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觸樂夜話:“不着調”的樂趣,歡迎閱讀。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對!(圖 / 小羅)
對于我來說,周五排班寫夜話有一個好處:不論這一周過得好還是壞,忙還是閒,周末馬上就要來了,不論是我還是讀者,即将到來的周末總能讓人的心情變得好一些。
今天是 7 月 28 日,除了周末,還有一件事能讓我變得更高興——《好兆頭》(Good Omens)電視劇第二季上線了。從 4 年前看完第一季開始,我就望眼欲穿地等待着第二季,就像多年以前看到小說,我就望眼欲穿地希望它拍成電視劇一樣。我不記得自己第一次讀《好兆頭》小說是在什麼時候,但肯定有 10 年以上了,我還保留着當年購買的那個版本:《科幻世界》" 世界奇幻大師叢書 "、2008 年 8 月成都第 1 版、大 32 開,譯者為馬骁,張曉雨繪制了插圖,定價 26 元。
我把它保存得很好,哪怕家中有貓
那個時候我還不太熟悉尼爾 · 蓋曼和特裡 · 普拉切特,我買的這本書也沒有附上前言和譯者序,所以在扉頁和版權頁(我不知道為什麼只有這 2 頁用了銅版紙印刷,不論從什麼角度看都沒有必要)之後,我立刻讀到了東門天使和蛇的對話,并且第一時間被看上去有點惴惴不安、把自己的炎劍送給亞當和夏娃的亞茨拉菲爾," 慢慢悠悠往下溜達 " 的克魯利,以及 " 天使和惡魔都做錯了事 " 的故事完全吸引住。
《好兆頭》的角色和情節我都非常喜歡。作為一個算是描寫了 " 世界末日 " 的故事,其中竟然沒有一個真正的反派和令人讨厭的角色,作者們對于情節結構和趣味性的把控可見一斑。在這兩點之上,我更喜歡的其實是全書從頭到尾透露着的那股 " 不着調 " 勁兒,它在第 7 頁對讀者說地球是天秤座,又在不久後花了 15 頁内容唠唠叨叨地解釋所有人是如何在敵基督降臨這件事兒上失敗的。這讓我幾乎立刻想到了那句名言—— " 如果有人膽敢在本書中尋找什麼結構、道德寓意諸如此類,一律逮捕、流放,乃至槍斃。" 雖然這麼比喻起來有些俗套,但這種基于想象力的 " 不着調 " 就像給讀者插上了翅膀,讀者跟着它飛起來,就能看到各種現實中沒有的、光怪陸離的場景。
在那之後,我曾經很多次設想過,如果《好兆頭》拍成電影或者電視劇,會是什麼樣,尤其是兩個主角的形象。張曉雨畫的插圖裡,天使亞茨拉菲爾體型細長,惡魔克魯利則矮墩墩的,插圖畫得很不錯,我卻總覺得還有哪裡有一點不對勁——克魯利畢竟是條蛇。
又查了一些資料,我得知特裡 · 普拉切特曾經想把它拍成電影,但沒能實現。2015 年,普拉切特去世,《好兆頭》的改編成了他的遺願。2019 年,亞馬遜和 BBC 合拍了 6 集電視劇,尼爾 · 蓋曼親自擔任編劇,麥克爾 · 辛和大衛 · 田納特分别飾演亞茨拉菲爾和克魯利——雖然這麼說有點對不起插畫作者張曉雨,但這兩位的扮相和舉手投足确實更符合書裡的描寫。
形象上非常符合
《好兆頭》第一季實際上已經把小說裡的故事講完了。但它的優秀之處不僅限于故事,由于有原作者編劇,電視劇裡還補充了許多内容,比如亞茨拉菲爾與克魯利 " 亦敵亦友 "、但實際上都是天堂地獄打工人的 6000 年;還有不少細節,就算已經在書裡讀到過許多次,看到具體形象時還是令人驚喜(或者驚吓),比如說,書裡的地獄公爵哈斯塔已經很不着調了,劇裡他的形象更進一步,造型有點兒惡心,蠢萌的氣質卻加強了不少……正因如此,同樣是尼爾 · 蓋曼編劇,我對第二季充滿了期待。在夜話發布的時間,可能有些朋友已經看過了,我無法猜測觀眾們的感想,但我相信它至少不會讓人失望。
