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大麥的“造勢”和“借勢”,歡迎閲讀。
成為最佳觀演決策平台。
" 五一 " 小長假走到半程,承載着全國人民休閒娛樂需求的旅遊、餐飲、娛樂等諸多行業都忙活了起來,線下演出市場也不例外:五一節假日期間,大麥已開售的項目數超 1500 個,同比去年增長 2.5 倍,覆蓋了全國 130 多個城市和 700 多個場館,初步估計将有超 150 萬觀眾走進現場。
面對線下演出消費爆發性增長,前不久剛上任大麥總裁的何弭對毒眸感嘆:" 這是個美麗的煩惱。" 長假期間,光是大麥銷售的高票房體量的大型演出就有 28 個。" 現場服務所需的核驗閘機都不夠用了,工廠加班加點為我們生產了一批,以解燃眉之急。"
對于這位在阿裏有十二年工作經驗的 " 老将 " 來説,在演出市場全面重啓的關鍵階段出任大麥總裁一職,其實是個 " 水到渠成 " 的結果。據悉,何弭擁有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在業務拓展、戰略合作、投資管理等方面建樹頗豐,被内部人士評價為是阿裏 " 老将 ",也是 " 戰将 "。
在幾天前毒眸(ID:Domoredumou)與何弭的對話中,他侃侃而談,真誠專業——作為管理者始終是 " 心中有棋盤,腳下有路線 "。
何弭
" 借勢 ":修煉内功
在阿裏的這些年,何弭一直在參與着用互聯網方式對傳統行業的更新。
2011 年,何弭正式加入支付寶,負責銀行合作,三年後調入淘寶電影(淘票票前身)任區網域發行負責人,同時分管影院 KA 團隊,正式步入文娛行業;2016 年起,何弭又開始陸續負責阿裏影業宣發、鳳凰雲智和商務地網等業務。從金融到文娛,跨度很大,但本質都是互聯網與傳統商業邏輯的融合。
2020 年電影演出兩塊業務合并後,何弭正式接觸大麥業務,擔任大麥副總裁分管科技板塊和經營管理中台——作為國内領先的演出票務平台,大麥原本就有着良好的基底,不管是用户基礎和票務收入都持續呈現上揚的增長态勢。
但 2020 年疫情爆發,文娛行業遭到重創,無能為力之感席卷了整個行業。大麥不想停在原地等機會,何弭和團隊在當時做出的選擇是苦練内功。" 越是困難時期,大麥越是要衝在第一線去做好服務。"
變化仍然從技術端開始。2020 年 7 月 31 日,處在疫情影響中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在上海開幕,首次采用實名制觀展,用户線上實名制購票,線下刷身份證比對人臉核驗入場——這是大麥人臉識别實名制解決方案首次應用于超大型商業展會現場,開創了國内實名制入場規模新高。
在何弭的認知裏,投入大量技術去做系統改造和優化,為的是持續保持大麥一直以來的現場服務優勢。" 現場服務板塊 " 被稱為大麥的護城河業務,其包含了各類票務軟體 / 硬體產品的開發和應用、現場服務标準化流程的建立、數字化票務方案的優化等方方面面,是一個不被人熟知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重資產、重運營的專業領網域。
這期間,在何弭的推動下,大麥将 " 現場服務板塊 " 更新為了 " 淘麥郎 " 現場服務品牌,并順利完成了 ISO 的 4 項服務體系認證,成為國内演出行業首家現場服務水平與國際接軌的公司。
目前,大麥的線下一站式現場服務解決方案幾乎覆蓋了所有場景,特别是疫情期間,其推出的 " 人、證、票、碼 " 四合一無接觸核驗解決方案,不僅獲得了合作方的肯定和贊許,後續這套方案又被重組復用到了陝西第十四屆全運和北京 2022 年冬奧會現場,并順利保證了兩大重要賽事的舉辦。
之所以注重新基建的打造,這與何弭過往的工作經歷不無關系。據悉,在 2014-2016 年間,何弭在負責阿裏影業發行和地網團隊時,他發現票務系統對一個票務公司來説是最基本的生命線。" 剛開始做淘寶電影的時候,我們整個系統都是要人工來跟人影院對接,前後差一分鍾出票就是問題,在那樣的一個情況下,我們開始加快影院系統的建設,加強地網建設,終于在 2016 年左右,我們進化到開始在電影票房市場擁有了姓名。"
在何弭看來,進入一個行業先發展基建是熟悉這個行業并有機會改變這個行業最重要的判斷,平台基石穩固後,才有機會在更重要的賽道破局。
單純在技術和現場服務上 " 練内功 ",對大麥來説還不夠。2021 年 3 月、9 月,大麥又先後成立了當然有戲和蝦米音樂娛樂兩大内容廠牌,組建獨立内容制作事業部,正式涉足内容賽道。
當然有戲定位為打造年輕人喜愛的 " 新經典 " 戲劇,重點圍繞商業話劇、燃音樂劇和輕沉浸式三大品類,新釋大師經典、孵化年輕化視角的戲劇作品。
