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游戏经验:幻想能够再次重生的东北雨姐,开启了“全国投胎”之旅,欢迎阅读。
刚刚又举报了东北雨姐的新账号,兄弟们我做的对吗
作为蛰伏在互联网天天靠推粪球子的蜣螂,其实我每天也很焦虑。
运气好能找到新鲜的可食用物品,那自然是猛地扑过去,用眼珠瞪、用鼻子嗅、用嘴巴尝——总之一定得找出点东西。倘若真能翻腾出个所以然,那各位自然可以看个乐子,我也能爽写几千字。但人生嘛,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这片互联网看起来很大,但每天刷新的猎物也十分有限——即使有,也不一定够所有人分的。那该怎么办呢?只能是把以前的东西刨出来,搞一出 " 二进宫 "。
是的,不用我说,你们可能也意识到了:不光是我,可能大多数的同行们都是一件事重复写很多遍,内容无非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搅拌搅拌就换了副新面貌。但有时候吧,光是 " 二进宫 " 还远远不够——毕竟,事情会反转反转再反转,于是就会有 " 三进宫、四进宫 "。
比如,今天要和各位聊的 " 河南晴姐 "。
哎,看到这种地名 +X 姐的称呼,你是不是想起来了某位故人。对,就是你心里想的那个——不过呢,这可不是什么大型模仿秀,也不是 " 东北雨宙 " 的原住民,而是真真正正的 " 东北雨姐 " 本人。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从某种角度来说,东北雨姐也算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物了。毕竟,人家有过小两千万的粉丝,视频随随便便百万赞的辉煌过程。
等到 " 红薯粉条子造假 " 塌房后,东北雨姐还发挥了千万粉丝博主的影响力,创造了一个 " 东北雨宙 ",让其他普普通通的网友借着她的余热,多少吃了一口互联网的饭。
当你以为东北雨姐已经到此为止,价值完全被榨干,该相忘于互联网时,人家摇身一变,又成了全网公认的 " 梦中情人 "。无数男大学生开始在腦中遐想东北雨姐 "45 码大汗脚 ",然后写下各种各样的情话和情诗。
眼瞅着,网友们为东北雨姐搞出一出又一出好活,让整个互联网氛围越来越 " 红火 ",另一边,东北雨姐其实也没闲着——在某处无人在意的角落,东北雨姐拼尽全力都想要重出江湖。
最开始,东北雨姐默不作声地转生成 " 东北美食分享 ",并继续坚持以往 " 展示农村 " 风格。也许她幻想着这样可以苟且下去,然后继续吃上互联网的饭。但遗憾的是,互联网可能没有记忆,但网友们有记忆。曾经的 " 罪人 " 想要重新复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发现了 " 东北雨姐 = 东北美食分享 " 后,网友们选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jvbao)东北雨姐,成功把 " 东北美食分享 " 变成了 " 用户 30442XXXXX"。
已经被热心网友举报封号
但对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来说,不过是些许风霜罢了。经历了二次封号后,东北雨姐可能也明白,在她往后的余生里," 东北 " 和 " 互联网 " 已经不可能同时出现——要么她永远都不能为 " 家乡代言 ",要么就彻底放弃 " 互联网 "。而东北雨姐选择了放弃前者。
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 东北雨姐 " 决定离开家乡,开启 " 全国巡演 " 之旅,而第一站,就是为四川农村代言。
不过,东北雨姐明显低估了网友们对她的狂热。可能是为了独占她的汗脚,也可能是为了不让红薯粉条子再次祸害人间," 四川雨姐 " 建号没几天后,便又一次倒在了网友们的 " 举报洪流 " 下。此时此刻,有句 FPS 游戏的 " 黑话 " 放在这里尤其合适——露头就秒。
从头再来
只是,东北雨姐复出的决心也不是随随便便就会被打消的。接连在东北和四川碰壁后,雨姐转战浙江,又新创了一个 " 浙江婷姐 " 的账号。这一次,东北雨姐可能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既然自己的处境已经无可挽回,那不如退而求其次,让 " 老蒯 " 替她出镜。