今天還有一條和 " 不着調 " 有點兒關系的新聞:2005 年的今天,《押忍!戰鬥!應援團》在 NDS 上發售了。這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薦的音樂遊戲,哪怕放在今天,它都不過時。
在《應援團》裡,玩家需要用 NDS 的觸控筆根據歌曲節奏點擊螢幕上的節奏點,來完成對不同對象的 " 應援 ",成功次數多、判定好就能夠通關,失敗則無法通關。說起來很簡單,但配合上遊戲裡應援團成員們的舞姿,以及每首歌曲裡不同對象的小故事,整體氛圍雖然有點兒精神勝利法的味道,但由此帶來的樂趣也很足,讓人會心一笑。
不過《應援團》也是讓我從很久以前就意識到自己反應不夠快。遊戲抽成 4 個難度,從易到難分别是 " 輕松 "" 果敢 "" 激烈 "" 華麗 ",我只有少部分曲目能摸着 " 激烈 " 的邊,其餘大部分時候都在 " 果敢 " 裡打轉,對 " 華麗 " 只能望洋興嘆。與此同時,《應援團》也是名副其實的 NDS 螢幕粉碎機,尤其是像我這種一旦上頭下手就沒輕沒重的人,什麼貼膜、保護,通通沒用,在我手下因為《應援團》而把下屏劃到不能用的 NDS 也有好幾個了。
現在還能看到不少 " 應援團 " 視頻,不少作者會把 4 個難度放在一起作比較
《應援團》可以說是完美适配 NDS 的遊戲,但也因為這個 " 完美适配 ",它要移植到其他平台就不太容易。2007 年,遊戲出了續作《燃燒!熱血韻律魂 押忍!戰鬥!應援團 2》,同樣是 NDS,同樣好玩,但在那之後,續作就遙遙無期,這麼多年了連個復刻也沒有。不過我也聽到過另一種說法:因為 " 應援團 " 系列選曲都是熱門歌手的熱門歌曲,復刻時還得解決這些歌曲的版權問題,那可比讓遊戲跨平台難得多了。
我之所以非常喜歡 " 應援團 " 系列,除了好玩之外,同樣有 " 不着調 " 氣質的原因:即使是在那個年代,應援團代表的那種 " 精神勝利 " 就已經被解構成了搞笑段子,而遊戲在合理利用這種搞笑元素的同時,又用誇張的渲染給玩家營造出了一種 " 負負得正 " 式的純粹熱血效果。這一點我在初代《應援團》最後一關時感受尤為明顯——靠應援團給人們加油鼓勁,再用加油鼓勁後產生的精神之力推開隕石拯救地球,怎麼看怎麼不靠譜,但這麼一個機會擺在玩家面前,又有誰能夠拒絕呢?哪怕你只能打 " 果敢 "?
總的來說,不論是《好兆頭》還是《應援團》,抑或其他作品,其中 " 不着調 " 的氣質都能給我帶來許多樂趣。不過,有些時候,我也發現這種欣賞 " 不着調 " 的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特别是在我為了方便而擁抱閱讀 App 之後,這種感受就更直接了:我大概能理解為什麼許多閱讀 App 要加上個 " 讀者想法 " 的功能,但在找到關閉按鈕之前,我經常誤觸劃線内容,因此看到了不少非常倒胃口的評論。那些評論我在《江城》裡看到過,在《魚翅與花椒》裡看到過,但沒想到竟然在《好兆頭》裡也看到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總想說一句: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