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微信接入DeepSeek,腾讯元宝“驱虎吞狼”,欢迎阅读。
最近几天,互联网公司的新潮流是纷纷将自家产品接入 DeepSeek。在这股潮流之中,微信的加入尤其令人关注。
2 月 15 日,微信搜索开始灰度测试 "AI 搜索 " 功能,为微信搜索功能接入 DeepSeek-R1 模型。被灰测的用户,可在微信搜索框中点击 "AI 搜索 ",即可免费使用 DeepSeek-R1 满血版模型。
作为一个有着 13.82 亿月活跃用户(微信与 WeChat 合并)的超级应用,微信与 DeepSeek 的合作意义非凡。而且,腾讯一改往日 " 敢为天下后 " 的谨慎风格,凑了这次热闹,这也让人有些意外。
灰度测试开始后三天,双方的合作还在深化。2 月 18 日,36 氪获悉,腾讯内部紧急协调部署调用 " 元宝 " 支持微信搜索,为用户提供更多入口和选择。腾讯元宝,是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的 AI 应用。
腾讯方面表示," 近期微信搜索灰度测试 AI 搜索,用户对 DeepSeek 模型的使用热情远超出预期。从今天开始,尚未被灰度到 AI 搜索的用户,点击微信对话框顶部的搜索栏,进入微信搜索,将有机会在页面中看到‘下载元宝(体验 DeepSeek-R1)’ "。
通过腾讯元宝,用户可以免费使用 DeepSeek-R1 满血版、DeepSeek-V3、腾讯混元深度思考模型 T1 以及腾讯混元通用模型 Turbo,不仅支持深度思考,也支持快速输出答案。
另外,在微信内和元宝 App 内,得到 DeepSeek 的回答后,也都支持一键将问答过程分享给微信好友,在对话框里以卡片形式展示。
深度求索(DeepSeek)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中国公司,致力于研发和提供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CV)和多模态 AI 技术。该公司自从今年 1 月推出开源大模型 DeepSeek-R1 以来,一直处在舆论关注的风口浪尖。微信用户对这一新技术的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对微信重磅新功能的关注——微信指数显示,春节期间 "DeepSeek" 的搜索热度是 " 微信小蓝包 " 的 5 倍之多。
对在 C 端竞争中稍慢一步的腾讯元宝来说,接入 DeepSeek 远不仅是为了 " 丰富用户体验 " 那么简单。
微信接入 DeepSeek,将带来什么影响?
腾讯与深度求索的合作,被外界解读为 " 把 13 亿用户搬进了 DeepSeek"、" 生态大扩容 " 或 " 变革到来的信号 "。考虑到全民社交軟體的影响力,大家做出这样的判断也是合情合理。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微信内的灰测功能,看起来还远不成熟——在微信内使用 AI 搜索,不仅无法理解上下文,不支持多轮对话,也不支持上传各种檔案内容辅助提问与搜索,甚至不支持查看历史问答记录。
一句话来讲,对于真正需要使用 DeepSeek 的人来说,直接去应用商店下载一个 DeepSeek 会比在微信里用 "AI 搜索 " 体验好得多。
关注互联网和 AI 的科技作者卫夕调侃,这次 DeepSeek 的接入微信搜索,从产品层面准备之仓促,就好像是 " 用透明胶将 DeepSeek 粘到了微信搜索上 "。唯一能体现产品经理存在感的两个 feature:一是搜索结果支持分享、二是输出结果之后有 " 推荐问题 "。
他认为,微信如此快地推出了一个并不成熟的功能,最大的可能性是,团队想低调地快速练兵以获得反馈,所以才会将它设计得 " 深入口、浅体验 "。但微信本身 " 超级 App" 的地位以及 DeepSeek 近期超高的热度,使外界放大了对新功能的关注,高估了这一功能的短期影响。
