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别瞎抄小紅書了,歡迎閱讀。
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黃青春
題圖|視覺中國
一紙關停公告再次将小紅書拽到公眾面前。
近日,小紅書旗下 " 小綠洲 " 突然發布告别信稱,将于 10 月 1 日停止運營、商品停止銷售,10 月 31 日正式關閉 " 小綠洲 " ——作為小紅書 2022 年才推出的自營電商項目,小綠洲的 " 短命 " 再次挑起 " 社區產品難做電商 " 的讨論。
可事實上,當移動互聯網完成老 BAT 到新 BAT( ByteDance、Alibaba、Tencent )角力的版圖重塑,種草近兩年俨然成為各大平台觊觎的新風口,從字節、阿裡、騰訊到美團、拼多多,小紅書正頻頻面臨其他大廠的 " 襲擾 " ——然而,試圖鏡像小紅書的大廠產品,皆铩羽而歸。
外界不免好奇,一個小小的社區為什麼 " 久攻不下 "?
要知道,字節、微信、淘寶可都是動辄數億 DAU(日活躍用戶數)的平台,無論流量優勢還是投放勢能,甚至資本運作手段都遠在小紅書之上;但哼哧哼哧資源倒灌了一陣,用戶、市場皆不買賬,最終只得偃旗息鼓。
其實,最适合回應上述問題的應該是小紅書核心創始團隊,但小紅書創始人瞿芳與毛文超至今仍然鮮少站在聚光燈下,甚至會刻意回避媒體的追蹤——源于此,虎嗅只能通過與競品、業内研究人士、内部員工去溝通,試圖給出一個接近的答案。
小紅書到底有啥用啊?
很多產品會卡出生點位,這在過去、現在乃至将來都将深刻影響着一款 APP 的命運——無論是用戶盤還是商業化。例如:百度之于搜索、微信之于社交、淘寶之于購物。
即便将視線拉回社區產品,知乎、虎撲、豆瓣這些產品都有核心用戶心智——知乎之于問答、虎撲之于體育、豆瓣之于影書評,產品強化用戶心智之後,整個品牌定位被固化;但小紅書卻包羅生活潮流、審美等泛化場景,近年來產品能力逐漸延展至搜索、社交、購物,依舊擄獲着一批批年輕人的心智,它到底有什麼魔力?
首先,小紅書最早是 PDF 起家。你沒聽錯,瞿芳、毛文超是靠着 7 個 PDF 開始創業的,内容是兩人整理的 7 個熱門旅行地購物攻略。
這幾乎已經勾勒出了小紅書的商業心智:有用。
創業 7 年後(2020 年下半年),小紅書已發育成坐擁 1 億 MAU(月活躍用戶數)的平台,員工深入到全國各地做用戶調研,他們一個個去問用戶 " 為什麼會使用小紅書 ",得到最多的答案依舊是:" 有用 "。
按道理說,旅行購物攻略多得是、勢能也有限;所以,小紅書的名氣更多是靠時尚、穿搭、美妝滲透出來的——小紅書天然是一個種草社區,美妝品類幫助國内平替品牌塑造了用戶心智,前些年将幾大垂類運營精細化,完成了 UGC 生态建設,通過用戶生產優質内容及社區話題運營沉澱影響力,這是長年累月攢出來的第一層生态壁壘。
圖源:視覺中國
當然,用戶 UGC 繁榮背後,小紅書雙列 feed 流產品設計至關重要——取得是發布價值,舍得是消費價值。
" 對于 c 端用戶上下滑最友好,因為看标題、封面對于普通用戶已經是一個門檻,但是單列直接怼給用戶一個東西,好看你就看下去不好看劃掉,一屏曝光一次,雙列一屏再小的手機也是 4 次曝光,為什麼平台不選單列給到消費者,非要消費者自己或者用戶自己來挑?堅持雙列發布就是堅持 UGC,這是一以貫之。" 接近小紅書人士向虎嗅表示。
事實上,小紅書的成功正是 UGC 積累至内容自循環,這個水滴石穿的過程甚至比運營更敏感,因為素人創作能力沒有 PUGC 強,卻能幫助用戶在非常具體場景解決實際問題——單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a、更多普通人被看見,建立以 " 人 " 為核心的分發邏輯;b、平台知行合一不打折扣推行流量平權,從算法機制到内容連接始終将用戶内容、用戶價值放在首位。
以小紅書上一度風靡的菜譜為例:此前,下廚房是頗具潛力的一款 APP ,但不久便成了小紅書的陪襯。
如今復盤來看,下廚房解決的痛點像傳統菜譜标準化指導手冊,場景化細分把痛點打透,不過是整個鏈路中一個點;但用戶可能需要更豐富全面維度的借鑑,小紅書找準了這一痛點,後台迅速流入兩撥人,一撥是追求生活的女性,一撥是父母。
