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薪資超行業一倍,尚界高薪挖人!上汽華為合作官宣在即?,歡迎閱讀。
上汽集團與華為鴻蒙智行合作已确定,目前已經有獵頭開始為尚界尋找關鍵人才。據消息人士向明鏡 pro 透露,有獵頭近期為尚界招聘部分崗位。比如項目總監,據聞開出的報酬高出行業非常多。" 項目總監這個職位已經給到了一倍的‘天價’。" 上述人士稱。目前尚不清楚該職位與其他車企的項目總監負責内容有何不同。
尚界是上汽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新品牌,也将是華為鴻蒙智行的第五大品牌。據媒體報道,雙方合作采用智選車模式,與華為終端籤協定,尚界所有車型将進入鴻蒙智行渠道銷售。目前,尚界項目上汽方面負責人是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祝勇。
目前關于尚界的第一款車尚不明确。有消息稱,尚界的第一款車将以上汽榮威旗下内部代号為 "ES39" 的車型作為雛形,搭載華為座艙和智駕,提供兩個純電續航版本,預計在今年四季度上市,覆蓋 15 萬 ~25 萬元售價區間市場,将成為最便宜的鴻蒙智行車型。對于尚界第二款車型,有可能将全新開發。
根據上汽集團此前公布的信息,代号 "ES39" 的車型定位于一款純電動豪華 SUV,新車基于上汽全新純電平台——星雲打造。目前,在研發方面,華為已經有工程團隊入駐上汽安研路研發中心,負責開發智駕和座艙。
不過,也有消息表示,上汽集團與華為的合作項目會基于自主品牌飛凡的產品上來打造。飛凡汽車是上汽的高端品牌,在 2024 年被整合到上汽榮威之中,成為後者的新能源高端系列。有消息說,上汽計劃用華為方案重啟内部代号為 ES37 的新車項目,即飛凡 RC7。預計首款車外觀改動不大,核心是與華為電子電氣架構、智能技術的融合。新車預計将于 2025 年四季度推向市場。
據了解,華為對外合作有三種模式:分别為供應商模式、HI 模式以及智選車模式。其中,智選車模式是華為介入最深的合作模式,華為不僅參與車型的定義設計,提供智能化等關鍵技術,還為新車提供華為的渠道進行銷售。目前華為與賽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汽車分别成立了問界、智界、享界和尊界四大品牌,這 " 四界 " 組成了鴻蒙智行聯盟。
這四個品牌都定位在高端市場,也相互之間有所差異。比如問界重點聚焦全系列 SUV;智界主打中端和中高端產品,覆蓋轎車和 SUV,主要面向年輕用戶群體;享界主打行政高端用戶,宜商宜家;尊界則是定價百萬級的豪華品牌。
而在尚界之後,華為還有可能與廣汽、東風商讨聯合打造新品牌。其中,廣汽 X 華為首款落地車型曝光,新品牌疑似取名 " 向往 ",但是有消息說廣汽華為的品牌不是智選車模式,并且首款車也不是 MPV 車型。而東風與華為合作的品牌此前曾被爆料是 " 示界 ",這也意味着這可能是界字輩中最後一塊拼圖。
而據可靠消息,上汽與華為的合作将可能在不久之後就進行官宣。對于上汽而言,這也将是其進行改變,推動自主品牌發展的重要一步。
上汽集團從去年開始一直在推動自主乘用車板塊的改革,以推動這一板塊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2024 年,賈健旭接任上汽集團總經理一職之後,就已經開始着手乘用車板塊的改革。2014 年 10 月 28 日,榮威與飛凡兩大汽車品牌正式合并,飛凡回歸榮威成為其高端新能源系列,這打響了資源整合的第一槍。在研發層面,上汽也有了相應的整合動作。在 2024 年,智己、飛凡研發業務并入上汽集團創新研發總院。
經過調整之後,智己和飛凡的新產品從立項到整體開發,均由研發總院統一負責。動力電池、智能駕駛、底盤等技術項目也會集中遷移到上汽研發總院統一管理統籌。
随後在 2025 年 1 月上旬,上汽組建 " 大乘用車板塊 ",以此來優化自主機板塊的管理與決策流程。此次整合涵蓋了榮威、MG、飛凡、上汽國際、研發總院、零束科技和海外出行等多個關鍵品牌與部門,标志着上汽集團在戰略層面進入深度重組期。通過乘用車板塊的充足,上汽希望打通資源,形成合力,同時提升效率,快速響應市場。
今年 1 月底,上汽集團大乘用車召開第一次幹部大會。賈健旭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在這次會議上,還曝光了賈健旭的新身份—— " 大乘用車執管會主席 "。賈健旭在會議上指出,大乘用車承載了整個上汽集團的發展戰略,必須要打一場雷厲風行的勝仗,要以用戶定義汽車為根本,在正确的道路上,以清晰的戰略思維、執行力和定力,用最正确的人,最快的速度和最有使命感的文化,搶奪失去的時間。
随着此次尚界品牌的橫空出世,上汽正在以全新布局迎接市場挑戰。在上汽集團旗下,目前大乘用車板塊有智己、榮威(飛凡)、MG、上汽通用五菱四大品牌。在尚界到來之後,上汽将在乘用車市場中形成更完善的布局,這也為上汽集團重回第一再添新助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