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这个湖南小城,一年狂揽500亿,欢迎阅读。
世界上每燃放三朵烟花,就有一朵来自浏阳。
前段时间," 浏阳烟花放大招 " 的话题冲上抖音热搜第一,相关视频引发网友纷纷点赞。
视频中,一束束烟花仿若流星从时光之门倾泻而下,缓缓坠落人间。有不少网友评论说," 浏阳烟花已经进化到了下一个 level"。
图源:浏阳天空剧院
据悉,这是当晚焰火燃放方——庆泰花炮公司董事长黄蔚德为已故母亲设计、燃放的特别焰火。
黄蔚德母亲去世的时候,科技不是特别发达,所以两人连一张合照都没有," 烟花是天上落下的眼泪,代表着永不失联的爱 "。
不仅这次,这两年浏阳烟花在短视频平台赚足了关注度,频频出圈。比如七彩祥云烟花,星空烟花,蓝色烟花,瀑布烟花 ……
图源:不然 PartinG
图源:禾薇日记
再比如 2023 年春节期间走红的 " 加特林烟花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的脚印烟花,卡達世界杯闭幕式上的烟花,也都是来自湖南浏阳。真不愧是,世界烟花看浏阳。
但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由于全国性禁售禁燃政策,浏阳烟花一度陷入沉寂。直到 2023 年,浏阳烟花再次崛起,产值超过 500 亿元,与 2022 年相比增长约 65.8%。
它又是如何积极自救、浴火重生的?
01 湖南五线小城,中国烟花之乡
花炮(又称烟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时期就有燃爆竹驱邪的风俗,到南宋开始,民间燃放花炮逐渐盛行。
位于湘赣边界的浏阳有着制造花炮的天然地理条件,一来地势起伏,山与山相连,可以阻隔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为花炮制造构建起天然的安全屏障。
二来由于山多,花炮制作的原料充足,生产制造花炮所需的硫磺、土硝、杉木炭这些原材料都能在浏阳境内找到,浏阳人制作花炮大多能就地取材。
据浏阳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浏阳成为湖南爆竹制作中心;到光绪年间,浏阳烟花开始出口,远销印尼、马来西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浏阳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做花炮,一度有 " 十户九爆 " 之称的说法。如今,全市依旧有 30 万人从事烟花生产,占到总人口的 20%。
这里有花炮广场、花炮大道、花炮女神雕像、花炮新村 …… 甚至在某些镇,70% 的居民都是烟花从业者,花炮也是浏阳很多当地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一个村、或者几代人从事花炮生产的现象屡见不鲜。
可以说,花炮养活了一方水土的人。如今浏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5.47 万元,远高于湖南全省平均水平(3.59 万元)。曾经有一位浏阳本地的司机说到," 在我们这,没有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大家也不必赶春运,因为有烟花。"
与晋江不同,同样是产业基地,晋江的制鞋业有特步、361°、匹克、安踏等众多品牌;而浏阳的烟花企业则是共享一个大品牌:浏阳烟花。
1995 年,浏阳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 " 中国烟花之乡 " 称号。现如今,全国超 50%、全球超 60% 的花炮都产自这里。在行业内有个共识,世界上每燃放三朵烟花,就有一朵来自浏阳;中国人每点燃两个花炮,就有一个来自浏阳。
烟花虽美,但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安全事故和污染等负面新闻,烟花产业也一度被视为低端产业和落后产业,行业内的人 " 一度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
出于对燃放安全和空气质量的考虑,从 2013 年开始,禁燃令开始在全国大范围推行,截至 2022 年 6 月,全国 90% 以上大中型城市中心区網域和 1000 余家县網域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随之而来的,是花炮产业的衰退。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将烟花产业视为必须淘汰的落后产能,16 个省(区、市)完全退出烟花爆竹生产,超过 4000 家烟花生产企业关停。
02 一度沉寂十多年,逆境中求生
在行业长期处于谷底的环境下,浏阳花炮企业只能展开积极自救,并从中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总的来说,浏阳烟花主要是做对了以下这三点。
1. 企业积极自救与行业守望相助
近些年来,在行业下行的大趋势下,浏阳的烟花产业展开了一场较大规模的去产能行动,企业数量从 2012 年的 1024 家,缩减到如今的 400 多家。