可惜," 老蒯 " 看似热诚可爱的笑容,也没有打动网友——这个从网友手中抢走雨姐的男人,注定要受到网友们的怨恨。更何况,在整个 " 假红薯粉条子欺骗团伙 " 里,不会有谁是清白无瑕的,虽然东北雨姐吸收了绝大多数的火力,但 " 老蒯 " 作为东北雨姐的丈夫,自然也是被人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于是," 浙江婷姐 " 在网友们热情的 " 举报洪流 " 中,也迅速败下阵来。
一次次的交锋,东北雨姐似乎总是难以抗衡网友。但在无数的斗争中,人们终究是要总结些东西,东北雨姐自然也不例外。接二连三的失利,让东北雨姐又一次进化。于是,她放弃 " 单线作战 ",转为 " 多线进行 " —— " 浙江婷姐 "" 四川雨姐 " 一个接一个倒下,但 " 福建晴姐 "" 山东雷姐 "" 河南晴姐 "" 安徽小花袄 " 等账号在一瞬间同时出现。
老实说,这种多号出现的手段,确实做到了一定的以假乱真,让网友们无法兼顾每一个账号。而且,在 " 建号 - 举报 - 再建号 - 再举报 " 的循环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这场猫抓老鼠的游戏——随后,他们都选择趁此机会参与进来。于是乎,越来越多的账号涌现,大部分网友可能在扮演猎人,但也有一部分网友在搬运东北雨姐的老视频,开始反串成猎物,等待那个自以为是猎人的家伙上钩。
在错综复杂假假真真的账号中,名叫 " 河南晴姐 " 的账号脱颖而出,成了这场大逃杀里暂时的胜利者。而在面对网友们的质疑声时," 河南晴姐 " 也是做出了回应,表示自己不是 " 东北雨姐 ",是 " 河南晴姐 "。
但被问多了后," 河南晴姐 " 也不再装傻,她 " 似是承认 " 的回应——其实粉条子这事吧,我也是受害人,我也被商家骗了。
但这种迟来的回应,已经不再重要。更多的网友还是选择问都不问,直接送 " 河南晴姐 "" 山东雷姐 " 等账号直接上路。
可以预见,这些账号终究会在网友们的 " 举报洪流 " 中再一次倒下,而与之相对应的,东北雨姐还会再一次转生成为 " 地点 +X 姐 "。
某种意义上来说,东北雨姐和网友们也成了一对 " 欢喜冤家 "。毕竟,东北雨姐需要网友们的关注、支持和点赞,才能将自己的 " 东北农村 Cosplay 秀 " 进行下去。可眼下,网友们的关注只能换来举报和点踩。而另一边,网友们也需要东北雨姐这个对手,陪自己把 " 猫鼠游戏 " 进行下去。
也许真的是某些人爆料说的那样:" 东北雨姐 " 贷款千万想扩大 " 东北农村 Cosplay 秀 " 规模,塌房后为了还钱也只能硬着头皮开号。当然,也可能只是因为互联网来钱实在是太快了。
毕竟,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没什么是比互联网更有可能实现 " 一夜暴富 "。而且,互联网的随机性很强,指不定大奖就花落谁家。与此同时,流媒体平台的建号成本又非常低,即使本人的信誉已经破产,也可以通过 " 装死 "、换名字、换号等方式不断试水。
如今,东北雨姐确实已经人见人踩,但黑红也是红,有人愿意举报东北雨姐,说明这些人还记着她。要知道,在互联网这摊淤泥里边,不怕你臭,只怕你没名气。更何况,有很多网红明明已经臭不可闻,却在某一瞬间升华成了 " 笑梗不笑人 " ——当然,我说的不是阿 Giao、马保国、药水哥等人。
这种屡见不鲜的套路重复了无数次,让人厌恶,却又一次次 " 拯救 " 了那些本该退网再见的黑网红。在利益流量和信任危机的交织中,平台会做出它的选择,而网友们也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我没法说东北雨姐能不能等到那个时刻。但对她来说,在那一天来临之前,她肯定不愿意在互联网彻底销声匿迹。因此,她开始了疯狂转生,企图都苟到那一天。只是,这场 " 自我救赎 " 的旅程实在艰难。
更重要的是,留给雨姐的地方可能不太多了,按照这个举报速度,中国可能已经容不下东北雨姐——她的下一次转生,也许就得变成 " 日本雨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