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離開李斌,易車不易,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青橙财經,作者丨菲菲,編輯丨六子
如果說蔚來汽車之于李斌就像令妃之于皇阿瑪,那易車之于李斌就有點 " 大明湖畔夏雨荷 " 那意思了。
易車,曾經是李斌一手創辦、赴美上市的企業,并且市值一度接近 100 億美金。不過 2020 年由于連年的虧損,易車在經過數月談判後完成了私有化。
如今,比起懂車帝和汽車之家,易車似乎從用戶數據和質量反饋上都略遜一籌。為了吸引流量,易車的 " 炒作 " 卻是一流。今年上半年上海車展一度衝上熱搜的 " 寶馬冰激凌 " 事件被指出疑似易車的蓄意炒作和剪輯、傳播。事後易車方也出來否認 " 炒作 ",不過網友們對此也頗有微辭。
除此之外,易車從自媒體的内容創作創新度、用戶數量上表現均不如懂車帝和汽車之家兩個 " 老對手 ",而在黑貓平台的投訴卻遠超兩者,面對汽車服務商日益加劇的同質化競争,易車之後的日子要怎麼過呢?
01 私有化後
2020 年,經過 9 個月的談判,易車被騰訊控股及 Hammer Capital(黑馬資本)組成的買方團正式收購,光榮退市,完成了私有化。李斌也和易車正式解綁。
對于這次私有化的原因,業界眾說紛纭。有的表示李斌造車不易,把易車的股份賣了去補貼造車事業;有的說 2020 年中概股環境不佳,易車要退市在國内再次上市,不過三年過去了,易車似乎并沒有國内上市的消息。
實際上,從财務狀況來看,易車退市的原因簡單粗暴,就是不賺錢。
據其财報顯示,易車 2019 年全年淨虧損約 1.70 億美元,且虧損也在擴大,2018 年易車全年淨虧損約 9760 萬美元。作為對比,易車的老對手汽車之家 2019 年的利潤為 4.6 億美元。
就在确認私有化的同日,易車還公布了 2020 年第一季度的财報。當季營收 2.455 億美元,同比下降 36%。連年虧損下,當時易車的市值也大幅縮水。而美股規定如果連續 5 年虧損就有強制退市風險,所以易車的私有化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當時易車私有化後,頗有要 " 大幹一番 " 的架勢,不過退市已經第三個年頭,易車仍表現平平。
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3 年 H1 中國移動互聯網流量半年報告》今年上半年,易車月活用戶為 1.97 千萬,同比下降 1.4%,相較之下,汽車之家月活用戶 5.75 千萬,同比上升 10.1%;懂車帝月活用戶 2.86 千萬,同比上升 14.6%。
* 圖片來源:艾瑞咨詢
為了吸引流量,易車也沒少 " 作妖 "。
比如,今年上海車展最出圈的" 寶馬冰激凌 "事件就被一位名為 Cars-Power01 的微博用戶發文暗指是易車在幕後策劃。該博主發微表示," 冰激凌事件的幕後策劃和推手,蓄謀策劃、刻意剪輯、惡意傳播。" 并且還上傳了易車工作人員曬出的寶馬相關視頻的播放量 " 捷報 ",甚至有工作人員直接發朋友圈感慨," 網絡暴力太可怕了,幸好我是施暴者。"
*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之後易車出面回復稱該事件并非蓄意策劃。相關話題 # 易車否認策劃寶馬冰激凌事件衝上微博熱搜。網友們對此也開始了站隊,有的表示一直不喜歡易車這個平台,也有的表示易車确實沒必要策劃整場事件并稱發出 " 揭發 " 微博的博主可能在" 蹭熱度 "。
被疑炒作之外,易車一些舉措也引起消費者的不滿。黑貓投訴上,大部分消費者對易車的投訴集中為兩部分——信息洩漏和虛假宣傳。
