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影市越冷,续集越狠,欢迎阅读。
2024 年,院线电影票房前十名里,有五部是系列新作。其中国产续集三部,分别是《飞驰人生 2》(第二)、《熊出没 · 逆转时空》(第五)、《志愿军:存亡之战》(第七)。
率先抢占 2025 年春节档的四部影片里,更是有三部都是续集,分别是春节档 " 钉子户 " —— " 熊出没 " 系列第 11 部作品《熊出没 · 重启未来》,刚刚发布 " 大战将至 " 预告片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哪吒之魔童闹海》。
其他传闻会考虑春节档的热门影片里,更是不乏《唐人街探案 1900》《蛟龙行动》《无名之辈 2》等系列作或衍生作。
由此可见,系列化正在成为中国院线电影片方最仰仗的项目开发手段之一。其中,人物和故事上有着强关联的续集和前传,更是最具卖相。
01
过往二十年,内地年票房总榜的 TOP10 里,系列化作品一般只占 2-4 个,且多为好莱坞电影或中港合拍。
国产续作比较成功的有《画皮 2》《战狼 2》《流浪地球 2》等,系列化比较成功的有 " 小时代 " 系列、" 唐人街探案 " 系列、" 前任 " 系列、" 我和我的 " 系列、" 误杀 " 系列、宁浩的 " 疯狂 " 系列等。
由于系列化创作会受到很多限制,也很容易陷入自我重复,所以老派一点儿的导演,创作续集的意愿普遍较低。张艺谋迄今为止便一部续作都没拍过。宁浩的 " 疯狂 " 系列,也基本上只有片名进行了关联,人物和故事上都没有接续性。
后来,随着徐峥、陈思诚、郭敬明等一批不排斥市场思维、推崇工业化的跨界导演崛起后,国产电影里的续集创作才逐渐多了起来。
像路阳这样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出来的科班导演,也开始积极地尝试系列化创作。他不仅为成名作《绣春刀》创作了前传《绣春刀:修罗战场》,最新杀青的作品也是作为续集的《刺杀小说家 2》。
02
为什么院线电影的续作越来越多了呢?这可能和算法推送带来的信息茧房有关。
长时间使用抖音、小红书等产品的现代人,很容易被算法推送构筑起信息茧房,即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不自觉地将生活桎梏于某几个特定的版块之中。
算法推送 + 信息茧房,对院线电影可谓非常之不友好。
你对某类体育赛事有兴趣,可能形成一生的爱好;你对某部剧或综艺感兴趣,会在其更新的数周或数月里持续关注;你对某款游戏感兴趣,可能在通关前都会去网上查攻略,或看高手的演示视频。
可是你对某部电影感兴趣,在网上的浏览、搜索、评论也就是看片前后的几天而已。
灯塔专业版的《2024 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显示,今年有 58% 的人年观影仅 1 次,36% 的人年观影 2-5 次。因此,除了那不到一成的高频次影迷,电影很难成为普通人信息茧房的一块拼图。
现在的电影宣传,本质上就是想办法去撬开非影迷的信息茧房。
根据算法推荐的原理,越是这个人以前曾经关注过的东西,越有机会突破信息茧房,降临到他 / 她的手机螢幕上。
于是导演和主演的知名度愈发重要。" 国民级 " 导演和演员,拥有了最有效的票房号召力。动漫、小说等 IP 改编的票房经常不及预期,也是因为不同领網域之间的茧房没那么容易穿越。
续集的优势,此时就体现出来了。一些曾经大卖或口碑超高的作品,覆盖过一个基数庞大的人群。这些人在前作上映时于网络上留下了痕迹。续集推出时,算法推荐就很可能追着这些痕迹,杀入他们的信息茧房里。
即便不是续集的电影,也可以通过与过往知名作品进行关联,来寻求撬开信息茧房的机会。
比如《默杀》就与导演柯汶利的前作《误杀》关联上了;邵艺辉新作《好东西》在上映前也广泛使用了 "《爱情神话》平行篇 " 的说法。
03
我们拿今年的三部题材类似的 3D 动画电影来做个对比。
《白蛇:浮生》《落凡尘》《小倩》,都是根据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改编,也都是用精美的 3D 技术打造的东方奇幻美学。三部影片的技术水准相当,豆瓣评分相近。
然而,无论是购票平台的 " 想看数 ",还是上映首日的排片占比,《白蛇:浮生》都远远甩开了另外两部。最终的票房,自然也就完全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了。
