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中国新型第四代坦克被抓拍!个头很小,99A要被淘汰了吗?,欢迎阅读。
▲穿上等于给脚加 " 盔甲 "!
透气防滑、绝缘 6kV,给你严密的保护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 " 坦克之都 ",内蒙古包头市居然成了网红们的 " 打卡圣地 " ——在这里,有着一条" 坦克专用道 "。
作为中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坦克装甲车辆生产基地,这里时常会有各类坦克和装甲车现身,从工厂驶向试验场。这里既能看到常见的各类现役、外贸坦克装甲车,偶尔也能 " 抽 " 到一些极其稀有,甚至前所未见的 "SSR" 隐藏坦克。
▲拿这个当文旅宣传真是多少有点离谱了,军武菌绝对不建议大家来这里瞎拍
也正是在这里,国产新一代坦克的消息,终于是藏不住了。
要知道,自从2014年ZTZ99A主战坦克正式公开亮相以来,最强国产坦克的位置就一直难有竞争者。作为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化第三代主战坦克,99A 的身上搭载了不少新玩意,例如双通道高清热成像、激光主动对抗系统等等,在当时的军迷眼中简直就是 " 黑科技 "。
▲ 99A 主战坦克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99A 坦克服役十年以来,虽然基础性能依旧强大,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战争环境和更先进的国外新型坦克,已经开始显得有些老旧了。遥控武器站、硬杀伤主动防御系统、重型附加装甲……这些新一代主战坦克的 " 标配 " 却始终没有在 99A 的身上出现。
▲对比今天这些新型坦克,99A 已经略显老态了
让很多人感到奇怪的是,我们并不是没有这些新技术,事实上,用于外贸的 VT4 和 VT5 坦克早就已经配备了这些先进子系统,还在珠海航展等展会上进行了公开展示,唯独是解放军自用的 99A 没有增配这些 " 新玩意 "。不少军迷一想到这些,浑身就好像有蚂蚁在爬。
▲前几天央视还报道了国产新型主动防御系统
在前些年的文章中,军武菌曾预测过,未来的 99A 或许会增加主动防御系统、遥控武器站等全新子系统,但不会再和 99 式到 99A 那样,进行 " 大改 "。而国产的第四代坦克也会在十年甚至五年之内和大家见面。
▲游戏《装甲战争》中设想的中国第四代坦克 "ZTZ20"
现在来看,这个预言大部分已经实现了——随着国产遥控武器站和主动防御系统趋于成熟,开始广泛列装,搭载这两种武器系统的更新版 99A 也已经现身。
但军武菌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不到两年,国产第四代坦克的消息就已经出现在了世人眼前。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辆疑似国产第四代坦克的原型车,与此前所有人的设想都大不一样——这是一辆轻型坦克!
▲我知道这是 VN12A 突击炮,你们就凑合看吧
从去年 5 月份开始,关于国产新一代坦克的传闻和照片视频就开始出现在了互联网上,起因则是据说有路过的网友拍到了两辆造型奇特,通体涂成沙黄色,覆盖着伪装网,与此前的国产坦克完全不同的新型坦克。
▲这些都是猜测,大家看一乐就行
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两辆" 黄色拖拉机 "又数次出现在了街道上,虽然从未揭开过炮塔上的神秘 " 面纱 ",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恐怕不是什么单纯的外贸车辆,或是现有装甲车辆的更新改进,而很可能是一辆属于中国的第四代坦克!
