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亲子经验:马斯克警告:刷短视频会“蚕食”孩子的大腦!,欢迎阅读。
大家好,我是逃妈。
先和大家说一下,今天(3 月 5 日)早上 8:30,我和小半爸会在【东一句西一句】直播间和大家聊 "新学期如何和孩子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感兴趣的同学记得来围观:
之所以急切想和大家聊这个话题,有好几个原因:
首先, 孩子们刚从一个轻松惬意的寒假过来,进入新学期,很难完全进入状态,可能还有些心欠欠地老想着玩手机、玩 pad;
其次,我们在直播间推荐过不少适合家长和孩子的 AI 工具,建议孩子们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但要使用 AI 工具,肯定免不了使用电子产品,这里就必须和孩子 " 约法三章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我最近看到一个关于" 短视频 "的研究报告,吓了我一跳。
那是一篇发表在神经科学领網域顶级期刊 Neuro Image 的论文,论文的几位作者来自浙江大学,他们的研究样本也由 30 名浙大学生组成。
研究具体是这样:
首先,研究人员调查了受访者的短视频使用情况,摸清他们的依赖程度。
接着,就让他们在大腦监测的情况下,开始刷视频。
研究人员给每个人准备了两类视频:
第一类相当于你是个短视频小白,算法完全不清楚你的爱好,就按照大众口味来推荐,比较随机。
第二类相当于你已经刷了很久,算法对你的爱好了如指掌,能精准推送你喜欢的内容,比如平时爱看动画、漫画、笑话等等。
研究发现,当你刷到为自己量身定制的短视频时,大腦就会释放多巴胺,让你得到一种幸福欢快的感觉。
但问题是,一旦视频停止,多巴胺消失,心情立马就会变得低落消沉。
更严重的是,如果长期处于多巴胺高位骤减这样的反复,会导致额叶皮层结构萎缩,让大腦缩小,对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深度思考能力,造成严重危害!
讲真,我之前认为刷短视频不好,主要还是因为它太消磨时间,没想到竟然对大腦还有伤害。
难怪马斯克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他自己不使用短视频 APP。也坦言之前对孩子管束不够,之后会加强约束,因为他认为孩子的大腦真的会被短视频算法 " 算计 ",被渐渐 " 蚕食 ",这让他感到非常不安。
电子产品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这一代孩子不可能和它绝缘。
但究竟是用它来学习、查资源、使用最新的 AI 工具?还是打游戏、刷短视频?这取决于我们对孩子的引导和管束。
新学期「和孩子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迫在眉睫,这也是我和小半爸今天要在直播间里和大家详掰的原因。
制定规则,听起来不难,找个合适的时间,拿出张白纸,和孩子面对面好好商量,列出条条框框,奖惩制度即可。
但是,
规则怎么才能长期被执行下去?
怎样才能让孩子愿意配合?
如何让孩子体会到有规则、有约束的好处?
怎样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这些都是挺抽象的东西,咱们家长都知道,给孩子讲道理有多难~
我们想到了一个工具: PBL(项目式学习)。用一个 PBL 项目带着孩子制定规则,它不仅能让孩子主动参与规则的制定,而且每个家庭都能做起来!
具体怎么做,我们会在直播间和大家一步一步拆解。
这里先和大家说说 PBL。
01
孩子为什么需要 PBL?
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顾名思义就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
传统的学习路径是这样的:
孩子一个一个知识点地学,通过练习来巩固,通过考试来检查掌握程度,至于这个知识点怎么用,用在哪里,是后话;
而 PBL 学习路径是这样
→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或设定一个目标来启动项目
→ 孩子们做调查研究
→ 相互讨论
→ 找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知识
→ 实验、整理、修正
→ 演讲分享给其他同学 " 我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找到答案的 "。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像一个项目经理,他会教孩子们怎么做项目计划,会监管项目进行的方向、进度和最后的结果,但具体细节是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负责。
相比传统方式注重孩子 " 做题的能力 ",PBL 更能培养孩子 " 做事的能力 ",也就是 " 做中学 "。非常能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
时至今日,我觉得 PBL 是每个家庭都必须熟悉会用的学习方式。
现在流行的 K12 教育体系,起源是普鲁士教育,它的特点就是强调分工、强调纪律、强调稳定,把学生严格按照学期和年龄区分之后,组织起来参加统一学习。
后面,我们也复制了这套" 工业化教育 "。它最大的贡献,是让我们从一个体量庞大的落后农业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代价、在最短时间内把大量人口训练成合格的产业工人。
但是,时代走到今天,以 ChatGPT、Sora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纷至沓来,这种教育方式已经远远滞后于未来人才的需求了。
我们常常在直播间里和大家聊一个概念,「人 +AI」。
过去的竞争,是人和人之间的竞争。
而未来的最小竞争单元,是「人 +AI」。
和现在人人都能上网一样,AI 会是每个人必备的随身助理。
AI 能干什么?它精通各类专业知识,它能把高考卷子、SAT 考题刷得几乎满分。
有了这个随身助理,很多东西不需要记忆,不需要滚瓜烂熟,很多问题也不需要自己亲自去解答,你只需要知道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情况,该去问 AI 什么问题,寻找怎样的帮助,就可以了。
那人要发挥什么?
