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屢禁不止!又有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踩紅線,歡迎閲讀。
又有證券從業人員踩了違規炒股的紅線。
4 月 24 日,湖南證監局披露了一則《關于對陳佳友采取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的決定》的公告。
上述公告顯示,經查,作為證券從業人員,陳佳友在 2025 年 2 月 25 日以前存在使用他人名義開立證券賬户并持有、買賣股票的行為。
湖南證監局認定,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四十條、《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 166 号)第十條的規定。依據相關規定,湖南證監局決定對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事實上,本月已出現多起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代客炒股被罰的案例。比如,安徽證監局 4 月 2 日集中批量下發 4 張罰單,直指券商員工存在 " 借用他人證券賬户買賣股票 " 等違規炒股行為,涉及華安證券、國元證券兩家機構。
為何證券從業人員違規炒股現象屢禁不止?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指出,一方面,部分從業人員難以抵御利益誘惑而铤而走險;另一方面,當前資本市場業務承壓,一定程度上促使個别人員試圖通過違規操作擴大收益。
在财經評論員張雪峰看來," 老鼠倉 " 等違規炒股現象屢禁不止,除了利益驅動之外,還和内部治理不足、存在監管盲點、違法成本較低等因素有關。
面對嚴監管趨勢,張雪峰建議,券商應完善合規體系,強化對高管和從業人員的交易監控,并進一步提高違規炒股的違法成本。針對監管盲點,則需要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實現對異常交易行為的精準監控和快速追蹤。另外,行業也需要優化舉報機制,鼓勵内部員工或外部人員對違規行為進行舉報,形成外部監督力量的有效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