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繁花》宝总如何被迫出局?详解股战全过程,精确到具体数字,欢迎阅读。
《繁花》即将迎来大结局,第 28 集集中呈现的服装公司上市股价大战,是决定宝总会不会变成阿宝的紧要关头,也是宝总和强总在 603 一番角力之后的终极大战。
和人物关系变化、90 年代上海时代变迁、黄河路饭店之争等按照常规逻辑就能弄明白的情节不同,股市之战涉及到不少炒股的专业知识,为了将这部分呈现的既真实又扎实,剧组邀请了资深股评家应健中担任证券顾问,在剧本创作阶段就给出了很多帮助。
因此,想要真正理解宝总和强总的这场战争,有必要搞清楚两个人股市之争到底是怎么回事,强总进来到底都做了什么,他用什么方法能让宝总彻底出局?
首先要全面说一下服装公司上市,各方在其中的角色。
一家公司 IPO 过程相当繁琐,于是就出现了股票承销商这个角色,承销商在新股发行期间,接受公司的委托,负责引荐投资者、组织发行、分销股票,属于金融中介机构,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丰厚佣金、打响名气。
《繁花》宝总看到服装公司上市的机会,以承销商的身份介入其中,这部分其实陆陆续续有不少展示,比如前面几集,有关部门批准上市公司名额有限,服装公司和强总以承销商身份代表的卢百争夺上市资格,也是由代表承销商的宝总发表演讲,并赢得一局。
服装公司 IPO 通过,正式发行,公司股价越高公司市值越高,而且公司高管肯定都分到了相应的股份,股价越高自己的资产也越多,所以宝总跟服装公司蔡总商量,将第一天上市的开盘价稳定在 10 元左右。然而强总找到蔡总吹风,说自己可以将股价推向更高,蔡总当然高兴,考虑到自身利益,他是不会在乎承销商宝总的死活的。
至于强总为什么要这么做?电视剧也有所解释,一方面他要报仇,另一方面,他的团队也能利用高抛低吸从中获利。
在这场 " 闪电战 " 中,强总利用强大的资金后盾,迅速将服装公司股价拉高,同时斩断了宝总的左膀右臂,让他少了 6000 多万的资金支持,这时再通过打压股价赶宝总出局。
这其中的逻辑,简单来说就是宝总计划服装公司上市是 1.2 亿的盘子,他通过宁波老板和林太拿到共 6000 万的资金,自己有 3000 万,用 1:1 的比例在西国投融资 3000 万,加起来是 1.2 亿,当 6000 万被抽走之后,宝总手上剩下的股票,只要跌到他融资的金额,也就是给他提供资金的证券公司的保本线,一旦宝总没钱补仓,就会被强制卖掉,这种操作就叫平仓。
不难理解,如果宝总手上的股票都是自己的钱,哪怕赔了 50%,放在那慢慢等就还有翻身的机会,但如果被平仓卖掉,就是强总想要的 " 彻底出局 ",宝总手上没有筹码,服装公司和他没有关系,自己的 3000 万全部赔在股市里,宝总就变回阿宝了。
理清了具体逻辑,如果看这部剧的细节,会发现编剧秦雯和导演王家卫真的很用心,所有给出的数据都是完全符合、逐一对应的。
28 集给出了明确数字,宝总和强总一番交手之后,总持仓 6575800 股,按照宝总 1.2 亿的盘子计算,均价大概在 18.25 元。
强总出招斩断宝总的左膀右臂,宁波老板套现 3438 万,按照 18.25 元的价格大概是 1883800 股。
李李解除担保后,林太也不和宝总玩了,按照 10% 的利润,林太抽走 3300 万,同样按照 18.25 元计算,大概在 1808200 股。
那么原本的 6575800 股减掉 1883800 股和 1898299 股,剩下约 2883800 股,这和西国投的工作人员说法相对应,这些股份的价值约为 5263 万。宝总舰队初始是 3000 万,动用的融资资金大约 1825 万,宝总的抵押物是大约 1880000 股股票,当股价跌到 10 块,一比一杠杆,差不多就要归零。
看,股市就是这么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