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军事经验:绝望的战斗——汉城保卫战中的人民军第25步兵旅团及其他独立部队,欢迎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迪尔说史 ,作者 SOUL 迪尔
1950 年 9 月 19 日,正当由仁川上陆的美军第 7 步兵师及陆战队第 1 团在永登浦外围与人民军第 18 师团 70 联队发生激战之时,美军侦察机观测到,有人民军大队人马正以 500-1000 人纵队为部門从汉城以北 35 公里的汶山向汉城疾驰南下,这支部队正是从铁原驰援汉城的人民军新编部队——第 25 步兵旅团,笔者这回就承接上文,来介绍下为期一周的汉城保卫战中参战的人民军各部。
美海军陆战队在汉城巷战中
第 25 步兵旅团于 1950 年 8 月 20 日组建于铁原,代号第 623 部队,又称白头山部队,此时战争已经进行了近两个月,前线人民军的八月攻势业已失败,再加上各部队伤亡惨重,因此部队组建之初老百姓参军热情不是很高,最后通过强行摊派和集体宣誓的方式,才从北方各学校、农场和工厂强行征召了约 5000 名新兵,这些人的征兵年龄范围已经被宽泛至 16-37 岁。有 10 名苏联顾问为该旅团的组建和训练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没有随他们南下越过三八线。
编制上,第 25 步兵旅团下辖五个步兵大队、一个运输大队、一个炮兵大队和一个工兵大队,旅团司令部另直属一个坦克中队、一个侦查中队和一个通讯中队。其中五个步兵大队每个大队有战士 700 人、各级军官 65 人,装备有 60 支苏制 PPsh-M1941 型冲锋枪、15 支苏制 DP7.62 毫米口径轻机枪、400 支苏制莫辛 M-1891/30 型步枪,每支步枪配发 100 发子弹。其中步枪都是很旧的库存货,但冲锋枪都是刚出厂的新枪。
其他方面,第 25 旅团的炮兵大队拥有 4 门 45 毫米口径反坦克炮和 7 门 82 毫米口径迫击炮,但储备的炮弹非常少;运输中队拥有 40 辆俄制旧卡车,但大部分缺乏汽油,这也是该旅团只能以步行方式南下驰援汉城的原因;工兵大队有官兵 200 余人,80% 的人员配备有步枪。旅团司令部直属的坦克中队有官兵 150 人,但只有 3 辆苏制 T-34/85 坦克;司令部直属的侦察中队有官兵 70 人,人均配备冲锋枪或自动步枪;通讯中队则拥有 2 部电台和 5 辆卡车。
在第 25 旅团抵达汉城之前,人民军第 78 独立步兵联队 2 大队已经提前两天抵达汉城,并被紧急部署到汉城以西的门户水色洞,因为该大队也是刚下火车才知道仁川正发生激烈战斗的。该联队于 7 月下旬组建于沙里院,代号不详,联队长白学林(백학림)上校,下辖三个步兵大队及一个炮兵大队,总兵力 2000 余人。但由于备战工作的拖延和征召兵员的不理想,至 9 月初该联队第 1、2 大队才完成训练工作,而以补充战俘为主的第 3 大队尚未完成训练。
人民军在汉城遗弃的 su-76 自行火炮
编制和武器上,第 78 独立步兵联队的每个步兵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一个重机枪中队和一个迫击炮中队,每个步兵中队有 8 支冲锋枪和 100 支步枪,重机枪中队有 50 支步枪及 4 挺重机枪(配 600 发子弹),迫击炮中队有 2 门 82 毫米口径迫击炮,但弹药奇缺。在得知仁川地区战况后,该联队 1 大队也紧急赶往支援,但在半路上又被调往其他地方,联队中负责指导工作的 6 名苏军顾问则没有随部队前往汉城。
与第 78 独立步兵联队 1 大队同时动身的,则是驻元山的第 44 独立坦克联队。该联队代号第 345 部队,组建于 1949 年 11 月,联队长是金木申上校,共有官兵 594 人,装备有 T-34/85 坦克 10 辆,Su-76 自行火炮 7 辆,以及自动步枪 210 支、旧式步枪 193 支、冲锋枪 10 支和手枪 200 支。该联队原本被部署在元山一带负责东部海防,9 月 17 日全体乘火车前往汉城,由于一路上不断遭到空袭,最终在 5 天后才抵达汉城,途中有不少官兵在美军战机轰炸和扫射下丧生。
而在第 25 旅团之后前往汉城的,则是同在铁原训练的人民军第 23 炮兵联队,代号第 513 部队,指挥官是李允华上校。该联队组建于 9 月上旬,总兵力 1296 人,下辖三个大队,据说各级军官都是解放军朝鲜族军官。装备方面,由于汉城形势危急,在领到 900 支步枪和 10 支冲锋枪后,第 23 炮兵联队就匆匆前往汉城,抵达之后以每个小队一门的数量就地接收苏制 57 毫米反坦克炮,但连射击都还没训练几天,给这样的新编部队火炮又有什么意义?
