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雲鲸前高管創立的割草機器人再融資,李澤湘投過、眾籌已超500萬美金,歡迎閲讀。
作者|黃楠
編輯|袁斯來
硬氪獲悉,常州來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來牟科技」)近日完成數千萬元 Pre-A 輪融資,資金将用于產品量產交付及市場預期性備貨。此前公司已獲得李澤湘教授創立的 XbotPark 基金的種子輪融資,後獲得 NBT Capital(耐必信)千萬級天使輪投資。
「來牟科技」是硬氪長期關注的企業,公司面向歐美市場、專注割草機器人研發制造。創始人高望書曾任雲鲸聯合創始人, 後加入 SharkNinja 品牌主導掃地機器人研發工作,其產品市占率排名北美第一;創始團隊成員均畢業于國内外頂級院校,曾任 NVIDIA 英偉達、華為、圖森未來等企業的核心研發負責人。團隊在消費機器人、自動駕駛核心技術研發及量產方面經驗豐富,是一只兼具技術創新、場景深度理解和大規模量產交付能力的復合型團隊。
在歐美庭院,割草是一項長期存在的剛需性工作。
根據 Statista 統計數據,全球約有 2.5 億個庭院花園,1 億個集中在美國,8000 萬個分散于歐洲各地區。草坪文化延續至今,77% 歐美家庭會固定進行庭院活動,一般家庭平均每月要修整草坪 2 至 3 次,有 2.27 億以上的美國人擁有草坪維護及園藝工具。
割草機器人作為一個新近興起的領網域,有技術和產品壁壘,應用場景精準,随着用户對智能化工具替代需求的增長,吸引了不少創業公司和大廠的湧入。其中,受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草場特點影響,用户對割草機的技術功能、產品形态、性能、續航等需求不同,市場教育程度和用户的產品接受度也存在一定差異。
來牟科技 Lymow One 割草機器人(圖片 / 企業)
Statista 數據顯示,割草機器人在歐洲地區的滲透率在 10%-15%,而在美國滲透率僅為 2%、許多用户仍在使用傳統的手持式割草機作業。
高望書向硬氪分析,這主要是由大場景的環境復雜程度更高所導致的。" 從歐美草場來看,北美近四成、歐洲近兩成的家庭草地面積在 1000 平以上,且開放式草坪眾多,地形復雜,包括濕草、林地等,要求機器具備強通過能力,對定位和識别穩定性的要求也更高。這些用户場景中,輕量化割草機器人無法使用,這是現有割草機器人產品所無法覆蓋的。"
回歸割草本身,用户的核心需求是如何高效地把草割好,對大功率、高性能和長續航的要求較高。針對上述痛點,「來牟科技」推出一代割草機器人 Lymow One,自研定位算法方案和硬體結構,以復雜草場為切入點,解決多地形的割草難題。
在軟體端,「來牟科技」采用視覺 + 慣導的 RTK(Real - time kinematic、實時動态載波相位差分技術)方案,通過雙目 AI 視覺加超聲波傳感器,可從多個方向探測避障,以繞過庭院設施、岩石、動物、兒童等避免發生碰撞,保證機器人高效、穩定運行,解決割草邊界問題,成本上僅為傳統 RTK 方案的十分之一。
日常使用時,用户只需在其手機 App 遙控操作,即可啓動、監控與停止割草任務,遠程對多區網域草場進行實時管控,并由設備自動進行返回充電和續割工作,無需人工參與。
Lymow One 多區網域管理算法(圖片 / 企業)
在硬體端,LymowOne 采用了履帶式設計,具備更強的抓地能力,可應對高達 45 ° 的陡坡、在坡度地形中割草不易打滑,跨越障礙高度達 2 英寸(約 5 厘米),同時對復雜地形的适應能力也更強,無需擔心設備卡在樹根、坑窪、凸起或泥濘的地面上,提升產品的耐用性。
區别于市面上多數割草機器人的多齒刀片,LymowOne 配備的碎草直刀,通過高速旋轉來切割草坪,無論是柔軟的草地還是較為粗糙的高密草叢,可确保草坪修剪得整潔且均勻;其穩定的工作性能和易于控制的特性,也使機器人在自主工作時能夠更準确地按照預設路徑進行割草。
LymowOne 的客單價在 3000 美金左右,自 2024 年啓動眾籌以來,已籌集資金達 500 萬美金,在 Kickstarter 上排名 2024 年全品類的第四名、割草機品類額度第一,所籌集金額是割草機品類歷史最高金額、且為其他類似產品的兩倍以上。
來牟科技眾籌數據(截止 2025.04,圖源 /Kickstarter)
據高望書透露,除線上平台外,公司今年将重點布局線下渠道,在歐美成立團隊以加快市場進一步拓展。「來牟科技」現已獲得近百家經銷商關注,并且拿下了大量訂單,目前 LymowOne 已經進入試產階段正在小批量交付。同時在研發節奏上,将探索 AI+ 機器人技術融合,加速產品優化迭代,為用户提供更好的割草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