一部分消費者表示,自己在某個車型詢價之後就會一直接到易車的電話,嚴重的時候一天會有好幾個,已經影響了自己正常工作和生活。
另一部分則表示易車的百億補貼活動未按照承諾發放補貼。一位消費者表示自己申購的一輛寶馬三系原本可以得到 2000 元的補貼,但是明明在活動期間,易車卻以各種原因未通過補貼申請。
除此之外,關于易車 " 套路貸 "" 私自提高貸款本金 " 等等投訴多達 4000 餘條。
不論從用戶數據、用戶滿意度還是媒體影響力方面,私有化後易車的日子似乎并不好過。
02 汽車服務商,比汽車廠還卷
易車被指控的種種 " 激進 " 作派,可能也是 " 被逼無奈 ",畢竟現在比車廠還卷的就是車廠服務商了。
和易車同樣是車廠服務平台的還有汽車之家與懂車帝,這 " 三兄弟 " 也經常被拿來比較。
從易車和汽車之家的财報上的收入結構來看,易車營收主要來源是交易服務業務、廣告服務業務以及數字營銷解決方案業務,而汽車之家的主要營收分為媒體服務、營銷拓展以及在線市場。雖然營收業務有細微差别,但是汽車服務商的收入主要就是廣告和賣車提成,所以本質來說都是先搶流量,再從車廠收割的生意。
既然做得是流量的生意,就要看看内容質量和用戶反饋的比較了。
以 B 站、抖音兩個長、短視頻的典型平台為例,易車官号在抖音的粉絲數為140.9 萬,矩陣下旗下粉絲數較多的賬号包括 61.7 萬粉絲的易車橫評、1.4 萬粉絲的易車之道、以及 2.7 萬粉絲的易車 Racing;懂車帝原創官号則擁有724.8 萬粉絲、懂車帝 APP 粉絲數 447.0 萬,矩陣下懂車帝在線選車、懂車帝實測、懂車帝視線分别擁有 204 萬、28.4 萬以及 229 萬粉絲;汽車之家官号在抖音粉絲則為583.7 萬粉絲,矩陣下的汽車之家特惠購車以及汽車之家甄選分别有 48.6 萬和 21.7 萬粉絲。
B 站粉絲數量對比上,易車原創節目有 21.8 萬粉絲、懂車帝原創擁有 44.8 萬粉絲、汽車之家 Daily 則擁有 31.8 萬粉絲。
從自媒體的用戶數量來看,易車顯然略遜一籌。
從内容創新度來看,易車的抖音内容更多集中于傳統的汽車測評,相較之下汽車之家會有非常符合抖音調性的一人分飾多角形式的趣味内容創意;懂車帝則推出 "5 萬元買豪車 " 等 " 淘車 " 系列,以及 " 和奢侈品包一樣價格的車 " 等" 猜車 " 系列,内容更有新意,更符合平台用戶的口味。
另一方面,從用戶對幾個平台的投訴數據來看,易車被投訴次數遠超其他兩個平台。截止發稿前,易車在黑貓投訴平台的相關被投訴次數是4371 條,而懂車帝和汽車之家分别為398 條和 1558 條。
* 數據來源:黑貓投訴
當然,這幾家并不是只有競争,偶爾也是 " 患難兄弟 "。今年年初,幾家平台的會員費紛紛漲價,這就遭到了多地汽車經銷商的聯合抵制。
汽車服務業的從業者張楠就評價道,現在汽車服務商的 " 卷 " 主要是由于提供的服務過于同質化,在媒體做做測評、排行榜、銷量統計,另外做車輛售賣信息的露出和線索收集,由于業務本質嚴重趨同,導致他們必須得在引流、營銷上多投放費用,争取把對方的客戶全部 " 吃掉 ",成本上去了收費自然也得增長。"
不過,用戶對于這些垂類媒體可并不真誠,多位車媒用戶都對我們表示,不管是選車還是購車一定會線上線下多個渠道對接,購車不是小事,多數用戶都是幾個平台 " 流竄 " 最後在服務、性價比最高的平台下單。
03 失去 " 初心 " 的易車
如今的易車,追趕不及,但當初的易車可是 " 高攀不起 "。
易車的發展并不是一路順利,易車成立于 2000 年,當時的互聯網并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早起易車的門戶網站内容和互動量都鮮少有人維護,李斌當時的側重點也是在廣告創收上,2003 年底,易車和新浪、新華等門戶網站合作搭建了 " 車易通 " 平台,提供網絡營銷服務。
