的模式。
全球變暖導致雲變少
前段時間,發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研究發現,地球低層雲的總量出現了急劇下降,反射太陽光的能力逐漸變弱,反過來加劇了全球變暖。
雲變少了,地球也變熱了 | engin akyurt/Unsplash
雲對地球氣候的調節有很大的作用。對外,雲可以反射太陽光,為地球降溫;對内,雲可以反射地球發出的紅外輻射,幫助地球保暖。不同高度的雲的作用不盡相同。高層雲對地球的保暖效應往往更強;低層雲由于對太陽光反射更多,對地球的降溫效應也更強。因此,遏制全球變暖,低層雲的總量十分關鍵。
不同的雲對輻射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别 | NWS State College
然而不幸的是,研究發現過去十年間,地球低層雲的總量出現了急劇下降。2023 年,地球雲層反射太陽光的能力達到了最弱。這可能和不斷升溫的全球氣溫有關。研究人員們發現,到了 2023 年,全球平均氣溫已經較 1940 年上升了約 1.48 ℃。全球變暖導致底層的熱空氣向上攀升,幹擾高處水分的形成,進而也讓低層雲的形成更加困難。
研究發現地球反射太陽的能力從 1970 年便開始下降,基本和全球變暖同步 | Washington post
藻華爆發,水豚變綠了
前不久,位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的烏拉圭河爆發了極為嚴重的藻華事件,厚厚的藍藻覆蓋了整個河面,現場散發出一股腐臭味,幾只情緒穩定的水豚出水時也被染成了亮綠色。
卡皮巴拉像潑上了綠色油漆 | JUAN MABROMATA/AFP
事實上,每年建于烏拉圭河上的薩爾圖格蘭德水電站周圍都會出現藻華,只不過這個現象近年來愈發嚴重。科學家們認為,氣候變化加劇了藻華的爆發,使其變得更加頻繁,可能對當地生态造成嚴重影響。
當地生物學家也提醒周圍居民,接觸藻華可能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引發腹瀉、頭痛,甚至肝髒疾病等病症。目前,布宜諾斯艾利斯已有至少 15 個市發布了健康警報。
俯瞰河流,一片綠油油 | JUAN MABROMATA/AFP
參考文獻
[ 1 ]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5/feb/14/japan-porn-disposal-boxes-phased-out-internet-pornography
[ 2 ]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5/feb/12/plains-wanderers-spotted-in-melbournes-west-for-first-time-in-30-years-with-help-of-ai
[ 3 ] https://news.nau.edu/doughty-dinosaur-research/
[ 4 ]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climate-environment/2025/02/14/global-warming-acceleration-clouds/
[ 5 ] https://www.france24.com/en/live-news/20250214-argentina-s-giant-rodents-dyed-hulk-green-by-algae
作者:小小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