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客觀地說,應該看一看Web3.0了,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數科星球,作者 | 苑晶,編輯 | 大兔
Web3.0 的價值開始受到重視,在最近,來自香港的好消息再次帶火了這個領網域的熱度。客觀地說,作為一個概念,Web3.0 可謂由來已久,不過,在這個時間點,它重獲重視的背後原因着實令人好奇。
币圈将何去何從、Web3.0 和產業怎麼結合、為什麼說 AIGC 改變生產力而 Web3.0 卻改變了生產關系?
01 " 别再盯着币圈了 "
故事的第一部分是," 币圈大佬 " 時代要退潮了。
" 我在 Web3.0 做了好幾年,終于熬到他們退出去了!"一個長期關注數科星球的從業者發出感嘆。在他眼裡,傳統币圈實為智商稅重災區,在相當長的時間内作了很壞的表率。
在行業裡,币圈和 Web3.0 有一定的相關性,二者有同樣的技術底層。時至今日,雖偶爾還能看到币圈的線下活動,不過就趨勢而言," 割韭菜 " 型的加密貨币浪潮已然成為過去時。
" 你可以看到很明顯的趨勢,香港地方政府正在做試點,這裡現在有傳統科技、金融科技和產業公司,"一位投資人對數科星球這樣說。在他看來,目前的香港在金融科技層面已參考改革開放時的深圳模式,正在成為對外開放的新的橋頭堡。
" 我感覺呼吸到了新鮮空氣,"一位創業者這樣說。由于他一貫 " 看不慣 " 币圈的所作所為,甚至一度為 Web3.0 的前途感到悲觀。不過,在最近,他參加了一系列香港本地的活動,在此期間他本人改變了看法,并認為" 這次是來真的,產業、科技真的要和 Web3.0 融合了 "。
02 Web3.0 的真實價值
在互聯網的發展歷史上,網景公司所推出的 Netscape Navigator 浏覽器堪稱留名青史。受益于 TCP/IP 等網絡協定,那時間種種浏覽器的普及随着讓網絡通過它走入尋常百姓家。
為了簡單理解,人們将門戶時代、着重單向信息傳輸的網絡成為 "Web1.0";而以社交媒體為主,可雙向傳輸(轉評贊、直播等)的網絡產品稱之為 Web2.0。不過,Web1.0&Web2.0 有着濃厚的 " 中介 " 色彩,平台攫取着創作者貢獻的巨額收益,并且一直處于居高不下的狀态。
本質上說,以上兩種互聯網平台均可被劃為 " 中間商賺差價 " 模式。業内人士對數科星球表達,在 Web3.0 時代,以上情況會有所好轉,創作者所貢獻的價值将回歸創作者。
" 也就是說,用 Web3.0 即便做一個和 Web2.0 一樣模式的項目,也将是颠覆性的," 一位投資人這樣說。(Web3.0 被稱作價值互聯網,其具體實現機制需單獨展開,在此不做讨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
實際上,國外對于 Web3.0 的讨論一直十分熱烈。相比較之下,國内的元宇宙、NFT、區塊鏈等相關行業處于零零散散、未成氣候的狀态。而目前,随着香港相關利好政策的推出,吸引了大量相關人士的關注和駐足。
理論上,Web3.0 吸引了在 Web2.0 時代壯志未酬的人、傳統互聯網轉型從業者以及來自實體產業希冀和 Web3.0 結合的不同人士。" 最吸引人的是,Web3.0 提出了改變生產關系的号召 ",一位從業者對數科星球這樣說。概括的說,Token 機制、智能合約等技術規範和量化了用戶在網絡中所創造的價值,并擁有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鮮明特點。在理論上,對創作者或用戶而言,其價值大于 Web2.0 時代的相關產品。
