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引入“AI+機器人”方法,「桓球醫療」致力于構建球囊生產标準化流程,歡迎閱讀。
文|胡香赟
編輯|海若鏡
近年來,随着國内心血管患病群體規模持續增長,針對心血管介入醫療,尤其是介入器械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其中,球囊作為介入類手術中的重要耗材之一,其市場滲透率也随之提升。據沙利文數據預測,僅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量預計到 2030 年将達到約 343.8 萬台。
然而,球囊的生產制造 " 仍面臨諸多挑戰 "。近期的訪談中,桓球醫療 CEO 聞人吉對 36 氪表示:" 當前,球囊制造仍然依賴大量人工操作,在生產一致性、制造成本和生產效率方面仍有優化空間。"
聞人吉曾在上汽集團和 ABB 公司積累了十餘年汽車和機器人行業的工作經驗。2016 年獨自創業後,專注于機器人集成衣務。2020 年,聞人吉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冠脈手術對球囊產品的性能要求極高,而球囊生產過程中仍存在一定改進空間。針對這些問題,他希望可以 " 借鑑汽車行業的智能制造經驗,将 AI 與機器人技術引入醫療器械制造,從而提高生產質量的一致性,降低制造過程中的風險。"
球囊制造流程大致涵蓋球囊成型前的預拉伸、成型、檢測、組裝焊接等十多個關鍵環節。目前,桓球醫療主要針對球囊拉伸和檢測兩個環節,并已經開發出球囊成型機和球囊 AI 檢測機兩款核心硬體產品。
首先來看球囊成型機。這款設備主要為高質量聚合物球囊而設計,集成了包括溫控、拉力、氣壓、冷卻等多個控制系統,能夠穩定生產多種規格尺寸的高質量球囊。同時,設備支持靈活的工藝配置,并配備數據查詢系統,可記錄每根球囊成型數據。因此,在滿足用戶可自定義各步驟控制和監控條件的同時,實現單根球囊生產過程的監控和歷史數據追溯。
從直觀效果上來看,這意味着生產效率、人員效率和良品率的提升。聞人吉特别提到,該設備獨特的水套結構可以 " 将高分子材料拉伸溫度的控制精度提高至 ± 3 ℃,相比行業平均的 ± 10 ℃,提升了生產穩定性和球囊良品率 "。
球囊成型機示意(圖源:桓球醫療)
而球囊 AI 檢測機則是通過深度學習和視覺 AI 技術,結合超高分辨率影像和各種光學測量,實現高效的球囊質量檢測。這款設備能夠減少誤檢和漏檢,提升質量控制的效率。
球囊 AI 檢測機示意(圖源:桓球醫療)
另據介紹,桓球醫療針對相關軟體產品的研發也在進行中,核心功能在于輔助生產人員更快調整球囊成型參數,提高整體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醫療器械高值耗材的集采政策為 AI 智能制造的市場推廣提供了重要契機。作為重點集采品類,球囊產品自 2019 年江蘇省牽頭啟動血管介入球囊聯盟集采以來,已經歷至少 10 輪帶量采購,部分產品的價格降幅達到 90%,最高甚至超過了 96%。
" 集采政策推動下,我們能明顯感受到行業對能帶來經濟效益的新技術持積極态度。" 聞人吉表示,部分客戶甚至希望 "AI 技術不僅應用于制造環節,還能進一步賦能研發和質量管理,提升整個企業運營體系的智能化水平 "。
據悉,商業化方面,桓球醫療計劃于 2025 年啟動兩款核心球囊制造硬體產品的市場推廣。公司将采用線上新媒體平台引流、線下參與展會與行業論壇結合的方式,拓展市場影響力。" 今年,我們的目标是覆蓋國内外的頭部醫療器械企業,并實現千萬元級營收。" 聞人吉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