蝦米音樂娛樂則關注大型演唱會和音樂節的自研,目标是建立有獨特氣質的沉浸式、地标型音樂產品,同時,聯動阿裏大文娛資源及 IP 優勢,發展 OST 業務、服務原創音樂人成長。
何弭透露,這兩年大麥的收入結構已經在悄悄發生變化," 内容收入的占比逐漸在擴大。" 這正是商業市場對大麥在内容布局和創新上的重要反應。
據了解,當然有戲 2 年推出 9 部作品,其中音樂劇《搖滾浮士德》、話劇《雜拌、折羅或沙拉》、舞台劇《弗蘭肯斯坦》中文版等多部劇頻頻創造了票房佳績,叫座又叫好。
蝦米音樂娛樂 2021 年推出的為期 6 天的蝦米室内音樂節,成為了中國音樂節史上的一個美好樣本,開啓了室内音樂節嶄新的發展樣貌;2022 年阿那亞 · 蝦米音樂節在業内也是獨樹一幟,度假、地标屬性的發展理念也初步打下了市場心智。
很顯然,大麥把三年的 " 外部影響 " 轉化為借勢練内功的行動,正确且成效顯著。
" 趁勢 ":保持領先
進入到後疫情時代,站在新的起點,何弭認為大麥的第一要務還是 " 穩 "。
各種演出項目井噴,無論是大麥開票產生的系統運行峰值還是現場服務的交付數量,都已經創下歷史新紀錄,在這種情況下,保證平穩運行是大麥最近半年的主基調,他表示," 作為演出行業的基礎設施之一,大麥要先保障好整個行業的復蘇和走向繁榮的進程,絕對不能掉鏈子。"
" 穩住 " 之後,大麥第二階段的命題是,如何在所有人都往前奔跑的時候,持續當好領頭羊。
作為中國最早做演出的在線票務平台,大麥 2004 年成立,至今已有 20 多年的發展史,從最初只賣主流演出品類的門票,到今天演唱會、音樂節、話劇、音樂劇、livehouse、展覽、兒童親子、脱口秀、體育賽事等演出票 " 一應俱全 ",全品類覆蓋。可以説大麥在市場中已經形成了穩固的消費認同。
何弭認為,接下來需要重點建設的就是成為用户 " 最佳觀演決策平台 " 的問題。在他看來,目前大麥已經在朝着這個方向在發力,特别是以 " 評論、評分、想看 " 為核心的内容評價體系已經初步顯露出相應的商業價值。
" 互聯網最大的魅力是讓信息更加對稱,各端匹配的效率更高。「評論、評分、想看」也是圍繞這個核心價值展開的。商業上,内容方和主辦方可以獲得更多中肯、理性的建議,對于減少或者增加投入更笃定,同時,這也讓小眾内容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用户端,則讓大家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出内容。" 何弭認為,給客户和用户提供數據工具,讓他們去錨定價值,這是大麥未來重要的商業機會。
與此同時,内容化種草也是何弭關注的業務重點,他認為 " 對用户來講,你的貨品是否齊全,是否能很順利找到想看的演出非常重要。演出日歷、大麥榜單、種草攻略等產品不僅是用户的決策抓手,還是商家宣發的重要出口,價值不容小觑。" 據悉,目前這部分產品帶動的銷售轉化正在明顯提升。
第二階段,大麥在内容層面的投入也會不遺餘力," 我們還是希望能夠盡快把大麥’内容 + 科技’戰略中‘内容’這個輪子也造大。" 在何弭看來,大麥在内容端的投入和成果,決定了它能否像阿裏影業那樣,讓 " 内容 " 和 " 科技 " 協同,實現真正的 " 雙輪驅動 "。
而如何把 " 内容 " 的輪子做大,除了需要兩大内容廠牌持續輸出優質的内容外,還需要有優秀、專業的人才儲備。
何弭透露,今年大麥将會在内容板塊進一步更新," 比較專業的制作人非常稀缺,一方面盡快設定業務更新目标,另一方面團隊要與人才配套,最後保證相應的人才要進得來。" 在何弭的帶領下,大麥的節奏可能會更快。
此外何弭還透露,今年阿裏大文娛集團所有板塊都會更多地進行 IP 聯動,将一個 IP 做提前的設計和規劃,以賽事、晚會、電影、演出等不同的内容類型與觀眾見面。" 像此前熱門劇集的主題演唱會、《這!就是街舞》的總決賽一樣,線上、線下,劇集、電影、演出會不斷的有跨屏創新。" 未來,這也将成為大麥内容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 相信大家未來可以看到越來越多我們出品的優秀作品。" 何弭説道。
一方面,尊重傳統行業的規律,保持與内容人才的持續對話與合作;另一方面,發揮阿裏大文娛的建設性作用,在技術與生态賦能之下,讓内容行業具備更多的想象力。而當 " 内容+科技 " 的雙輪驅動真正高效運轉起來後,大麥或許将不僅僅是一個 " 最佳觀演決策平台 " ——屬于大麥和何弭的更多可能性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