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一款来自硅谷的AI硬體,说要消灭所有APP,欢迎阅读。
AI 应用的又一种可能。
2024 年 1 月 9 日,一个小巧的方形设备在 CES 上引发了轰动。
它是以视频的方式展示,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舞台。
出境的华裔男子名叫 Jesse Lyu,他对着 Rabbit 提出一连串需求,类似 " 订一张纽约飞洛杉矶的班機,抵达后入驻某酒店 ",这之后,Rabbit 行云流水般的完成了目标。
整个过程没有使用任何 APP,Rabbit 的骚操作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图 /Rabbit
四天后,Rabbit 售罄,每台 199 美金,一共 10 万台,Rabbit 制造商将 2000 万美元的收入装入囊中。
在硅谷,Rabbit 成为炙手可热的 AI 硬體,并且杀疯了。
Rabbit 的件制造商 rabbit inc. 和 Teenage Engineering 进行了合作开发,刚刚提到的演示者 Jesse Lyu 在中国有着更为响亮的名号:硬體公司渡鸦的创始人吕骋——他现在是 rabbit inc. 的创始人之一。
rabbit inc. 最初的想法很疯狂,通过语音和一个滚轮与用户互動,完成各种任务,而不需要下载任何应用程式。因此 Rabbit r1 的官方宣传语是:" 你的 AI 助手,把话变成行动 "。
凭借这个颠覆行业的想法,rabbit inc. 两个月内获得了三笔融资,包括来自 OpenAI 的首位投资人,知名风险投资家 Vinod Khosla 的两轮投资,金额约两千多万美元,和韩国互联网巨头 Kakao 的数百万美元投资。三笔融资总额约 3000 万美元。
然而这个小东西更像是在硅谷打响一场 AI 革命:用简单的方式杀死所有 AI APP。
Rabbit 是什么?
全身亮橙色,大小与一叠便签纸差不多,Rabbit r1 的设计非常简洁,重量只有 115 克,可以轻松放进上衣口袋。
这个迷人的小硬體,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
只需要按下滚轮,说出想做的事情,然后松开滚轮,Rabbit r1 就会根据意图,执行相应的动作。
这得益于 Rabbit r1 内置的作業系統—— rabbit OS,一个基于 rabbit inc. 公司自主研发的 Large Action Model(LAM)的作業系統。LAM 是一种新型的 AI 模型,它不仅能理解人类的意图,还能根据意图执行相应的动作,这种 AI 的理解力非常近似人类。
比如,LAM 可以直接订票、购物、娱乐等,不需要任何 API 接口或集成,还可以生成各种内容,像是诗歌、故事、代码、歌曲等完全不在话下。
操作说明里显示,LAM 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爆表。Rabbit 知道用户在 " 说什么 ",LAM 这种新型的基础模型结合了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和逻辑推理,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模仿用户日常行为,理解人的复杂意图,并通过控制程式完成任务。
Rabbit r1 的目标是颠覆 AI 产业,打造一个更直观、高效、智能的人机界面,它有一块小螢幕,可以查阅在进行的任务,这让繁琐的应用操作变得可视化。
举个栗子。你可以直接说:"Rabbit,帮我订一张明天从北京到上海的机票 ",Rabbit r1 就会自动打开班機搜索网站,为你找到最合适的机票,并完成预订和支付的过程。
这还不算完,如果你说:"Rabbit,帮我订一张明天从北京到上海的机票并且预定一辆出租车送我去某酒店,我要订一间标房。"Rabbit 会按照需求的顺序帮你处理完这段任务。
甚至你也可以说:"Rabbit,给我写一首关于夏天的歌 ",Rabbit r1 就会利用 LAM 的生成能力,为你创作一首原创的歌曲,并播放给你听。你还可以说:"Rabbit,教我怎么做蛋糕 ",Rabbit r1 就会为你找到最佳的蛋糕食谱,并一步一步指导你完成制作。
Rabbit r1 的颠覆性,它可以替代所有的 AI 应用,无论是语音助手、搜索引擎、社交媒体、音乐平台、教育軟體,还是游戏、电影、新闻等,Rabbit r1 都可以一一满足需求,而且更快、更准、更全面。似乎只需要一个设备,就可以享受所有的 AI 服务。
从 1 月 9 日 CES 上的演示引起轰动后, Rabbit r1 在四天内售罄了前三批的预订,总计 10 万台,创造了 2000 万美元的收入。Rabbit r1 的售价为 199 美元,预计在 2024 年 3 月开始发货,但需求量远超过了供应量,许多用户都在等待下一批的预订开放。
谁制造了 Rabbit?
