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等了又等,中国观众还有机会吗,欢迎阅读。
上周写完 4 月片单后,Sir 意识到一件事——
没片可看了。
除了去年已经在日本上映过,今年终于定档的宫崎骏动画《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好像并没有特别让人期待、非去电影院不可的电影。
事实上,片荒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今年春节档,总票房 80.2 亿创历史纪录,开分 3 部电影破八。
按理来说应该是近年来 " 最强春节档 "。
但这热闹没持续多久,一盆冷水——包括《红毯先生》《我们一起摇太阳》在内的 4 部电影宣布撤档。复映后,目前《红毯》票房 9415 万,《摇太阳》1.64 亿。
如果说春节档真的很火爆,为什么有电影因为排片惨淡不得不撤档?撤档后只剩下《飞驰人生 2》《热辣滚烫》《第二十条》《熊出没》4 部影片,放到往年来说这个数量并不算拥挤,为什么今年就感觉仿佛消化不动了呢?
国产观众的胃口,好像缩小了。
每周总想往电影院钻一钻的日子,感觉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现在预览完未来一个月的片,想看的一只手就数得过来。
2024,国产片已经余额不足了。
01
今年 1 月,元旦档刚过,春节档未至,电影院迎来了四十天的静默期。
月票房 25.83 亿。
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 2023 年同期的五分之一,几乎是疫情爆发后的最低水平。
1 月新片,其实也算不上新。
从有卖相的《大雨》《临时劫案》,到口碑黑洞《动物园里有什么》《花千骨》,积压都超过 2 年。
3 月新片,最新的一部是《被我弄丢的你》,去年 5 月杀青。
而其他同期华语片——
《追月》《孔秀》《灿烂的她》,全部都是 2021 年杀青。
也就是说,把过去两三年的库存都拿出来了,电影院还是很冷清。
库存消耗完之后,我们究竟还能有多少新片?
再说春节档。
数据只记录了它的火爆。
唯独在意电影的人,莫名怅然——
像《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这样的工业大制作,《深海》这样让人眼前一亮的卡通片。
怎么说没就没了?
春节档自然有客观限制,比如要通俗,合家欢。
但大片空缺,最客观的原因是——
制作周期不允许了。
路阳改编《刺杀小说家》长达五年,郭帆鼓捣《流浪地球 1》 就花了三年,粉丝再怎么催,第三部最快也要到 2027 年。
而今年春节档,共同特点是 " 小 ",也是 " 快 "。
除了《热辣滚烫》因贾玲要减重制作超过一年。
《飞驰人生 2》《第二十条》《熊出没》从立项到杀青,都只花了半年左右。
显然,这是为了春节档定制的。
但更多的电影人,尤其新一代创作者,不可能具备张艺谋这样信手拈来的导演水平,资源的号召力也无法跟韩寒这样的产品经理相提并论。
比如邵艺辉拍的《爱情神话》。
光打磨剧本,就得好几年。
剧本参加青年电影节创投,后被徐峥相中,再拉投资、选演员、搞宣发,最后才能在电影院看到。
《爱情神话》后,导演邵艺辉备受青睐,宋佳、章宇、钟楚曦、赵又廷纷纷加盟,可是就这样《爱情神话 2》今年 3 月才开机,最快也要明年才能上映。
就连这样的都市爱情小品,也需要时间打磨。
更别说工业流程复杂的大片。
电影上映有一定滞后性,今天的片荒,反应出来的是三、四年前启动的项目减少——考虑到当时正值新冠,也能够理解。
我们更应该问的是:去年全面复工后,新投入的电影项目真的有破网而出吗?
具体的数字没看到。
但看到的是更多演员的 " 待工状态 "。
《无限超越班》这样的,让老戏骨再就业,让演技堪忧的 " 新人演员 " 摸鱼的综艺,去年拍了一季今年又来一季。
几乎都在强调自己没通告了,希望导演给个角色。
越来越多的演员涉足直播。
刘涛、戚薇、黄晓明、张雨绮很久没看到作品了,主要露脸都是在直播。
朱梓骁被问为什么一直在做直播,他说是要生活,郝蕾、吴镇宇笑得意味深长。
你当然可以批评他们不务正业。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是否演出的机会在减少,报酬在下降,以至于演戏已经没有做直播香了呢?
