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王牌ETF放巨量力挽2800点,无须臆想“神秘力量”,进军路径显现,欢迎阅读。
沪指上演了 V 型反转。两市更是放量大涨,成交额 8648 亿,来到了年内新高,网友调侃自己的心情 " 上午 ICU,下午 KTV"。
近期市场震荡,一直有神秘资金借道沪深 300 等重要宽基买入,以市场规模靠前的 4 只沪深 300ETF 为例,1 月 16 日、17 日连续两日买入 176 亿、180 亿,昨日成交额达到了 312 亿。当前规模最大的权益 ETF 华泰柏瑞沪深 300ETF 单日成交额达到了 152.57 亿,创下单日成交史上第二的纪录。此外,华夏上证 50ETF 单日成交量也突破了 108 亿。
王牌 ETF 品种形成了对市场的托举,午后市场活跃起来,权重股大涨带来大盘的反转,股票型 ETF 全天成交额达到 981 亿,这一成交额占全市场交易的 11.34%,ETF 在市场上的作用愈加重要,多方力量共同作用之下,2800 点失而复得。
股票型 ETF 成交额达 981 亿,沪深 300ETF 占比 1/3
投资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不确定性,市场的魅力同样来自不可预测。上午整个市场还弥漫在悲观情绪中,找不到方向,沪指一度跌破 2800 点,下午两点以后,市场发生了变化,ETF 成交额出现了异动。
首先,资金向沪深 300ETF 进发了。
华泰柏瑞旗下这只市场规模最大的沪深 300ETF 下午 2 点以后规模突破 100 亿,到收盘,成交额达到了 152.57 亿。
152 亿的成交额是什么概念?今年以来,华泰柏瑞沪深 300ETF 成交量稳定在 40 亿到 60 亿之间,即便是前两个交易日,其他三只沪深 300ETF 成交量翻了好几倍,这只基金依然稳如泰山,毕竟规模太大了,1200 亿的巨无霸体量非一般资金量撼动,但是昨天午后,成交额肉眼可见的攀升,当前这一成交额仅次于 2015 年 7 月 6 日的 199 亿,创下单日成交史上第二的纪录。
此外,嘉实沪深 300ETF、易方达沪深 300ETF 和华夏沪深 300ETF 昨日成交额分别达到 59.08 亿、56.67 亿、43.55 亿元,规模居前的 4 只沪深 300ETF 合计成交额近 311.87 亿元。不得不说,4 只规模达到了 2500 亿的王牌 ETF 这一次成了市场的稳定器。
对于护盘资金率先青睐沪深 300ETF 的原因,华泰柏瑞总经理助理、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还表示,沪深 300 毕竟是一个大市值的宽基指数,与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以及财政政策、经济总量相关。站在一季度这个时间点,现在更多是要去关注二、三月份政策可能的边际变化,目前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布局时间点。
另一个原因在于市场也在看风格是不是变了,大市值的、以沪深 300 为代表的相关产品回归。柳军认为,从短期的大小市值风格轮动的走势来看,以万得微盘、中证 2000 为代表的小微盘指数,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的表现过去一定阶段表现较好,本身 A 股市场会经历一个风格回归的过程," 所以我觉得结合对政策,估值的水平,以及大小市值风格分化的话,在当前时点一些情况还未明朗,但又有预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关注一些大市值的以沪深 300 为代表的相关产品。"
其次,上证 50ETF、中证 500 也放量了,股票型 ETF 成交额达 891 亿。
华夏上证 50ETF 是昨日另外一只成交量突破百亿的基金,全天成交额 108.02 亿元,相比前一个交易日 28.67 亿的交易额,翻了近 4 倍。较上周日均成交额 17.72 亿元,翻了 6 倍。
从昨日成交额来看,全市场股票型 ETF 成交额达到 890.78 亿元,华夏科创科创 50ETF、易方达创业板 ETF、南方中证 500ETF 成交额分别超过 33 亿元、27 亿元和 24 亿元。其中,南方中证 500ETF 成交额较前一日的 10 亿元,也翻了 2 倍,中证 500 指数相关 ETF 成交放量,让近期讨论颇多的雪球敲入焦虑得到了缓解。
在行业 ETF 上,国泰中证全指证券 ETF 成交量最高,为 13.5 亿元,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 ETF 和华泰柏瑞光伏 ETF 分别以 11.8 亿和 10.6 亿成交额紧随其后。
对于谁在当下逆势抄底,市场并无定论。但是根据此前高盛等研报分析," 国家队 " 护盘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逐渐从持有单个股票转变为买入指数 ETF。买入主流宽基 ETF 的确是较好的方式,原因在于:一方面买个股容易造成关联交易、" 老鼠仓 " 等误解,申购宽基 ETF 能够更好达到为市场托底的效果;另一方面,从海外国家队入市的过往经验来看,借道 ETF 是多数央行的选择。
新能源已经在加速出清了?
众所周知,今年以来投资者在 A 股体验并不好,市场震荡磨底的同时,掩盖了市场上的一些亮点,昨天扛起领涨大旗的新能源已经在磨底行情中默默涨了一个月了。
先来看 Wind 数据,昨日全市场 50 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 1 亿元。其中,新能源代表 TCL 中环、隆基绿能、晶澳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前,分别净流入 11.38 亿元、10.57 亿元、5.75 亿元。
从涨幅来看,光伏相关 ETF、新能源 ETF 也是霸屏了涨幅的前 20,投资者感慨 " 又可以相信光了 "。具体来看,光伏 30ETF、光伏 50ETF、光伏 ETF、光伏龙头 ETF 等 7 只基金单日涨幅超过 4%。
相信不少投资者没有感受到,近一个月以来,光伏、新能源板块在整个市场中成为了亮点。Wind 数据显示,全市场基金近一个月收益率前 20 中,几乎清一色是光伏、新能源主题基金,截至 1 月 17 日,中航新起航以 15.78% 的涨幅领跑,广发高端制造、国融融银分别以 13.02%、11.39% 居于亚军、季军。此外,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中信建投低碳成长、广发兴诚这些重仓股在新能源中的基金近一个月涨幅超过 10%。
光伏、新能源自 2022 年 8 月开启下跌至今,投资者跟随行业经历了痛苦的出清阶段,自去年 12 月末以来,光伏板块持续强势反弹,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广发中证光伏龙头 30ETF 基金经理夏浩洋表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从短期看,经过此前长达两年的超跌,目前光伏板块正迎来资金超跌回补、估值修复的阶段;二是在近期国内新增装机和出口数据均超预期的基本面催化下,光伏板块的估值空间也再次打开,内外资对光伏的投资性价比形成了较强的一致预期,获得资金持续流入。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昨天涨幅最好的是沪港深科技 TOP ETF,涨幅 6.77%,港股是不少投资者心中的痛,估值已是极低,何时拨开云雾,再迎来上涨?创金合信基金李志武认为,当下的港股胜率是极高的,但是可以更加集中更关注成长股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以创新药和创新器械为代表的生物医药行业、以人工智能、AIPC、MR、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品推动的科技行业、以双碳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
一根阳线还不足以改变投资者的信仰,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压力、国内经济弱复苏之下,市场或许还有考验,但是从当前机构的反馈来看,近期市场的急跌已经预示着风险的加速出清,在熊市尾部或许可以适当乐观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