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不敢请假的打工人,带火了“24小时出国游”,欢迎阅读。
周末出游,是打工人的自我和解。
从周五下班到周一回到工位,可以是宅家的 60 个小时左右,也可以是上海去濑户内海骑行、杭州飞济州岛看海、北京去海参崴吃帝王蟹。利用高铁票和飞行优惠票,打工人周末出游的半径正迅速扩大。
凭借与甲方沟通中积累的韧性,打工人与航司 APP 的特价票进行博弈,用 Excel 表格计算红眼班機的价差,用周一卡点返程对冲 0.5 个请假部門。上班练出来的技巧,用在以小时为部門计算的极限旅游里,为的是构建起临时乌托邦。
即使请假很难,也能把周末游的目的地筛选范围拓展到西欧、北美甚至北极圈;哪怕仅有 24 小时的单休,周末出国游的梦想也绝不低头。毕竟,真正的 " 旅游特种兵 ",擅长用最小时间部門丈量世界。
24 小时游东京,南京打工人说 " 完全可以 "
00 后的培根是动漫迷,一直计划前往日本旅游。五一、国庆长假,机票、住宿等成本翻几番,远超一个职场新人的负荷。家住南京的她本可以利用周末两天出游。不巧的是,单休的工作一旦请假,后面工作量就会堆积起来。
顶着 " 长假贵、请假难 " 的压力,培根邀请好朋友小时来一场 " 大冒险 " —— 24 小时南京往返东京。这趟东京一日游,是她们的第一次日本游,也是 P 人和 J 人的合谋。
3 月初的一个周五晚 9 点,她们从南京的住处出发,深夜 2 点登上飞往东京的班機,在周六早上 6 点被东京的日出唤醒。由于当日往返,两人只带了随身背包,省下了等托运行李的时间,也免了拖箱穿梭的累赘。一出成田机场,她们直奔市区,早上 9 点半已抵达浅草寺。到便利店干一瓶抗疲劳饮料后,正式拉开这次东京游。
随兴的 P 人培根沿着东京地铁线路筛选出想去的目的地,擅长规划的 J 人小时细化行程细节,提前找到最佳打卡位及拍摄試映片,甚至连门店是否可刷卡的信息也查个一清二楚。
但行程里最难预料的是天气。三月里的东京,阴晴不定。接受新周刊采访时,小时说:" 我们俩已做好了下雨也要硬玩的心理准备,毕竟来都来了。" 幸好,当天上午放晴,她们得以在东京塔下拍到满意的松弛感照片。
△浅草雷门前留影。(图 / 受访者供图)
当然,即使规划妥当,仍会有意外状况。看过动画《火影忍者》后,培根就心心念念主角鸣人最爱的日式拉面。这次东京之旅,自然也少不了打卡同款。没想到,她精心挑选的一家平时客流较少的拉面店,当天居然爆满。等位 40 分钟,狂炫 10 分钟,最后还是因为时间不够而跳过了银座的行程。
整趟行程里,两人最意犹未尽的是水獭店。原本对水獭无感的小时,一进店就彻底被水獭的可爱所征服。顾客拿着食物,水獭就热情跳过去亲近。等玩累了,它们还会趴在客人的怀里呼呼睡觉。"(这家店)我们俩只安排了半小时。如果时间不是很赶的话,真想加到一个小时。"
△让人意犹未尽的撸水獭环节。(图 / 受访者供图)
24 小时里,小时走了两万多步。周六晚 10 点登机回国,周日深夜 2 点半到家,凌晨 4 点补觉。培根比小时更狠,在南京机场的候机大厅凑合着睡到天亮,周日早上 7 点多,从机场坐地铁去上班。"(培根)当晚在机场睡得挺好的,接着去上班也没感觉很累。"
△小时(右)与好友培根在东京的路途上。(图 / 受访者供图)
不累,可能是 " 真玩累了 ",也可能是 " 真满足了 "。在单休日完成了 24 小时出国游,吃了 " 请假羞耻 " 的苦,却也算创下个人壮举,更难得的是有好朋友愿意与自己一起冒险。
只是,24 小时游东京,真能放松玩?小时表示:" 东京交通换乘挺快捷的,两个点之间坐地铁只要十来分钟。我们在路上没有浪费很多时间,看起来就很松弛。"
由于不用住宿、非国内长假出行,小时不仅省下较高昂的东京住宿费用,而且能买到价格更实惠的机票。她这趟东京游仅花了 3300 元,其中包含往返机票 1600 元、签证、吃饭和购物等。" 如果我们不是在樱花季出游,往返机票最便宜可到一千块左右。"
回国后,小时把这段 24 小时东京游剪辑成 vlog 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共获得了 100 多万的浏览量。这条视频的转发量远高于点赞量,而首赞留言则是找她要旅游攻略。" 估计大家也想挑战一下吧。之前我们一直没勇气做这事,但实践下来,发现我们完全可以做到。"
上海周末往返北极圈,特种兵里的兵王
有人单休游东京,也有人双休冲出亚洲,飞越欧美乃至北极圈。仅 2024 年,在上海工作的博主 @Stark 就利用周末时间打卡了 43 个国家,全年飞行累计 80 万公里,相当于广州往返北京 223 个来回。