所以,據數科星球觀察,目前有相當多的人持有這樣的觀點:即"Web3.0 是新的生產關系,是适應生產力的發展而誕生的。"
假設以上理論成立,那麼無疑是令人欣喜的。在我們以往對 AGI(通用人工智能)等行業的描寫中可以看出,目前,至少在創作者經濟中,生產力的進步是十分明顯的。就經濟的客觀規律而言,生產關系需要适配生產力的發展,雖然這個重任最終是否會由 Web3.0 承擔尚未可知,不過,似乎在對該領網域的廣泛描述中,确乎有一定的道理。
一種更具現實主義的觀點認為,Web3.0 也可以将 AGI 所提供的生產力增量包括在内,以至于為其貢獻者提供更多價值。
還有一種較為激進的觀點認為,Web3.0+AGI 可能将剝奪 Web2.0 時代的 " 入口 "。分布式服務會依靠分布式產品而存在,到那時,人們的 ChatBot 界面中已然可以獲得諸如叫外賣、個人助理、外包等服務,只不過,服務的提供商将是分布式存在的,并不依賴某個中心化平台。由此一來,Web2.0 時代下的 " 中間商賺差價 " 邏輯将被颠覆,甚至不復存在。
03 Web3.0 的發展困局
Web3.0 想法雖妙,但目前的發展卻有點不盡如人意。
在資本圈,Web3.0 不算新鮮概念。在我們的觀察中,有相當多的公司借此炒作股價、尋求融資。一位投資人對數科星球這樣分析:" 從這個角度上說,A 股市場仍然是個不成熟的市場,因為‘概念貼現’現象普遍存在,你還沒做,股價就已經上去了,相對美股市場,這種情況則相對少,并且投資人更以企業是否做到為價值的判斷标準。"
由此,在本文中,我們更傾向于将 Web3.0 描述為其正處于概念落地的階段。
在項目端,無論在智能合約、哈希、DAO 亦或是其他周邊概念,該行業并未出現具有标杆型意義的标準或企業,行業從業者猶如過江之鲫,產業發展潛力很大但實力不強。
由于篇幅和研究深度所限,我們只能在此列舉一些較有發展潛力的模式,僅供參考:某項目重新規劃了 Web2.0 中的轉評贊價值,并細化了文章推廣者或神評者對以圖文為主的產品的價值,該項目認為:" 最先點贊的人,在社交網絡裡更難能可貴 ",同時,這名用戶所創造的價值将被 Token 機制記錄,以積分的形式加以兌現。
持反面觀點的人認為,若以上模式在考慮水軍和惡意兌換積分行為存在的情況下,價值感将無從體現,甚至會犧牲公平變相鼓勵作弊。當然,話說回來,我們列舉這樣的案例是想說明,構建 Web3.0 的網絡的艱巨性。
所以,一些 Web3.0 項目的商業模式也亟待推敲。
結尾:正如一些行業大佬所言," 真正的人工智能已經出現 "。通用人工智能(AGI)之所以大火特火,正是其已向着可商用化、可規模化的道路發展。反觀 Web3.0,由于發展水平較為初級,很多事情還沒有定論。
擺在 Web3.0 從業者面前的現實問題多多,比如項目仍然靠 " 發币 "(融資)、交易所的影響力仍然巨大、社區和自組織生态運營依舊艱辛、一些人仍舊傾向 " 損公肥私 " 和犧牲區塊鏈公平性。這導致了行業亂象頻頻,一些項目方對數科星球說:" 有的交易所平台所推的 Web3.0 項目,只不過是為了讓自己人多賺而已 "。
不過這些不能阻止人們對未來展開想象。
一些從業者對數科星球表示:"Web3.0 要重新規劃智能網絡的規則 "。比如,在 "Coding is law" 邏輯中,為規避未來可能出現的 AGI 的算力壟斷情況,從業者就會将法律寫死在代碼中:用" 任何擁有 51% 算力可能的組織都會受到攻擊 "的方式,保護分布式。
另外,正如我們上文提及的,DAO 作為組織治理模式,将對已有的金字塔型傳統管理模式進行革新。
在當下,若評論 Web3.0 所要做的,那便是需要越來越多的實事求是的 " 傻子 "。因為,所謂的聰明人,已經足夠多了。(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