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这TVB大尺度剧,只剩低俗,欢迎阅读。
TVB" 年代剧 ",《一舞倾城》开播了。
王晶担任制作人,钟少雄监制。
虽有王晶站台,但显然如今已经过了可以盲目相信的时光。
毕竟,曾经的王晶拍女性的侠气:
(一眼万年的赵敏回眸)
拍女性的魅:
但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审美滑坡,冷饭一炒再炒,不见诚意全是情怀:
(谁看了都得忍不住感慨一句:王晶老矣)
又在近几年试水网飞却 " 败走 " 之后,王晶选择了回归 TVB 怀抱。
受《华灯初上》的启发,把目光再次放到了熟悉的 " 夜总会题材 "。
开播之初,《一舞倾城》的噱头喊的响亮,号称港版《华灯初上》。
80 年代 " 万国城 " 夜总会工作的风尘女子的视点出发,试图讲述香港 80 年代,经济起飞,股市大涨,声色犬马时代故事。
其中最熟悉面孔是扮演妈妈桑的陈法蓉。
1989 年港姐冠军,延续了最初的摩登利落女郎风格,鬓角一梳,陈法蓉靓的一如既往。
而剧中尺度则一度大到观众向电视台举报的程度。
再看豆瓣评价一星、二星整齐划一:
" 尺度大是大不过演技真的烂。"
" 好烂,连华灯初上的边儿都没沾上。"
" 不建议和家人一起看,特别是爸妈,不要问,问就是发生了惨案。"
以及冷嘲热讽的 " 不愧是烂片之王 "。
依旧是熟悉的大尺度烂梗做派,但除此以外,槽点更多并无惊喜。
搭上网飞的台剧已经起飞,而 TVB 剧却还在反复缅怀那回不去的黄金时代。
王晶重振港剧?
悬得很
《一舞倾城》初看港味很浓,但却经不起琢磨,否则过时味更高于怀旧味。
说是港版《华灯初上》更有蹭热度之嫌," 剧情、动作、犯罪 " 效果不佳。
反而本质更像职场剧,再辅以曾经的经典 TVB 风格还有点情景剧的感觉。
剧情多围绕当时最大的夜总会 " 万国城 " 展开,这里有超过一千名的舞小姐。
在当时,一般白领的月薪只有五千到两万,而最红的舞小姐,一个月能从客人身上赚到几十万。
是赵盼儿来了,都要感慨一句 " 香港富贵迷人眼 " 的程度。
彼时的香港贫富差距已经十分显著。
富二代可以站在高楼之上眺望整个香港然后感慨一句:
" 你看下面,全都是钱,很容易赚。"
(打工人哭死)
每个时代的灯红酒绿的璀璨之下都有一群身不由己的底层人群存在。
而她们就是《一舞倾城》的主角团们——万国城的小姐们。
38 组的妈妈桑沙律带着一众姐妹生活所迫勇闯夜场。
在推杯换盏的夜场里,沙律妈仗义,八面玲珑且胆大心细。
比如会贴心劝诫恋爱腦的队员 money:
也会颇有心机的带新人 kk 去桑拿房 " 面试 ":
作为前黑帮大佬的女人,沙律妈遇事也是真上:
且有一说一的是,陈法蓉撑起了这部剧 90% 的演技。
TVB 回不到黄金年代大概其中就能窥见一二。
说回剧中,作为万国城的最强销售组,沙律妈手上有两张王牌。
自己卖身为男友赎身的顶级恋爱腦 Monica:
和涉世未深妈宝女 + 恋爱腦的 kk:
有了爱情的调和,色情故事的底色都会添加几分浪漫。
比如有观众已经磕起了 " 富二代和 kk" 的摸头杀。
也有人深受感动的磕起了大哥和大嫂的 " 铁窗泪 " 爱情。
此外,剧中出现了大篇幅的女孩子聚在一起互相鼓励贯穿落实 girls help girls 的场景。