而早在第 25 步兵旅团等部南下之前,就已经被部署在汉城、准备用于汉城保卫战的,则是组建于 8 月下旬的人民军汉城警备联队,代号第 351 部队,又称为镇海部队,司令员是 34 岁的李凤根上校。该联队为纯步兵联队,下辖四个步兵大队,每个大队有官兵 680 人,由于大部分武器要优先供应前线部队,该联队官兵只有使用苏军撤军和日本投降时留下的旧步枪,每人只有 20 发子弹,军官只有主官配备有手枪,但每支手枪也只配有 10 发子弹。
装备简陋的人民军新编部队
人员组成上,汉城警备联队的战士自然都是临时征召的南韩京畿道本地人,各级小队以上军官则都是北方人,比如 9 月 20 日被美军捕获的第 1 大队文化副长姜世明中尉、9 月 25 日被美军捕获的第 1 大队 1 中队队长张哲上尉等,不过比起军官普遍是才培训一个月就上岗的大学生的地方治安联队,考虑到汉城的重要性,汉城警备联队各级军官的资历要更可靠些,比如张哲上尉早在 1947 年就在元山警备部队服役,姜世明中尉在入伍前则是新义州纺织厂的青年突击小组组长。
美韩军在仁川登陆后,加入汉城地区防务的还有原本负责京畿道地区治安的第 107 治安联队,联队长崔洪上校,代参谋长金勇模中校,隶属于内务省指挥。该联队于 8 月初组建于平壤,总兵力 3200 余人,起初下辖第 27、31、32、33 治安大队,第 27 大队长朴根万中校,第 32 大队长全高珲中校,后于 9 月 17 日又紧急增编一个第 36 治安大队,大队长朴昌実中校。与其他治安联队不同的是,第 107 治安联队是十二支治安联队中唯一两支拥有炮兵部队的治安联队。
编制上,第 107 治安联队的每个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侦察小队、一个工兵小队、一个输送小队及大队部直辖的医疗分队、后勤分队。其中每个步兵中队有官兵 120 余人,均装备苏制步枪。炮兵中队有官兵 59 人,装备 60 毫米口径迫击炮二门及美制火箭筒十具。机枪中队有官兵 39 人,装备有缴获的美制重机枪 3 挺。工兵中队有官兵 36 人,侦察小队有官兵 23 人,输送小队有官兵 32 人,后勤及医疗分队各有 10 人。
美军在仁川登陆前,第 107 治安联队的第 27、32 大队驻西部沿海地区,第 31、33 联队分别驻汉城外围的开城和水原地区。登陆作战开始后,由于受到美军轰炸和不断逃亡的影响,两个大队撤过汉江时只剩一半兵力,且朴根万中校也在战斗中阵亡,故第 27 大队被补入第 32 大队,联队长崔洪上校也因擅自下令部队撤退而被处决。9 月 17 日美军袭占金浦机场后,第 32 大队被要求配合第 64 步兵联队多次以小股部队向机场反击,结果几次遭全歼。
美陆战队员越过汉城的街垒
当然朝鲜内务省在整个京畿道的治安部队并非只有第 107 治安联队一支,在当地活动的还有代号第 300 部队的安保守备部队,该部队组建于 7 月上旬,共有官兵 2300 余人,分为三个大队,其主要任务是为解放区的工厂、厂房和仓库設定警卫,在交通要道設定哨卡,以及为各郡、面的人民委员会提供安保服务。仁川登陆时,正在汉城执行任务的是该部队第 3 大队。