Stark,人称 " 特种兵里的兵王 ",所走的旅游赛道是 " 穷人没钱搞,富人没精力,闲人不需要 "。他把从上海去土耳其的 12 小时飞行叫 " 郊游 ",连班機中转的几个小时也要抽空回去上班——为了省下 5000 元的机票钱,他购买了温州始发、上海中转的跨洲机票,周四晚下班后,先坐高铁去温州,再从当地坐飞机回上海中转,周五下班后,接着乘坐第二段班機,飞往西班牙马德里。
对于 Stark,地球另一端的寂寞与热闹,都压缩在一个周末的往返里。刷到极低价的廉航机票,Stark 说自己心动了。他曾经周六凌晨从上海出发,经巴黎转飞芬兰罗瓦涅米,脚踏北极圈分界线,到曾有 " 地球最北 " 之名的麦当劳吃顿饭,转身又回去上海工作。
三月初的周末,他去参加了西班牙最盛大的狂欢活动——法雅节。白天轰隆隆放烟火,夜晚动次打次蹦迪,巨大彩色木偶遍布街头巷尾。从上海过去西班牙,倒时差这件事,在 Stark 身上仿佛并不存在。参加狂欢节的第一天,他只在办酒店入住时休息了一小时,其余时间都是一顿暴走,直到次日凌晨两三点。
看完别的旅游 vlog,会想把路线复制粘贴,收入自己的旅行计划里。但看完 Stark 的旅游 vlog,只会感到 " 震撼到无语 "。他不仅工作日要上班、周末出国玩,而且还要订下一周出游的机酒,写上周末视频的文案、录口播、剪视频。他也许有一个团队,又或者是一个人活出了一个团队。无论如何,这样的周末出游简直是催命,跟工作中步步紧逼的节奏相差无几。
我尝试过联系 Stark 进行采访,但他估计忙着准备上班和旅行,并没有回复。于是我只能从他账号的置顶帖和说明视频中了解他的情况。据分享,Stark 是上海某互联网大厂的打工人,有年假但不多。除了短促的周末游,他也会利用宝贵的年假进行深度游,例如国庆节加年假到拉美进行深度旅行,又或者前往南太平洋斐济这样的小众目的地。
对于紧促的旅行节奏,Stark 自认是从大学时期坐绿皮车穷游后适应的。后来到上海工作后," 周末随心飞 " 等产品更是大大拓展了他周末出游的半径。疫情三年积攒的旅游热情在 2023 年初被重新激发。
Stark 分享了许多跨洲旅行省机票、调时差的方法,但他至今都没透露过每次周末出国游的费用情况。网友只能从商务舱、酒店等级等细节推测,应该 " 不便宜 "。除了财力外,体力的考验自然是让普通人望而却步的另一个重点。Stark 认为:" 身体上是非常累的,但是精神上的收获足够去抵消这种疲惫带来的痛苦。"
出国旅游容易了,但休假却变难了
这种高强度的跨洲旅游,不仅令普通网友感到震撼,而且身经百战的旅行博主也表示 " 不理解 "。
裸辞环球旅游博主 @流浪鱼干曾发帖询问 " 到底谁在周末极限旅游?"。在她看来,工作日累得要死,周末只想在家休息;短短两天的时间根本没法好好体验一座城市,再考虑上机票、住宿的话性价比也不高。
这帖子引来 1300 多条评论,意见两极分化。不少网友认同博主,认为周末两天出国不能玩好,舟车劳顿会让身体吃不消。另一拨网友则认为,周末出国游是给日常生活创造一些新鲜期待,尤其是 IP 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网友们。
获得高赞留言的一位网友表示,过去两年他都保持周末出国特种兵式旅游的节奏,周一还无缝上班,却不觉得累。比起体验目的地的广阔度," 出国特种兵 " 更追求体验的垂直度,例如去海岛国家潜水,去日本泡温泉、滑雪,去韩国看海、泡咖啡店。
除了活动体验外,有网友周末出国不是追求沉浸式旅游,而是为了 " 去班味 ",给高强度工作的自己喘口气。" 只要我在一个说普通话的地方,我就觉得工作永远追得上我。" 评论区里的一条留言写道。
与 " 随地大小班 " 形成对比的是,客观与主观条件共同造成了请假困难。比如,很多时候,明明是自己的假期却不敢申请。近日 # 休假羞耻该成为过去式了冲上话题热搜,引发讨论。然而,打工人尽管在网络上慷慨激昂,但为了保住饭碗终究隐忍不发:带薪年假,年年过期;加班调休,月月作废;头疼腦热,天天坚持。
当 " 休假羞耻 " 仍是进行时,当单休仍是南北通用款,当随地大小班依然是默认模式,恐怕 " 周末特种兵 " 只会在打工人群体里继续流传、变形以及更新。
在崇拜数字增长的单调日常里,不如将生活撕开一道口子,塞进山川湖海、城市烟火,来一场悄无声息的温柔反抗,重新确认 " 我活着,真的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