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亲子经验:学了那么多“阅读写作技巧”,为啥娃就是不开窍!,欢迎阅读。
你们好,我是 biu 妈!
原本现在已经到了期末,想帮大家总结一些语文期末复习方法,特别是一些" 仿佛马上可以用得上的 " 阅读写作实操技巧,但写了一半,觉得没啥意思,干脆全删了。
内容翻来覆去还是那些,无非就是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揣摩出题的用意,老生常谈……
关键是,我知道总会有一些孩子,学了很多阅读和写作技巧,从未用起来过。即使当下好像会用了,但真正到了考试答题,或者一个假期过后,就完全忘了,仿佛从未学过!
其实大家想过没有,为啥孩子学了那么多技巧,却很难用起来呢?想清楚了,也许再学技巧,孩子就能一下子 " 开窍 "。
插播一个直播预告
关于期末考试的准备,今天早上 8:30(1 月 12 日星期五),小半爸和逃妈在直播间会和大家聊避免 " 小学不排名,中考拆盲盒 ",期末考试备考攻略。有空的亲们可以一起来聊聊哦 ~
01
学技巧,还是学套路?
取决于自己
其实你要问我 " 学到技巧好不好 ",那答案肯定好的,能称之为 " 技巧 ",一般都是很多人总结下来的经验和精华。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教孩子学会用 " 总分总 " 的结构写文章,好不好?当然好,这样的结构,非常有利于帮孩子抓住表达的重点。
但如果反过来问,用了 " 总分总 " 结构,就是一篇好文章吗?孩子只要用 " 总分总 " 结构,就说明他把事情讲清楚,重点抓住了吗?
我想只要是正常人,都会觉得这个说法很荒谬吧。大家都明白,一篇文章好不好,关键还是内容好不好。
这个例子可能有点太简单,大家再听我接着唠。
前不久我听一个语文名师聊" 学套路让孩子不动腦子 "的话题,他提到的一件事情让我印象很深刻。
这位老师有一次在给学生讲《苏州园林》这篇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是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条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然后老师在课堂上提了一个问题:文中的 " 这是为什么?"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呢?
结果有孩子想都不想脱口而出:" 这是个设问,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老师接着追问了一些问题,比如能具体说说激发读者对什么的兴趣?接下来作者可能要讲些啥?
这一问,孩子就哑口无言,这位老师说,这件事让他觉得特别失望和泄气。
很显然,这个孩子深谙 " 阅读理解技巧 ",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读懂文章,多问几句就露馅了。
技巧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在读不懂题、无话可写的情况下学 " 技巧 ",咱们换个词,那就是很多老师深恶痛绝的 " 学套路 "!
其实我们要解决的是 " 读不懂题、无话可写 " 的问题。
这样一分析,是不是问题就显得简单多了,我想很多人都会说,那还是要多读书啊,这不又是老生常谈么。
" 多读书 " 这句话,对,也不对。
对,是因为确实是因为孩子需要多积累;不对,是因为用一句 " 多读书 " 解释一切,未免把问题简单化了。
02
孩子多积累
目的是提升孩子认知水平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语言学习的水平是由认知的水平决定的。
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的孩子读不了名著,识字多少倒是其次,而是书里写的东西,书中的情感,他们别说共情、理解了,见都没见过,怎么读得懂呢!
我们大人也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看自己不了解的领網域论文的时候,字全都认识,但还是读不懂。更别说让你就此发表点什么了。
这就是认知水平的差异。
对于大人来说,认知水平的持续提升,阅读是最有效途径,但是对孩子们来说却未必,认知≠知识,还包括了很多体验上、情感上的东西。
生活体验积累
有很多孩子读的书不少,但记不住、读不懂、或者无法共情,就要想想是不是生活经验少了。他们不知道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自然会对更加虚无的 " 文字世界 " 毫无感觉。
说大点的例子,去年上映《长安三万里》的时候,很多人惊呼,年少时读的诗,人到中年才真正读懂它,就是因为生活阅读的增长。
说小一点的例子,每个孩子都会写秋天的景色,咱们课文、低年级的阅读理解里也很多这个主题的文章。
如果是认真观察过秋天景色的孩子,她就知道:
黄叶是什么样的黄,是几月开始变色的,从叶子的哪个部位开始变色;落叶落下来的样子是怎样的,不同形状的落叶飘落的样子有不同吗;秋天的树皮摸起来,空气闻起来,天上的云看起来,和别的季节有不同吗……
有这些生活经验的娃,做题考试怎么样另说,但至少不可能对写秋景的文章毫无 " 感觉 ",也不至于面对写景的作文时无话可说。
孩子的所有的生活积累,都是在进行语文的积累,对生活的所有的一种实践经历、理解、体验和收获,都会反映在语文能力的提高上。
现在教 " 阅读写作技巧 " 课程很多,我也和大家聊过,语文课本上就隐含很多的技巧,负责的老师也都会讲。
biu 妈平时测评课程听的课太多,我发现好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会把 " 技巧 " 链接到生活体验上去,让孩子有落地的思考。
但无老师说得再多,也只是一个要求,生活的积累,还是需要咱们家长带孩子认真地看看、聊聊身边的真实生活。
