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事關房地產金融、中小銀行風險處置……金融監管總局發聲,歡迎閱讀。
圍繞房地產金融、中小銀行風險處置等問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再度發聲。1 月 25 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金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金融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統計與風險監測司負責人劉志清,金融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長李明肖,金融監管總局普惠金融司司長郭武平,金融監管總局财產保險監管司負責人尹江鳌就如何做好房地產金融、中小銀行風險處置、" 五篇大文章 " 等熱點話題進行深入解答。
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
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是近年來監管工作的重點之一。為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近年來,監管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明确了 " 認房不認貸 " 的住房信貸政策;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的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 " 金融 16 條 " 支持措施,研究确立的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态調整機制,下調二套房利率政策下限、引導銀行降低存量首套房貸款利率等。
" 這些政策措施對于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穩住房地產市場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已經并且正在發揮積極作用。" 肖遠企說道。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的餘額分别為 12.3 萬億元和 38.3 萬億元,僅在 2023 年兩項貸款餘額合計近 10 萬億元。
肖遠企表示,後續金融監管總局将繼續做好個人住房貸款金融服務。支持各地城市政府和住建部門,因城施策進一步優化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指導督促銀行更好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的融資需求。
為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1 月 5 日,住房城鄉建設部、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要求各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搭建政銀企溝通平台,推動房企與金融機構精準對接。
肖遠企表示,要加快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在城市政府牽頭協調機制下,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則,向本行政區網域内金融機構推送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名單。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評估協調機制推送的支持對象,對正常開發建設、抵押物充足、資產負債合理、還款來源有保障的項目,要積極滿足合理融資需求。
" 近期,我們還将召開相關工作部署會,要求銀行盡快行動起來,在城市人民政府牽頭協調下,與住建部門一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加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肖遠企說道。
在經營性物業貸款方面,1 月 24 日,人民銀行與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經營性物業貸款用途進行階段性放寬,允許全國性商業銀行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基礎上,對規範經營、發展前景良好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在 2024 年底之前可發放經營性物業貸款用于償還存量房地產領網域相關貸款和公開市場債券。肖遠企認為,《通知》非常有針對性,前期也做了很多調研,聽取了行業、金融機構和各個方面的意見建議。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 " 三大工程 " 建設,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肖遠企介紹,近期金融監管總局還将指導和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大力支持 " 平急兩用 " 重大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等 " 三大工程 " 建設,并且要求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 此次會議釋放國内因城施策落實好此前出台穩樓市政策措施,加大房地產整體融資支持,同時,強調今年房地產工作重點,有助于穩定市場對房地產復蘇信心。"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随着經濟持續修復、就業和收入改善,購樓成本與門檻降低,有望促進剛需和改善型需求釋放,國内 " 三大工程 "、盤活改造各類閒置房產,有助于優化供給、改善需求等,推動房地產市場整體擺脫低迷、逐步恢復平衡。
農信社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
堅持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近年來,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農信社體系和城商行改革化險有序推進。肖遠企表示,從全國範圍看,當前中小銀行經營穩健,風險較高的中小銀行占比非常低,通過穩妥有序化解和處置存量風險,嚴控增量風險,部分風險較高的中小銀行已實現可持續經營,改革化險成效正在顯現。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農信社體系改革化險步伐加快,農信社通過聯合銀行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金融服務公司模式和統一法人模式實現改革重組,村鎮銀行則通過市場化退出,吸收合并改建成分支機構或者發起行增持等方式化解風險,城商行也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不斷壯大。
分類施策深化改革正是監管做好中小銀行的改革和風險防控的發力點。肖遠企介紹,對于農村信用社體系,金融監管總局以轉換農村信用社省聯社功能定位、規範履職行為為重點 ," 一省一策 " 啟動實施農村信用社改革,目前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有的農信社改革方案已經國務院批準,有的正在積極組織實施,有的已經開業運行,階段性評估都達到了預期目的,效果正在彰顯。對于城商行多措并舉、" 一行一策 " 指導實施改革。總的目标是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從根本上提升中小銀行長期健康經營發展的能力,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更好地服務千家萬戶,更好地防控好風險。
