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金刚川》里打飞机的利器,M1939型高炮血聯考,欢迎阅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燃烧的岛群 Author 群主飞龙
本文是 " 燃烧的岛群 " 第 375 篇原创文章,作者群主飞龙。
全文共 5344 字,配图 24 幅,阅读需要 16 分钟。原文曾于 2020 年 10 月 29 日首发,2024 年 2 月 9 日重发。
本文收录于专辑 "细品二战兵器"
在导弹已经泛滥的年代,高射炮和高射炮兵早已淡出视线,没有想到让一部新上映的电影又带火了。
图 1. 双联装高射炮
简单交代一下背景,二战后,东西方两大阵营针锋对立,大国之间虎视眈眈,小国在夹缝中瑟瑟发抖,无论大国还是小国,都被后殖民时代严峻的国际形势逼得紧张兮兮。
图 2. 教皇分界线,两颗牙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个中道理也不难理解:殖民时代早期,崛起中的大国可以通过瓜分落后的大洲来获得财富和发展,相互之间的矛盾不算突出,实在扛不住了还可以找个中间人(如教皇)来划分界限(比如 " 两颗牙 " 瓜分世界的教皇分界线),到了殖民时代晚期,地盘早已分赃完毕,大国之间为求发展只能赤膊上阵,上演 " 狗咬狗 "。所以,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大国之间的血拼,双方打得头破血流,直到一方跪地求饶或者满身鲜血地倒下!
图 3. 一战前的阵营,大国抱团合力,小国各自选边站
二战的结束标志着 400 余年大航海和大殖民时代的终结,两个大国被另外几个大国联手揍惨了,但是赢的那方的几个大国也被这种惨状给吓怕了。
图 4. 二战后的柏林市区,中间的是帝国大厦
吓怕的后果就是大国们对相互之间直接开战更加谨慎,一旦开打必须死磕到底(否则会被本国国民喷死),而且最终的结局必然让小国坐收渔翁之利,三德子碎片化后散落一地的那些袖珍国家就是沾了大国倒下的光,客观事实就是硬生生把中欧腹地扯碎,欧洲的统一进程再次被阻止,但是区網域外的大国则非常愿意乐见其成。
图 5. 原爆后的广岛,中间仅存的建筑物现在是核爆纪念馆
正因为结局过于惨烈,所以二战后的大国都不再选择赤膊上阵,而更倾向于打代理人战争,出钱出武器出什么都行,就是别让我露脸。于是,在半岛上两个阵营各自出尽利器 " 撑小弟 ",在这一罕见的背景下,我们跟世界首强练了几年,终于打出了一个新的国际江湖地位。
图 6. 今天的欧洲地图,从德、俄等大国分裂出来的一堆小国进一步碎片化欧洲大国,但是網域外大国喜闻乐见
抗日作战中,由于武器、训练和国力的巨大差距,基本上算是惨胜,熬到鬼子被联手打趴下的那一天。而这一次的出国作战,大量现代化武器装备入手,整体战斗力翻番提升,付出了几十万人的鲜血,换来的却是大国崛起的最佳机遇。
图 7. 一水的苏造兵器让我军实力成倍增长,这样的战略机遇再无一国能重现
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哪一个大国是靠嘴炮崛起和立威的,也没有哪个大国是仅仅靠输出思想来成为强国的。没有这一仗,富起来的大国在其他强国眼中只是个没有自卫能力的提款机。
本文重点不是探讨历史的战略机遇,只从一件具体的兵器来窥视这个机遇带来了什么。一个柔弱且分裂的东方大国才符合其他强国的根本利益,今天我们勉强算是跨过了这个危险的阶段。
图 8. 博物馆中的 M1939 型高射炮,注意气冷式炮管和安放炮身的圆盘,四个轮子便于机动
《金刚川》电影里的隐藏主角——苏造 M1939 型 37 毫米高射炮,就是一门有着优良血统的兵器。其前身可追溯到瑞典博福斯公司 M34 型 40 毫米高射炮,当 1934 年这门炮面世服役后,迅速得到全世界除了日本以外的大国的青睐,苏联人也不知从哪里搞到了图纸并进行了 " 山寨 ",研制出缩小化的 25 毫米版本,经过试验后又在 1939 年定型生产 37 毫米版本,这就是后来苏系军队大量装备的 M1939 型 37 毫米高射炮。
