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江淮汽车进击智能化:业绩高歌猛进,业务四处开花,欢迎阅读。
今年的车市如同一块残酷的 " 试金石 ",既是弱者的泥潭乃至坟墓,也是强者更上一层楼的踏板。
近日,江淮汽车交出了含金量极高的上半年报告——营收同比增长 25.87%、净利润 1.55 亿元、产量同比增长 21.03%、销量同比增长 18.53%、总资产、现金储备均同比增加……
其实,从营收、利润到销量,实现任何一个指标的单独增长,都并不算太难,但就今年以来的行业状况而言,实现各指标的全面提升,极为难能可贵。
上半年,价格战同时席卷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了生存下去,大量车企选择了牺牲利润保销量。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车企最终两样指标一样都没有保住。
通过拆解江淮汽车的财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家立足于安徽的老牌汽车集团正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狂奔,其背后驱力既包括对汽车细分市场走势的准确判断与提前卡位,也包括电动化、智能化机遇的深刻洞察与强势掌握。
商乘销量双增,支撑业绩全面提升
江汽集团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项兴初 发表《以智能领导智能》主题演讲
财报显示,江淮汽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23.69 亿元,同比增长 25.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5 亿元,回归盈利轨道。
江淮汽车业绩增长并非偶然,背后是两倍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销量增速。今年 1-6 月,江淮汽车累计产量 28.33 万辆,同比增长 21.03%,累计销量 27.88 万辆,同比增长 18.53%。作为参照,今年 1-6 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同比增长 9.8%。
值得注意的是,受购置税及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出影响,中国乘用车市场 2022 年年底消费透支,导致今年上半年电动乘用车市场增速放缓,燃油乘用车市场停滞不前。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上半年汽车销量 1323.9 万辆,同比增长 9.8%,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 374.7 万辆,同比增长 44.1%。而剥离新能源汽车后,上半年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仅为 0.3%。
作为一家 " 商乘并举 " 的大型汽车集团,江淮汽车上半年乘用车共计销售 16.25 万辆,同比增长 29.09%,上半年商用车累计销售 11.63 万辆,同比增长 6.37%。这份商乘销量双增的成绩单,含金量相当高。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判断,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处于普及初期向普及后期过渡阶段,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新车销售由增量市场逐步转向存量市场。
因此,对于中国车企而言,只在国内市场 " 内卷 " 并不明智,只有将目光放在全球才是长期之策。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企业出口 214 万辆,同比增长 75.7%,中国今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
在中国汽车出海热潮中,江淮汽车走在行业前列,锁定了巨大的海外市场空间。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江淮汽车累计出口 8.92 万辆,同比增长 82.98%。截至目前,江淮汽车累计出口超 115 万辆,在多个海外市场斩获销售冠军,足迹已遍布全球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江淮汽车与腾讯集团智慧出行战略签约仪式
随着营收、利润、销量表现全面增长,江淮汽车的品牌价值也不断提升。6 月中旬,全球知名品牌排行榜凯度 BrandZ 携手谷歌发布了《2023 凯度 BrandZ 中国全球化品牌 50 强》榜单,江淮汽车位列中国全球化品牌第 36 位,相较 2022 年上升了 4 个名次,这是江淮汽车连续三年荣登该权威榜单。
多元增长引擎,带来一流抗风险力
电动化、智能化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也同时伴随着更残酷的洗牌,其中业务布局薄弱、利润来源单一的企业更容易被淘汰出局。