这些被留下来的烟花企业,在产能规模、材料的环保性以及生产的规范性上,都是属于当地的佼佼者。他们为了留下来,要付出较大的整改成本,还要能不断适应新的政策标准和要求。
某种程度上,政策也在倒逼浏阳的烟花企业不断转型更新,在产品创新、环保安全、智能化生产等方面不断突破自己。
举个例子,有烟花工厂在厂区每个角落都安装了监控,如果工人到了下班时间还没下班,相关部门的监控就会进行警告,再不下班就会拉闸停电。
除了留下来的企业,还有很多产能落后的企业被迫退出。对此,浏阳当地所有的烟花企业选择了同舟共济。
浏阳市烟花爆竹总会发出了《我与行业共命运,齐心协力渡难关——浏阳市烟花爆竹总会关于筹集退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补偿资金的倡议书》,成立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退出基金。
多家保留下来的企业纷纷自发捐款,为退出的企业筹集补偿资金超过 4000 多万元。这次行业的守望相助,也推动了整个浏阳烟花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虽然很多烟花小厂陆续关停,但不断有龙头企业崛起,比如专注大型烟花秀的东信烟花等等。
2. 关键在创新
产业的转型更新,离不开创新,而创新也恰恰是烟花行业的生命源泉。
因为烟花不仅是仅供娱乐庆典的消费品,一场烟花秀更是需要系统控制的复杂技术工程,技术和创意发挥着关键作用。
对于烟花行业而言,每场烟花秀在燃放效果、燃放方式和特色造型上,至少要有一方面的创新。就连燃放烟花的配乐都需要精心设计,必须与烟花燃放的节奏匹配。
比如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的大脚印烟花,这是著名烟火大师蔡国强,用浏阳生产的烟花创造的经典之作。极具创意的 29 个 " 大脚印 ",一步步从天安门广场走向鸟巢,惊艳了全世界。
这场烟花在国际上首次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芯片礼花弹,每个烟花上配装芯片、压力控制装备,然后通过电腦控制精确点火,在规定的时间、高度、方位、朝向爆炸。
绚烂夺目的大脚印,就被这样精确控制着每隔两秒迈出一步,全程 15 公里,一共 29 个,一步步走向鸟巢。
而且鸟巢对防火的要求特别高,每朵烟花都必须在上空燃尽,不能有火星、残渣甚至是纸屑。浏阳烟花企业为此研发了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让烟花燃放实现 " 无纸片化 "。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今天的浏阳烟花可以像电腦编程一样,精准地安排点位区網域、控制燃放时间间隔和燃放顺序。
近些年,浏阳烟花又专注于无人机烟花、激光多媒体烟花、水上烟花、字幕烟花等科技感十足的表演形式。在把天空当画布这件事上,浏阳烟花显然已经遥遥领先。
图源:浏阳浆板烟花
除了技术和创意,产品和品类创新也很关键。比如网红烟花加特林,2018 年多家浏阳烟花厂老板聚在一起,想要创造一种 " 城市烟花 ",低噪音、低污染、体积小,可以在城市里燃放。于是他们便对传统吐珠类烟花进行改革,一起点,几排同时放,加特林由此诞生。
还有在材料上的不断创新,有企业开发出一类小型冷光烟花,无烟无硫,不升空、不开炸。
针对烟花残渣污染土地的问题,有企业研发出了可降解的再生植物纤维筒,来代替传统的纸筒。在烟花安全和环保领網域方面,浏阳取得了 300 多项前沿创新成果。
浏阳烟花还在包装上进行创新,在外包装贴上二维码,扫一扫就能预览烟花的燃放效果。
浏阳烟花也很会紧跟市场热点。2020 年都市情感剧《三十而已》热播,剧中男主角许幻山给出轨对象林有有设计了 "UU" 字样的烟花,浏阳一位烟花厂老板便放出 "GJ" 字样的烟花,为女主角顾佳应援。
如果说,以往烟花给人的印象是喜庆欢乐,那如今的浏阳烟花已经和科技、文艺脱不开关系了。
3. 从工业品到城市文化的发展新思路
2023 年初,全国多地对 " 全面禁燃、禁售烟花爆竹 " 政策作出调整、松绑。例如河南、广东、山东、辽宁等多地将 " 禁止 " 改为 " 限制 ",规定民众在特定时段和区網域内可以燃放烟花。
尽管禁放政策有所松动,但在大众消费方面,烟花的发展空间依然有限。不过在城市文化方面,浏阳烟花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
文章开头提到的天空剧院,正是以浏阳烟花为核心打造的一张城市名片。这里每周会定期举办一场大型烟火表演,每一场由一家花炮厂商承办,天空剧场是最佳观看位置,也是唯一收费的观礼位置,不过门票只要 1 块钱。
这里有烟花大会,也有歌舞表演,还有音乐和荧光棒,场面之燃堪比偶像演唱会。
有人要问,1 元钱的门票,烟花厂商如何赚钱?这背后暗藏着浏阳烟花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各类绚丽浪漫的烟花视频吸引了巨大的流量,消费者的需求被迅速点燃,于是浏阳把烟花的流量汇集到城市的文化名片上。
用烟火大会把游客吸引过来,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的文旅消费,反向又打响了 " 烟花之城 " 的招牌。
