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才過了一天,美國的六代機神話就吹破了……,歡迎閲讀。
美國總統特朗普 21 日在白宮大張旗鼓地宣布了編号 F-47 的美國下一代空中優勢戰鬥機(NGAD)——也就是美國首款六代機的最新進展。根據他的説法,這種 " 有史以來最先進、性能最強、殺傷力最強飛機 " 的實驗版本 " 已秘密飛行近五年 ",該機配備了最先進的隐形技術,幾乎無法被探測。但有意思的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22 日透露的信息就戳破了特朗普吹出的神話……
特朗普當天沒有公布 " 下一代空中優勢 " 戰鬥機的生產成本與時間表,但稱他任内将 " 建造并升空 " 一支 F-47 機隊。他還表示,美國盟友 " 可能會獲得這種戰機的閹割版本 "," 因為有一天,也許他們不是我們的盟友,對嗎?" 一同出席發布會的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 · 阿爾文透露,未來 F-47 将取代第五代戰鬥機 F-22 的地位,產量也将超過 F-22,後者現役數量約為 180 架。阿爾文還宣稱,F-47 的造價将比 F-22 更低,并且 " 更适合未來威脅 "。根據美國空軍的數據,F-22 的成本約 1.43 億美元。
但這些説法與美國空軍此前透露的信息截然相反。例如關于 F-47 的造價問題,就受到各方質疑。因為 2024 年 5 月,時任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宣布暫停 NGAD 項目,就是因為預估其成本一路飙升,單價約為 F-35 戰鬥機的 3 倍,相當于 3 億美元,将成為 " 史上最貴戰鬥機 "。美國《防務新聞》也提到,肯德爾透露,NGAD 項目成本急速增高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該機将采用革命性的自适應變循環發動機。後者能根據不同場合自動調整為最适合的配置,以獲得最好的推力和燃燒效率,從而可以極大提升戰鬥機的航程。
但目前自适應變循環發動機不但成本遠超預期,而且研制進度也遠遠落後,因此 F-47 戰鬥機如果真的如同阿爾文所言可以極大降低采購成本,唯一的可能就是放棄這種革命性動力——換句話説,美國盟友是否會采購閹割版 F-47 不好説,美國空軍自己倒是肯定會率先用上。
X-62A 無人駕駛戰鬥機
至于説特朗普宣稱的 F-47 的實驗版本已經秘密試飛了 5 年、将在他的總統任期内完成建造并升空,這種含糊地説法一度也讓人以為美國六代機的研制進度非常 " 超前 "。但 DARPA 網站在 22 日發布的消息卻戳破了神話——該機構從 2014 年開始推動針對 NGAD 項目的兩種 X 系列技術驗證機,它們分别在 2019 年和 2022 年實現首飛,到目前為止累計飛行了數百小時,并取得了大量試驗數據。
然而 DARPA 的 X 系列技術驗證機,距離真正的原型機可謂是天差地别。這些特殊飛行器通常都是基于現有飛機機體進行改裝,以測試某些特殊技術,例如近年 DARPA 就利用 F-16 戰鬥機改裝的 X-62A 無人駕駛戰鬥機,測試未來無人空戰的能力。但誰都知道,未來美國空軍的無人戰鬥機,絕對不會與 F-16 長得一樣。美國 " 動力 " 網站也認為,波音和洛克希德 · 馬丁的 X 系列技術驗證機在飛行了數百小時後,可能已經完成了其有限的目的——這對于設計飛行小時數有限的飛行演示驗證機來説并不罕見,未來它們可能會繼續支持 NGAD 和其他項目。但它們距離真正的 F-47 原型機,還早着呢……
從這個意義上看,F-47 項目還處于早期階段,尚沒有完成原型機建造。何況即便造出了原型機,也還需要按照美國空軍的要求整合所有系統,并進行各種復雜測試。F-47 項目主承包商波音公司缺乏現代戰鬥機的研制經驗,《防務新聞》引用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執行主任道格 · 伯基的分析稱,波音公司拿下 NGAD 項目,更可能與五角大樓的有意扶持有關," 此舉有助于加強美國的國防工業基礎 "。他認為,随着波音公司獲得 NGAD 項目,美國三大航空航天承包商現在都有建造第五代或第六代隐形戰機的合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将繼續建造第五代 F-35 隐形戰鬥機,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則在發展 B-21 隐形轟炸機。
但《防務新聞》對于波音公司能否承擔為美國空軍研制未來戰鬥機的重任表示擔憂。報道列舉了波音公司當前所處的困難局面——在軍用飛機方面,波音公司主導的 T-7A" 紅鷹 " 教練機、KC-46A" 飛馬座 " 空中加油機和 " 空軍一号 " 總統專機等項目面臨質量問題和進度延誤,已經給該公司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在民用飛機方面,波音公司客機近年惡性事故不斷,外界對其生產制造和管理能力提出了嚴厲批評;在航天領網域,波音耗費重金打造的 " 星際客機 " 飛船同樣陷入進度延誤、成本超支和故障不斷的泥潭,去年還因為在軌出現的故障無法解決,導致兩名美國宇航員被迫滞留太空長達 9 個月。
因此無論是 F-47 的實際進度,或者波音公司的能力,特朗普想在他的總統任期内看到 F-47" 上天 ",恐怕實在是很難。
樞密院十号 / 老司機馬識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