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網約車行業陷入内卷,誰的錯?,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智谷趨勢
這些年網絡上流行一句話:中產的盡頭是滴滴。
一句玩笑背後,曾經似乎還有那麼幾分傲嬌,而如今,恐怕又帶上一絲現實的冰冷。
看上去很美的中國網約車市場遭遇到了困局。
一方面,網約車市場仍在以較高速度增長,但另一方面,這個行業的瘋狂内卷正在各個層面上演。
經歷了十年的發展,網約車頭部平台逐步建立起嚴格的準入準出、安全解決方案、司機權益保障、規則和治理體系等等。其間有主管部門的推動,有公眾的監督,也有平台與司乘的長期溝通磨合,可謂不易。
但個别平台通過放松門檻,又不斷衝擊這些業已形成的标準,一些創業初期存在的亂象甚至還在死灰復燃。
在這輪 " 内卷 " 中,司機的收入不再讓人滿意,絕大多數平台仍未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
行業整體的服務質量,距離規範、穩定和優質,又拉開了距離。
一場 " 三輸 " 的困局似乎就在眼前。
01 僧多粥少的困局
開網約車,曾被中產視為規避階層下滑的避風港。
直到近半年,聽到的抱怨越來越多。
前不久,一位廣東東莞網約車司機忽然間在抖音上火了。
在視頻中,他說當天跑了 8 個小時,收入卻只有少得可憐的 78 元,而他前一天的收入也只有 96 元。
只要肯吃苦,輕松過萬的時代正在遠去。
都說每一個外賣小哥都有一個開網約車的夢。但很多外賣小哥還沒開上網約車,市場就已經人滿為患。
對于這一現象,一些人歸因于經濟形勢不好,比如 2022 年年底,中國網約車用戶規模 4.37 億,比上一年就少了 1553 萬。
可惜這種歸因方法并非絕對的真相。
經歷了三年寒冬後,中國網約車經濟依然在集體反彈,整體的消費需求不但沒有走低,反倒在增加。
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全國網約車訂單數一直處于上漲狀态,前三月環比分别上漲 14.1%、13.30%、9.70%;3 月網約車行業的訂單量為 7.16 億單,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32.8%。
只是增長的需求并沒有轉化為繁榮,供需的天平悄悄突破了失衡的臨界點,需求上漲的速度已經跟不上網約車司機增加的速度了。
從 2021 年 1 月到 2022 年 6 月,上海新增核發網約車輛運營許可證 26118 件,總數達到近 6 萬輛。換句話說,在短短 1 年半的時間,上海一地網約車的數量增長了 43%。
如果把時間起點放到 2020 年,上海網約車數量在 3 年内增加了至少 1 倍。
從全國範圍來看,網約車數量的增加同樣十分驚人。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全國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 289.1 萬本、車輛運輸證 112.0 萬本。
到了 2023 年 4 月,全國網約車司機數量達到了 540.6 萬人,車輛數量達到了 230 萬輛,分别比兩年半前增長了一倍多。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雖然 4 月網約車訂單量同比增長了 48.4%,但人均訂單量卻滑到了 10.2 單。
面對被 " 擠爆 " 的本地網約車市場,多地緊急按下 " 暫停鍵 ":
5 月 5 日,三亞發通告暫停受理網約車經營許可及運輸證核發業務。
此外,近一個月内,濟南、溫州、東莞、遂寧等地也紛紛發布網約車飽和預警,提醒從業者謹慎 " 入場 "。
濟南市發布風險預警,該市網約車單車日均接單量不足 10 單。
溫州市 2022 年 9000 餘名新增持證駕駛員未實際上崗。
東莞提示,該市網約車司機工作強度增加,近八成車輛每天接單不足 10 單。
遂寧市幹脆提醒當地拟從事網約車的人員,運力已經飽和,謹慎入行。
數據是最直觀的,司機的感受也是最真切的,我在這大半年來打車和司機的聊天中,越來越頻繁地從他們口中聽到 " 網約車越來越難跑了 " 的嘆息。
對于司機來說,開網約車就只剩下了維持生計的迫切。
02 聚合平台惹的禍?