以周末的烟花表演为例,每场创意烟花表演可以为浏阳市带来超三万外地游客,带来烟花夜游、住宿餐饮等文旅消费超两千万。不少效益不好的烟花厂,甚至直接把厂房改成了农庄、民宿、休闲山庄。
而浏阳早已把烟花元素融入城市的各个角落,包括各种特色垃圾桶和路灯,还有烟花主题的民宿和乐园。
源源不断的需求又为烟花厂商提供了大量订单,还能继续打响浏阳烟花的名气,承接更多的烟花表演活动。
近两年,因为各地晚会的烟花订单太多,还导致浏阳一些企业的原料库存赶不上过年正常出货。仅在 2022 年,浏阳烟花企业就在全国举办了 500 多场烟火秀。
从民俗娱乐产品到城市文化品牌,在这个模式下,烟花、游客和城市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也促进着经济的良性发展。
日本的花火大会也是著名的文旅 IP,结合市集的形式打造消费场景,每年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往。在当前内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浏阳烟花产业类似花火大会的转型思路,创造的是更多的经济附加值。
03 人是一切的根本
政策会有潮汐变化,产业会有更新迭代,但在中国烟花行业转型更新的过程中,最核心的或许是人。在一场烟花表演中、在烟花产业链条上,最值钱的就是创意和人才。
中国虽然在烟花产品制造和加工环节占据着强大的优势,但总体而言,我们在烟花文化价值的挖掘上,相对是比较落后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创意和人才的短缺。
烟花表演不仅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技术,是美学、化学、力学、声学、电子学等诸多学科的集大成者。
专业的燃放人员(烟火师)需要掌握音乐、美术和电子信息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将声、光、电、火焰各种元素加入到烟花的表演中进行设计编排。
目前,全国懂设计、编排和操作的烟火师,可能仅 50 人左右。而且要培养这种人才,需要通过多场次的实践经验和锻炼,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真正上手可能需要 6-10 年的时间。
随着烟花行业这些年的式微,不少原有的高端人才快速流失,年轻人更是不愿意涉足这个领網域,导致人才断层。
放眼全球,反而是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在专业燃放领網域有着更强的优势。
就拿日本来说,国内著名烟花艺术家蔡国强,就是从日本学成归来的;国内有些烟花表演公司也会先邀请日本师傅来指导和交流,再按照日本供应商的要求来组织原料加工制作。
在烟花文化领網域,我们也一度遭遇 " 卡脖子 " 的困境。
为了培养人才,早在 2000 年,浏阳就开办了全国首个花炮专业,打造了全国唯一一所花炮技术学院。
随着整个花炮产业急转直下,如今这所学校虽然已经停止招生,但距离这所学校 60 多公里外的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仍有开设一门烟花爆竹技术与管理专业,专门教授大型焰火燃放设备、燃放艺术与设计等课程。
在这个专业,无论院系领导怎么调换,新生开学的第一节课都是打预防针:" 要从事这个行业,你就要做好先坐十几年冷板凳的准备。"
起初,这个专业甚至没有一本有出版书号的教材。每来一位新的老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编教材。
虽然起步艰难,但它还是为烟花行业输送了不少人才。开设十多年来,这个专业的师生先后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焰火燃放,甚至走出国门,参加加拿大、迪拜等国的大型庆典焰火燃放。
更重要的是,随着烟花行业的回暖,这个专业的招生数在慢慢从最谷底回升。这给浏阳烟花带来了一丝生机,哪怕只有一个人回归,一个人能带动一群人,然后带动整个产业的人,烟花行业或许就会迎来新的未来。
04 结语
烟花源于中国,始于唐代,盛于宋末,至今有 1000 多年的历史。近些年来,类似烟花的传统文化正在不断焕发生机,这背后的重要推手,是李子柒、江寻千等推广非遗文化的博主。
李子柒时隔三年回归大众视野,用 " 雕漆隐花 " 的非遗技艺,翻新旧衣柜,单条视频在抖音播放量破亿。
她四处寻访非遗技艺传承人,学习木活字印刷、古蜀蜀锦制作 …… 用匠人般的精神打磨着视频,让更多失传或黯淡的非遗技艺重生,也获得了巨大的流量。
出生于湖南衡阳的 95 后短视频博主江寻千,奔赴全国各地,亲身学习雕冰龙、打铁花、舞动火壶等各种非遗技艺,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文化博主之一。
烟花行业则因为一群人的坚守,不断传承,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得以把中国式的浪漫延续至今。
一个传统产业如何得以生生不息?或许靠的就是这群人,传下去,接下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正和岛 ",作者:十一、丽萱,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