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網飛又一肉欲大片,看完我吐了,歡迎閲讀。
五年前,一部泰劇勁爆破圈。硬核、暗黑、18 禁,一舉擊碎泰劇的刻板印象。這部劇,就是《禁忌女孩》。
其成功,也加速了網飛在東亞的合作。最近,網飛聯合《禁忌女孩》導演西蒂斯裏 · 蒙哥西裏,以及《天才槍手》女主茱蒂蒙 · 瓊查容蘇因,推出一部華麗新片。将鏡頭對準廚房,主打一個「肉欲」。并延續此前的驚悚、怪誕風格。聽起來頗有創意。
上線後,熱度也很高。當天就衝上網飛全球電影榜榜首。
今天,魚叔就來聊一聊它——《飢渴遊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種飢渴
曼谷平民街區,一家炒粉店内。女主阿依,接過祖傳秘方,成為遠近有名的「炒粉西施」。食客們交口稱贊,阿依卻不時怅然。她不願一輩子困在這方小小的灶台前。
直到某日,店中到訪一位神秘客人。聞了聞她的炒粉,便遞來一張名片,邀請她面試主廚團隊「飢餓」。「你在這真是大材小用了」
所謂飢餓美食,專為飢渴之人烹制。服務對象也絕非平民大眾,而是政商各界名流。他們紛紛排隊預約,少則一個月,多則一年。翹首期盼的傑作,均出自「飢餓」的頂級主廚保羅。
菜品主題,全由顧客的身份特制。比如,為戰功赫赫的将軍辦壽宴,主打一個「血與肉」。五分熟的肉品、血紅的醬汁,勾引着原始的嗜血欲望。名流們或吮吸手指,或舔食餐盤,在昏暗燈光下化身饕餮。這便是第一種飢渴,顧客的飢渴。
想跻身如此頂級的團隊,必須通過兩輪面試。第一輪,自然是比廚藝。阿依的對手,是一位頂級學院出身的廚師。考題卻正中阿依下懷——炒飯。炒粉多年的阿依熟稔于此,遠勝過華而不實的學院派。
更重要的是,比想法。阿依的一句話,成功為自己争取到了機會。「我想非同凡響」
非同凡響背後,是無數次的操練。一道烈焰牛肉,阿依反復爆炒了幾天幾夜,只為實現入口即化的火候。肉太老,重做。油太多,重做。耳邊是保羅的一聲聲羞辱,雙臂上是被油點燙傷的疤痕。
她還被當眾檢查刀工。指令不斷加速,逼得菜刀下得飛快。直到她切破手血流不止,保羅才滿意離去。「更快一點!」
在保羅手下,阿依必須忍受無盡的職場霸凌。但當她終于站在名流面前烹饪,一股榮耀感占據了她的内心。被圍觀、鼓掌,正是她想要的「非同凡響」。也是滿足了第二種飢渴,廚師的飢渴。
阿依的上位,引起了團隊中不少人的不滿。有人憤慨保羅的專制,也有人嫉妒阿依的才華,每個人都暗藏野心。最終,不受重用的老廚師抓起菜刀,狠狠刺向保羅。
主廚的受傷,讓阿依開始重新審視這份事業。驕奢淫逸的富二代,根本不懂美食。請來大名鼎鼎的團隊,只為在派對上炫耀。
破產的三口之家,訂制了最後的晚餐。哄騙六歲的女兒吃下所謂的人間美味,随後開槍自殺。
更有知法犯法的議員。持槍潛入國家公園,偷獵保護動物。
滿足口腹之欲後,是追名逐利。欲望,就像一個無底洞,最終成為一種永遠無法被滿足的飢渴。阿依意識到,這完全違背了她掌勺的初衷。「主廚的食物,真的那麼重要嗎?」
>兩場遊戲
師徒二人曾有過一次敞開心扉的對談。阿依認為,烹饪的内核是愛。唯有帶着愛,才能賦予食物温度與情感。保羅卻不屑一顧,認為那是無法擺脱貧窮之人的借口。
在他看來,烹饪是一場遊戲。為的從來不是果腹,而是復仇。
保羅的大廚夢,始于一罐魚子醬。小時候,母親在有錢人家當女傭。主人餐桌上精致的餐食,尤其是那小小一罐魚子醬,令他無比好奇。「我們為何從來沒機會吃?」
趁母親不注意,小保羅溜進了廚房。終于拿到了魂牽夢繞的魚子醬,卻不慎将其打碎。母親被狠狠羞辱,工作了好幾個月才還清。