《落凡尘》和《小倩》都是首部作品,导演和配音阵容也没有能够破圈的知名度。《白蛇:浮生》之前追光动画已经接连推出了《白蛇:缘起》和《白蛇 2:青蛇劫起》两部。况且《白蛇:浮生》的人物和故事还是紧紧接续了口碑最好的《白蛇:缘起》。
很显然,就算《白蛇:浮生》的口碑对比《落凡尘》和《小倩》没有绝对优势,却依然能够获得影城经理和普通观众的信任,实现票房上的碾压。
纵览 2024 年的续集电影,八成都能在上映首日获得 10% 以上的排片占比。前作如果曾是票房和口碑上的爆款,那续集即便是在竞争激烈的档期里,也有机会拿到 20% 以上的排片占比。
在当下信息茧房四起,观众对踩坑成本越来越看重的环境里,续集的起跑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
04
续集有起跑优势,不代表就一定拥有续航优势。
首先,口碑和票房表现比较好的续集作品,与前作的间隔多为 1-5 年。
算法推送和信息茧房是这几年才出现的。一些与前作相隔太久的续作,算法不一定能找到用户之前的数据痕迹。
再加上时过境迁,人物和故事的接续效果大大减弱。光靠情怀和名气,推不动人们的观影热情。
比如与前作相隔七年的《神偷奶爸 4》、八年的《功夫熊猫 4》、九年的《头腦特工队 2》、七年的《猩球崛起:新世界》、八年的《海洋奇缘 2》,市场表现上都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
与前作相隔二十四年的《角斗士 2》表现最为惨淡,不仅豆瓣暴跌近 2 分,而且猫眼和淘票票双平台的 " 想看数 " 加起来都没到 10 万。看来给太久远的经典拍续集,很容易弄巧成拙。
其次,续集的成败还要看核心班底是否得以保留。
《飞驰人生 2》虽然和前作间隔了五年之久,但编剧、导演、主演的核心班底没有换。韩寒把《飞驰人生》的戏剧核重新包装了一次,不仅没被观众嫌弃,口碑和票房还都提升了不少。
《雄狮少年 2》" 损失 " 了前作的编剧里则林,《还是觉得你最好 2》" 损失 " 了前作的男主演黄子华。
前者虽然没有影响到首日排片,但明显后劲儿不足;后者则直接失去了影城经理的信任,首日排片从前作的 10.6% 降到了 4.2%。
最后,续集在人物和故事的接续上,得下足功夫。
续集创作有两种来源,一种是项目之初便规划好了,一种是项目爆了之后才动心思。很明显,提前规划好的续集,对观众而言,观影风险会低很多。
当初《误杀 2》完全另起炉灶,就曾让很多观众心生不满,批评我们的创作者不敢续写印度创作者的好故事。
给一个完成度很高的电影写续集,的确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业界那么赞赏《流浪地球 2》,以及那么期待《刺杀小说家 2》的原因。
提前规划为三部曲的项目,续集就往往会因为人物和故事上的顺畅过渡而显得很是靠谱。《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继承了前作的衣钵,而且在战场描绘和群像塑造上更为精彩,票房超过了前作近一半。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新公布的预告片引起了广泛关注。人物和故事上对前作紧密衔接,同时又拓展了人物的成长与战场的视觉效果。怎能不让看过第一部的人充满期待呢?
05
此外,谈到续集还要聊到一个特殊的群体——剧场版。
尽管不同动画系列的剧场版票房差距极大,但是它们只要能够守住一个固定档期,守住粉丝群体,就能凭借角色的魅力,成为 " 年货 "。
中国的 " 熊出没 " 系列自不必说,已经成为了春节档的必备品。
日本来的 " 名侦探柯南 " 的剧场版和 " 哆啦 A 梦 " 的剧场版,都于近几年在内地院线扎稳了脚跟。
" 蜡笔小新 " 的剧场版虽然才第三年登陆内地,三十 0 多年的人气积累,会让它以后成为常客。
剧场版中值得注意的一匹小黑马,是国产的 " 猪猪侠 " 系列。它默默地在五一档为自己开辟出了一块领地。虽然其推出的几部作品票房大都在 5000 万上下,从未破过亿,但这个成绩是足够此等量级的 IP 持续下去的。
《异人之下》证明了国漫的真人化道路不好走,那何不试试剧场版呢?动画剧场版这条赛道,可别都让日本 IP 抢了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