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官宣造車兩年後,小米仍在等待重估,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钛媒體注: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号巴倫周刊(ID:barronschina),作者|曹妍,編輯 | 林一丹。
增利不增收——小米集團(1810.HK)近期公布的 2023 年二季度财報顯示,公司收入同比下降 4% 至人民币 673.5 億元,經調整淨利潤同比增長 147% 至 51.4 億元。
這已經是小米連續第二個季度經歷 " 增利不增收 ",讓部分投資者擔心其成長面臨見頂。比這個局面更為棘手的是,市場似乎仍未找到小米的價值錨定。在财報公布的第二天,小米股價僅微漲 0.65%;自 2021 年 1 月之後,小米再未能站上 35 港元股價高位。
抛開消費電子產品去庫存、美聯儲加息、印度市場受挫等外部因素,小米收入占比過半的智能手機業務表現疲軟。此外,小米 2021 年入局造車後,市場反映也較為平淡。造車新業務處于風口,但動辄百億元投入對小米的造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未來,小米如果持續發力高端智能手機,并且憑借自身生态拉動互聯網服務收入增長,那麼其估值模式能否對标蘋果(AAPL.O)将成為投資者關注重點;如果在新能源車領網域能夠殺出一條血路,小米則成為集手機、智能終端、互聯網服務、汽車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商,其價值也将大概率被重估。
9 月 6 日,小米收于 11.76 港元,年初至今漲幅為 7.5%,市值 2943 億港元。
高端機進入 " 生死之戰 "
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 8 月 14 日的年度演講中坦言:" 高端化是小米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戰。"
與蘋果類似,小米的智能手機業務占據了公司營收的半壁江山。2018 年至 2022 年,智能手機業務收入快速增至 2089 億元後便大幅回落。2023 年二季度,該業務收入從去年同期的 423 億元減少 13.4% 至 366 億元,主要由于智能手機出貨量減少——從 3910 萬台下滑 15.8% 至 3290 萬台。
部門:人民币億元 來源:公司财報 制圖:《巴倫周刊》中文版
蘋果最新一季的成績單也顯示了同樣的趨勢——其截至 2023 年 7 月 1 日的季報顯示,iPhone 業務收入出現下滑,從上年同期的 407 億美元減少至 397 億美元。
上述趨勢與全球宏觀經濟和消費電子產品增長疲軟密不可分。根據 Canalys 統計,2023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 10%,為 2.58 億部。
市占率方面,小米面對的環境比蘋果更為嚴峻。Canalys 數據顯示,雖然三星、蘋果和小米穩居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前三名,但僅有小米市場份額從 2022 年第二季度的 14% 小幅縮水至今年二季度的 13%。在中國大陸市場,市占率落後于 vivo、OPPO、蘋果和榮耀的小米,今年二季度的出貨量同比下滑了 19%。
相比之下,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依然存在機會。IDC 移動和消費設備跟蹤器研究總監 Nabila Popal 認為,2023 年,随着消費者持有手機設備時間更長,他們願意支付更多費用,這将有助于手機平均售價連續第四年上升。根據 IDC 統計,二季度中國 600 美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份額較 2022 年同期增長 3.1%。
這些數據也從側面印證,雷軍所說的高端機 " 生死之戰 " 并非空話。
早在 2020 年,小米就提出了高端化定位,打造了 10 系列、11 系列和 12 系列手機。2022 年以來,小米先後推出了與徕卡相機公司合作的小米 12S 系列、小米 13 系列及今年 8 月上市的折疊屏手機 MIX Fold 3 等產品,以期通過高端化實現突圍。
反映在 2023 年二季報上,小米智能手機 ASP(平均售價)達到 1112.2 元,同比增長 2.8%;其中中國大陸地區 ASP 同比增長超過 24%。同時,智能手機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 8.7% 上漲至 13.3%,部分原因來自高端智能手機(3000 元以上機型)出貨量增加。
IDC 指出:" 小米 13 Ultra 在正式發布之前就獲得消費者的青睐,多次加單,提高備貨量,使得小米在 600 美元以上高端市場份額有所提升。"
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小米的高端化戰略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果。2018 年至 2022 年,小米 ASP 穩步提升,尤其在 2020 年和 2021 年增速明顯。
部門:人民币元 來源:公司财報 制圖:《巴倫周刊》中文版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小米在 2021 年智能手機收入和市場份額的增長,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華為手機市場份額的下降。近日,華為提前開售 Mate 60 Pro,表明華為手機走在了回歸道路上,這對于小米而言是不小的挑戰。
目前,小米手機業務的估值若要對标蘋果尚有差距。如果按照 Canalys 給出的 4300 萬部出貨量粗略估算,iPhone 的 ASP 約為 923 美元,遠高于小米手機的 1112.2 元。
當然,相較于蘋果,小米手機價格區間更大,小米商城首頁推薦的幾款手機的起售價從 619 元(Redmi 12C)至 8999 元(Xiaomi MIX Fold 3)不等。在現有產品布局下,小米提升 ASP 的有效途徑之一,大概率是繼續提升高端機的出貨量和收入占比。
基于核心手機業務,小米于 2020 年提出 " 手機 xAIoT" 戰略,希望借助 IoT(物聯網)相關業務開辟第二增長曲線。
今年二季度,小米 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為 223 億元,同比增長 12.3%,收入占比達 33%;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 14.3% 升至今年二季度的 17.6%。
無論智能手機還是 IoT 設備,低定價意味着毛利率增長空間有限。終端真正價值之一,在于拉動互聯網服務溢價。二季度,小米包括廣告、遊戲在内的互聯網服務業務收入為 74 億元,同比增長 6.8%,毛利率高達 74.1%。
在收入占比方面,2018 年至 2022 年,智能手機、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三大業務收入占總營收比重變化不大,2022 年為 59.7%、28.5% 和 10.1%。
來源:公司财報 制圖:《巴倫周刊》中文版
蘋果最新财報顯示,iPhone,Mac,iPad,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及配件,服務五大業務的營收占比分别為 48.5%、8.4%、7.1%、10.1% 和 25.9%。對比來看,小米更為依賴手機業務,而利潤率最高的服務收入貢獻較少。
造車業務價值幾何?