图 9. 博福斯公司的 40 毫米高射炮陆用版
由于此炮的结构严重参考了博福斯公司的原型,因此我们还是先回到博福斯 M34 型上来深入。瑞典博福斯公司的创始贵人可以追溯到阿尔弗雷德 · 诺贝尔,也就是诺贝尔奖的创始人,虽然现在诺贝尔奖最吸引眼球的是不促进和平的和平奖,但是当年诺贝尔发家的利器确确实实是炸药,因为诺贝尔本人就是个化学家。
图 10. 阿尔弗雷德 · 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富翁,诺贝尔奖的创立者
1894 年,诺贝尔在临死前两年(设立诺贝尔奖之前),以 130 万瑞典克朗收购了一家名为博福斯 - 古尔斯邦公司,并更名为博福斯公司,转型生产武器和炸药。化学家卖的炸药销量必须是杠杠的,所以博福斯公司的效益相当不错。一战期间,中立国瑞典和博福斯公司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图 11. 存放在博福斯公司门口的一门步兵炮产品,这个公司似乎没有 logo?
一战后,由于德国被禁止武器研制,大名鼎鼎的克虏伯公司不得不曲线救国,转而收购了瑞典博福斯公司的部分股份,虽然这段合作蜜月期不长,但是德国工程师与瑞典工程师联手改进火炮工艺还是产生了一些有益的影响,后来的克虏伯开发出 " 无敌 88",博福斯公司则开发出 M34 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射炮,都是打飞机最好的利器。
图 12. 德国人安装在火车上的博福斯 40 毫米高射炮,装填手正拿着 4 发弹夹摆 pose
M34 型定型于 1934 年,原本就是以舰载防空为主要目的,追求对飞机能够 " 一击必杀 ",因此选择 40 毫米这个中口径,为了追求高射速,博福斯在供弹系统的设计上下了硬功夫。位于炮膛上方的供弹机构可以容纳最多三排弹夹,每个弹夹 4 发,因此每门炮可以储备 12 发待击发弹,更精妙的是,供弹手只需要不断地将新的弹夹从供弹机构上方依次压入,就可以实现不间断供弹。
图 13. 某小国魔改后的高射炮,注意长得夸张的供弹机构,这至少得装 30 发炮弹吧
博福斯 M34 型的击发方式是位于左侧的主炮手踩下脚踏板,理论上可以达到每分钟 140 发,即每秒钟近 2 发,6-8 秒钟就能打完供弹链上的 12 发待击发弹。实际上,由于装填手根本达不到每 2-3 秒钟装入一个弹夹的手速,因此一门博福斯能达到每分钟 80 发射速已经很厉害了,即便如此,因为 40 毫米炮弹威力巨大,一炮就能打烂飞机,射击效率在各类高射炮中最高。
图 14. 美国海军在给博福斯高射炮喂炮弹,装填手的任务就是不断往导弹夹里安装这种 4 发的弹夹
博福斯高炮至少需要两个人操作,位于左侧的击发手同时负责操作高低摇把,右侧的炮手负责操作水平摇把,整门炮的方向指向靠这两个人就能实现全覆盖和击发,但为了有效和持续射击,还需要 3-4 名装填手和 1-2 名观测手 / 指挥员,因此炮班的组成从 6-8 人不等。
图 15. 加拿大获授权生产的 40 毫米高射炮
博福斯 M34/M32 型一经问世就得到各国军事专家的青睐,博福斯公司略作修改,定型了一款 M36 型对外销售,首批客户是波兰海军、奥地利和比利时陆军,后来波兰、匈牙利购买了特许生产权在国内建造并装备本国军队并少量出口,1936 年,英国、挪威和荷属东印度也加入客户群体,1939 年初,巨大的需求量使得英国和其他一些英联邦国家也向博福斯公司购买了特许生产权,开始大量生产和装备。
图 16. 美国海军在太战爆发初期仍装备 28 毫米高射炮,注意英国式的托米钢盔和手动摇把,此时日美防空差不多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也从英国人的渠道大量获得博福斯 40 毫米高射炮,并大量替换了美国军舰上原本大量装备的 28 毫米四联装高射炮,一线战舰多半在 1942 年中期就完成更换,后期出厂的军舰标配的中近程防空武器就是 40 毫米博福斯和 20 毫米厄利孔,都是舶来品,一个来自瑞典、一个来自瑞士,加上 127 毫米 38 倍径高平两用炮,组成了高中低三种不同距离的防空火力网,打得后期的日本飞机欲仙欲死。