▲新型坦克的尺寸估计和 ZTQ15 差不多
从网传照片来看,这辆坦克的吨位和尺寸可能要远远小于 99A,估计与 15 式、VT5 等轻型坦克持平,主炮口径大概率也没有沿用此前国产主战坦克的 125 毫米,更像是一门105 毫米坦克炮。这一设计显然和俄罗斯的 T-14、德国的 KF-51 等第四代主战坦克完全不同。
▲新型坦克的设计和西方或俄罗斯的四代坦克完全不同
从造型上看,新型坦克的车体似乎采取了大倾角首下设计,车体前部不像是传统坦克,反而像是一辆重型步兵战车。其中一辆坦克的炮管包裹有菱形护套,明显采用了隐身设计,炮管上看不到抽烟机,说明采取了无人炮塔。虽然炮塔包裹着伪装网看不到全貌,但可以猜测,下面覆盖的是主动防御系统和遥控武器站。
▲大倾角首下的设计乍一看的确像是为了浮渡设计的
由于车体看上去实在和传统坦克相差太大,不少人因此判断,新型坦克的防护性能恐怕和步兵战车差不多,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两栖坦克。相比传统坦克和其他第四代主战坦克,这辆新坦克真是横看离谱,竖看也离谱——" 双离谱 "的诨名也就此诞生了。
但这个 " 双离谱 " 的设计,真的就非常离谱吗?军武菌认为恐怕也不见得。
作为一种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武器,从坦克的出现到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著名坦克都是服务于欧洲战场的环境设计的。但地球这么大,如果以西方坦克的设计标准要求其他国家,就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 " 水土不服 "。对于亚洲国家来说,一味模仿西方或俄罗斯坦克的设计绝对不是一个好思路。
▲你能想象这么重的坦克在岛屿环境机动吗
首先,第四代坦克的设计和传统三代坦克是完全不同的。为了加强炮塔和乘员舱的防护,第三代坦克普遍大面积应用了厚度惊人的装甲钢、复合装甲,还設定有大面积的防崩落内衬和反应装甲,这也大大增加了坦克的重量。事实上,不少西方主战坦克的重量已经突破了60 吨甚至 70 吨。
▲虽然很多人看不上日本坦克,但西方坦克到了日本这种地方未必就更好用
在西欧的大平原上,坦克重一些或许没什么大问题,但如果放在中国南方的丘陵水网,或是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其他岛屿的山地环境,这么沉重的坦克几乎是寸步难行的。而且,对于两栖登陆和战略空运来说,过于沉重的坦克是一种极大的负担,这也是美军进入 21 世纪后着重发展了 " 斯崔克 " 战车的原因。
▲ M1128 MGS 曾被视为一种取代坦克的武器
而第四代坦克的结构和三代坦克有着极大的不同,无人炮塔的设计得以让坦克的乘员舱尺寸大幅缩小,需要防护的区網域也随之缩小。坦克设计师因此得以将少量厚重装甲集中分布在坦克的核心区網域上。而随着坦克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第四代坦克很可能不再需要独立的车长和炮长,而是采取双人乘员组,进一步缩小了乘员舱的尺寸。
▲第四代坦克的设计和传统坦克有很大区别
与此同时,主动防御系统的普及也极大增强了轻型坦克面对反坦克导弹,甚至是反坦克炮弹的生存性。如果再结合外挂的附加装甲,完全有可能让轻型坦克以更轻的吨位,实现类似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核心防护水平。
▲未来坦克相比 " 叠甲 ",会更注重 " 软防护 "
要知道,如今的 " 甲弹对抗 " 早已经不是单纯比拼坦克对坦克,炮弹对装甲的时代了。俄乌战场打了那么长时间,真正的坦克对决几乎没有看到。反坦克导弹、主动防御系统、反无人机等因素,都应当算作 " 甲弹对抗 " 的一部分。
因此,很多网友对于新型坦克防护水平的担忧,或许多少有点杞人忧天了。至少军武菌认为,这种坦克绝不是一种完全抛弃 " 甲弹对抗 ",只追求信息化水平的武器。
至于火力水平,军武菌和大部分网友们反而普遍不是非常担心。虽然第四代主战坦克搭配大口径主炮,实现更强的直瞄火力支援能力的设想一直存在,但并未成为主流概念。而且,大口径火炮会显著降低坦克的携弹量,影响持续作战能力。105 毫米主炮虽然在口径上小了很多,但在反载具能力上并不比 125 毫米坦克炮差太多。
▲有多大的炮,就干多大的事
而且,作为一种 2020 年后设计的坦克,相比给现役三代坦克 " 加蓬 " 这种既增加全车尺寸重量,又容易暴露自身目标的土办法,新型坦克无疑会在设计上就考虑到应对现代小型无人机等新型威胁。军武菌估计,如何应对新型威胁将会是下一代坦克的一大设计亮点。
