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古茗破發,美團加碼,誰是市場“預言家”,歡迎閱讀。
文 | 号外工作室,作者 | 朱揚,編輯 | 白帝
新茶飲難逃破發 " 魔咒 "。
新年伊始,新茶飲 " 第三股 " 古茗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以高于發行價的開盤價,一度給新茶飲市場注入了信心——在明星基石保駕護航下的古茗,似乎要走出與奈雪的茶、茶百道不同的資本市場之路。
只可惜,這個 " 好采頭 " 并沒有保持太久,2 月 12 日古茗最終收跌 6.44% 至 9.3 港元,首日終以破發收場。古茗依舊沒逃出 " 新茶飲上市即破發 " 的魔咒,甚至打破了騰訊戰略投資的 IPO 項目首日不會破發的記錄。
明星企業扎堆、大消費領網域的高頻賽道,為何總是吸引不了資本市場的興趣?
難逃破發 " 魔咒 "
2025 年 2 月 12 日,古茗登陸港交所主機板,發售價為 9.94 港元,開盤價為 10 港元,早盤維持小幅上漲,下午開盤後不久即跌近 10%,此後跌幅雖有所收窄,但至收盤未能挽救頹勢仍跌 6.44%,報價 9.3 港元,市值較發行時跌近 6%。
作為新茶飲第三股,古茗上市首日跌幅雖不及第一股奈雪的茶和第二股茶百道,但也延續了首日破發的傳統。
2021 年,奈雪的茶上市發行價為 19.8 港元,當日收報 17.12 港元,較發行價跌去 13.54%;2024 年,茶百道上市發行價為 17.5 港元,當日收報 12.8 港元,較發行價跌去 26.86%。
新茶飲,一直不受二級市場的青睐。
奈雪的茶上市三年多以來跌跌不休,距離成為仙股一步之遙。截至 2 月 12 日收盤,奈雪的茶股價為 1.29 港元,市值為 21.99 億港元,較發行市值跌超 90%。茶百道也不遑多讓,股價已跌至 9.84 港元,市值為 145.4 億港元,較發行市值跌超 40%。
而從認購情況來看,古茗介于奈雪的 432.03 倍及茶百道的 0.5 倍之間,超額認購倍數達到了 194.87 倍。
來源:古茗公告
此外,古茗超額倍數雖不及奈雪的茶,但上市前夕其在各證券平台的暗盤交易成績不俗,也讓外界認為投資者對其較為認可。
在富途證券的暗盤交易中,古茗收漲 10.26%,報 10.96 港元;在利弗莫爾證券的暗盤交易中,古茗收漲 10.87%,報 11.02 港元。
以上多種優勢條件疊加下,仍然難以打破新茶飲賽道的破發 " 魔咒 ",這或許标志着新茶飲已從 " 資本狂熱期 " 進入 " 價值回歸期 ",新茶飲賽道的整體估值邏輯正在重塑。
古茗對于蜜雪冰城、滬上阿姨等仍在上市途中的新茶飲企業而言,頗具探路者的價值——後來者需以更務實的定價才能吸引投資者。
投資人分化,美團堅定加碼
資本市場對于古茗不熱情,或許還受其上市前突擊分紅的影響。
2025 年 1 月,古茗向于 2024 年 12 月 31 日在冊的股東派息 17.4 億元。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第一大股東王雲安分得 7.52 億元。此外,早期機構投資者寇圖資本分得 0.17 億元,New Budding Capital Inc 分得 0.03 億元,紅杉資本分得 0.7 億元,美團龍珠分得 1.39 億元。
據《号外工作室》測算,這幾家機構的投資成本約已收回 30%。
截至 2024 年 11 月 30 日,古茗的現金及銀行結餘為 18.53 億元,分紅幾乎将古茗的賬上現金一分而空,這不由得給市場留下股東急于套現的印象。
來源:古茗招股書
不過,為了穩定市場情緒,古茗拟于 12 月前再進行一次不少于 20 億元的特别派息,該次派息将包括公開上市後的新股東。
從古茗早期投資者和新引進基石投資者情況來看,一級市場對新茶飲行業的态度存在分化。此次上市,古茗的基石投資者包括騰訊、元生資本、正心谷資本、美團龍珠、Duckling Fund。
其中,美團龍珠為古茗早期投資者,此次 IPO 進一步加碼,反映了其投資邏輯與戰略布局考量——着眼于通過投資實現與自身在生活服務領網域的戰略協同。
