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万达传奇“离婚”,万达拿回百亿彩礼,传奇留下沙丘、哥斯拉嫁妆,欢迎阅读。
作者 | 张逸虹
10 月 14 日,传奇影业(Legendary Entertainment)宣布,已完成购回大连万达集团在该电影公司的剩余股权,标志着 2016 年这场 " 世纪交易 " 走到了终点。
2016 年 1 月 12 日,万达宣布收购传奇影业 100% 股份,估值达到 35 亿美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跨国文娱行业并购案。王健林更是称自己 " 想要收购一家(好莱坞)六大 "。
在 2016 年万达电影以 372 亿元估值收购万达影视及其全资子公司传奇影业被驳回后,2018 年的重组中,万达影业以 120 亿元估值收购了万达影视,但此时传奇影业被剥离在外,不再是万达影视的子公司,并 " 寻求独立上市 "。
AI 作图 by 娱乐资本论
2017 年 8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限制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境外投资。万达的海外投资就此停摆;此后,更是反复地传出流动性危机的流言。
2022 年,阿波罗基金投资 7.6 亿美元,成为传奇影业的少数股东。考虑到阿波罗基金收购时有媒体报道称其股份 " 有重大影响 ",以阿波罗基金投资时拥有传奇影业 20%-49% 股份来算,7.6 亿的投资额对应的估值为 15.5 亿美元(110 亿人民币左右)至 38 亿美元(270 亿人民币左右);这意味着万达收购后的六年内,万达以 35 亿高溢价获得的传奇影业,给万达带来的账面收益至多微乎其微。
2024 年,我们要如何重新理解这场 " 世纪交易 "?
万达困局:不得不卖
从雄心勃勃地扛起中国影视行业冲进好莱坞的旗帜,到叫停所有海外收并购项目,万达只花了短短几年时间。或许,这场世纪交易从开始就是一个错误。
万达集团的流动性风险是众所周知的。根据万达 2021 年宣布退出 AMC 董事会、全面出售 AMC 时给出的理由,万达正向" 聚焦国内 "、" 轻资产 "的战略转型。
需要注意的是,万达脱手影视行业资产,并不仅仅是出于影视业务的战略考虑。比起影视,房地产才是万达最核心的定位和制约。在去年 7 月 23 日万达电影易主儒意时,就有媒体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此次万达将出售的资金用于偿还旗下万达商管7 月 23 日到期的 4 亿美元债的本金。
万达集团 " 剪不断,理还乱 " 的财务困局,牵扯到对赌、IPO、重组等方方面面,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传奇色彩,任何一个环节都值得展开讨论。
然而,用最简单的方式概括,万达面临的局面仍是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双重流动性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万达从未真正从 2017 年的 " 股债双杀 " 中走出来过。
从债权角度来看,随着万达商管的公司债陆续到期,在偿还本金的压力面前,万达曾经想过发新债还旧债,但最终并未执行;短债比例持续上行,对企业的周转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股权融资方面,万达商管离开港股后再登陆 A 股失败,子公司珠海万达商管再战港交所继续失败。当上市的未知数日渐提升,王健林不得不让出了自己对万达商管的绝对控制权。
最后的最后,用股权换现金,成为整个万达集团目前最可行的出路。
传奇影业:无需留下
2016 年,这场世纪交易刚刚披露时,娱资曾发文表示:万达和传奇的交易,是 " 门不当户不对 " 的结合,传奇无法给万达提供想要的资源。尽管事实表明最后先出现裂痕的是万达而非传奇,整合的阵痛仍以另一种方式应验。
现在的传奇影业对于万达来说,早已不是那个让万达心动不已的 " 打开海外市场的一步大棋 "。至于万达所缺失的上游业务,也有了儒意这个 " 上位替代 ";因此,当引以为傲的协同效应不复存在,和平分手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万达对于传奇而言,同样不再是一个可以依靠的大树。
万达和传奇结合的初衷,是打造 " 中国大片 ",以期在中美市场 " 两头吃 "。但这批以《长城》为代表的 " 中国风好莱坞大片 " 的口碑票房双双不及预期,使得 2017 年传奇影业的创始人托马斯 • 图尔宣布辞职时被媒体猜测为 " 受到万达施压 "。
尽管万达事后回应称并非因为《长城》失利影响,但之后万达派往传奇影业的几任临时 CEO 都收效甚微,加上海外投资受阻与内部流动性压力的双重影响,传奇影业在 2018 年万达电影重组后,逐渐走向边缘位置。