車易通的第一個客戶就是馬自達,這一出手經費就是 400 萬元,車易通負責給馬自達建立網站、投放新聞。易車也是在這樣的摸索中打開了TOB 營銷創收的思路。
不過,當時還是妥妥的 Web1.0 時代,用戶只拿門戶網站當一個信息獲取的渠道。因此,廣告變現的天花板有上限。所以,李斌想了一招,給經銷商服務,讓自己網站的用戶變成經銷商的客戶。
這個想法現在是很尋常,但是在 2004 年是非常超前的,那個時候外資車企來中國的沒有現在這麼多,一個門戶網站要幫經銷商做客戶轉化,是非常大膽的想法。
易車在車易通上發明了" 秋波價 " 模式,只要你和經銷商溝通過,經銷商就可以通過手機短信給你點對點的發送購車價。易車很快就在全國 77 個城市設立辦事處,迅速推廣這套系統。
當時的購車市場完全是賣方市場,汽車需求極大,且不同 4S 店的活動與價格也有信息差,因此,車易通系統一經推廣就非常受歡迎。
2006 年,新車推廣的業務搭建完成,易車開始布局二手車推廣,易車搭建 " 優卡網 ",當時的二手車市場存在極大信息差,互聯網滲透率極地,幾乎停留在線下淘車的階段。
抓住了汽車的強需求,以及汽車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易車搭建起了車媒引流、轉化的營收路徑,這個嘗試是領先于 2004 年創立的汽車之家的。
易車在最輝煌的時候還想要創建報紙業務,打造全媒體業務,不過最終沒有推行成功,盡管如此,除了互聯網之外,當時非常流行的傳媒手段,比如電視、電台、雜志等渠道的覆蓋易車都做得有模有樣。
一切的轉折發生在 2018 年。當年,中國汽車銷量呈現了近 30 年來首次的負增長趨勢,2019-2020 年,芯片短缺、不可抗力等因素更是加劇了汽車行業的嚴峻形式。車廠作為車媒重要的客戶,他們的日子不好過,車媒也就跟着受到挑戰。
行業承壓的情況下,車媒的競争也開始加劇。2004 年成立的汽車之家步步緊追,背靠頭條系的懂車帝更是從誕生之初就掌握流量密碼。
随着抖音等短視頻平台的崛起,内容創作的風格從傳統的 Web1.0 完全轉型成 Web2.0,但在這個轉型時期,以内容見長的易車卻沒有跟上腳步。
2018 年,張序安接棒李斌成為易車 CEO,但張序安團隊對内容和流量的思維仍比較保守,他接任之後易車的營收也開始出現大幅拐點。
在張序安接任之前,從 2015 年至 2017 年,易車的營收分别為 40.12 億、57.70 億、87.51 億,營收規模同比增長。張序安接棒之後,從 2018 年開始,易車的營收規模分别達到 105.8 億,107.53 億,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從最高 109.49% 下降到 1.64%,營收增速呈下滑趨勢。2018 年、2019 年,虧損依次達到了 6.79 億元和 11.83 億元。2019 年中國市場汽車銷量下滑了 8.2%,易車同年營收幾乎沒有增長,虧損翻了一倍。
* 圖片來源:新商紀
互聯網時代下,紅利猶如潮水,漲跌都在一刹那,易車内容轉型沒跟上趟,TOB 的營收模式也在同行同質化的業務下顯得沒什麼新意。互聯網的普及也讓信息差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
如今車媒在内容創新上也越來越卷,比如,最近車媒人紛紛推出的" 拆車 " 類視頻,新能源車市占率上升後,很多消費者對于電池安全性、車身三電結構等充滿好奇和顧慮,這類視頻就踩中了這些痛點,而且拆車的成本極高,打着 " 重金做内容 " 的噱頭,把一輛特斯拉、比亞迪拆開,給大家看看他們内部結構,最後再專業分析兩個品牌的優劣勢,這就是電車普及後的一種内容創新趨勢。
從最初的創新,到現在的守舊,始于内容的易車,似乎丢失了内容的初心。之後的路,要怎麼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