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水果连锁王”百果园股价暴跌 核心盈利能力堪忧,欢迎阅读。
1 月 16 日,百果园集团(02411.HK)开盘后股价大幅跳水,盘中跌幅一度超过 34%。截至 1 月 16 日收盘,百果园集团跌 28.17%,报 4.31 港元。针对股价大跌,百果园方面回应称,股价波动属资本市场正常现象,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目前百果园也未对外公布 2023 年第三季度财报,外界纷纷猜测其实际表现可能不尽人意。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向网易财经表示," 我们对百果园的发展一直都不看好,通过探店访店,我们发现百果园的生意越来越差,整个货品的新鲜度也呈恶性循环,此次暴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创业之路筚路蓝缕
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12 月,于 2023 年 1 月在港股上市,上市后市值一度冲到百亿以上,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水果零售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百果园的高营收主要得益于零售门店总数的增加。据财报显示,2022 年百果园营收 113.12 亿元,同比增长 9.94%;归母净利润 3.23 亿元,同比增长 40.35%。水果及其他食品销售额为 109.82 亿元,占到总收入的 97.1%,是百果园的主要收入来源。
伴随 21 世纪初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各类连锁零售应运而生。百果园也借此赶上了时代红利,自主提供品牌和供应渠道,依靠加盟商拓展市场实现盈利,自此其加盟扩张事业蒸蒸日上。
然而,由于水果品类自身本就良莠不齐,再加之管理松散,加盟店很难像直营门店那样 " 标准化经营 ",百果园的品牌形象因一些以次充好的负面新闻造成了重创。
随后,创始人余惠勇开始了百果园的标准化之路。一度改加盟为直营,对门店员工进行严格培训,形成了标准化的流程。同时着手布局全产业链,如全球首创 " 四度一味一安全 " 水果分级体系;首个提出不好吃 " 三无退货 ";完整会员体系增强复购率和顾客粘性。经过不懈努力,百果园形成了专属的标准化和品牌效应。
2015 年,百果园全国门店数量突破千家,自此百果园在持续扩张的路上一去不复返。2019 年,百果园再次创新商业模式开始特许经营,百果园提供技术、完整供应链、品牌以及人员培训的支持,与加盟商共享商业利润,百果园从自主经营品牌完美转型为供应商。
随着收入突破百亿大关,百果园开始冲刺 IPO。然而上市路并不平坦,曾三次递表未果,其中在 2022 年被爆出门食品安全问题后,上市再次搁置;直至 2023 年 1 月,百果园才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万店计划似不被市场认同
据百果园 2023 年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百果园营收 62.94 亿元,同比增长 6.4%;净利润 2.61 亿元,同比增长 34.1%。期内百果园集团共有加盟门店 5958 家,较 2022 年年底增加了 308 家,其中加盟门店 5945 家,占比高达 99.78%。根据百果园集团信息,截至 2024 年 1 月 5 日,百果园门店数已达 6000 家。
表面光鲜亮丽的数据似乎反应着百果园的超强业绩,然而百果园 2023 年三季度财报却一拖再拖。
2024 年 1 月 5 日,百果园在深圳召开了 " 黄金十年战略发布会 ",发布下一个 10 年目标是实现门店数量超万家,以百亿营收为起点,向千亿销售规模奋进。但资本市场似乎对此并不认可,1 月 16 日百果园股价大跌,跌幅一度扩大至 30%。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向网易财经透露," 百果园的加盟模式对整个供应链的挑战非常大。其单店运营较混乱,总部对加盟店的掌控力不足,所以乱象频发影响运营和品牌形象。低毛利情况下得不到一级和二级市场的认可是意料之中。"
百果园曾在招股书中指出,公司的收入主要受加盟门店的数量和业绩的影响,尤其是新开加盟门店数量及门店经营业绩将持续影响产品销售收入和特许品牌收入。
据了解,中国水果行业产业链长,冷链覆盖率低,从生产端到消费端最少经历五个环节,损耗率居高不下。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行业损耗率普遍在 35~45%,叠加多层次分销成本后,行业利润率较低。从业务种类看,百果园销售新鲜水果、果干和大生鲜,其中水果品类营收占比长期维持在 95%,利润不可避免处于较低水平。
随着社区团购、生鲜门店等相继涌入,加盟门店生存的空间会被进一步积压,由此造成百果园万店计划的流产。招股书显示,近三年百果园新增门店的数量分别为 762 家、446 家、486 家,增速明显放缓,从而影响到百果园的营收增速。
有加盟商透露,百果园实际的回本周期漫长,许多加盟商根本熬不过回本期。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百果园自营门店仅剩 13 间,占总门店比例为 0.2%。当自营门店都面临压力而闭店,加盟门店业绩承压不言而喻。据财报显示,百果园单店年均收入已经从 2019 年的超 179 万下降了 24 万至 2021 年的 155 万。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网易财经表示," 水果零售属于低成长低收益行业,过度强调扩张会进一步削弱收益基础,不利于短期股价稳定。而低成长低收益的成熟行业,更应注重单店收益能力的提升,而不是门店数量的扩张。" 其认为,上市热度消退后,股价的支撑力量会明显减弱,而继续扩张或许非但不会带来成长,更有可能增加压力。
未来发展道阻且长
朱丹蓬向网易财经表示,百果园的股价暴跌不存在导火索,是恶性循环、长期累积的结果。2023 年许多行业不及预期,在市场整体下行趋势的背景下,消费能力不足、意愿不高是普遍现象。在百果园探店访店过程中,也发现百果园生意越来越差,不尽如人意。
据了解,近几年百果园的毛利率基本维持在 10% 上下,低于了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水平。财报显示,2019-2022 年百果园毛利率分别 9.8%、9.1%、11.2% 和 11.6%,净利率分别为 2.8%、0.5%、2.2% 和 2.7%。2023 年中期财报显示,百果园毛利率 11.3%,未有明显变动,而净利率却上升至 4.0%。背后是其降本增效,且期内销售、研发等费用均下滑所致。数据显示,其销售费用同比下降 1.7%,研发费用下降 14.1%,管理费用下降 6.6%,百果园半年员工减少了 156 人,净利率增加与员工的减少息息相关。
尽管目前市场呈下行趋势,但生鲜水果的市场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我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将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2026 年行业规模预计将增长至近 1.8 万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7.6%。
于百果园来说,快速扩张的确能带来短期利好,但以 " 长期主义 " 修练内功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