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202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了哪些领網域?去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2.75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同比下降1.6%……,欢迎阅读。
1 月 26 日,央行发布《2023 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237.5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6%;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 22.75 万亿元,同比多增 1.31 万亿元。
具体来看,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放缓。2023 年末,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 12.8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增速比上年末低 2.2 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38.17 万亿元,同比下降 1.6%,增速比上年末低 2.8 个百分点。同期,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 52.63 万亿元,同比下降 1%,增速比上年末低 2.5 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企事业部門贷款稳步增长,中长期贷款增速维持高位;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高增速;普惠金融各领網域贷款增长较快;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较大;住户消费贷款增速回升,经营性贷款保持较快增速等。
去年人民币贷款增加 22.75 万亿元,同比多增 1.31 万亿元
《报告》显示,2023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237.5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6%;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 22.75 万亿元,同比多增 1.31 万亿元。
其中,企事业部門贷款稳步增长,中长期贷款增速维持高位。2023 年末,本外币企事业部門贷款余额 157.0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7%,增速比上年末低 0.9 个百分点;全年增加 17.72 万亿元,同比多增 9515 亿元。
分期限看,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 53.91 万亿元,同比增长 8.2%,增速比上年末低 4.8 个百分点;全年增加 4.12 万亿元,同比少增 1.55 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 98.7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7%,增速比上年末高 1.2 个百分点;全年增加 13.51 万亿元,同比多增 2.46 万亿元。
另外,记者注意到,2023 年末,普惠金融各领網域贷款、绿色贷款、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 29.4 万亿元、30.08 万亿元、56.6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3.5%、36.5%、14.9%。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从总量看,2023 年全年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 22.75 万亿元,同比多增 1.31 万亿元,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正在恢复之中,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增强,为经济持续整体好转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结构看,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民营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網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普惠金融贷款、绿色贷款、涉农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达 23.5%、36.5%、14.9%,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 21.9%,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提高。
董希淼进一步指出,从信贷增长的构成看,2023 年全年住户贷款增加 4.33 万亿元,同比多增 3648 亿元;本外币企事业部門贷款全年增加 17.72 万亿元,同比多增 9515 亿元,呈现 " 二八 " 现象。
其中,企事业部門贷款增量是信贷增长的主要贡献项。这表明,在政策推动之下,企事业部門融资需求恢复得较快。在企事业部門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加 13.51 万亿元,占企事业部門贷款增量的 76.24%,表明企(事)业部門融资的稳定性不断提升。
但同时,住户贷款增量仅占各项贷款增量的不到 20%,远低于 2019 年的 44.20%," 企业强,居民弱 " 问题贯穿全年。这反映出 2023 年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的意愿不强、能力下降。
个人住房贷款同比下降 1.6%
《报告》显示,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较大。2023 年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1.2 万家,获贷率(获贷率为获贷企业户数与名录内企业总户数之比)达 46.8%,比上年末高 2.1 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 2.45 万亿元,同比增长 21.9%,比上年末低 3.8 个百分点,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 11.8 个百分点。
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21.75 万家,获贷率为 54.2%,比上年末高 0.8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 13.6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3%,比上年末低 0.8 个百分点,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 5.2 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放缓。2023 年末,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 12.8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增速比上年末低 2.2 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38.17 万亿元,同比下降 1.6%,增速比上年末低 2.8 个百分点。同期,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 52.63 万亿元,同比下降 1%,增速比上年末低 2.5 个百分点。
董希淼称,2023 年住户贷款增长较慢,是信贷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的主要拖累因素。2023 年个人住房贷款同比下降 1.6%,增速比上年末低 2.8 个百分点。2024 年,提振居民消费需求是重中之重。因此,建议继续采取更有力有效的政策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加快发展消费金融,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同时,董希淼指出,建议以更坚决的态度出台一揽子、系统性的政策,全面提振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和预期,稳住和扩大居民住房消费。比如,除一线城市之外全面取消限购、限贷、限售等限制性措施,继续降低或取消房贷利率下限,降低存量二套房贷利率;加快落实住房租赁 " 金融 17 条 ",继续增加补充抵押贷款(PSL)额度,促进 " 三大工程 " 建设,加快形成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