更令他訝異的是,魚子醬超級難吃。他意識到,食物代表你的社會地位,而非你熱愛的東西。窮人吃飯是為了充飢,但當你衣食無憂,依然無比飢渴。渴望得到認可、得到特别之物、享受專屬體驗,永無止境。「食物代表你的社會地位」
富人的飢渴,正是他反制的利器。他立志成為頂級廚師,讓有錢人拜倒在自己的美食下。「我會讓他們對我如飢似渴」
這聽起來好似一篇草根逆襲的爽文。保羅起初的做法,也頗有幾分「劫富濟貧」的味道。為了選取最優質的食材,他會給漁民最體面的報酬。他一直宣揚,為富人做美食,對窮人也有好處。
然而,同化也随之而來。他竭力塑造高端的團隊形象,不斷地打壓成員。因為品嘗過貧窮的苦,所以格外憎惡貧窮。當有人想要嘗嘗冰箱裏的高端食材,他不假思索地将其開除。屠龍少年終成惡龍。「我的食物只為有錢人預留」
看不慣保羅的做法,阿依離開了團隊。她要開始一場新的遊戲,戰勝保羅。在一位美食家的投資下,阿依開始自立門户。針對客户的需求,精心開發菜單。一番營銷後,化身為名流們的新寵。
她開始成為和保羅一樣的獨裁者。助手肉片切厚了,她甩手就朝其臉上招呼。
曾經深惡痛絕的「飢渴」,也開始挂在嘴邊。她嘗到了成名的滋味,卻與朋友們漸行漸遠。
終于,一場名媛晚宴到來。阿依與保羅,将上演終極對壘。
阿依拿出了自己祖傳的炒粉。試圖用最質樸的愛,換取食客們的真心。
不料,保羅只用一碗涼白開,便輕松獲勝。名流們熱衷的,從來不是美食,而是身份的象征。所謂名廚,無非是重金砸出的光環。阿依知道,即使戰勝了保羅,自己也只是下一個保羅。這場「飢渴遊戲」,不會有真正的赢家。
>一個套路
社會思潮,猶如市場。從功利的角度來看,拍電影也要講求風口。而近年來,最熱的當屬階級議題。從形式到内容,《飢渴遊戲》都讓人想起去年上映的驚悚電影《菜單》。
然而,這兩部片的口碑都不理想。《菜單》在豆瓣上只有 6.4 分。《飢渴遊戲》則更低,5.7 分,跌破及格線。
首先,美食不夠驚豔。以阿依的面試為例,完全沒有耳目一新的衝擊力。用剩飯來炒飯更好,不過是每位下廚人的常識。
擺盤,更是缺乏想象力。如果説以美食包裹主題,那麼這層外衣相當失敗。不説碰瓷《飲食男女》,甚至還不如《菜單》來得精致。
上《飢渴遊戲》;下《菜單》其次,細節不夠有力。同樣呈現階級矛盾的《寄生蟲》,着眼于「氣味」。搭地鐵的人身上的汗味、住地下室者衣服上的馊味,都成為一根根針。
《飢渴遊戲》似乎從中受到啓發。阿依入職的第一件事,便是洗澡。奮力搓洗脖頸,再嗅嗅胳膊。只因保羅一句刻薄的嘲諷:「你家炒粉小店的氣味,與這裏格格不入」
可惜的是,影片此後再無互文。對上流社會的揭露,僅僅是浮光掠影。對貧窮的刻畫,也只停留在輕飄飄的一句話。最終的對撞,自然也綿軟無力。
更致命的是,主旨過于生硬。導演奮力營造自下而上的復仇戲碼,卻忽視了一部電影的最基本要求——如何拍好一個故事。阿依的心路歷程、人物弧光,都不夠完滿。主題先行,勢必降低人物的可信度。
關于階級的讨論,似乎已被説爛。在所有詩意與創新都被搞過之後,矛盾與困難依然伫立在那兒。好在,聊勝于無。影片最後,導演将鏡頭交還底層的普羅大眾。在夜市、公園、橋洞,人們大快朵頤。小飢餓與大飢餓,從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有的人吃是為了活下去,有的人活着就是為了吃。」
全文完。如果覺得不錯,就随手點個「贊」和「在看」吧。助理編輯:三十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