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推理綜藝的黃金時代:《明星大偵探》與追随者們,歡迎閱讀。
2025 年了,《大偵探 · 拾光季》還在玩認親,精神狀态感人。
不過和以往不同的是,如今《大偵探》的彈幕熱鬧多了,有從《女推》看過來的,有讨論《名學》的,甚至還有提到《開推》的 ……
這點倒挺有意思,今天我想來給大家講講小眾、燒腦又神奇的迷綜賽道。
迷綜賽道,推理密室濟濟一堂
迷綜賽道有多擠?盤一盤節目還挺多。
個人覺得較早期秀明星智商的,還得是鵝家的《腦力男人時代》,估計是借着《最強大腦》的東風抬上來的,主要内容就是答題和玩小遊戲,還找來男神馮德倫壓陣,可惜沒啥水花。
而 2016 年開播的《明星大偵探》,給自己在海外的 title 是 " 中國首檔明星推理綜藝秀 "。
節目也算有點 " 生得逢時 ",那會兒芒果台已經覺得《超女》不太行了,做《花少》的廖珂和更早前做《爸哪》的謝滌葵已出走,需要新血續上,小盒子提了個做推理綜藝的想法,一開始領導覺得太小眾,倒是芒果 TV 的領導看好這個項目,決定給年輕團隊一個機會。
就這樣,源自韓國《犯罪現場》的推理節目進行了本土化改造,變成《明星大偵探》,開始打響芒果 TV 品牌綜藝的第一槍——節目播出後,市面上掀起了 " 劇本殺 " 風潮。
來源:澎 · 湃新聞
有了劇本殺,坊間原本就流行的密室逃脫,芒果也不想放過。 2018 年 1 月弄了個喪屍追逐的《重返地球》,4 月又加碼了《暗夜古宅》,場地布置成本不低,但陣容沒什麼流量存在感不高。
《暗夜古宅》融合了《瘋狂的麥咭》的遊戲,也算是《密逃》的前身了
在這期間《明偵》同班底還抬了個《我是大偵探》上星,當時網友讨論得最熱鬧的卻是 " 明偵有鷗我偵竟然請來了幂 "?
台播節目不能死人不好開車,大家玩得束手束腳,《我偵》只播一季就沒下文了,《明偵》繼續網播,深耕迷綜領網域。
倒是有争議的楊幂加上 DL,通過《我偵》的試煉後被 pick 到了 2019 年的《密室大逃脫》裡——和《明偵》相似,這個節目也是買韓國版權,原作是很出圈的《大逃脫》。
一開始陣容就有點争議加上第一期明星解題慢,對比之下試玩的大神版竟然走紅了,也才有了後來給《明偵》選助理的衍生節目《名偵探學院》,這類節目我給歸類到 " 專薅會員項目 " 裡。
不過後來《密逃》也靠 " 拖幂 " 名場面出圈了 ↓
2019 這一年,《明偵》已經播到第五季了,隔壁平台也沒閒着,愛奇藝端上了《萌探探探案》,全員出 COS,和《明偵》的 " 燒腦 " 相反,主打 " 解壓探案 "。
不久之後愛奇藝的 " 迷霧劇場 " 火了,繼續做了《奇異劇本鲨》和《最後的赢家》,打出 " 迷綜季 " 的概念,但播放率沒有《萌探》高,三大節目最終只留下《萌探》系列。
鵝起步比較晚,到小盒子離開芒果後,才開發了《登錄圓魚洲》和《開始推理吧》,去年酷也插一腳了,有了《盒子裡的貓》,據說今年要出第二部。
而芒果在迷綜賽道上大有要包攬全局的野心,除了《女子推理社》,去年還弄了個新的博弈遊戲叫《魔術方塊新世界》,有衍生節目《魔術方塊新世界訓練營版》,加上《森林進化論》和做到第八季的《名偵探學院》,主打迷綜 " 全年無休 ",編劇肝到頭秃。
就連鵝另辟蹊徑搞的旅遊 + 推理綜藝,叫《小鎮的假期》,芒也不放過,前不久才搞了個大偵探團綜《名偵探的假期》,也試過單獨拿尋寶遊戲出來做節目《忙忙碌碌巡寶藏》,在迷綜這方面,鈕钴祿 · 芒有一種 " 老娘誰也不讓 " 的氣勢。
綜上,迷綜賽道的概況如下:
問題來了:相比其他真人秀,迷綜類很難有什麼吃瓜名場面誕生,精彩的推理也不是一兩個卡段能講明白,破圈不易,為什麼還總有人要往這條賽道擠呢?
