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远程,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的“新质生产力”!,欢迎阅读。
·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4 月 3 日,所有商用车企业都在盯着一款新车上市,它的名字是远程超级 VAN。正向研发、充电 20 分钟续航 300km、13.2 方的大空间……在城市物流千变万化的出行时代,作为首个完成从末端物流到干线物流全场景新能源产品覆盖企业,远程打破乘商边界,让 VAN 变得功能多元。
2017 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分水岭,乘用车新能源向左,商用车新能源向右。数据显示,2017 年商用车占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 25.5%。5 年后的 2023 年,商用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 10%。人们期盼,中国商用车何时出现一条 " 特斯拉鲶鱼 "?
有人曾说,干轿车是小学生,干中卡是中学生,干重卡是大学生。商用车与乘用车天然的属性差异,注定两种出行工具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不会走同样的路。所有人都看得清商用车新能源的希望,但没几个人敢真的下场干。
和几十年前干乘用车一样,搅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又是吉利控股集团。在吉利这家企业身上,大家希望探寻到它的成功经验。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没有思想包袱。就像李书福当年创业造车时说的那句话:" 给自己一次失败的机会 "。或许,正是为了下定决心在新能源商用车上折腾出一番事业,吉利为自己的商用车业务取名 " 远程 "。
从 2014 年到 2024 年短短十年间,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以 " 电动 + 醇氢 " 两大核心路线,成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第一品牌。看到远程的成绩单,许多企业纷纷效仿远程推出新能源商用车的 " 独立品牌 "。有人感叹,远程超级 VAN 让商用车再次看到,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的特斯拉鲶鱼效应出现了。
远程干了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化从 0 到 1 的事
2023 年年底,一批新能源商用车品牌陆续发布,这些原本隶属于传统燃油商用车企业的新能源事业部,开始尝试按照市场化规则运营。和当年乘用车跟在特斯拉屁股后面照葫芦画瓢一样,这些新能源商用车品牌对标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吉利旗下远程商用车集团。
2023 年,远程不仅是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内唯一一家连续三年市占率翻番,产品市占率超 20% 的企业,也是首个完成从末端物流到干线物流的全场景新能源产品覆盖的企业。在中国,每销售三辆新能源轻卡就有一辆是远程。
在中国汽车行业,吉利造车的特点是擅长干其他人没干过的事情。2013 年,看着欧洲面向 5 年后指定的商用车城市排放环保法规,李书福看到了国内商用车新能源的发展机会,并且结合自身在全球开发的多能源技术体系,开始在新能源赛道筹建吉利远程商用车集团。面对不同出行场景,吉利对商用车业务要求是从零开始,不做 " 缝缝补补 " 的事情。
创立之初,远程确立 " 以研发为先导,以商业模式为基础 ",将目光瞄准在新一代绿色智能商用车,成为商用车中的新势力,新势力中的商用车。通过研究发现,商用车与乘用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商用车优势在于使用场景集中,利于建设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出行生态;劣势是出行复杂性是乘用车的数倍,必须满足不同地網域、不同环境的出行要求。往往一个 VAN 的车身高度,就有可能在多个城市有不同限高要求。包括驱动能源,乘用车可以完全依靠电能,但商用车在东北等地区必须符合客户的长距离、高稳定续航需求。因此,商用车新能源实质上是一次多能源路径的创新,这对连燃油车发动机与变速箱都依靠与海外企业合资的中国传统商用车行业来说是完全空白的领網域,吉利远程必须从零开始。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会长董扬曾感慨,李书福是一个 " 瞎说不瞎干 " 的人。入局新能源商用车赛道,吉利手里已经有了多能源技术牌。从 2005 年开始,吉利研究甲醇能源。2015 年,吉利斥巨资收购一家可再生清洁甲醇的工厂——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这家公司可通过地热发电制氢与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可再生甲醇。在乘用车电动化和醇氢技术的支撑下,远程围绕 " 电动 + 醇氢 " 两大核心技术路线,布局绿色智能新一代商用车,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中央研究院,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全面正向研发出重卡、轻卡、小微卡、LCV、客车等系列产品。截至目前,累计申请专利 2800 余项,其中包括大量新能源汽车相关核心技术专利,主导并参与 75 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制定。
范现军,现任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 CEO。三十年商用车从业经验,从基层到管理岗位,范现军几乎把商用车每一个关键岗位干了个遍,商用车行业很多人称他为中国商用车产业全价值链第一人。加入吉利远程,范现军从研究院院长到 CEO。在超级 VAN 上市现场他感慨,十年时间,远程定义了新能源商用车的造车逻辑,也重塑了商用车市场消费定义。