▲ " 加蓬 " 毕竟只是一种临时的土办法
其实相比 KF-51 和 T-14 这些新时代的 " 四代坦克 ",新型坦克的设计其实让军武菌想起了上世纪 90 年代末到 21 世纪初期,美国陆军提出的FCS" 未来战斗系统 ",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XM1202 MCS" 车载战斗系统 "。
▲ FCS 系统
根据美国陆军的设想,FCS 系统将是一种采用通用底盘,既能有人驾驶,也能无人驾驶,搭载不同武器和功能模块,实现不同作战目标的车族,用于取代现有的 M1 主战坦克和 M2 步兵战车。而其中的 XM1202 MCS 正是一种重量仅有 24 吨,将部分取代 M1" 艾布拉姆斯 " 的轻型坦克。
▲ XM1202 MCS 想象图,这不是 E-100 突击炮吗
在设计理念上,FCS 系统采取了混合动力驱动,双人驾驶舱设计,重量显著轻于传统主战坦克,主要依靠附加装甲模块和硬杀伤主动防御系统进行防御。更重要的是,FCS 系统在作战中高度依赖信息化建设,通过 FCS 网络与其他所有友军部門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换,具备极为强大的信息化作战能力。
▲ FCS 非常注重坦克的信息化水平
不过,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还存在显著的不足,进入了 " 面多加水,水多加面 " 的状况,而美国陆军给 FCS 系统的吨位限制卡的又太死,导致整个系统的研发陷入困境,难以满足设计需求。而随着反恐战争的爆发,美军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这个吞金巨兽之中,因此在 2009 年,FCS 系统的研发就被终结了。
不难看出,以今天的视角来看,FCS 系统的概念依旧相当先进,而新型坦克的设计理念显然也与 FCS 系统存在着众多相似之处。相比 T-14 之流,FCS 也更接近军武菌心目中的第四代坦克。或许在某种意义上,这又会成为一个" 美国负责幻想,中国负责实现 "的经典案例。
当然,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新型坦克会在未来全面取代 99A 吗?
在军武菌看来,短时间内并不会。
虽然新型坦克在智能程度、子系统和信息化水平上显著优于传统三代坦克,但受到吨位限制,防护水平即使再好,也很难在反坦克武器的集中打击下幸存。而且相比三代坦克,这将会是一种更加昂贵的武器,在未来可能爆发的高烈度战争中,传统的三代坦克,甚至是二代坦克也仍然有用武之地。
▲俄乌冲突中,即使是二代坦克也有不小作用,你能看出这是一辆什么坦克吗
事实上,在 FCS 计划的时代,美军就对 XM1202 这种不到 30 吨的轻型坦克能否取代 70 吨的 " 艾布拉姆斯 " 存在疑虑。很多人相信,FCS 只会作为未来战争中的矛头和尖刀,而 M1 将会成为填充战场的主力,配合新一代坦克继续作战。虽然这些设想都无法实现,但至少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而且,即使是在今天,解放军的坦克更新换代速度依旧是相当缓慢的。虽然原汁原味的 " 五对轮 " 如今是见不到了,但直到现在,顶着 " 锅盖头 " 的 88B 和 88A 甚至 59D 坦克依旧还在解放军服役,更不要说 96 式、96A 和 99 式、99A 这些 " 新车 " 了。
▲ " 锅盖头 " 依旧没有完全退出现役
目前来看,新型坦克的进度距离完全成熟恐怕还有一段距离,至于形成战斗力,需要的时间还要更久。在此之前,解放军不可能完全停止现役坦克的采购,未来恐怕会有更多经过改进的 99A 以及其他坦克入列服役。而在四代坦克定型服役之后,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 99A 和其他现役坦克,而是应该会优先装备一些主力部队,在其他现役坦克的配合下使用。
▲ 1999 年大阅兵中的 99 式原型车
虽然距离新型坦克的服役恐怕还要等上很久,但军武菌有个大胆的想法——在今年的抗战胜利 80 周年 " 九 · 三 " 大阅兵中,新一代的国产坦克会不会和当年的"9910 工程 "一样,作为中国坦克装甲车辆发展的代表和集大成者登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