然而古茗的部分早期投資機構,因投資策略與風險偏好不同,在基石投資選擇時卻保持觀望。例如,紅杉資本喜歡投 " 早 " 投 " 小 ",在企業上市後清倉退出,也符合其一貫的投資邏輯。
其實,一級市場對新茶飲的投資行為已趨于審慎。據 FBIF 食品飲料創新數據顯示,2024 年新茶飲行業的投融資事件較 2023 年大幅減少,資金更加集中于早期融資階段,且億元級别的投融資活動顯著降溫。
在市場對新茶飲的熱情逐漸消退、投資節奏放緩的背景下,美團龍珠仍對古茗加碼投資,也反映出美團龍珠對現制茶飲賽道的堅定看多。
古茗作為新茶飲領網域的頭部企業,具有較強的市場競争力和品牌影響力,符合美團龍珠的投資方向。在古茗之外,美團龍珠還投資了新茶飲賽道的喜茶、蜜雪冰城等品牌。
謹慎加盟 更新供應鏈
相比于上市前突擊分紅,對新茶飲行業的長期盈利能力存疑,或是資本市場不青睐古茗的根本原因。
近年來,新式茶飲行業日漸進入存量時代,產品同質化現象突出、行業内卷加劇,市場趨于相對飽和狀态。處于其中的古茗也難以置身事外,在度過前期高速擴張的階段後,其業績也有了放緩的迹象。
數據方面,2021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古茗的營收分别為 43.84 億元、55.59 億元、76.76 億元和 64.41 億元。2021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古茗的淨利潤分别為 0.24 億元、3.72 億元、10.96 億元和 11.20 億元。2021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古茗的經調整淨利潤率分别為 17.6%、14.2%、19.0% 以及 17.8%。
可以看出 2024 年,古茗業績放緩的迹象較為明顯,前三季度營收、淨利增速均在下滑。
這與古茗放緩了拓店速度有關,2021 至 2024 年前三季度,古茗的門店數量分别為 5694 家、6669 家、9001 家、9778 家,2022-2024 年前三季度分别增加了 975、2332、777 家門店。
與多數茶飲品牌相似,古茗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加盟商,其 80% 收入為向加盟商銷售商品和設備,19.8% 收入來自加盟費及後續服務費等,0.2% 的收入來自于自營門店。
在放緩了拓店速度的情況下,古茗不可避免地也放緩了業績速度。
除此之外,其逐漸攀升的加盟商流失率也無法忽視。2021-2024 年前三季度,古茗加盟商流失率分别為 6.2%、6.7%、8.3%、11.7%。
對此,古茗在招股書中也承認 " 新加入的加盟商流失率通常較高 "。為了緩解這種情況,古茗招股獲得的募資金額将部分用于持續推行地網域加密策略,加強對加盟商的支持。
如果說加盟商是新茶飲的收入來源,供應鏈則是新茶飲的利潤後盾。
古茗長于鮮果茶產品,其原材料鮮果占比較高,僅 2023 年,古茗就采購了涵蓋 36 個品類約 8.5 萬噸的新鮮水果。然而,鮮果由于儲存條件苛刻、損耗率較高,不得不要求古茗采取全程冷鏈運輸的方式,使得古茗的供應鏈成本相對較高。2021-2024 年前三季度,古茗的毛利率分别為 30%、28.1%、31.3%、30.5%。
對此,古茗表示将投入部分募集資金用于加強供應鏈能力和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
不過,《号外工作室》發現,古茗的募資用途除了更新供應鏈和支持加盟商,還包括提升信息化服務及加強品牌建設及提升研發能力,卻不包含進一步拓寬門店數量。
這也預示着,在競争愈發激烈的新茶飲市場,古茗即便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也将保持謹慎的态度,放緩門店擴張,這個節奏,與目前暫停加盟的喜茶如出一轍。
然而,業績嚴重依賴加盟的古茗,若不能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如何保障業績的進一步增長?業績不能進一步增長,又能帶給資本市場多少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