再说真正的演技派。
陈可辛备受瞩目的《酱园弄》终于杀青,网友都说章子怡终于复出了。
而周迅上一个让你有印象的角色是什么时候?
积压 4 年才终于上了的《涉过愤怒的海》。
《隐秘的角落》《漫长的季节》的确让秦昊接连出圈,可他又多久没回到大银幕了?
《风雨云》已经过去了 6 年。
演员无戏可拍,观众无片可看。
好像,就是这样的局面。
02
从数字上看。
片荒绝非哗众取宠。
据灯塔专业版,2016-2022 年全年上映影片总数分别为:503、518、559、611、365、697、326。
2023 年被称为华语片复活年。
顺利上映、产生票房的电影有 400 多部,算是近几年的最高峰。
但据博主 @董小姐聊电影 的观察,2023 年 1 月,全年定档新片显示为 70 多部,2023 年 11 月再看,2024 年包括春节档在内,定档新片才 11 部。
2017 年,全年立项数量为 3825 部。
疫情爆发后,迎来断崖式滑坡。
2022 年直接腰斩到 1876 部,创 2011 年以来新低。
按两年制作周期来算,今年国产片库存告急,完全是可以预见的。
当然会有人反驳——
数量不重要,品质才是王道。
确实。
今天的电影院,更需要是中小成本、技法成熟、表演在线的类型片。
而在过去,我们见证过它们的诞生——
2018 年《我不是药神》,31 亿。
2019 年《少年的你》,15.6 亿。
2021 年《扬名立万》,9.3 亿。
当年的国产片,还没流行 " 多次延长密钥 "。
以上片子都在周末上映,没有任何档期加持。
而彼时的文牧野、曾国祥、刘循子墨,也都是没太大名气的新人。
今天提起资本,大家都同仇敌忾。
但不可否认的是。
资本搞项目最积极的时候,也是黑马最有机会突围的时候。
回到今天。
当立项新片减少,就代表着市场回归冷静,良币驱逐劣币吗?
还是以《周处》为例。
去年台湾上映,《周处》反响算不上火爆,票房只有 1000 万人民币左右。
因为对于台湾观众来说,这就是个普通的剧情片,而到我们眼里却成了:尺度炸裂。
说到底,还是因为片荒——
我们有多久没在电影院看到这样的场面了?
导演们当然知道观众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否则去年也不会扎堆出现《拯救嫌疑人》《瞒天过海》《最后的真相》这样主打犯罪和悬疑的电影。
但往往,噱头大于尺度,更大于剧情。
于是。
海报上耸动,观众却无动于衷。
表现得好一点的犯罪片,也是积压多时的《坚如磐石》《涉过愤怒的海》。
其实观众的胃口仍然不小。
只是长期得不到满足,已经失去了耐心。
《坚如磐石》《涉过愤怒的海》是九死一生。
《周处除三害》是网开一面。
都具有太强的不可复制性。
观众要看一部表演在线,逻辑流畅的类型片,可太难了。
过去我们说,翻拍泛滥,是创作者在投机。
但今天的事实是——
大量翻拍作品,来自新人导演。
改编老剧本,是他们能迎合资方的最优解。
据 @毒眸,一些编剧新人表示,翻拍是没有作品的创作者进入行业的 " 敲门砖 "。在资方眼里,一个没名气创作者的原创本子,风险太大,远不如翻拍那样能直接进入市场操作,省时省力。
这就能解释——
为什么我们翻拍的,往往不是什么经典高概念好片,而是二三流的过时商业片。
因为当下的翻拍,不是为了生产好电影,甚至没有想过票房要爆。
它们只是当下这个无法容忍犯错、不再彰显野心的影视环境,规避风险、生存下去的唯一解。
还在鼓捣原创剧本的人,好像要么就得把自己归为小众的文艺导演,要么就是怎么拍都不会亏的大导演。
就像去年翻拍成风。
而今年的电影市场,又变成续集狂欢:
《飞驰人生 2》《封神 2》《哪吒 2》《雄狮少年 2》《爱情神话 2》,传说中的《美人鱼 2》……
所以。
令人警惕的,只是片荒吗?