整個網約車的行業 " 產能過剩 ",是司機們生存困境的根本原因。
2021 年 6 月,就是在滴滴被下架 1 個月前,全國共有合規網約車平台 236 家。
到了 2023 年 4 月 30 日,這一數字變為了 309 家。
不到 2 年時間,取得資質的網約車平台公司增長七十多家,速度同樣令人咂舌。
最大問題也就在這裡。
當别的行業經歷了一輪輪大浪淘沙,基本完成優勝劣汰的時候。網約車行業卻重啟了 " 凡爾登絞肉機 ",滴滴的暫時下架讓很多後來者看到了機會,在需求日漸飽和的網約車市場中不斷厮殺。
商業競争日趨殘酷,當正面硬剛赢不了,那就只能靠投機取巧來實現 " 彎道超車 " 了。
" 彎道 " 最常見的只有兩條:
一,降低司機準入門檻,來實現短時間内司機的大規模擴張,畢竟,網約車平台競争力的關鍵之一就是司機數量。
比如行業裡最嚴格的司機準入,需要對司機做安全資質審核、一致性核驗、安全背景檢查、人車不符核查等多維度驗證,準入後還會定期對司機進行安全檢查。
這需要長期、巨額的資源和成本投入。
部分平台顯然沒有能力跟随這些标準,加上聚合平台故意放縱,也就索性拉低安全标準,先把市場搶了再說。
二,加入聚合平台——就是類似高德、攜程這一類非網約車主業起家的平台——不用自己花大成本搞技術研發、商業運營,就能獲得流量。
聚合平台本身不直接提供網約車服務,而是其他平台的信息展示給用戶,為其他網約車平台公司提供流量入口。
它們,更像是中介。
而需要用到聚合平台流量的大多屬于網約車小平台。聚合平台通過大幅度降低網約車行業的進入門檻,推動了很多地方性小平台的快速擴張。
一些平台在拿到相關證件後并不自己開展經營活動,而是将資質租出去做起了包租公賺取租金收入,還有一些平台在取得經營許可後并不打算老老實實做平台生意,而是想賺司機的錢,推出所謂的上班模式、保底模式來賺取司機的車輛押金以及服務費。
另外一些所謂的網約車平台,根本不具備《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中公司具備線上線下服務能力的要求,分公司只有一名員工,甚至辦公場地也是借用當地合作的租賃公司的。
很多背靠聚合平台的小網約車平台,為了擴大自己的司機人數,甚至在環節中主動擔當了幫兇的角色。一些平台甚至會降低租車價格把沒有運營資質的車輛租給司機。
大量網約車上路,加劇了 " 僧多粥少 " 的狀況。
毋庸置喙,部分網約車平台企業的輕責任就是當前的症結所在。
現在的聚合平台作為中介,深得國内中介的精髓。它們所做的,不過是把雙方撮合到一起,而在具體的事情上當甩手掌櫃,通常不承擔任何運營相關責任。
這當然不合理。
站在商業視角,聚合模式有其合理性,通過流量給中小網約車平台公司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但網約車的特殊性在于:這是一個需要為生命和安全負責的行業。
聚合平台相對于自營打車平台,體系更為龐大和復雜,基本是由規模較大的互聯網公司跨界建立。它們既有義務,也有能力去擔起一定的主體責任。
平台和司機數量的增加,如果是在嚴格遵守安全規範的前提下,原本可以提高市場的競争活力,增加乘客的選擇權。
但現狀是,這些不負責任的平台搶占市場的同時,卻把收入風險轉嫁給司機,把安全風險甩給司機和乘客。
03 突破三輸困局的鑰匙
中國的網約車市場真的飽和了嗎?
表面上看,是飽和了。
但是這種飽和,是被大量低質量的劣币充斥到市場中間所造成的。
而一些已經形成了良好内部監督機制、遵守市場規則和提供優質服務的網約車公司,也在大量劣币進入市場後受到了一定的衝擊。
長此以往,很難說中國的網約車行業不會發生劣币驅逐良币的情況,滑向更加糟糕的境地。
可以說,中國網約車市場的内卷現狀,已經造成了司機、乘客、平台的三輸局面。
低準入門檻造成了不少本不該出現的亂象:
有的司機可能有嚴重犯罪前科,依法不應從業但卻毫無審核;
有的乘客出現安全事故後,聚合平台和網約車公司相互推诿,無人善後;
有的平台被卷到不斷壓低單價,司機一公裡一塊錢的定價并不少見;
還有的司機多平台接單、延長工作時長,帶來疲勞駕駛的隐患;
……
司機越來越難賺到錢,也會進一步放大司乘矛盾。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在 2022 年中國網約車消費者認為網約車存在的安全隐患中:
61.1% 消費者表示司機準入門檻較低,
60.8% 消費者表示相關制度不完善,
40.1% 消費者表示司機信息與平台信息不一致,
25.4% 消費者表示車輛不合規,
22.2% 消費者表示車輛信息與平台信息不一致。
中國的網約車市場發展至今,早已過了野蠻發展的初創階段。
這些亂象無疑是與這個行業本應具備的規範是極不相稱的。
回到初心,網約車的定位到底是什麼?
是通過惡意競争,搶占城市道路路權,搶奪公共交通資源拉客嗎?顯然不是。
而是通過互聯網給乘客多幾種便利,多幾種選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通過技術賦能提升消費者的服務體驗。
但現實并不總是能盡如人意。
眼下國内網約車市場面臨的亂象和窘境,還是得靠轉型更新來化解。
而從法律和政策上來規範所有網約車平台的相關責任,嚴守行業準入門檻,是市場自發轉型更新的前提。
對于越來越多出現的聚合平台監管,需要趕緊提上議事日程了。
當網約車市場的發展進入 " 深水區 ",是時候将一些規則通過制度和法律法規的形式正式明确下來,形成市場良性運行的遊戲規則。
只有這樣,眾多網約車平台才能在市場競争規則下,通過提高準入門檻、确保司乘安全、保證服務質量,向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不至于讓劣币驅逐良币、讓網約車司機陷入無限内卷的惡性循環。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