但是,对新功能也无需唱衰。因为从长期来看,二者的合作仍然意义非凡。
"DeepSeek 本身作为一个独立 App 的一个杀手锏核心是‘深度思考’ + ‘联网搜索’。" 卫夕说。" 任何接入 DeepSeek 的 App 在‘深度思考’思考上没有能力差距,和体验层的核心差异在于‘联网搜索’。" 所以,知乎接 DeepSeek、雪球接 DeepSeek、小红书接 DeepSeek 和微信接 DeepSeek,同样一个问题,由于数据源不同,答案是不一样的。
微信接入 DeepSeek,是进一步打破 APP 信息孤岛,带来了公众号生态积累的宝贵资产。另外,微信本身的社交属性,也更利于 DeepSeek 在这里培养用户跟 AI 机器人对话的习惯。
" 我们简单开一个腦洞——如果这个 AI 对话机器人直接向个人通讯录开放,让不同的 AI 智能体变成你随时聊天的好友,体验增量会比现在的纸糊产品提升一个数量级。" 卫夕说。
至于离钱更近的 "AI 帮用户做消费选择 " 的畅想,现在谈论它似乎还为时尚早。
2 月 18 日,有博主称,腾讯的智能助手元宝在使用 DeepSeek-R1 时,在回答中有疑似包含广告信息。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评论区进行回应:" 理论上不应该,已经让技术去查了 "。随后,张军进一步解释道,问题的原因是回答参考了 "58 到家家政保洁保姆月嫂搬家 " 公众号的避坑内容,而此内容可能来自于联网搜索,导致了广告信息的偶然嵌入。
大厂还要继续做自研大模型吗?
腾讯对 DeepSeek 的接纳,令人不禁猜疑集团对自家混元大模型接下来的规划。在一个超级产品已经出现并迅速吃下市场之后,大厂自研大模型应如何自处?
DeepSeek 横空出世,几家早已部署 AI 大模型的巨头公司都快速摒弃了 " 保护主义 " ——百度、阿里云、华为和腾讯相继接入了 DeepSeek,而字节豆包还在观望。
字节的犹豫是有理由的。在 DeepSeek 出现之前,字节旗下 AI 助手豆包是中国月活跃用户最多的 AI 对话应用,其次是 Kimi、文小言。而阿里通义和腾讯元宝排名垫底。
DeepSeek 使得 C 端用户体验 AI 的需求暴增,几个在 C 端做得没那么好的大厂自然就 " 从善如流 " 地接纳了 DeepSeek,而原本有机会成为第一的豆包显然还不想轻易认输。
在最近的 2025 年字节跳动全员会上,字节跳动 CEO 梁汝波说道:"DeepSeek-R1 创新点之一的长链思考模式并不是业界首创,2024 年 9 月 OpenAI 发布长链思考模型、成为行业热点后,字节就意识到技术重大变化,但‘没有觉得要马上复现出来’ ...... 现在回头看,如果一开始重大问题就争先,我们有机会更早实现。"
浙商证券报告称,字节跳动 2024 年在 AI 领網域的资本开支达 800 亿元,接近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家的总和(约 1000 亿元)。梁汝波表示,2025 年,字节跳动的 AI 业务将追求 " 智能上限 "、探索新的互動、加强规模效应。可以预见,有 7000 多万月活跃用户的豆包还要与 DeepSeek 在 C 端继续竞争。
在 C 端暂时落后一步的腾讯元宝在此时接入 DeepSeek,也算是 " 驱虎吞狼 " 的一步险棋。今年初的年会上,马化腾表示,腾讯会持续投入资源进行算力的储备,希望各个 BG 都能拥抱大模型的产品化落地场景,目前包括微信、QQ、输入法、浏览器等产品都将推出 AI 智能体。
巨头公司能打破创新魔咒,在下一场竞争中超越 DeepSeek 吗?卫夕表示,腾讯复杂而庞大的产品生态需要混元的多模态能力(比如广告创意生成),而多模态恰恰现阶段还是 DeepSeek 的短板。
" 所以我谨慎地认为,腾讯不会减少对自研基座模型的投入力度,而更多是鞭策他们在资源充裕的支持下,以更高的效率拿出更多指标领先的‘硬货’。" 卫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