當我們看迷綜的時候,我們在看些什麼?
先回到迷綜賽道的 " 起跑點 " 說起。
《大偵探》是高階玩法了,按初級模式,第一季的《明星大偵探》和《開始推理吧》《萌探探探案》更适合放在同一起點來講。
早期的《明偵》内容不復雜,個人覺得節目最讨喜的一點,是它打開了許多人的新世界:
1、原來娛樂圈不全是九漏魚,明星也有智商在線的;
2、綜藝可以有 " 劇本 ",但遊戲結果沒有劇本,指錯兇手也沒關系;
3、劇本總是緊密結合時事,在此之前也沒想到一個綜藝可以融那麼多 " 梗 "。
這種模式,其實是把桌面遊戲 " 實體化 "了,有棚有道具,大家玩起來更有感覺,不過本質還是得靠故事線和人物動機、邏輯來推理,所以過了新手期,玩家們推理的速度越來越快,劇本也就越來越 " 燒腦 " 了。
最終就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熟人局 " 非常有默契,新手難融入,新觀眾也不容易一下子看明白," 燒腦 " 對很多人而言,并不解壓。
但有情懷
這個問題,韓版也出現過,導演給的回答是 " 無解 "。
而《萌探探探案》找到了另一種解法:放棄燒腦探案,構建 IP 宇宙,以角色扮演和玩遊戲為主,對新手相當友好。
一開始我不太理解這種玩法,直到後來去某個景區玩了 " 大型劇本殺 ",才 get 到這種玩法的快樂——你有一個簡單的身份,可以領一些任務,通過做任務可以解鎖某些劇情或者指向某種結果,集體玩起來非常有成就感。
所以三個推理節目裡桃留下《萌探》也可以理解,這種大型歡樂機制本可以無限加人,符合吳彤一貫愛加一堆大明星的風格,玩嗨了大家忘了偶像包袱,也的确能玩出有 " 活人感 " 的效果。
唯一的問題,是玩家覺得遊戲好玩,觀眾未必能完全有代入感,《萌探 2024》裡黃子韬和徐藝洋給玩成了兩個人的戀綜,就勸退了很多人。
《開始推理吧》似乎是在這兩種類型的節目之間找平衡。
大型的實體建築、機關,處處顯出 " 燒錢 " 的味道,對喜歡看推理又喜歡看解密室的人來說就是雙重快樂,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機關能更直觀地協助玩家還原案發現場,通過推測和驗證很容易走向正确的思路。
這樣的" 社會派推理 " 式引導,觀眾看起來也不會有太燒腦的負擔,跟着節奏走就行了。第二季的節奏比第一季更好," 案發 " 後的搜證用紙質線索卡代替節省時間,後期給足空間讓大家盤作案動線,"X" 身份的加入還多了一層狼人殺的玩法,遊戲感更強一些。
和《開推》在形式上有一丢丢相似的,其實是《女子推理社》。
也是新手本 + 新手玩家,講的都是同一個空間裡發生的一系列事情,用沉浸式的實體置景去幫助玩家推理還原案件。不同的是,《女推》玩的是刑偵本,玩家全員偵探,兇手在出現的 NPC 人物裡,投兇其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通過推理還原出故事真相。
第一季就因為母親幫女兒報仇的案子過于感人,打動了許多人,刑偵本變情感本大出圈。
到第二季更加強了對社會熱點的鏈接,取材非常大膽,比如衛生巾質量問題,人體器官買賣等,甚至有一段還 cos 了《周處除三害》的唱歌名場面。
全女本的優勢,也在這一環扣一環,抽絲剝繭的案子裡透出來,女孩子天然的敏感細膩情緒,能共情到很多角色做的事情,給出理性視角之外不一樣的反饋,只要玩家看進去了,一定會被打動。