高端化之外,另一個可能對小米估值帶來巨大影響的,是被雷軍視為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的造車業務。然而,造車業務本身,仍存在着不少未知數——
首先,市場關心小米賬上有多少資金足夠給造車業務供血。
今年二季度,小米研發費用達到 46 億元,同比增長 21%,主要來自與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及其他創新業務相關研發開支。
在 2023 年第二季度财報電話會上,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透露,二季度與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和新舉措相關的費用為 14 億元。小米汽車 2024 年量產上市計劃不變。
成本高昂是造車業務的特點。根據 2021 年年報,小米造車計劃首期投資為人民币 100 億元,預計未來 10 年投資額達 100 億美元。2022 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投入為 31 億元,汽車業務研發團隊規模約 2300 人。
大量資金投入,需要依靠小米核心業務支撐,從而為造車不斷輸血。小米集團 CFO 林世偉表示,二季度小米自由現金流為 168 億元,截至 6 月 30 日現金儲備 1132 億元,能夠為各業務板塊提供充足資源。
不過現實是,小米面臨手機業務收入下滑、高利潤率板塊占比較低等問題。在高端化戰略形成規模效應之前,小米需要通過降本增效擠出資金。
在二季報中,小米表示堅定執行以 " 規模與利潤并重 " 為核心的經營策略,以期實現進一步降本增效。報告期内,集團整體費用為 102 億元,同比下降 2.3%。但從費用率來看,小米二季度費用率為 15.14%,高于去年同期的 14.88%,其降本增效的實際效果還有待時間驗證。
其次,即使資金充足,造車涉及極高的技術壁壘、復雜的產業鏈條和銷售網絡,以及相關機構的審批,這些都是小米面臨的潛在挑戰。
2021 年 3 月官宣造車後,小米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小米汽車有限公司,開始着手供應鏈建設。公開資料顯示,小米汽車工廠分兩期建設,一期占地面積接近 72 萬平方米,預計年產能為 15 萬輛;二期計劃 2024 年動工,2025 年完建。
2022 年 8 月,小米公布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進展,首期投入 33 億元研發費用,組建超過 500 人規模的研發團隊,涵蓋傳感器、芯片、感知規控算法、仿真技術、高精地圖、高準定位、工具鏈、訓練能力等領網域。
今年 8 月,有網友在微博發文,表示偶遇小米汽車在新疆路測。同樣在 8 月,有媒體報道稱小米已獲得相關部門批準生產電動汽車,但小米方面并未就此回應相關媒體問詢。
事實上,小米的對标對象蘋果也陷在造車漩渦之中。《巴倫周刊》在 2023 年 4 月一篇報道中稱,投資者已經等待 Apple Car 近十年,但迄今蘋果唯一發布的實際產品是一款向汽車制造商提供的應用程式 Apple CarPlay。可見,即使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來說,造車也并非輕而易舉能夠完成。
第三,小米新能源車所選的 2024 年入局時機,未必是一個最優解。
當前,國内新能源車市場依舊處于快速增長階段。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 年 1-7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别為 459.1 萬、452.6 萬,同比增長 40% 和 41.7%。
但與 2021 年初相比,新能源車市場早已是一片紅海。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車(LI.O、2015.HK)、小鵬汽車(XPEV.N、9868.HK)和蔚來(NIO.N、9866.HK)的汽車交付量分别為 13.91 萬台、4.14 萬台和 5.46 萬台。此外,包括特斯拉(TSLA.O)、比亞迪(002594.SZ、1211.HK)等新能源車企今年從卷銷量轉向卷價格,變相加劇了市場競争的激烈度。
對小米而言,一個可行的方向是尋求差異化,使其現有的智能硬體能與汽車形成協同,有望補上 " 手機 +AIoT" 關鍵拼圖,從消費電子及智能制造公司轉型成為物聯網生态服務企業。
目前,僅有少數機構對小米汽車業務進行了估值。華泰證券 4 月 1 日發布的研報将蔚來、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作為可比公司,給出小米智能汽車業務 3.1 港元目标價;現有業務每股估值為 14.1 港元。
而更多的機構并沒有将小米新能源車業務納入其估值。例如東方證券在 8 月 9 日研報中,綜合手機、家電和互聯網八家可比公司,給出小米 13.63 港元目标價。換言之,小米需要消除其高端化策略和造車業務的未知數,才能迎來估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