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康諾思騰歐國威:從科學家到CEO,從科技創新到產業變革,歡迎閱讀。
6 月 8 日 -9 日,36 氪「WAVES 新浪潮 2023」大會在北京 · 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順利舉辦。「WAVES」作為 36 氪全新推出的峰會 IP,靈感來自于世界電影史上知名的 "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 "。我們想借此表達:年輕一代人不滿足于現狀、勇敢開拓和創造的精神。所以本次 WAVES 大會的 slogan 是:浪潮偏愛年輕人。
我們認為," 年輕 " 不止是一個年齡上的概念,而更是一種對活力、想象力的描述。某種程度上,36 氪就是一個伴随着年輕一代創業者、或者說 " 創新精神 " 一起成長起來的公司。這也是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一點:在多數媒體還在追逐大公司的時代,我們就将目光着眼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或 " 小人物 " 身上。
「WAVES 新浪潮 2023」大會集聚創投、科技、人文、音樂多元場景,致力于打造出一場聚焦青年創始人和投資人的商業新勢力派對。在商界,前沿科技與創業深度結合,卓越的科研人士們成為商業舞台更活躍的力量。
過去 3 個月,36 氪創投研究院展開廣泛地征集、調研,尋找到百名穿越科研迷霧、挑戰商業激流的創業者「2023 科創家」,他們的存在,提示着從科研通往商業的種種可能。
WAVES 新浪潮 2023 科創家領獎代表
6 月 9 日下午首場,康諾思騰創始人、CEO 歐國威教授作為 36 氪首屆「2023 科創家」之一,帶來《跨越:從科學家到 CEO,從科技創新到產業變革》的主題分享。
WAVES 新浪潮 2023
以下是歐國威教授的演講實錄,經 36 氪編輯整理:
大家好,我是歐國威,康諾思騰的創始人。今天很高興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我在手術機器人的一些經驗,特别是我自己從科學家到企業家的轉變歷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探索、用創新技術為病人帶來更多價值。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在 MIT 讀的博士,之後去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做研發,七年前我來到粵港澳大灣區當教授。過去幾年創辦了一個醫療創新的技術中心,還創立了康諾思騰。
我在醫療機器人領網域做了超過 25 年。我從小喜歡做機器人,特别是醫療機器人。在讀博士期間,我有機會跟我以前的教授一起做了全球第一個機械腳踝義肢,做得不錯當年就拿到了獎,大家可以看到這是年輕的我。這之後,因為產品研發得好,我以前的教授就把它生產出來了,為病人帶來很多好處。博士畢業之後,我有機會參與達文西那邊的更多產品研發工作,達文西 Single-Site(S, Si, Xi, SP)系統和肺活檢手術機器人平台 ION 系統全部都有參加,特别是在達文西 ION 系統我有機會作為主要的創始人之一。在那邊我感受最深的是做出一個安全有效的手術機器人真是很不容易的。
七年前我回來大灣區香港中文大學當教授。同時有機會拿到香港的基金,成立了一個醫療創新中心,我有機會跟全球頂尖的醫療機器人的專家去合作做最先進的醫療機器人。
同一時間我發現一個機會,也可以說是一個問題,雖然創新手術在全球的市場特别是美國廣泛應用,但是在其他地方它的應用很低的,特别是在中國這邊,我們看到中國這邊的機器人手術應用很少的。所以三年半前我就開了康諾思騰,希望用創新的技術改變產業,為手術機器人的普及和提升做一點工作。
康諾思騰創始人、CEO 歐國威
左邊剛剛大家看到的視頻,是我們第一代最早期的手術機器人,然後三年半時間我們做了不少的事情。2022 年 8 月,我們在香港開始在人體臨床實驗,然後很快在國内開啟人體臨床實驗。
右手邊的圖可以看到一個很普通的機器人,每次看到這個圖片都非常感謝我們的早期投資人在起步之初對我們的支持。這讓我對投資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投資是投未來、投團隊,因為一個好的團隊可以把一個不是很漂亮的東西做到很漂亮、很有影響力的東西。
過去三年裡,我們有國内外全球很多頂尖的專家、人才加入我們公司。三年半的時間,我們團隊從 10 個人到現在 400+ 人以上,我們的研發中心分布在深圳、有香港、還有美國,北京是我們的業務中心。同一時間,我們的工廠放在深圳那邊,因為深圳有很好的產業鏈,這樣我們可以保證我們的質量同時控制成本。
需要提的是,我們第一代產品的性能可以完全跟國際一流的產品對比,產品力很強,而且成本控制很好。同時我們自己做 3D 内窺鏡系統,我們的產品也有更多更新的可能。
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手術機器人這麼困難,跟普通工業機器人有什麼分别。可以說在不同的緯度去造樓。工業機器人一般來說零部件是小于一千個,但是手術機器人部件通常在一萬以上,然後裡面配件是完全不同的緯度,一個工業的機器人它有簡單 PCB 小于 20 個,但一個好的腔鏡手術機器人的 PCB 最少 300 個以上,所以是在完全不同緯度上的讨論。
另外,工業機器臂通常大一點,但是手術機器人一定要很輕、很瘦、可以做到很好的手術。傳統的工業機器人是單臂,所以它的 OS 還有其他系統是很簡單,一個普通的 MCU or 工業機器人的 OS 可以解決常見操作問題,但是在手術機器人裡,我們最好有自己的 OS,因為同一時間有許多個臂在控制,所以控制的要求是很高的。舉個例子,一個好的手術機器人狀态機通常有幾千個以上的狀态。
此外,手術機器人有很不一樣的工具要求,很多安全的要求,冗餘的要求,清潔消毒的要求。同時,最重要的是成本。因為成本做的不好,你的東西永遠不能去走進手術室,也不能給病人帶來一些價值。
除了剛剛說的基礎,做手術機器人的公司需要搭建自己的動物房。因為動物和屍體實驗能提供醫生,醫務人員,臨床的團隊跟工程師一個有效實際交流平台,讓我們可以找出機器人的各種問題并不斷迭代。
從研發流程來看,醫療機器人跟普通的機器人完全不一樣。第一點是臨床的需求。我們要解決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可及性、可用性的需求。
這些并不容易,我們能夠把這些需求變為產品的功能是需要很多經驗。而要達到以上這點,需要自己研發核心的技術,手術機器人要求很多底層技術都要自己做。
我們公司的產品大部分核心部件從一開始都是自己設計、自己研發。因為我們要做到安全有效的機器人,底層的技術一定要做得好,所以我們公司名字叫 Cornerstone Robotics,就是相信這個核心技術平台搭建好,就可以在上面做不同領網域的手術機器人,解決不同外科手術的臨床需求,最終搭建一個產品的生态。
最後,我很感謝過去很多投資人對我們的認可同幫助,還有社會對我們的認可,特别在一年前我們有機會将我們的機器人給領導人看,然後得到很好的反饋。
我簡單講這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