唯一的問題,就看你喜不喜歡刑偵本了,在劇本殺裡刑偵本偏小眾,兇手不在玩家裡,多少還是會削弱一些刺激感。
至于目前來說燒腦程度 NO.1 的《大偵探》,已經玩成一個偵探宇宙了,問就是連續劇。比較讓人驚喜的一點,是節目做到第十季,還能有新變化。
融入了類似《女推》的沉浸式玩法,減少了說教上價值,但取材依然大膽,第二案講薅羊毛,驚得網友大呼 " 這麼敢寫節目是幹完這季不想幹了嗎 "…… 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最大的亮點。
一個節目做到十季,最好看的是 "熟人局" 玩家之間的超級默契,沒有接不住的梗也沒有盤不出的邏輯,魏晨的抗推越來越強,大老師也能推理了,成為本季最強 " 養成系 ",一樣的配方更新的味道,穩穩的讓人很安心。
我當然希望《大偵探》能做 100 季,但花園裡百花齊放,選擇多了,不更香麼?競争多了,結局就是大家都越來越 " 卷 ",有人卷内容有人卷創意,對觀眾來說是好事,但要 " 卷 " 對方向,也不容易。
" 卷 " 到飛起的迷綜,也有困境
回到前面的問題,迷綜怎麼玩都算小眾,為什麼各平台還要往這條賽道擠?
回顧起來,在一開始愛優騰齊行的世界裡,芒只是個備胎的奇迹嬛嬛,《超女》《爸哪》TV 端爆火但網端差些,《明偵》出現後,大家也會好奇每一案的真相是什麼,追看下來會 get 到 " 雙北 " 等藝人的推理魅力,自然會忍不住追看。
早期一邊看一邊盤還充會員的粉絲,就成了節目的忠實觀眾——把推理節目作為芒果 TV 初創期的拉會員第一炮,這個決策還是做對了。接下來就是想辦法 把 " 月充 " 擴展成 " 年充 ",瘋狂擴寬賽道。
就連《名學》,一開始也只是無心插柳,想配合政策給《明偵》搭素人助理而已,沒想到節目在小圈子範圍内悄悄走紅,也是拿捏到了貴圈 " 學霸 " 過于稀缺的 bug 了。
除此之外,迷綜通道打好,還能聯動線上線下,後來芒果還做了劇本殺實體店及各種周邊,每年的《偵心偵意》演唱會還能創收,簡直是 IP 包養老系列。
對此,其他平台也不會放過這塊能吸會員的 " 香饽饽 ",桃配合 " 迷霧劇場 " 打造了 " 迷綜季 ",鵝的《開推》系列也聯動拍攝地打通了線下的文旅宣傳通道——
迷綜雖然圈子小,但閱聽人粘性強,餅大。
只是這塊大餅,誰能啃好還說不準,每個節目都有自己的困境。
《大偵探》像一艘大船,承載着 " 高玩 " 粉絲的期望,卻也越來越難容納新玩家嘉賓和新觀眾,這季節奏變輕快了大概也是想多吸引新觀眾吧。
《密逃》倒是反過來的邏輯,固定班底玩久了太容易失去新鮮感,反而需要新血加入,上一季拆了固定班底也算新嘗試。
《萌探 2024》的推理點幾乎玩沒了,該怎麼吸引真心喜歡這個 IP 的粉絲,而不是節目嘉賓的粉絲,是節目需要思考的問題。
《開推》現在也開始固定班底了,去年新加入的迪麗熱巴和張凌赫推理還不錯,但陣容裡沒有 " 雙北 " 那樣的定海神針還是差點意思。
另外有一個比較可惜的《盒子裡的貓》,創意很好,融入了規則怪談和之前挺受歡迎的聲光電演繹,可惜線下流行的東西搬到線上觀眾不一定 get 得到,不知道新一季會不會有變化。
賽道上的每個綜藝,都有自己的困境,現在劇本殺越來越少人玩,這類節目能不能那個再吸引人也是未知數,所以芒果往諸如《魔術方塊大世界》那樣的機制遊戲方向拓展也是一種嘗試。
倒是《女推》的成功路數值得參考——