" 菜譜是第一波小紅書泛化起來的品類,平台只是順勢而為—— 19、20 年疫情之後,女性群體對攻略需求爆發,疫情居家很多女性成為做飯主力,慢慢泛化到菜譜領網域,外部環境變化助推小紅書這個品類的爆發。" 小紅書内部人士向虎嗅表示。
順着上述人士的思路,下廚房是一個标準操作手冊、是結構化的信息,但小紅書并非結構化信息,優勢在信息多元;小紅書與其他平台形成差異化的根本性原因在于:
小紅書搶奪的是用戶對平台的認同感。
" 刷小紅書比刷其他 APP 有用多了,不管日常分享、個人穿搭還是護膚筆記、吃玩攻略會潛移默化學到很多,積累應對經驗,而且搜索習慣漸漸也會被培養起來。" 一位小紅書重度用戶表示。
正如小紅書 CEO 毛文超期待的那樣:" 從用戶使用習慣來看,遇到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時一定會來小紅書搜一下,平時碎片化的時間裡會浏覽大量小紅書的内容,就像當年看雜志和電視一樣,在各種場景裡都會看到小紅書從人到内容的輸出。"
其次,美妝、生活、潮流垂類對應的高活躍畫像其實是女性,這幫助成為小紅書建立第二層壁壘的基本盤。
對女性用戶而言," 有用 " 的理念并不足以支撐小紅書成為日常分享主陣地,還需要平台→用戶→算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建立一個友善的社區分享氛圍。
" 在審美與效率、個體與規模、人文與科技的拉扯之中,我們好像不能放棄任何一邊,但我們那時候好像也沒有找到一個方法讓他們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毛文超如是描述。
社區氛圍、產品基因聽起來都挺玄學的,但實際上這确實是個潛移默化孕育的過程。
一位產品經理形象向虎嗅表示," 社區生态要有個懷胎十月的過程,外部看變化緩慢,但是内部生長卻快速而復雜,這不是砸錢、砸技術能催熟的事兒。"
以知乎為例,知乎也是 " 有用 " 心智,但側重是開腦洞、長知識,是一種價值觀,更傾向精神層面;而小紅書的稀缺性在于:消費供給過剩時,針對生活中具體問題像一本實時更新的 " 生活手冊 ",用戶反選 UGC 的消費決策價值,天然進化成第二層生态壁壘。
復盤來看,恰恰是第二層生态壁壘拉動小紅書 2020 ~ 2022 年悄悄二次發育。
知情人士向虎嗅表示,如果僅從小紅書内容出發,其實是多因導果,2020 年小紅書增長曲線始于 2019 年第一波增長爆發,主要是產品占住核心人群和需求。" 那一階段知乎沒有漲起來,即便其用戶數據同步在漲,但商業化搭建與用戶心智割裂;反觀小紅書,產品出生點位雖沒有占到最大規模人群(如抖音占住碎片化娛樂需求),但產品初始點位決定用戶使用頻率的差異。"
上述人士進一步補充道,大量與生活同步更新的 UGC 内容,還給小紅書帶來了意外收獲:很多年輕用戶使用場景中,小紅書正成為百度的平替。" 這種情況下,小紅書不再局限于内容產品,變成搜索和推薦心智,即便很多產品長期與小紅書處于貼身競争狀态,但從内容形态到趨勢博弈(美食、潮流、旅遊等),都沒有小紅書這樣差異化出圈。"
小紅書擅長做減法
過去,很多互聯網企業靠燒錢的暴力美學迅速崛起,一躍刷新了企業從成立到 IPO 的極限。
上述 " 催熟 " 的平台,無不擅長 " 做加法 " ——業務觸手伸到數個細分賽道以期吹大商業化蛋糕,引得越來越多互聯網企業一味迷信規模、追求擴張速度;如今看,這不僅擠壓業務正常增長節奏,還會因激進擴張為企業發展埋下隐患。
小紅書至今已經成立 10 年,但管理層奉行的依舊是 " 做減法 "。
例如,泛娛樂垂類占據内容、流量大頭,很多平台 1/3 泛娛樂内容,但這部分流量粘性很差,對平台價值有限——所以,小紅書一直沒有主動跟随去抓這部分流量。
" 抖音有天然的流量和内容優勢,但小紅書的基本盤是社區,不管產品迭代還是推進商業化,管理層都比較審慎,會先考慮這一舉措對社區可能帶來的改變。" 一位小紅書管理者向虎嗅表示。
即便今天,小紅書跟抖音用戶重合度已經很高,但抖音還是一個效率主導的產品,15 秒短視頻是偏娛樂化、單鏈信息,為得是留住用戶更多時間、效率邏輯至上;而小紅書自誕生起,就并非效率主導的產品邏輯。
深層次原因則在于,社區氛圍、種子人群決定了小紅書的獨特性:
一方面,小紅書内容發布、跟帖的價值評判都圍繞 " 有用 " 維度,即用戶觀點表達、互動場景均以問題為核心,這會提升用戶的使用粘度,進而吸引人群泛化,這注定小紅書運營顆粒度越細越好;