表达、沟通、合作、规划能力、解决问题等能力,这些在传统学校教育里比较忽略的东西,可以通过 PBL 学习来获得。
在美国,从幼儿园到高中,几乎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都安排有 PBL 课程。
而马斯克在给他家孩子,以及 SpaceX 员工的孩子开设的私塾学校,采用的就是纯碎的 PBL 项目式学习。
在他看来,传统学校更多的是教给孩子一个学科一个学科的知识点,它们是零散的、孤立的,就好比孩子知道怎么使用 " 螺丝 ",怎么使用 " 扳手 ",却不能真正利用它们去解决问题。
而教育的意义,是让孩子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02
PBL 在家庭教育里怎么做?
PBL 对很多家长并不陌生,但大家往往有一个疑惑,这事是不是只有在学校里由老师带着做?在家里很难实施?
恰恰相反,其实 PBL 非常适合家长带孩子在家中进行,它有四个关键步骤:
1 启动项目– 针对生活中一个和孩子有紧密关系,并需要解决的 " 真实问题 ",激发他的好奇心,让他找到对项目的兴趣和动力。
2 知识建构–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源,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做充分准备。
3 制作产品 - 将知识和想法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或解决方案。
4 展示成果 – 通过口头报告、视频展示、或展览会等多种形式,展示项目的成果。
你看,这四步都很适合在一个相对宽松、孩子有较多自由时间、可以充分探索的环境下进行。
之前有位读者妈妈和我分享过她和一年级的儿子做的 " 垃圾分类 PBL 项目 ",就很有趣,孩子也从中获得了很多。
我也来给大家讲讲。
那时刚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学校也经常组织孩子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但孩子觉得,垃圾分类好麻烦啊。
她抓住这个真实问题,和孩子讨论," 垃圾分类对保护环境很有帮助,可就是太麻烦了,有什么方便的办法可以帮助人们分类垃圾吗?"、" 如果能设计一个大家都能使用的简单方案就好了 "。
被妈妈这么一点,孩子觉得很酷,于是开始发挥各种想象力:
"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机器人,专门负责垃圾分类。"
" 啊,不,干脆把垃圾桶变成自动的,上面安个自动分类系统,垃圾放进去自己就分类。"
" 有个 app 可以告诉我怎么分类就好了,扫一扫就行。"
……
这么一来一回地讨论,孩子找到了制作的动力,这个 PBL 项目就算【启动】起来了。
紧接着,她和孩子开始进行【知识构建】,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也研究了怎么区分不同物品的方法。不过毕竟孩子还小,能力有限,所以,她们就把目标锁定在——先把垃圾中的金属部分提取出来。
怎么提取呢?这里就涉及到磁性知识的学习和可行性实验。
做足准备后,来到了【制作产品】的部分,孩子做出的产品美观程度一般,但确实可以解决 " 把垃圾中的金属提取出来 " 的问题,很棒
最后是【展示成果】,孩子给每一位到家里来访的客人都展示和讲解了自己作品,得到一致好评,非常有成就感!
你看,也不太复杂嘛?!
只要给孩子一些留白时间,家长也适当花些时间精力来引导,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EASTWEST
今天的分享有些发散,从刷短视频对孩子的危害,聊到电子产品使用管束,再聊到 PBL 项目。不过它们也是有联系的。
PBL 项目有个关键点,就是要解决生活中真实的问题。
比如上面的垃圾分类,就是一个真实的问题。
" 电子产品使用规则 ",也来自一个实实在在的真实问题。
电子产品孩子总是要用到的,但孩子有时会控制不了自己,会悄悄地用它打游戏,刷短视频,对眼睛不好,对学习也不利,孩子自己也会懊恼。
别说孩子,我们成人也有这个痛点。
类似的,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 PBL 项目来帮孩子认识到规则的意义,构建孩子的规则意识,最后制定出一个孩子和家长都觉得 OK 的规则,相互监督。
具体做法,我们在直播间和大家一步一步来拆解啰:
还有,如果你喜欢这类具有 " 国际视野 " 的分享,记得在文末给我点个" 赞 "和" 在看 ",我好有动力多挖一挖呀
好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