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2024年度国内新能源车投诉分析报告,欢迎阅读。
作为国内领先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平台,车质网 2024 年共受理消费者针对汽车产品的有效投诉 173,168 宗(含第三方平台和后装轮胎投诉共 199 宗)。其中,新能源车累计投诉量为 59,178 宗,同比上涨 16.6%。从投诉占比情况来看,占年度投诉总量的 34.2%,与 2023 年相比提升 4.1 个百分点。2024 年新能源车车型投诉中,共涉及 172 个汽车品牌旗下的 600 个车系,同比增加了 19 个品牌和 142 个车系,整体投诉回复率为 96.2%,相比 2023 年提高了 1 个百分点。其中,有 78 个品牌的投诉回复率达到了 100%,同比增加 5 个品牌。
新能源车近 10 年来的投诉量整体呈现出快速走高的趋势,特别是在 2023 年出现爆发式增长,直接跨入 "5 万宗时代 "。2024 年投诉量再创新高,但同比涨幅有所下降。
1、2023 款车型投诉量一飞冲天 新车阶段抱怨增多
2023 款车型投诉量在 2024 年大幅增长,同比涨幅超过 1.8 倍,跃居车型年款投诉量排名首位,投诉占比接近 5 成,较 2023 年提高了 29.3 个百分点。此外,2024 款车型的投诉量迎来跨越式增长,总量逼近万宗,涨幅高达 38.8 倍,超过 9 成的投诉来自于自主品牌车型。同期,2021 款和 2022 款车型的投诉量大幅下降,降幅均超过 5 成。
2024 年,新能源车出现问题时间段投诉占比情况发生变化,购车 3 个月之内出现问题的投诉占比超过了总量的 4 成,较 2023 年提高了 6.9 个百分点。其中,购车 1-3 个月出现问题的投诉占比增幅较大,同比提高了 5.4 个百分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购车 6-12 个月出现问题的投诉占比缩水明显,较 2023 年降低了 7.2 个百分点。
在 2024 年新能源车车辆行驶里程投诉占比中,0-3000 公里出现问题的投诉占比出现反弹,同比提高了 4 个百分点。行驶里程 10000 公里以内出现问题的投诉占比较 2023 年提高了 3.4 个百分点。相比之下, 10000-20000 公里出现问题的投诉占比已降至不足总量的 1/4,同比减少了 8.3 个百分点。
通过新能源车出现问题时间段和车辆行驶里程投诉占比变化来看,2024 年新能源车的投诉增长集中在购车 3 个月和行驶里程 10000 公里以内的车型,新车阶段出现车主抱怨的几率增大。
2、服务问题成投诉焦点 " 价格变动 " 渐成 " 痼疾 "
2024 年,服务问题成为新能源车投诉的 " 重灾区 ",投诉量同比涨幅达 2.9 倍,创历史新高,投诉占比提高了 32.6 个百分点。反观其他投诉类型,质量问题、其他问题和综合问题的投诉量和占比 2023 年均出现回落,其他问题降幅最大,投诉占比再次回归个位数。
在 2024 年新能源车质量问题投诉故障点占比中,车身附件及电器依旧保持遥遥领先,占比已超过总量的 6 成,同比提高了 11.16 个百分点。此外,变速箱、转向系统的投诉故障点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分别较 2023 年上涨 43.4% 和 63%,但占比依旧都保持在个位数。同期,发动机 / 电动机占比大幅缩水,与 2023 年相比减少了 18.62 个百分点,投诉故障数同比下降 61.4%。
从投诉故障点来看," 混动模式转换故障 " 依旧排名首位,但投诉故障数环比暴跌,占比已降至个位数。" 转向系统异响 " 和 " 充电故障 " 成为新的增长点,投诉故障数同比分别上涨 79.7% 和 32.3%,与部分自主品牌熱賣车型有关。
新能源车服务问题的投诉问题数在 2024 年翻倍增长,主要与服务态度、人员技术和销售问题有关,三者的投诉问题点相比 2023 年分别上涨 77%、72.1% 和 57.4%。其中,销售问题的投诉问题点占比依旧大幅领先于其他各服务问题,已超过总量的 8 成。
具体到投诉问题点," 价格变动 " 成为 " 罪魁祸首 ",投诉问题数同比上涨 99.6%,占比已超过总量的 6 成,渐成新能源车的 " 痼疾 "。" 系统更新问题 " 有所反弹,投诉问题数较 2023 年上涨 13.6%,排名升至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 不按约交车 " 卷土重来,投诉问题数同比涨幅超过 2.1 倍。
2024 年,新能源车其他问题投诉问题点依旧集中在产品问题,占比已逐步逼近总量的 9 成,投诉问题点同比上涨 15.6%。" 疑似减配 " 和 " 新旧款迭代纠纷 " 成为车主抱怨较为集中的投诉问题点,两者的投诉问题数同比均出现翻倍增长。
3、进口品牌投诉占比提升 自主品牌投诉量破纪录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在 2024 年稳居主体地位,投诉量首次突破 50,000 宗,同比上涨 14.8%,但投诉占比较 2023 年略有下降。进口品牌的投诉占比出现反弹,投诉量同比翻倍增长,投诉增量集中在特斯拉旗下两款车型。
从各国别投诉情况来看,欧系和韩系品牌的投诉量涨幅翻倍,但由于体量较小,对于新能源车整体投诉量影响不大。此外,德系和美系品牌投诉量同比分别上涨 52.3% 和 49.8%。其中,前者的投诉增量主要来自于质量问题和服务问题,故障问题集中在 " 影音系统故障 " 和 " 系统更新问题 ";后者则主要来自于质量问题,故障问题集中在 " 车载互联故障 " 和 " 影音系统故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