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短短三集,驚豔全國!已陪娃看過,确是9月驚喜,歡迎閱讀。
大家好,我是千媽。
一個身着漢服的女孩,背着包袱在街上狂奔。
她的周圍不是紅牆綠瓦,而是一片英式建築。
你以為灰頭土臉的她是個盜賊?
不,她正在逃避盜賊的追捕。
這個女孩,真身其實是一盞來自中國的玉壺。
她剛從大英博物館逃出來,一邊躲避追捕,一邊尋找回家的路。
可惜,在外面流浪太久,已經忘記回去的路該怎麼走。
玉壺不小心撞到一個青年。
黑頭發黃皮膚加上一口流利的中國話,讓她瞬間确定青年就是中國人。走投無路的她重新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玉壺立刻抱緊家人,請求青年帶她回到中國。
朝夕相處幾日之後,青年看到大英博物館的文物丢失公告,終于相信小玉壺的話。
于是,他決定帶這盞在外漂泊多年的玉壺回到故土。
而這盞出逃的玉壺身上,還背負着令人淚目的使命……
以上,就是近期火遍全網的自制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裡的情節。
由于題材涉及大英博物館,預告剛放出,就迅速衝上熱搜。
觀眾們翹首以盼,對它充滿期待。
上線之後,卻因制作缺陷問題引發争議。
有人覺得演員的演技難以帶入,有人接受不了夾子音。
然而,這個三集加起來才二十多分鍾的短劇,卻讓 BBC、南方周末關注,讓央媒、官媒相繼點評,發布視頻的賬号也在第一集播出後就全平台漲粉 500 萬。
帶着好奇陪娃刷完,了解背後歷史和拍攝故事後,我決定一定要寫篇文章來分享。雖然,這部短劇的确存在小制作、資金不足導致的拍攝硬傷,但我想說:
《逃出大英博物館》,這短短幾個字,已經讓它的存在意義超越了内容本身。
為什麼大英博物館這幾個字,如此特别?
因為,大英博物館是西方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之一。
據其官網資料顯示,在大英博物館裡,來自中國的藏品多達 23000 餘件。
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清楚這些藏品的來源。
" 大英博物館 " 這五個字,對中國人來說意味着一段永遠無法忘記的恥辱歷史,充斥着蠻夷烽火的近代史,是華夏幾千年文明史上無法撫平的傷痕,那些在戰争中被掠奪的文物,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所以,經常有網友感嘆:
沒有一個中國人能從大英博物館笑着出來。
《逃出大英博物館》講的是中國小玉壺回家的故事。
導演用了拟人化表達,網上有評價說,看起來像甜寵劇。
我想說,腦子裡是得裝多少 " 霸道總裁愛上你 ",才看什麼都像甜寵劇 ...... 但凡對歷史有點了解的人,應該都不會往甜寵想吧。
大家放心,孩子沒有戀愛腦,看劇時反而客觀。
孩子一邊看,一邊問問題。
每一處細節的解答,都讓我感慨萬分。
你知道為什麼扮演小玉壺的夏天妹妹,出場就頂着一張髒兮兮的小臉嗎?
是因為在大英博物館,很多中國文物都沒有玻璃罩,可以被人随意觸摸。
▲這就是小玉壺的原型
你知道小玉壺遇見的中國青年,為什麼叫 " 張永安 " 嗎?
這個名字取自于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宋代磁州窯" 家國永安 "題記枕。
瓷枕上的 " 家國永安 " 四字是古人對國泰民安的美好希冀。
如今家國已安,瓷枕卻流落在外,無法得見國家的繁榮盛景。
你知道為什麼小玉壺一定要強調:
" 是盞。我是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 嗎?
因為在大英博物館,我們的文物,只有一個冷冰冰的編号,沒有名字,也沒人會在意它們的名字,每件藏品介紹牌上的 "made in china" 是它們和故土唯一的聯系。
小玉壺不斷強調身份,是想通過中國名字獲得身份認同,渴望與家鄉建立更多聯系。
▲ 圖源:網絡
你知道小玉壺跟張永安回到住處,看到寬敞的房間忍不住感嘆說:
" 這麼大的櫃子居然只住兩個人!" 嗎?
是因為大英博物館展品非常多,玉壺只是萬千展品中的一個,它和其他珍貴的文物一樣,只能被迫擠在逼仄的櫃子裡。
它們在大英博物館裡的陳列方式,不像是被展覽的文物,更像是待出售的商品。
你知道為什麼快下雨時,小玉壺害怕得都快哭出來了,一直拉着張永安要趕快走嗎?