為使中小銀行堅守發展定位,服務好本地客戶,嚴防異地展業風險,此前監管機構對互聯網存款、貸款均下發相關政策,要求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
肖遠企表示," 中小銀行有天然的熟悉當地的比較優勢,對于不顧風險,盲目求快求全的誘惑,中小銀行要有抵制和抗拒的意志和能力,要開展差異化特征化的經營,把自己獨特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發揮出來以後中小銀行未來的發展前景相當廣闊 "。
為加強中小銀行内部治理,金融監管總局将督促中小銀行建立相互制衡、運行高效的公司治理機制,特别是要嚴防大股東操縱和内部人控制,嚴防利益輸送和違法違規的關聯交易。同時,選配選優地方中小銀行的高管和關鍵崗位的重要人員,加強對高管班子和人才隊伍的建設。
" 金融監管總局也采取一些措施,要求大型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以及一些頭部中小銀行,向其他地方中小銀行輸送人才、輸送技術,包括核心客戶系統,也包括風控系統,這方面工作已經開展,目前效果非常明顯。" 肖遠企說道。
此外,全面加強監管,防範化解風險方面,肖遠企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将嚴格中小銀行準入标準,嚴把股東、高管的準入資格,要嚴查資本金的來源,充分發揮資本在控制杠杆、配置資源和吸附損失方面的作用。同時,聚焦金融風險 " 關鍵人 "" 關鍵事 " 和 " 關鍵行為 ",嚴格執法、敢于亮劍,堅決打擊金融腐敗和金融違法犯罪,要激發金融機構防控風險的内生機制,并進一步強化固化,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源頭上把風險防範好、控制好、穩定好。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随着我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不斷推進,金融體系風險已經明顯收斂,中小銀行目前風險整體可控,但需要注意部分地方機構缺乏規範的公司治理、負債資產不匹配、資本充足率較低、長期與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台高度綁定等問題,也會對其持續經營帶來挑戰。
重點做好 " 五篇大文章 "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 " 五篇大文章 ",為金融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
圍繞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等重點領網域,金融監管總局不斷完善金融監管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強金融服務能力。李明肖介紹,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金融監管總局制定印發《關于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的通知》,引導将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科技創新,根據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不同發展階段科技型企業需求,針對性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在支持先進制造方面,強化重點監測和日常監管,并通過專題會議、專項培訓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把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支持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末,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 20.2%,其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占比均超過四成。制造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 17.1%,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 29.1%。
在綠色金融領網域,金融監管總局推動銀行業保險業加大對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李明肖表示,通過加強監管引領、完善統計監測、優化考核評價、豐富產品服務、強化風險管理五方面工作持續提升金融機構綠色金融的服務質效。從數據來看,截至 2023 年末,21 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餘額達到 27.2 萬億元,同比增長 31.7%。
以 2013 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為節點,我國普惠金融之路已走過十載。" 經過十多年發展,我國普惠金融取得了長足進步 ",郭武平介紹,金融監管總局不斷加強監管引領,銀行大多設立了專門的普惠金融部門,提高了内部考核比重,持續提升小微企業、" 三農 " 等普惠金融重點領網域的服務質效。
截至 2023 年底,普惠貸款餘額為 29.06 萬億元,同比增長 23.27%,較各項貸款的平均增速高 13.13 個百分點;2023 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 4.78%,同比下降 0.47 個百分點,利率呈現逐年下降态勢。
郭武平表示,後續金融監管總局将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發展首貸、續貸,續貸要做到應續盡續、能續盡續,鼓勵與生產經營周期相匹配的中長期貸款,推廣随借随還的循環貸款,滿足市場主體多樣化融資需求。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養老金融機構專業化發展,養老金融改革穩步推進,養老理财、特定養老儲蓄試點逐步開展。尹江鳌介紹,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将圍繞做好養老金融這篇大文章和落實銀發經濟有關政策意見,進一步優化個人養老金相關金融產品供給,針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特點,研究完善相關業務監管規則,及時總結經驗,持續推進商業養老金融試點,穩步推動養老保險公司轉型發展,引導推動公司發揮專業優勢,更好參與和服務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
在數字金融方面,劉志清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将從持續推動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增強數字賦能成效、提升行業風險防控能力、加強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風險監管、規範數字創新五方面入手,引導金融機構提升服務質效,全面加強風險管理。
明明認為,圍繞 " 五篇大文章 ",金融機構應加大不良信貸資產處置力度,釋放新增信貸投放空間,減少對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的信貸投放,相對的,結合我國當前經濟結構轉型更新的目标以及近兩年銀行貸款結構的變化情況,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重大戰略、重點領網域和薄弱環節預計将會獲得更多的優質金融服務。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