乘用车是消费资料,商用车是生产资料,赚钱是商用车消费的第一要素。未来的物流场景下,商用车不再是信息孤岛,远程依托吉利全面推进 3 大生态复合体:构建 " 行业大生态、区網域小生态、终端微生态 ",以 " 车与货、车与能源、车与环境 " 三大协同为指引,依托远程在补能、运力等方面的多年积累,构筑起行业大生态。在行业大生态的基础上,远程依托 N 基地与重要物流线路项目的优势资源,打造了区網域小生态,形成了从货源端,能源端,到车辆运营端,绿色再制造端的完整生态资源。同时,远程也积极提升终端的多场景服务能力,打通用户购车、用车、养车、修车、换车全生命周期链,构建自身特色的 " 微生态 "。
远程重新定义中国特色 VAN 需求
商用车不同于乘用车,产业链更长,不是简单产销,客户需要用购买的出行产品赚钱。因此,乘用车讲残值,商用车讲全生命周期价值。2023 年,中国新能源微上市场大幅萎缩,中大型 VAN 销量快速增长,占到新能源城市物流车一半份额。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配物流车市场存量为 1200 万辆,新购或替换为电动汽车的增长空间巨大。
能链研究院研究结果显示,新能源物流车每年的行驶里程约是私家车的 10 倍以上。按市场需求预测,2022 年物流车(不含重卡)年充电量约为 95.8 亿度电,预计到 2030 年年充电量将超过 1200 亿度,增长 10 倍以上。围绕城市物流特征,此次上市的远程超级 VAN 经过 800 多个日夜的充分验证,整车陆续累计完成 280 万公里严苛测试,并在欧盟、英国、挪威、中东、澳大利亚等全球多个地区进行适应性测试验证。2024 年下半年,远程超级 VAN 将批量交付欧洲用户,到竞争最充分的市场检验实力。
之所以能够实现乘用车一样的产品可靠性和精益制造,源自远程的正向开发能力。过去十年,远程全栈自研打造更加适合商用车需求场景的三电核心技术,形成了智能云控和芯核集成两大核心技术,实现三电系统高效率、轻量化、低成本、长质保等正向开发核心优势。
在质保方面,电池最高可享受 10 年 60 万公里超长质保周期;凭借深度集成化设计,实现电池、高压、低压、热管理的全集成,生产效率提升 30%,能量转换效率超过 97%。远程还先后推出了多电机中央驱动动力链、七合一动力集成、同轴电驱桥等诸多前沿技术;通过自研智能云控系统,全天候、全方位实时监测电池健康状态,守候电池系统安全,为车辆打造智能云医院。有了数字智能化的动力基础,远程还通过高集成網域控 + 大数据云控等数字化手段,精准分析用户,分析场景,实现动力与补能生态的全面打通,让慧充电、阳光铭岛等补能设施更加高效运转。
为了满足商用车 " 快速运转 " 需求,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提出 " 电比油赚、醇比油省 " 概念。通过车电分离、保值回购、以旧换新、旧车再制造的无忧购车一站式解决方案,远程实现电池只租不买、保值回购、0 元油换电、0 元油换醇、延保更增值。正是这些技术和生态理念,2022 年至今,在中国城市物流车销量占比中,远程长期排名第一。此次推出超级 VAN,将再次拓宽新能源 VAN 产品的出行场景,实现商乘并举的新消费模式。
释放新能源商用车的新质生产力
数据显示,仅占我国汽车保有量 10.9% 左右的商用车却消耗了 51% 的汽柴油,同时制造了 56% 的道路交通碳排放。" 双碳 " 目标下,商用车的新能源化刻不容缓,已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和战略与消费需求相比,在新能源运作难度上,商用车比乘用车要求高得多。单单一个商用车的商品公告就是乘用车数倍,企业需要按照各地需求满足不同消费要求。例如东北严寒天气,电动化不行,需要其他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因此,商用车复杂的区網域出行需求要求企业必须首先解决能源和商业生态创新问题。
2024 年,基于朝阳市丰富的风光电资源、产业优势,远程商用车集团与朝阳市政府以及运达股份将围绕风光资源利用、醇氢生态建设、醇氢电动车辆推广等,打造醇氢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区,推进甲醇加注贸易体系的投资建设,引入绿色甲醇制备项目等领網域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基于东北严寒天气不利于电驱动和丰富的甲醇资源优势,远程商用车内部算过一笔账,以 49 吨重卡车型全生命周期运行为例,重卡采用绿色甲醇燃料时,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相较于柴油重卡降低约 53%,相比于 LNG 重卡下降 37%。每天可以为用户节省 350 元燃油费用,1 个月可以节省 1 万元,1 年可以节省 12 万元,3 年就能收回购车成本,不仅实现减碳要求,也释放了商用车生产资料属性。
针对全国不同商用车运营场景特征,远程还围绕新能源推出多重权益价值包,比如为充分考虑用户多样性需求,万物友好运力平台推出经营性租赁运力合作模式,绿色慧联提供租赁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绿色城运提供数智化运力服务解决方案,让用户真正实现以低于燃油车的购置、使用成本,享受新能源带来的超高运营收益,为新能源商用车用户创造远超燃油产品的运营价值。
2022 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市场规模为 2229.7 亿元 ( 不含政府补贴 ) ,同比增长增长 60.64%。面对不断扩大的商用车新能源发展趋势,发展至今,远程商用车累计融资超十亿美元,完全按照市场化标准将商用车多能源、多生态、高品质落地,真正解决商用车新能源消费场景痛点,走出一条 " 一地一策 "、从产品技术到运营模式的闭环商业新生态。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从 5% 到超过 30% 仅用四年时间,罗兰贝格预计到 2030 年商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也将超过 30%,远程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正快速释放发展活力,形成和今天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一样的新质生产力。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微博|汽车之家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