另一方面,從社區產品到社區調性再到用戶 UGC 生态,都非常考驗決策者的定力,不管產品基因、階段性發展,還是商業化探索都處在十字路口,每一步選擇都可能直接影響生态。
說到底,小紅書是以圖文為内容基本盤的社區,垂類增長、發展象限、業務拓展都需要運營自始至終沿着用戶需求和順勢而為。
圖源:視覺中國
況且,即便抖音引領着短視頻浪潮,其在内容、用戶基數上一騎絕塵,但内容領網域依舊不會被單一平台獨占,快手、B 站、小紅書無不建立了獨特的用戶區隔。
虎嗅獲悉,面對抖音、快手、B 站的競争,小紅書通過定性與定量研究,探索用戶發帖率、新的覆蓋以及定位,以提高用戶留存;調研由產品組下設的用戶研究部進行,報告最終匯報到戰略部。
具體而言:調研邏輯上,定性與定量交叉進行,由定性研究得出的假設設計定量問卷,根據定量問卷的新發現再進行定性分析;外部調研公司樣本的選取及問題提問方法會有誤差,小紅書訪問對象則為平台用戶且調研人員均來自產品部及社區部,保證從調研到決策都由用戶研究團隊給出結論,相關部門再進行内部測算。
其次,小紅書用戶研究部門在產品設計和商業決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過定性與定量交叉進行的用戶調研,能夠了解用戶需求和社區價值點,為產品設計和商業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目前,小紅書的用戶研究分為產品組與市場部,用戶研究報告最終匯報到戰略部。市場部的用戶研究與營銷、宣傳以及推廣相關。產品組的用戶研究與產品、用戶價值等與產品定位相關,通過用戶反饋機制得出小紅書社區三大價值點為:分享、共情以及歸屬。
如今,小紅書男性用戶占比驟升至 30%,平台月活人數已超過 2.6 億,新老用戶對抗、用戶留存與社區氛圍的平衡,已然成為擺在管理層面前最棘手的難題。
小紅書已經變成一個相對高頻的綜合產品,不僅僅是女性群體,男性群體、三四線下沉用戶也開始建立產品心智——從美妝時尚、旅遊攻略慢慢泛化到女性消費購物、女性生活方式,進而到家庭生活、出行美食等大垂類。
例如,今年特别流行的戶外運動、橄榄球、騎行、露營、釣魚以及綠植無不被小紅書借勢,進而推動更多用戶在平台樂此不疲生產新 UGC 内容,豐富内容供給。
當然,塔尖用戶(非 KOL,垂類深度用戶)一直是各個平台運營的主要對象,區别在于:運營的是塔尖創作者 or 塔尖用戶——運營塔尖創作者是發布内容獲取流量、商業化,運營塔尖用戶是分享、喜歡領網域内容。
以露營為例,小紅書選的是塔尖用戶,而不是運營從流量的視角嫁接一個内容垂類、吸收一批知名 KOL ( Key Opinion Leader,即關鍵意見領袖)進來,這是小紅書與其他平台最大的差别。
而且,小紅書運營會迅速制定一套跟随策略去給塔尖用戶借勢。" 社區團隊最大的 O(OKR)就是去盯住趨勢,不同垂類可以自己定義趨勢,但目标是順應新趨勢,抓社區核心用戶、抓住塔尖用戶,再順其自然往下滲透。" 一位小紅書人士說道。
另一位小紅書内部人士亦告訴虎嗅,垂類跑起來的時候,無論美妝、穿搭還是美食、裝修,内部始終圍繞着有價值、有用的共識去做服務推薦、知識推薦,即便 UGC、PUGC 内容井噴,運營依舊不能偏移,保證垂類用戶的信息更新始終圍繞着 " 有用 "。
此外,虎嗅從相關人士處獲悉,小紅書與其他平台垂類運營策略也存在差異," 露營流行時,小紅書會從搭風繩結、搭天幕、露營地推薦等切入,覆蓋 ‘ How to ’ 的實操性;而抖音、B 站運營露營會先培養垂類頭部,形式會娛樂化、大流量去推,這是算法、平台意志在烘托一種流行的‘假象’。"
順着這個邏輯拆解,小紅書是偏實用性,不純是消費需求。上述人士告訴虎嗅,小紅書内部主要是 " 盯趨勢 ","(不同垂類)趨勢有大有小,目的是抓住社區塔尖用戶往下滲透,用戶自然會橫向放大。"
行文至此,很多讀者或許已經對 " 小紅書何以久攻不下 " 有了答案:抖音、騰訊、阿裡、京東無不在打着種草的名義實現商業化,但小紅書始終将創作者、用戶放在第一位,具備創作能力、有審美的商家自然會脫穎而出——正是通過内容能力的 " 優勝劣汰 ",才保證社區不變味。
# 我是虎嗅商業、消費與機動組副組長黃青春,關注文娛社交、遊戲影音等多個領網域,行業人士交流加微信:724051399,新聞線索亦可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