不过相比南韩预备役人员占比达到 90% 的治安联队,第 300 部队的官兵却大多是北方人(虽然多为低学历和不聪明人士),且入伍后普遍接受三周以上训练,下级军官还都是有一年入伍经验的老兵,大概是考虑到该部队需要分散驻扎和为地方机关提供安保的重要性。装备方面,第 300 部队每个分队有步枪 7 支、冲锋枪 2 支,每个小队有轻机枪 1 挺,此外由于几乎不需要进行调动,第 300 部队各部完全得不到通讯和交通器材的保障。
好了介绍完以上人民军各作战部門后,我们还是回头来讲下汉城保卫战。9 月 19 日,已经巩固金浦机场的美陆战 5 团以该团 2 营为先导,发起北渡汉江战斗,并顺利占领汉江北岸的杏州渡口,第 32 治安大队虽然对美军登陆场进行了百人规模的反扑,但都被美军击退。到 21 日傍晚,美陆战 5 团已全部渡过汉江,并沿开城公路推进,推进到鞍山山脉西侧的白川一线,第 32 大队残部则退入汉城市区,并与第 107 治安联队和第 300 部队继续向汉城以北地区撤退,但因为教育不足,撤退途中第 107 治安联队的很多南韩士兵都离开队伍,等着向美韩军投降。
从地形上看,汉城三面靠山,南临汉江,是一座属于易守难攻的大城市。人民军汉城防卫司令部从 8 月中旬起,就组织热心市民在市区内构筑了大量街垒防御工事,打算与美韩军在市区死磕。第 78 独立部队联队 2 大队早在 9 月 17 日就在市区西部门户水色洞构筑工事,准备迎击尾随第 32 大队而来的美陆战 5 团。而在汉城以南,人民军第 18 师团 70 联队和第 9 师团 87 联队在永登浦抵抗到 22 日后,也都纷纷退过汉江,在会合了第 18 师团主力后,继续向北退出市区,美陆战 1 团及第 7 师 32 团则尾随而至。
依靠坦克提供火力支援的美海军陆战队
从部队的部署和人员的使用上看,人民军西海岸防御司令、抗联老战士崔庸健的目的似乎是打算用以第 25 步兵旅团这些训练严重不足的新编部队来在汉城打个消耗战,利用市区建筑工事和汉城外围山地迟滞美韩军的追击,好拖延到其他新编主力部队在三八线重整防线,能不能守住汉城是不指望的,关键就看能守多久。
防御战首先在水色洞所在的汉城西部门户山地打响,这里在日据时期曾是旧日军的演习阵地,修建有许多混凝土掩体、洞穴和交通壕,人民军第 78 独立联队 2 大队对这些设施稍加利用,构建了多个支撑点与火力点。9 月 22 日,美陆战 5 团对人民军阵地发起攻击,第 78 独立联队 2 大队虽然抵抗顽强,但由于兵力不足,但在第一天的战斗中丢失了鞍山制高点 296 高地和防御主阵地三个 105 高地中的一个。
幸好第 25 旅团终于于 22 日在汉城新村集结完毕,并随即在次日以多个小股部队的规模向美陆战 5 团发起反冲击,受此阻击,美陆战 5 团一时寸步难行,随同美军作战的韩海军陆战队因为大部分兵员都是在济州岛强抓的壮丁,在人民军反击下也损失惨重。美军不得不将陆战 7 团调给 5 团支援,但仍进展不大。美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对此非常不满意,对美陆战 1 师师长史密斯说:" 明天把陆战 1 团也调给你,如果一天之内再突破不了汉城西部山地,我就让第 7 师来支援你。"
