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vivo說的用戶導向,不是挂牆上的口号,歡迎閱讀。
一切終局都取決于出發時的初心。永遠心懷熱愛、心系用戶,是 vivo 在商業市場赢得成功與尊重的終極奧義。
近日,第三方數據機構 Canalys 公布了國内智能手機市場的最新銷量數據:2024 年,中國大陸市場實現同比 4% 的溫和增長,vivo 以 17% 份額位居市場第一,華為、蘋果分列其後。分析師指出,2024 年的市場增長是透過產品增值、技術革新、市場教育、需求回暖等,實現的結構性健康增長。
在宏觀經濟仍面臨諸多壓力的當下,手機產業率先出現了難得的量、勢齊升景象。然而,将視角從宏觀聚焦到個體後,我們就能發現,市場的波動性與復雜性仍然存在,很多品牌的市場排名都如坐過山車一般起起落落。
同時,筆者也關注到 vivo 這個獨特的存在,據統計,vivo 已經 4 年蟬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國產手機銷量第一,在產業市場格局形成後,始終處于領跑地位。常言道 "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vivo 究竟是如何在波谲雲詭的消費市場,始終掌握 " 爆款密碼 "?又是如何在領跑後持續穩住航向和心态,赢得長期主義的勝利的呢?
好產品不止是好一點,而是好很多
商業的本質是滿足用戶需求、創造用戶價值,好的商業模式永遠離不開好的產品和服務。近幾年,vivo 在產品創新上可謂不遺餘力、爆款頻出,特别是在影像領網域不斷夯實自己的科技創新實力,經過多年努力,已經構築起非常扎實的用戶心智。
例如,vivo 先通過 vivo X90 Pro+ 和 vivo X100 Ultra 坐穩了最強 1 英寸主攝的位置,然後又把長焦推向極致—— vivo X100 Ultra 和 vivo X200 Pro 搭載了至今也是最強的 2 億像素三星 HP9 APO 潛望長焦。" 在山頂也能做 VIP" 的望遠能力,讓它從三星手上接下了演唱會 " 望遠鏡 " 的盤子。據某租賃平台數據顯示,vivo 已經占到演唱會 " 影像手機租賃市場 " 的一半以上份額。
vivo 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沈炜近日在内部年會中指出,vivo 要帶給用戶的體驗,一定不止是好一點,而是要好很多。别人還沒做到的,vivo 要第一個做到。别人忽略的,哪怕再微小的場景和需求,vivo 也要關注到。
一言以蔽之,就是 " 向上卷 "。" 内卷 " 是搞價格戰、口水戰的惡性競争,而 " 向上卷 " 則是圍繞用戶需求搞 " 價值戰 "。這一方面要求企業對行業趨勢與用戶需求擁有敏銳的洞察能力,只有在技術、場景等多方面進行前瞻思考布局,才有望超預期地滿足用戶需求。另一方面,則考驗着企業對用戶差異化需求的滿足能力,即使是極致用戶的極致需求也不能忽略。
據了解,vivo 在 2021 年就在内部建立起 NPS(淨推薦值)考核體系,通過以用戶滿意度為導向的管理方式,讓 vivo 的產品更加符合用戶需求。在 vivo 看來,用戶的滿意比銷量更重要,這種永遠致力于為用戶打造極致體驗的心态,也不斷驅使其提升自身能力,從而打造出差異化的競争優勢,在市場競争中持續保持競争活力。
用戶導向:需求與技術的雙向奔赴
" 用戶導向不是一句挂在牆上的口号 ",在今年的内部致辭上,沈炜再一次面向全體員工強調:堅定踐行用戶導向,是 vivo 發展的最大常識,始終把人放在首要關切位置,也是用戶導向的價值旨歸。越是喧嚣升騰的時代,越要讓心往下沉,回到常識,守住常識。
長期以來,vivo 都是用戶導向的忠實踐行者,始終把用戶放在首要關切位置。此次,沈炜更是明确提出了踐行用戶導向的 " 五個倡導 ",作為員工在工作生活中的行事準則。其中有幾點十分值得關注。