图 17. 大量换装 40 毫米博福斯之后的美国主力舰,注意一个炮位有 13 人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大型战舰上的博福斯高射炮使用电力驱动旋转和俯仰,观瞄系统也可以不再顾忌炮体重量而做了提升,追踪效率和瞄准效率大为提升,炮手的工作也轻松多了,不再需要死命地转动那两个摇把。
图 18. 一艘纪念舰上的双联装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注意炮身为水冷,转盘有电力驱动装置
实际上,日本人的九六神炮也是一件舶来品的山寨版,其原型是法国哈奇开斯公司的 25 毫米高射炮,经测试后原版直接改名为九四式和九五式,日本国产山寨版被称为九六式,不过好歹日本人 1936 年从法国哈奇开斯公司购买了特许生产权。
图 19. 军事博物馆藏的单装 25 毫米日造高射机关炮,注意镂空的弹匣,可装 15 发
通过调整导气阀门,九六神炮的理论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 200-260 发,但是其供弹系统仅仅是 15 发弹匣,如果全速射击,可以在 4-5 秒钟内打完,而装填手无论如何也保持不了这个速度,实战中为了缩短换弹匣时间,装填手很多时候都用手扶着弹匣。
图 20. 安装在大型军舰上的三联装 25 毫米九六式高射炮,弹匣里的黄色物体就是炮弹
为了保持火力密度,九六神炮通常以双联装或三联装方式安装在舰体上。由位于右侧的炮手负责高低俯仰摇把和脚踏击发,左侧的炮手负责水平旋转摇吧,炮座上还有每炮配一个装填手,炮座后方另有 2-3 名供弹手,整个炮班包括炮长在内需要多达 10 人伺候。
图 21. 九六式三炮齐射的画作,实际上其旋回和装填效率都不足以支撑长期速射
与博福斯 40 毫米炮相比,九六神炮的射速不占很大的优势,炮弹威力大为逊色(25 毫米对比 40 毫米),回旋方式上只见到手动摇吧,没有英美大型战舰上的电力驱动,在高射炮瞄雷达上,也存在很大差距,直到大和特攻的那一刻,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图 22. 《男人的大和》剧照,装填手扶着弹匣的目的是方便快速更换弹匣
美军的防空火力配置是 127 毫米马克 L/38-40 毫米博福斯 -20 毫米厄利孔 -12.7 毫米高射机枪;日军的配置是 127 毫米 89 式 -25 毫米九六式 -13.2 毫米高射机枪,明显可以看出来日军缺乏中距离防空火力的填充。
图 23. 美国军舰上大量加装的 20 毫米厄利孔高射炮,使用 60 发弹鼓供弹,火力持续性有保障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没有参与到全世界都采购博福斯的热潮里去呢?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了,首先日本陆海军是两套相互独立的武器体系研究,日本海军最初引入英国海军的 2 磅 " 砰砰炮 ",因为卡弹和重量问题而放弃,最后选择了九六神炮,日本陆军倒是搞过 37 毫米中口径高射炮,但是技术没有分享。总之一直到战争末期,日本海军的主力小口径防空炮还是九六式。
图 24. 二战日本陆军装备的 37 毫米一式防空炮
技术的差异哪怕只是一点点,在战场上都需要付出许多鲜血的浇灌,即使是这么一件不起眼的高射炮,认真趴一趴也有许多隐藏故事。
- 全文完,敬请期待下一篇!-
- 给本站投稿只需要输入关键词 " 投稿 "-
- 加入粉丝群,只需输入关键词 " 加群 "-
如果您觉得本站还不错,请扫这里关注、收藏、转发三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