而从投资制作开始,一种自上而下的躺平心态。
03
危言耸听,唱衰行业?
Sir 当然没想这么做。
只是如何解决国产片荒,需要我们共同来关注,多多讨论。
不过诡异的是。
今天那些紧迫的问题,往往大家都是闭口不谈。
比如一部《周处》爆了。
它引向的问题显然是分级制度。
观众的要求,没有那么难猜想。
不过是拒绝自己被圈养成巨婴,想看看 " 教坏人 " 的电影罢了。
再比如,国产片制作赶不上进度。
那最简单直接的做法,当然是加快引进片审批速度,上调引进片的比例。
说到这,肯定会有人反驳——
好莱坞不也故事枯竭、大闹罢工吗?
问题是。
引进片,从来就不等于好莱坞。
事实上。
哪怕在大片鼎盛的时期,很多小片一样能撬动市场。
印度片《摔跤吧!爸爸》,13 亿。
跟《复联 4》一起上映的《何以为家》,4 亿。
疫情都过去这么久了。
但这些小国家的精品,能让中国观众移情、拍摄技法纯熟的电影。
今天的观众,能看到多少部?
就像去年在印度大卖的《十二年级的失败》,聚焦考公、内卷。
要是能在中国上,加以得当的宣传营销,很可能又成为一部爆款。
看看接下来的清明档。
除了宫崎骏新片《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预测票房超 5 亿。
其他选手,要么缺乏商业性,要么质量堪忧,感觉破亿都难。
五一档,八部新片定档。
《间谍过家家代号:白》《猪猪侠大电影:星际行动》《哈尔的移动城堡》都是动画,甚至老片重映。
《怒海营救》,积压三年的主流大片。
唯二国产新片,《末路狂花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都是小成本喜剧。
唯一一部真人的引进片,高司令的《特技狂人》。
看得出来,在努力突破了。
至少不像去年五一档,没有那么强势的保护,能看到点外面的景色。
但国产大片,依然不见踪影。
再退一步说。
引进外援,就够了吗?
以 3 月为例,当第三周没有新片上,一部俄罗斯的《挑战》,突然空降。
你问 Sir 支不支持,那当然是支持。
尴尬的是。
如果是可以引进的,为什么要紧急空降?
要知道,引进片讨论度本来就低,如果没有充足时间做宣发,总是搞这种紧急凑数,只会让一部原本能扛票房的大片,沦为存在感为零的备胎。
△ 《挑战》豆瓣 8.1,上映两周票房不到 500 万
其实说了这么多。
Sir 只想表达一点——
再繁荣的市场,都需要用心维护。
何况是今天这个注意力不断萎缩,电影要和短剧、短视频抢饭吃的市场。
片荒,既是风向摇摆,大门紧锁的结果,也是创作者戴上镣铐后,多年积累的必然。
但要解决,当然也没那么玄乎。
因为几乎每一年,其实都可以是 " 复活年 "。
陈凯歌《少年时代》。
去年撤了两次,今年该动一动了吧?
徐浩峰《刀背藏身》《诗眼倦天涯》《门前宝地》。
这么多存货,也该清一清了吧?
还有陈冲《英格力士》、曹保平《她杀》、麦浚龙《风林火山》、陈可辛《独自 · 上场》、田壮壮《鸟鸣嘤嘤》。
如果它们都能及时出现。
得到票房与口碑回馈的导演、资方,同时还激励了其他的创作者,接着投入到下一轮创作中。
如此积极良性循环。
我们何至于片荒?
电影,从来就不该是数字的总和。
它是需要被珍视维护的日常,也是我们对抗生活庸常,四两拨千斤的武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