阅读的积累
这个是大多数家长都会关注的,也是都会去做的,我也曾经写过很多文章,去提醒大家该读什么。
今天咱们换一个角度来说说阅读这件事儿吧。
生活的积累其实是一种直接的经验,但对我们来说,只有直接经验是不够的,所以才需要阅读带来的 " 间接经验 "。
一方面,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亲自去体验所有的事情,家长的认知也是有局限的,不可能带娃去体验到所有,阅读能延伸我们的体验。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直接体验有时候是模糊的、表层的,需要通过阅读去 " 点透 " 它。
比如我们观察、体验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会隐隐感觉这一切是有规律的,心中也多少有所感悟,也许心情好了,也许心情更糟糕了。
我们看了科普知识,才知道自己感受到的这种 " 规律 " 是什么,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看了过去人们写的悲秋伤怀的文章,才发现原来很多人看风景的时候,都有过同样的感慨、同样的情绪,人和人的情感也许就是共通的。
可以说,通过阅读,我们的体验和积累都被延伸了,变得更加深入了。
这其实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到底什么样的阅读,才是最有价值的。
读经典,是因为经典的文字中,情感是真实的、表达是准确的,而且包含着普世的人生道理,就算一时间读不懂也无大碍。只要熟读在心里,也许某一天,生活经验积累的更丰富一点了,经典就会快速和生活经历建立连接点。
▲ 小红书上,当年因为考试恨死了鲁迅的年轻人,居然开始主动读了
读科普知识、读社会时事,是因为这些在扩大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输入得越多,内心就越丰富;内心越丰富,就越容易接受新的体验……
让大家一定要重视孩子的阅读,不仅仅是 " 学好语文 ",最终还是要提高认知,给孩子一个更丰富的内心世界。
03
积累多了
学会 " 归纳整理 " 也很重要
积累多了,孩子的认知水平提高了,就一定能学好语文了吗?
之前和大家聊科学教育的时候聊到过这一点,我觉得在语文学习中也是有同样的道理,甚至体现得更明显。
我们的大腦好比是一个屋子,而积累,是不断地往屋子里填东西。东西尚少的时候,孩子们可以不去整理它,因为一目了然,想到什么就马上可以找出来、用起来。
但当房间里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不收纳整理,就会越来越乱,甚至再也找不到想要的东西了。
我一直和大家说,语文学科的难,有一点就是因为要学的东西真的是非常多,历史、文化、典故、古文、阅读、写作、字词句、成语……
当然,如果孩子的生活积累够丰富,阅读也丰富,久而久之会自然形成自己的一些思维方法,这需要时间去沉淀和琢磨。
现在的孩子课业重,越是到了初高中,学习的内容越多,时间越少,留给思考的空白时间就越少,这也是咱们家长需要帮助到孩子的。
要重视知识框架的作用
之前聊大语文的时候,一直给大家强调要读历史,但也要重视语文的课本,因为这俩都是天然的语文知识框架。
有了知识的框架,就好像 " 大腦 " 这个房间里有了很好用的柜子,能把东西分门别类的收起来,这样即使东西再多,房间也会整洁很多。
要提高孩子处理信息的能力
还是拿整理房间作为比喻,如果说知识框架是给房间安装上了柜子,那么处理信息就是提高了孩子收拾房间的速度和能力。
为啥我喜欢用 " 收拾房间 " 这个比喻呢,因为但凡试图让孩子收拾自己房间的家长,都知道,光靠给孩子说说 " 你要学会收拾房间 " 啊,那是没用的。
先得带着孩子收拾,关键还得让他自己动手,还要激发娃主动收拾房间的动力。学会处理积累下来信息也是,需要不断的练习和主动思考。
写到这里,可能有的家长回过神来了。咱们平时看到的各种 " 技巧 ",其实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和 " 怎么整理知识框架 "、" 学习处理信息 " 相关的,但如果不知道背后的原理,只是照搬技巧本身的话,也很容易变成了 " 学套路 "。
所以啊,如果一个孩子有了足够的积累,也开始逐渐学会了 " 归纳整理 ",那么所谓的技巧,就只是 " 临门一脚 ",只是个捅破窗户纸的功夫。
学技巧,有时候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应试的能力。但这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更不应该只拿来 " 临时抱佛脚 "。
biu 妈碎碎念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和团队伙伴念叨,我从去年到今年,写 " 实操 " 干货文少了,总想给大家讲讲道理。说实话有点小担心大家觉得我啰嗦,但还是坚持想说几句话——
大家的娃各不一样,我实操有效的方法,别家不一定就有效。但是鸡娃这件事儿,在大方向对的情况下," 容错率 " 其实很高的,孩子不会因为少读了几本书多玩几天就完蛋了……
追求 " 术 ",更需要提升 " 道 "。孩子学习如此,咱们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规划更是如此,对教育的认知高了,给孩子安排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游刃有余,不会那么焦虑。
新的一年和大家共勉!
biu 妈的走心分享,看看有没漏读的:
>>>>>好物推荐
直播预告
北京时间 1 月 16 日(下周一)早上 8:30,小半爸和逃妈在直播间对谈 - 学期最后一件事,带孩子做一次复盘和总结。点击预约,开播可以收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