阿尔蒙德的这句话显然是对史密斯的羞辱,毕竟号称为美军精锐的陆战 1 师两个团加韩海军陆战队,居然推不动训练周期只有一个月的人民军新编部队第 25 旅团,要是再加一个团还是推不动,实在是要闹大笑话了。史密斯只好对陆战 5 团团长默里中校下了死命令,要他 24 日一定要突破人民军第 25 旅团的防线。默里中校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只好让手下官兵不顾性命地发起自杀式冲锋,结果最后是意志战胜了死亡,发起突击的美陆战 5 团 3 营 D 连最后以全连伤亡 85% 的代价攻占了第 25 旅团防线核心阵地第 66 高地。
阿尔蒙德与史密斯
9 月 25 日,休整完毕的美步兵第 7 师 32 团终于从汉城南部发起进攻,在渡过汉江后,他们于当日下午攻占了汉城东南部的南山阵地,切断了人民军从东部撤出汉城的道路。在得知美军攻占汉城东郊后,人民军第 25 旅团在汉城西郊的防御似乎终于陷入混乱,到 25 日下午被迫全部退入市区,美军宣布打死人民军 1200 余人。美陆战 1 师随后尾追突入汉城市区西部,但遭到人民军第 44 坦克联队的反击。
9 月 25 日黄昏,眼看汉城已经陷入三面包围的局面,退入市区的人民军第 25 旅团残部在集结完毕后,开始向北撤出市区,该旅团在前三日的防御战斗中共损失了 50% 的兵员。美十军军长阿尔蒙德通过航空侦查发现了正在撤退的人民军,于是严令陆战 1 师在 25 日夜继续进攻市区,一定要完成在 26 日 " 收复 " 汉城的目标。陆战 1 师师长史密斯对此无可奈何,他还在担心人民军会在市区拼死抵抗,但实际上他的对手仅剩人民军汉城警备联队、第 44 坦克联队和第 23 炮兵联队等三流部队。
9 月 26 日凌晨,为了掩护第 25 旅团撤出汉城,仍坚守在市区的人民军三个联队从西大门监狱、南部麻浦区和东部南山三个方向向美韩军发起反突击,但都付出较大伤亡,其中第 44 坦克联队在麻浦区的反击遭到美陆战 1 师四个炮兵营的猛烈反击,被击毁坦克 4 辆、自行火炮 2 辆。之后,第 44 坦克联队转移到汉城东部,在配合完对南山阵地的反扑后,企图从东郊撤出汉城,结果遭到美第 32 团 3 营的奇袭,整个联队几乎全军覆没。
虽然美军对外宣称已在 9 月 26 日夺取汉城,但整个 26 日白天及第 27、28 日整日,美陆战 1 师三个团及韩海军陆战队、韩军第 17 团都在汉城市区内与人民军汉城警备联队、第 23 炮兵联队进行一个街垒一个街垒的最后争夺,街道上的大量工事大大延缓了美军的前进步伐。比起基本一触即溃的第 23 炮兵联队,以南韩预备役人员为主的汉城警备联队却在人民军军官的监督下战斗到了最后,大部分指战员牺牲。因此直到 9 月 29 日,美韩军才放心地在城内举行 " 还都仪式 "。
被俘人民军官兵列队离开战场
第 25 旅团撤出汉城后,其残部在三八线附近补入从前线撤回的第 6 师团,从此消失在人民军序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