事实证明,传奇影业要做 " 中仓片 ",用不着万达帮忙。
我们选取收购前、剥离后、现在三个时间节点,发现:尽管是独立制片公司,在和华纳、环球等主流公司的合作協定的加持下,传奇影业在全球电影市场中始终能占领一席之地。
和万达合作的那些年甚至是传奇作品最少、表现最差的日子。2016 年的《魔兽》位列全球第 18 名,而《长城》则在第 27 名。变成万达在美国的 " 留守儿童 "、回归好莱坞怀抱后,传奇的境遇反而又柳暗花明。
2018 年传奇和万达渐行渐远以后,传奇影业走出了自己的三条路:
第一条路,继续争取中国市场。在做 " 中仓片 " 方面,传奇有自己的 IP 和能力。2016 年的《长城》和《魔兽》的中国市场占比近 50%,但近几年的哥斯拉 IP 下的各个怪兽电影在中国持续跑出亮眼的成绩,则更能佐证传奇在中国市场的能力。
第二条路,发挥独立制片公司优势。近两年来,《沙丘》无疑是让传奇影业走向聚光灯下的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第一部斩获奥斯卡多项大奖,第二部冲进全球前十。
第三条路,尝试流媒体。疫情期间,传奇影业的《神探夏洛克小姐》登陆奈飞,后拍摄第二部。但从去年传奇牵手索尼时发布的声明 " 传奇影业与索尼将一同致力于将影片的院线发行作为其他‘下游’視窗的驱动力以及电影实现长期价值的方式 " 中,我们不难猜测传奇的心头好仍是院线市场。
好莱坞在中国:独立制片公司的未来
万达入局传奇的时间节点,正是全球电影市场腾飞的时候。
2016 年,北美票仓终于建成,此后至今北美年度票房未发生较大波动。同时,随着《星际穿越》、《侏罗纪世界》等影片点燃全球,好莱坞开启新一轮的全球化。
此时,作为此时正在冉冉升起的新票仓,中国的电影市场同样热闹。2014-2017 年,进口片票房逐渐攀升,来自好莱坞的大片总能在热门档期和全年票房中占据头部位置。
然而,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开始发生变化。2017 年地缘冲突不断,2018 年中美贸易战开始;逆全球化减缓了文化的认同和融合。从此,好莱坞占领新票仓的愿望失效,本土票房占比持续攀升。
而在中国的影视行业中,2017 年一部《战狼 2》,直接将国产大片指向了一个新的方向——不要好莱坞,要新主流主旋律。从 2018 年开始,新主流大片轰轰烈烈,万达前期花大价钱积攒的海外资源优势瞬间瓦解。
趋势的逆转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从事后的角度看去,这个兼并从开始就是一个错误。
在肉眼可见的未来里,好莱坞不可能再次复刻十年前在中国的辉煌。
2018 年以来,不仅是好莱坞在中国年度电影排行中愈发靠后,中国观众的口味也和其他地区发生极大偏差。不同于过去一部《侏罗纪世界》全球都在看的盛景,今年在北美地区反响良好的《头腦特工队 2》、《神偷奶爸 4》等作品在中国都反响平平。
平均票房方面,由于引进片经过严格筛选,而国产片基数相对较大,引进片的平均票房领先于国产片。但差距正在缩小——这同样表明,进口片正在失去优势。
未来,我们大胆预测:1)以好莱坞大片为代表的进口片不可能再次恢复领先地位,而是作为国产片在头部影片供给不足或表现不佳时的调剂与补充。2)经过多年尝试,好莱坞同样不会再对中国市场抱有过高期待,因此其创作将继续向本土市场风气和需求靠拢。3)各地优质小众影片与国内文艺类小成本作品竞争,成为黑马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利好传奇影业等独立制片公司。
结语
据《好莱坞报道》,万达退出后,传奇影业将由管理层和阿波罗私募基金平分其所有权;而后者表示对管理层充满信心。去年,据外媒报道,传奇影业在摩根大通的帮助下获得了一笔 5 年期的 8 亿美元信贷额度。
如今,彻底与万达解绑的传奇影业得以百分百地独立决策。这笔回购对传奇影业无疑是一件喜事,正如 CEO Josh Grode 所称 " 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 " ——如果传奇影业真如管理层所说 " 流动性足够充裕 ",那么传奇影业可谓是 " 无痛恢复自由身 "。此后,传奇可以继续其目前在好莱坞的制作决策,以及在中国市场的发行战略。
而对于万达而言,与 AMC 和传奇 " 分手 " 也并不意味着对文化行业的悲观,而是应更多地被理解为全集团断臂求生的收缩战略,以及剥离海外业务的决心。毕竟,当前万达所面临的困局,早就不是一个影视行业可以说明白的了。
10 月 18 日,在连卖万达广场、又卖传奇影业等公司后,王健林又对万达的人事任命做了重大调整,张春远接棒肖广瑞担任万达商管的董事长,被认为是有望推动万达文旅和商业管理的深度整合。
风雨中的万达集团,其文娱版图中的资产的处置和整合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