新手本淺推理、沒有高玩大神,但非常注重和時事熱點的結合,找對了最能代入劇情的玩家,立意驚豔,幾個片段就讓節目有了讨論度,一如當年 " 敢寫 " 的《明偵》《大偵探》,講心理問題,有 " 恐怖童謠 " 系列; 嘲諷娛樂圈,有了 NZND; 講職場性别欺凌,有了《薔薇下的罪惡》……
《薔薇下的罪惡》在第十季裡有了後續,很感人
百花齊放的意思,不是用簡樸的商戰幹掉其他人,而是大家可以一起跑,在賽道上跑向迎着光明的那一處。
E 姐結語:
現在可以選擇的綜藝太多了,每天啥都不幹光看綜藝也看不完。
看别的綜藝是解壓,迷綜很多時候是 " 增壓 ",要動腦,要代入,可能還會看到一些沉重的話題 ……
但這也是迷綜的魅力, 随着玩家的推理,一步步探尋真相,似乎是雲看他們玩了一次劇本殺或密室逃脫,但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一些東西留下來,輕輕落在心上。
一些不宜言說的,或者被人遺忘 的人事物,通過一場遊戲的方式,被人記挂起來,這樣的綜藝,也是有意義的吧。
最後我想列一下這些年我寫過的迷綜推文 link,從一開始我只是個喜歡玩推理解謎遊戲的小玩家,到後來深入地了解劇本殺,能對各平台的迷綜寫測評,回想起來真是應了《大偵探》的那句 "萬水千山",九年光陰如梭,一切盡在不言中。
★《明偵》&《大偵探》篇:
第一季播完我就寫過《明偵》,不過内容在老号裡,有機會再找出來重發。第二季最經典的 " 恐怖童謠 " 系列,我們也寫了不少科普話題:
之後綜合網友的讨論,我們還寫了《明偵》提到的 " 正義失控 " 話題:
看完第三季,激動得要向《明偵》強勢表白:
第四季去參加了試玩,這季有意思的是有一個案件以自媒體人為題材,相當有代入感了:
第五季 183club 真的賞心悅目,到這之後基本陣容也比較固定了:
沒有了撒的《大偵探》有點孤獨,但平行空間的偵探宇宙太有愛,标題表白 again:
★《密逃》篇:
第一季《密逃》我參加了線下發布會,那會魏大勳還沒紅,謝依霖還沒當媽 …… 開播後怕閨蜜們不了解這個新 IP,我還是打出了《明偵》團隊的标題:
但很快節目就走紅了,不用再提《明偵》了。走紅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每到 " 電壓不穩 " 環節嘉賓的表現就很好笑。這個标題現在看來還是挺感慨的:
後來《密逃》也和《大偵探》一樣有了自己的宇宙連續劇:
★《萌探》篇
《萌探》系列我也寫過,探讨得比較多的,也是網友關注的話題:陣容。
第二季還是在陣容上玩得花,不過我看到了這個節目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開推》篇
第一季播前本來要去試玩,遇到特殊情況臨時取消了,節目播出後還挺羨慕順利試玩的老師,在實景公寓裡玩劇本殺 + 密室逃脫太爽啦:
第二季參加了發布會,迪麗熱巴和張凌赫兩位新人竟然融入得很快,在 " 社會派推理 " 模式的引導下," 小殺手 " 們越來越上道了:
★《盒貓》篇
盲盒模式 + 規則怪談 + 無限流 + 劇場演繹的模式很有創意,就不知道(如果有)第二季會怎麼玩。
★《女推》篇
第一季刑偵本玩成情感本我是沒想到的,第二季的節奏和沉浸感、内容都更強了,案子的立意都很驚豔,大家快去看《女推》!
看完我只想大喊一聲:大偵探永遠的神!
- 今天頭條の作者 -
你的小仙女 E 姐,愛推理的小椒
值日生:小椒 美編:樹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