但这些爱情浪漫和女性友谊的加持却反向美化了 " 舞女的职业 ",夜总会成了淘金时代女孩们乘风破浪的庇佑所。
这也使得一定程度上淡化和消磨了那个时代背后蝇营狗苟的无奈。
靠尺度博出位
王晶也只剩狗血和低俗
所谓的港味也不过蹭着情怀经不起推敲,布景和道具简单粗暴毫无用心。
滤镜上的有够厚重,却遮掩不了不合时宜出现的那些家居电器。
尺度有了,但很 low,只是出于单纯的吸睛噱头。
王晶曾毛遂自荐《一舞倾城》:一路看下去,你会越看越喜欢。
但截至第 2 集,观众弃剧的想法更浓烈。
主角团集体游说劝人为娼,最后还是亲妈推波助澜。
说起引以为傲的 " 黄花大闺女 " 的身份十分引以为傲。
" 你要去做,就要去最大、最旺、最肯砸钱的夜总会去做。"
有了亲妈的鼓励,kk 自然义无反顾的下海。
而 kk 选择这条道路的起初,是因为母亲识人不清,家里有一位禽兽继父。
初衷是为了逃离。
看似合理,但你细品这逻辑,朋友帮助她逃离一个禽兽的办法,是去面对更多的禽兽。
且在好闺蜜细细粒的形容下,你甚至不会觉得夜总会舞女职业有任何不堪,甚至被粉饰成一个事少钱多的好职业。
非常坦荡,还有点子骄傲。
如果一句 " 挣钱不寒碜 " 那么轻易,那么当年依萍又何苦对父母遮遮掩掩。
剧中为职业正名场景同样非常之多:
Michelle 应征见习妈咪的时候这样形容夜总会妈咪:
" 不让队员觉得自己从事不道德行业,而是在做公关。是为客人解决烦恼,而不是做妓女。"
还提到了 " 金鱼 " 和 " 木鱼 " 之说,建立 " 卖艺不卖身 " 人设。
但这条底线有多坚固又未必见得。
对舞女职业的 " 去污名化 " 不是一味 " 美化 ",就目前来看,导演并未聚集到时代下女性真正的困境。
反而会一度让人认为,女性困境源于自身三观局限性和 " 遇人不淑 " 导致的。
Monica 明明具备社会竞争优势,却为了男朋友盲目的一再降低底线最后面临被抛弃的悲惨结局。
亲妈鼓励女儿去做舞女挣钱,最后再要她为了钱去向和富翁上床。
而 kk 的态度呢,一开始奋力反抗斥责,却在知晓心意的富二代有某种怪癖后,心灰意冷的差点妥协。
明明口号喊的大声 " 女人要多爱自己 "。
可行动上,都是精神依附异性而不自知的恋爱腦。
这样的刻画只会让舞女的不幸怪罪于女性的自甘堕落。
甚至,剧中实现的为职业去 " 污名化 " 非常的理想主义,完全与现实情况相违背。
它来自于所有人打心底的对它的正视,没有丝毫有色眼镜。
舞女拉闺蜜入职认为是救对方于水火。
亲妈鼓励入职看好行业收入,可以挣够了再找个好人嫁了。
夜总会遇到同学也能从容相谈,kk 不自卑,同学无歧视,一切岁月静好背后却是一种失真感。
这样的 " 洗白 " 没有说服力。
反而让我想到一部名为《爱情宝典》的老剧,其中一个单元里 " 卖油郎独占花魁 ",讲述了关于红尘女子的爱情故事。
却假借爱情之名,讲述了飘零乱世里那些不屈于命运的底层韧劲。
又或者《喜剧之王》里,笑中带泪的柳飘飘 ......
宏大时代下的渺小个体,牺牲她们的,从来都是那个时代下的蝇营狗苟。
而《一舞倾城》的问题在于,明明标榜 " 时代剧 ",却没有时代。
算了,还是听歌吧 ......
(《一舞倾城》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