不是什麼甜寵,是因為在大英博物館裡,我們的文物都沒有玻璃罩,工作人員每天拿噴壺,直接噴在上面消毒,噴下來的消毒液,對文物來說就像是下雨,所以小玉壺害怕。
你知道為什麼小玉壺拍照不關閃光,就算閃光燈晃眼睛,也不關嗎?
不是演員裝可愛,而是因為大英博物館文物被拍照的時候,很多人都開着閃光燈,不知閃光燈對文物是有傷害的。
小玉壺在博物館被别人用閃光燈照習慣了,以為拍照可以開閃光。
看完這些細節,你還會覺得 " 甜寵 " 嗎?
和小玉壺一樣,我們的很多文物在大英博物館,都沒有被好好對待,因為它們根本不懂如何珍藏。
比如,乾隆皇帝 " 摯愛 " 的《女史箴圖》:
八國聯軍入侵後,一位英軍上尉趁亂将其盜走,以 25 英鎊的價格賣給大英博物館。
它剛到大英博物館時,幾乎被毀。
英國人并不了解中國繪畫,選擇 " 日式折屏法 " 修復,将《女史箴圖》割成 4 段,導致它不斷開裂、掉渣。
西方認為,畫應該是一幅幅獨立的,他們永遠無法理解中國卷軸畫那種慢慢打開,緩緩浮現畫面的樂趣。
這是中國人特有的含蓄,也是中國文化獨特的浪漫。
只有自家人才了解自家孩子。
中國文物只有在中華土地上,才能得到最恰當的安放。
然而,在大英博物館,還有更多文物,僅僅被粗暴地按顏色分類,就塞進擁擠的展示櫃裡放置,仿佛只要掏錢就能将它們帶回家據為己有。
沒有人比中國人更珍愛這些歷史遺產了。
因為曾經失去過,才倍感珍惜;因為深知歷史的慘痛,才更加憂心流失文物的命運。
我告訴千尋,講述這些故事,鞏固這些記憶,就是在幫助流落在世界角落的中國文物,早日歸家。
除開歷史背景,我覺得這部短劇背後的拍攝故事,也很值得跟孩子聊一聊。
它的主創團隊只有三個人:
男主角、女主角和攝影師朋友。
三個人就是一只隊伍。
這部片的由來,也僅僅源于對網友的一個承諾。
年初時候,有位網友随口提議,說應該拍一部名叫《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卡通片,劇情就是流亡在國外的文物突然變成人形,千方百計想要回到中國。
大家都覺得很好,不過,當時網友們是把壓力給到了制作出《大鬧天宮》、《葫蘆兄弟》的上海美術制片廠,希望能看到這個腦洞變成現實。
沒想到,上美還沒接單,就有人先出手了。
這個人就是在網友開腦洞的留言區寫下 " 等我 " 的短視頻博主,也是《逃出大英博物館》的男主角。
一場盛大而浪漫,不計成本的文物奔赴之旅,就這樣開始了~
煎餅負責打磨劇本,夏天負責妝造。
煎餅說,他們的創作初衷很簡單,就是想在這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用作品喚醒大家的記憶,讓文物回家。
" 如果文物會說話,如果思念有聲音,劇中的那句‘回國’一定是共同的呼喚。這次創作是承諾,也是自媒體人的熱忱,是中國人骨子裡的争口氣。"
有網友評論:" 這才是自媒體存在的意義。"
而我看到的,是年輕的朝氣。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試着走出單一的名利追逐,去做一些他們覺得有意思的事。
我發自内心覺得好。
我們這一代活的比較沉重,即便物質充盈了,過往的包袱也讓很多人難以自由飛翔。但我想人類繁衍的價值觀其實很樸素,就是一代在上一代的基礎上接力,走向更遠。
未來,希望我們的孩子能活得更加輕盈率性吧,不一定成功,但可以很快樂。
EASTWEST
說回這部劇,最讓我感動,是文物復活時說的這段話:
" 我早已将回還之事抛之腦後,駐留在西方的遊子,需要庇佑的神靈,只是這具木镂之軀,承得住偷盜者的歉意,卻載不動故人流連的目光。"
結局也處理得很好,沒有落入小家小愛的俗套中。
小玉壺念完文物們交予的家書後,選擇回到大英博物館。
她說,她得回去,因為 " 中國人不做那些偷雞摸狗的事,我們會風風光光,堂堂正正的回家!"
千尋問我,以後小玉壺還會回來嗎?
我說會的,小玉壺一定會回來。
其實,我像千尋這麼大的時候,也不太懂這些文物有什麼意思。
直到成年後有一天,看紀錄片《河西走廊》,裡面有個西漢驿站出土的竹簡,上面記錄着什麼時候誰來過,吃了什麼東西,當我意識到兩千多年前的文字我居然認識的時候,在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文化傳承的意義。
用首詩來表達,大概就是:
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片源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