从业务版图上看,江淮汽车无论在商用车还是在乘用车市场,布局均极为多元化。
商用车方面,全新悍途实现皮卡全面乘用化、全面智能化和全新共创模式,标配最新研发的智聆 3.0 车联网系统。骏铃聚宝盆采用德润 D2X2 动力和 PS 功率分流插电式强混动系统,油电切换平顺,比同级燃油车加速性能提升 35%、省油 30%,满油满电续航超 1000 公里。
乘用车方面,A 级纯电动车钇为 3 搭载江淮钇为四大解决方案:安全性超高的蜂窝电池、九合一超级电驱、全车中央空调以及五星碰撞安全标准。MUSE 共创智电架构概念车瑞风 RF-M,可实现 L2+ 智能辅助驾驶及前沿智能座舱体验,基于 RF-M 打造的量产车江淮瑞风 RF8 已亮相发布。未来几年 , 江淮汽车基于 MUSE 架构陆续推出由四大主力车型构建的产品矩阵 , 实现从家用到商务、从中型到大型、从电混到纯电的全面布局。SUV 车型江淮 QX PHEV 纯电续航达 110 公里,综合续航达 1250 公里,将于 9 月中旬正式上市。
全新智能电混 MPV ——瑞风 RF8
江淮汽车对布局方向的选择,颇具战略眼光,无论是皮卡、A 级纯电车,还是混动车、MPV 等,都是增长迅速、潜力较大的优质赛道。
近年来,随着重庆、河北、陕西等越来越多地区解禁或者逐步放宽皮卡进城限制,皮卡市场热度提升。而随着新能源国补 2022 年底退出,混动车此前相较纯电车面临的补贴劣势消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插混车型销量同比增长达 91.1%。
A 级车是销量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区间,也是燃油车最后的 " 阵地 ",随着技术成熟,如今电动车在 A 级车开始加快替代燃油车。近两年来,随着 " 二孩 "" 三孩 " 政策落地,中高端 MPV 也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乱象充斥行业,江淮 " 正道 " 狂奔
今年以来,在市场 " 内卷 " 加剧的情况,车企为了生存,从 " 价格战 " 到 " 口水战 " 无所不用其极,行业乱象频出。
在巨大压力之下,追求见效快、耗时少的各种短期手段,本来无可厚非。但 " 耍小聪明 " 是每个人都会的技能,这只能减少车企短期在销量层面的损失,无法真正支撑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变革期持续向前,并真正占据优势生态位。
回顾过去两年,可以清晰看到的事,作为国内老牌汽车集团,江淮汽车将精力集中用在品牌塑造和技术创新的 " 正道 " 上。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江淮汽车研发打造的 DI 平台重新定义纯电 A 级车,MUSE 共创智电架构是中国品牌首个 MPV 专属架构,而高智能、高性能 MIS 智能架构足以定义智能汽车新标准。
全球第二代纯电平台—— DI 平台
生产制造环节智能化水平直接关系到车企的成本与效率。在智能化制造层面,江淮汽车还构建 J-MES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实现智造现场 " 人 - 机 - 料 - 法 - 环 - 测 " 的广泛互联和感知,支撑生产过程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
在品牌塑造方面,江淮汽车重整品牌架构 , 聚焦 JAC 并以全新 "JAC" 乘用车形象 , 以智能为关键核心聚焦未来发展。同时,江淮汽车发布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品牌——江淮钇为,全面迈入智能电动时代。
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品牌重塑 , 都离不开充足资金的支撑。财报显示 , 今年上半年 , 江淮汽车研发费用 8.19 亿元 , 同比增长 23.4%。根据规划,未来五年 , 江淮汽车将引进超 5000 人次的智能领網域研发精英 , 累计研发投入将达到 120 亿元。
在 " 内卷 " 的时代," 以邻为壑 " 行为越来越常见,而江淮汽车却展现出无比开放的姿态,与伙伴打造了强大合作生态,实现了高度的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战略合作不断深化,与蔚来累计合作交付超 30 万台,实现千亿产值,除伙伴车企,江淮汽车还有强大的产业链朋友圈,包括与中国科大、科大讯飞、华为等科研机构或科技企业在智能语音、5G、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網域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合作。
结语
拥有现在,也提前锁定了未来。这句话完全可以用来描述江淮汽车的状态。从长期来看,江淮汽车对智能电动赛道的扎实布局已经全面铺开,帮助其成功占据了优势生态位。随着汽车行业转型势头进一步深化,江淮汽车未来还将迎来比当下更惊艳的持续收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