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英矽智能衝刺「亞太AI制藥第一股」:四年估值翻16倍,AI制藥能否看到「錢景」?,歡迎閱讀。
6 月 27 日,AI 制藥公司英矽智能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上市。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預計集資額約為 2 億美元。
招股書透露,上市融資資金将用于 5 個方向:核心產品的進一步臨床研發提供資金;其他管線候選藥物的臨床研發提供資金;進一步開發并擴展機器人實驗室;開發新的生成式 AI 模型及相關的驗證工作;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在收入方面,該公司 2021、2022 年營收分别為 471 萬美元、3014.7 萬美元,增幅達 539.6%;年内虧損分别為 1.3 億美元、2.22 億美元。
作為一家 AI 制藥公司,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曾在 2021 年底就傳出申請赴美國上市的聲音,而此次衝擊 IPO,也使其獲得了衝刺 " 亞太 AI 制藥第一股 " 的稱号。
7 輪融資超 4 億美元,3 款在研藥物進入臨床驗證期
英矽智能成立于 2014 年,是利用生成式 AI 進行藥物研發的先驅者之一。
招股書顯示,公司現有研發團隊共 255 人,由資深生物學家、化學家、藥物開發人員及 AI 專家組成,其中絕大多數持有相關領網域的碩士或博士學位。
成立至今,英矽智能共經歷 7 輪融資,累計融資達 4.075 億美元。
背後資本有啟明創投、禮來亞洲基金、Bold Capital Partners、Pavilion Capital、藥明康德、創新工場、百度風投、斯道資本、華平投資、紅杉中國、B Capital、Prosperity 7、Deerfield Partners、Mirae Asset、清池資本、CPE 源峰、高瓴、OrbiMed、Maison Capital、銳智資本、復星醫藥、中國生物醫藥等一眾知名機構投資。
據招股書顯示,2018 年 -2022 年,英矽智能投後估值從 5440 萬美元升至 8.95 億美元,估值四年增長近 16 倍。
如今遞表 IPO,實際上也是眾望所歸的關鍵一步。同樣,英矽智能的 AI 布局,也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參照。
公司于 2016 年首次同行評議的期刊上描述了使用生成式 AI 設計新分子的概念。此後,英矽智能開發了多種以生成對抗網絡 ( GAN ) 驅動藥物發現的方法和功能,并将這些算法整合到一體化、高度集成、端到端藥物研發平台 Pharma.AI。
該平台覆蓋生物學、生成化學和臨床研究等多個領網域。包括可商業化的靶點發現引擎 Biology42、分子生成和設計引擎 Chemistry42、臨床試驗結果預測引擎 Medicine 42。
此外,Pharma.AI 亦可與 Alphafold、ChatGPT 等外部工具集成,以利用最新的技術突破,為不同的客戶需求創建定制的解決方案。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英矽智能已高效搭建多元化的自研療法組合,包括靶向 29 個靶點的 31 條研發管線,覆蓋纖維化、腫瘤、免疫學及其他需求缺口巨大的治療領網域。所有管線皆為自主研發,并無授權引進項目。
自 2021 年以來,英矽智能提名了 12 款臨床前候選化合物,并将其中的 3 款在研藥物推進到臨床驗證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進展最快的管線為小分子候選藥物 ISM001-055(亦稱為 INS018_055),已進入 IIa 期臨床試驗,主要用于治療纖維化相關适應症,并有望成為全球首創(first-in-class)的候選藥物。
據悉,今年 4 月,英矽智能已啟動了一項全球多中心、随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 IIa 期臨床試驗,以評估 ISM001-055 的安全性、耐受性、PK 和療效。此外,ISM001-055 于今年 2 月獲得 FDA 的孤兒藥認定,使得英矽智能有資格獲得激勵,包括在批準後 7 年的潛在市場獨占權。
招股書顯示,公司已經獲得可觀收入,主要來自藥物發現與研發合作服務,從 2021 年的 470 萬美金增長到 2022 年的 3010 萬美金,同期增長 540%。
AI Biotech 公司,盈利成為關鍵
英矽智能九年進化,為全球 TOP 20 制藥企業中的 10 家提供 AI 藥研服務,與復星、賽諾菲等全球頭部藥企建立戰略合作。
2022 年 1 月,英矽智能與上海復星醫藥達成戰略合作。這是當時在國内是 AI 和藥企間首付(1300 萬美元)最高的一筆合作。
根據協定,雙方将在全球範圍内共同推進 4 個靶點的 AI 藥物研發,并針對 QPCTL 靶點在研項目上市後利潤抽成,兩個項目最多可收取 2400 萬美元、5800 萬美元。
随後,2022 年 11 月,英矽智能與法國藥企賽諾菲達成戰略研究合作。
根據協定,該合作将利用英矽智能的 Pharma.AI 藥物發現平台,推進基于不超過 6 個創新靶點的候選藥物研發,總潛在價值最高達 12 億美元。
盡管這些項目合作足以證明英矽智能的平台研發實力,但更像是一種 " 折中 " 方式。
AI 制藥行業發展至今,衍生出了 AI SaaS、AI CRO 及 AI Biotech 三種商業模式,即售賣 AI 藥研平台與軟體的使用服務、提供藥物發現服務、利用 AI 自建新藥研發管線成為藥企," 藥味 " 逐漸變濃。
據醫健 AI 掘金志觀察,2021 年之前,英矽智能的藥研管線尚未成熟,無法授權轉讓,只能将自有平台與藥企進行戰略上的合作,走了一條類似 CRO 的商業模式。但這種模式下收入确認周期較長,合作要求較為嚴苛,因此英矽智能未來很大概率走向 AI Biotech。
實際上,這種商業模式的轉化也是 AI 制藥行業的共性。因為長遠來看,公司的實力由技術和管線決定,AI Biotech 的估值方式也會擁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與此同時,英矽智能也在招股書中,對全球醫藥市場的市場規模進行了分析。
總體來看,2021 年全球醫藥市場規模已達 14012 億美元,預計于 2025 年将增加至 17188 億美元,于 2030 年将增加至 21148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分别為 5.2%、4.2%。
截至 2021 年,按收入計算,美國、中國醫藥市場位列前二。
美國 2021 年的市場規模為 5,586 億美元,預計于 2025 年将增加至 6783 億美元,2030 年将增加至 8158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分别為 5.0%、3.8%。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于 2021 年市場規模為 2466 億美元,預計于 2025 年将增加至 3200 億美元,于 2030 年将增加至 4245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分别為 6.7%、5.8%,均超美國。
此外,在創新藥和仿制藥方面,前者在全球醫藥市場的份額将持續擴大,至 2025 年将達到萬億美元級别;後者則至千億美元級别,預計将在 2025 年相差約 2.5 倍。
于 2021 年,創新藥占全球醫藥市場的最大份額,達到 9670 億美元。預計于 2025 年該等藥物市場将達到 12227 億美元,于 2030 年将達到 15455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分别為 6.0%、4.8%。
相比之下,仿制藥及生物類似藥在全球市場中所占的比例較小。預計于 2025 年将達到 4961 億美元,于 2030 年将達到 5693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分别為 3.4%、2.8%。
長遠來看,英矽智能亮相港交所,是對整個 AI 制藥行業的提神振氣。但面臨即将進入的新階段,英矽智能也将面臨兩個挑戰:
一是藥物要盡快在臨床得到驗證。目前公司已有 3 條管線進入臨床驗證期,需要盡快在病人身上得到關鍵驗證,驗證藥效;
二是如何實現盈利。無論是否處于資本寒冬,只有快速實現盈利,才能很好地活下去。
雷峰網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