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很多建厂计划将取消?中国光伏出海潮2024迎来变数,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华夏能源网
在光伏企业赴美建厂潮中,龙头企业隆基绿能、阿特斯拔得头筹。
华夏能源网获悉,2 月 20 日,Illuminate USA 在一则官方新闻稿中正式宣布," 占地 110 万平方英尺、拥有 1000 名员工的新工厂,在美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将于本周(2 月份第四周)开始下线。"
Illuminate USA 是由隆基绿能(SH:601012)与美国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商 Invenergy 公司合资兴建的一家组件工厂,总投资愈 6 亿美元,年产能 5GW。该工厂位于俄亥俄州 Pataskala。
该工厂 2 月 15 日成功下线第一块光伏组件,目前一条装配线已投入运营,计划到今年年底运营 8 条生产线。此外,Illuminate USA 还从俄亥俄经济发展机构获得了 400 万美元的奖励,并获得了 15 年的房地产改善减税优惠。
在美国市场除隆基外,阿特斯投建的组件工厂也于去年投入商运。今年 1 月,阿特斯向美国太阳能分销商 Signature Solar 交付的首批 TOPCon 组件,就是由其位于德克萨斯州梅斯基特的工厂制造的。该工厂总投资超过 2.5 亿美元,年产能 5GW。
华夏能源网不完全统计发现,在 2023 年包括隆基绿能、晶澳科技(SZ:002459)、天合光能(SH:688599)、阿特斯(SH:688472)等至少 6 家中国光伏龙头企业宣布了赴美建厂的计划,由此掀起了新一轮光伏出海潮(参见此前报道《中国光伏出海 2.0 时代:赴美建厂热背后的诱惑与陷阱|深度》)。
步入 2024 年,随着市场大形势的变化这些企业的出海计划将生变。率先落地的企业有望享受到出海红利,慢人一步的企业或许不得不放弃登陆欧美建厂的机会,以等待更好 " 时间視窗 " 开启。
汹涌澎湃出海潮
为应对海外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各种贸易壁垒,2023 年以来,光伏企业赴美建厂呈现出集体性、集中化趋势,合计规划总产能超过 18GW。但美国并非唯一的目的地,欧洲、中东甚至拉美,都是本轮出海建厂潮的可选目的地。
隆基绿能创始人兼总裁李振国在去年 6 月曾对媒体表示,隆基准备在德国建厂,最终决定会在 6 个月内做出。不过截至目前,隆基方面并未公布更新的进展。
央企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光伏产品制造企业——中建材浚鑫也宣布到欧洲建厂。2023 年 8 月,其与英国金顶集团签署了太阳能光伏合作项目,总投资两亿欧元,共同在欧洲建设光伏组件工厂及光储一体化电站。
中东,也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出海的另一热门目的地。华夏能源网注意到,TCL 中环(SZ:002129)已于去年 10 月与沙特 Vision Industries 公司签署了《联合开发協定》,将在沙特共同建设光伏晶体晶片工厂,项目一期设计产能为 20GW。
同月,天合光能也与阿联酋企业 AD Ports Company PJSC(简称 AD Ports)、江苏海投签署了一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天合有意在 AD Ports 运营的阿布扎比哈利法经济区内投资建设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规划产能包括约 5 万吨高纯硅料,30GW 的晶体硅片和 5GW 的电池组件。
此外,在去年 9 月,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透露,公司正就建设一座年产 12 万吨的颗粒硅项目与沙特进行深入谈判。
在阿曼苏哈尔自贸区,一座 10 万吨规模的多晶硅工厂也正在建设中,投资方是一家具有中国背景的企业——联合太阳能(United Solar Polysilicon(FZC)SPC)。根据公开信息,操盘这一项目的关键人物,是曾在晶科能源(SH:688223)、大全能源(SH:688303)担任核心高管的光伏大佬张龙根(英文名:LONGGEN ZHANG)。
在拉美地区,去年 10 月,光伏支架龙头中信博(SH:688408)也宣布,将通过巴西子公司在当地建设一座 3GW 的生产基地,总投资额不超过人民币 4.3 亿元。
计划赶不上市场变化
今年,更多的中国光伏企业有望公布海外建厂计划的新进展。但出海,无疑是一条充满变数的路。未来这些光伏企业的海外建厂计划能否真正落地?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
拜登政府自 2022 年 8 月推出 IRA(《通胀削减法案》)以来,希望借此扶植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并抗衡中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电池行业在美国市场压倒性的优势。
然而,拜登政府打的算盘,大概率会落空。在新能源产品价格全线走低甚至是可以称为暴跌的情况下,美国新能源制造企业更显示不出来价格竞争力,中国制造的优势会进一步拉大。
就在 2 月底,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在行业大会上表示,光伏供应链价格暴跌,将挫败许多地区发展本土制造商的决心。" 虽然各国政府继续支持本地制造商建设本土光伏制造产业,但巨大的成本压力,将使企业对投资持谨慎态度;在欧洲、美国和其他国家许多已宣布的建厂计划,或将取消。"
另有业内人士向华夏能源网表示,目前已有美国议员提出修订 IRA 法案,并进一步抬高本土组件制造厂商拿补贴的 " 门槛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在接受华夏能源网采访时也表示,中国光伏全产业链价格一年暴跌 50% 以上,又把美国希望制造业回流的 IRA(《通胀削减法案》)补贴 " 打成骨折 "。此外,与中国本土的制造成本相比,美国本土的制造成本 " 至少拉到一倍以上 "。这都将影响中国光伏巨头们的下一步出海决策。
吕锦标还预测,2024 年的美国市场光伏装机仍将依赖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建设的光伏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