沈炜強調,踐行用戶導向,要學會突破自我繭房進行換位思考,站在用戶的立場去感知、去理解、去決策。同時要源自内心地在乎和關切用戶,通過換位思考洞察用戶的真實痛點和潛在需求," 以真心換偏心 "。簡單來講,即是先把自己擺在用戶的位置,随時與用戶需求 " 同頻 ",進而從需求倒推產品設計研發,為用戶提供滿足其需求的體驗。
在此基礎上,沈炜也強調了對極致用戶極致需求的滿足,這就不只是趨勢和需求洞察層面的課題,而是需要擁有真正的技術 " 硬實力 " 才能實現。
實際上,vivo 頂層的產品線和技術路線,都是以用戶導向推導出來。越往高端市場走,用戶的換機周期越短,特别是對于看重影像和遊戲用戶。基于這樣的核心用戶洞察,vivo 在幾年前就定下了雙品牌協同的方向。在產品矩陣中,vivo X 系列主打影像和設計,iQOO 數字系列主推遊戲和性能。它們分别搭載的 V 系列影像芯片和 Q 系列電競芯片,是 " 熱愛自有回響 " 的結果。
iQOO 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帶起了 " 遊戲獨顯芯片 " 的概念,當這一代的旗艦 SoC 天玑 9400 和骁龍 8 至尊版,雙雙搭載 GPU 内的插幀功能的時候,已經是 vivo/iQOO 做獨顯芯片的第 3 年了,可見其用戶洞察的領先性。
而影像芯片,更是 vivo 用戶導向的典型體現。當 SoC 自帶 ISP 成為影像算法和體驗的算力瓶頸,vivo 選擇了自研影像芯片。vivo V 系列芯片,不但是最早的自研影像芯片,而且也是迭代最多、唯一還在更新的國產影像芯片。
vivo 在 2023 年提出 " 藍科技 " 技術品牌,包括藍晶芯片技術棧、藍海續航系統、藍心智能、藍河作業系統、藍圖影像,選的都是長賽道 + 長期壁壘的領網域。vivo 在長賽道的投入,不但大,而且以定力著稱,很少受到行業技術、趨勢變動的影響。
創新是科技企業的立足之本,不斷挑戰自我、突破邊界,并以用戶導向尋求需求與技術的雙向奔赴,是 vivo 不斷領跑市場的底層邏輯。
關鍵節點永遠把事做對,赢得時間的復利
常言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打江山的時候,千軍萬馬踏破一個目标;守江山時,萬馬千軍卻要面對成千上萬種誘惑。
正如沈炜所說,企業經營過程中,最怕的往往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心亂了,從而做了不正确的事。當面對成本、競争、技術、商業結果等壓力、痛苦、誘惑的幹擾時,要始終提醒自己别忘了,第一是要堅守用戶導向,這才是永遠正确的事。
vivo 已多次因用戶導向而選擇人迹罕至的路。無論是自研影像和電競芯片,還是早就成為 vivo 标志性配置的 HiFi 芯片、微雲台技術、超聲波指紋解鎖技術、超級長焦鏡頭等。技術迭代需要商業利益的驅使,但堅持用戶導向,堅持一條路走到底是需要信念的。
根據現有爆料,即将發布的 vivo X200 Ultra 将搭載雙 LYT-818 主攝,主攝焦段會改為非常大膽,但又符合影像規律的等效 35mm。說它大膽,是因為此前頭部大廠從未使用過這個焦段,也沒做過這麼大體積的模組。但 35mm(對應主流旗艦的 1.5 倍)又确是攝影上公認的常用焦段。
vivo X200 Ultra 這個選型,是影像愛好者雙手贊成,但不方便宣傳的 " 難而正确的事 "。它可能會成為用戶導向的又一力證,也可能會改變之後影像旗艦的科技樹。明年回來看,可能大家的看法和輿論就會不一樣了。
邁入 30 歲的 vivo,依然沒去做車,依然不打口水仗,依然沒有網紅高管。在 vivo 眼中,用戶滿意度依然比銷量更重要。
" 任何時期,比增長更重要的是成長,成長沒有唯一解,我們要遵從本心,走自己的路 "。即便 2024 年成績斐然,沈炜強調的依然是用戶導向和成長。這或許是即将 30 歲的 vivo,依然能像年會致辭的題目一樣,在熱愛中前行的原因吧。
雷峰網雷峰網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