Rabbit r1 的背后,是一家名为 rabbit inc. 的 AI 创业公司,它成立于 2022 年,总部位于洛杉矶。
这家公司由 Jesse Lyu 创立。在硅谷,Jesse Lyu 被称为年轻的 AI 天才,在中国,Jesse Lyu 是吕骋,他曾被称为最狂的创业者——曾经创办过多个知名的互联网项目,如 Flow、渡鸦、Midjourney 等。
图 / 吕骋
吕骋在 2019 年开始专注于 AI 领網域,他带领团队开始开发 LAM 模型。那时吕骋对现有的 AI 产品感到非常不满,他认为,现在的 AI 产品都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它们只能生成文本,而不能生成行为。这就导致了用户与 AI 的互動非常低效,需要在各种 APP 之间切换,或者通过 API 进行有限的操作。
这有点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 APP 和 " 超级应用 " 之间的关系。
rabbit inc. 希望 AI 不仅能理解自然语言,还能模仿和执行人类的行为,比如操作网站、应用程式、游戏等,用户只需要说出自己的需求,就能让 AI 帮忙完成,于是 Rabbit r1 就诞生了——它给 AI 产业带来了一个新的方向," 行为模型 "。
Rabbit r1 的目标是要消灭 APP,让用户不必在各种視窗之间来回跳转,而是仅用单一界面就可调用所有工具,以此替代目前人类与手机 APP 的触控互動,进一步革新人机互動的效率和体验。
在硅谷,围绕 AI 展开的硬體开发大战已经一触即发。
比如苹果前高管成立的硬體初创公司 Humane,他们做的可穿戴设备 AI Pin 于去年 11 月公开亮相;而谷歌正计划在手机 Pixel 9 上推出新 AI 助手,以及具有物体识别功能的 AI 眼镜等。
亚马逊的智能音箱产品也将迎来生成式 AI 的加成,去年就预告了基于新的大语言模型构建的新版 Alexa,使其表现更加接近人类。
苹果在生成式 AI 硬體方面非常低调,有传言称苹果已经有关于生成式 AI 的重要计划,包括在 Siri 中引入大型语言模型,建造 AI 伺服器等。
说回 rabbit,这家在硅谷的 " 小 " 公司,正在和其他 AI 公司一起联手,以小博大。
rabbit inc. 在 1 月 18 日宣布与对话式答案引擎公司 Perplexity 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对于前 10 万名 rabbit r1 订购顾客,Perplexity 将免费提供一年的 Perplexity Pro 跨平台服务,价值达 200 美元。包括了每天 300 条以上 Copilot 助手调用次数和 5 美元 API 使用额度,解锁檔案上传功能,还能在 GPT4、Claude-2 和 PPLX 自研在线 LLMs 等大模型中任意选择,并获得更及时的客户支持。
rabbit 在社交媒体 X 上写到:" 我们始终在寻找顶尖的 AI 服务和合作伙伴,以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因此,我们很高兴宣布与 Perplexity 合作,以增强 rabbit OS 的自然语言搜索功能。"
这或许就是技术之外,硅谷那些崛起的 AI 公司强大的原因之一:他们懂得通过技术、服务的融合,互相增加吸引力,最终生产出更伟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