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你谈感情我偏要谈法律!长城扯下比亚迪的“遮羞布”!,欢迎阅读。
我跟你谈法律,你偏要跟我谈感情,既然这样,我就只能直接硬刚了。自从王传福喊出 " 在一起 " 之后,比 " 在一起 " 更有看点的,恐怕是长城汽车 CTO 王远力的微博。
从 8 月 11 日至今,王远力连发三个微博,每一次都是直指比亚迪,并且将悬而未决的比亚迪 " 油箱门 " 事件推到风口浪尖。
众所周知,今年 5 月长城汽车曾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 PLUSDM-i、宋 PLUS DM-i 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如今,三个月过去了,长城汽车对比亚迪的举报还未有任何官方调查结果。眼看此事即将被遗忘,长城汽车再次挺身而出,做了《皇帝的新装》中那个 " 说真话的孩子 "。
不过,这个世界有像长城一样,契而不舍追求法律、追求真相的,但同时也大有 " 趋炎附势 " 或者说为了利益而不讲原则的。在王传福振臂高呼 " 在一起 " 后,忙着附和,典型的也大有人在。
童话中,白雪公主的后妈吗?那个整天对着魔镜问:" 魔镜魔镜告诉我 , 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
当魔镜说:" 白雪公主比你漂亮一千倍!" 恶毒的皇后因为嫉妒心生歹念,费尽心机想毒死白雪公主。而王传福一句 " 在一起 ",仿佛一面车界真实的魔镜,照出了车企不同的三观。
车企三观分水岭
俗话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而长城举报比亚迪两款油箱未采用高压油箱之事,让车企在三观上的区别益发明显起来。
以长城代表的硬刚派,与吉利奇瑞站到同一阵营,坚持正义,坚持阳光下竞争,坚持技术品质优先,坚持遵纪守法,坚持长期主义。
而以 " 蔚小理 " 为代表的新势力派,则属于 " 苟同 " 类型的。
从 8 月 11 日开始,长城汽车 CTO 王远力连续发文,层层推进扒开了比亚迪的 " 遮羞布 "。
8 月 14 日,长城汽车 CTO 王远力第三次发文剑指比亚迪。在最新一次的发文中,王远力称:" 编织再大的格局,也掩盖不了内心的慌张。"
文字内容附了三张截图,内容涉及比亚迪向投资人回应蒸汽排放专利,以及某汽车博主表示比亚迪 10 款在售车型中,有 9 款车的常压油箱切换为高压油箱,时间在 5 月之后。而如果属实,这意味着比亚迪涉嫌排放超标的产品将达到 200 万辆左右。
在此之前,8 月 11 日的博文写道:在这样严峻的时刻,中国汽车怎么在一起?我们必须直面竞争的现实,我们不要道德绑架的在一起,我们不要被裹挟着在一起,我们不要 " 我跟你谈法律,你跟我谈感情 " 的在一起,商业还是要用商业的逻辑来解决,如果只是口头上强调在一起,那还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吧。
而当天晚些时候,王远力第二次发文表示,中国汽车在一起的正确姿势 " 是价值观相同的企业心在一起、力在一起,而不是用民族情结的宏大叙事掩盖内心苍白。我们首先是一个法治社会,其次才是人情社会。即便打感情牌也要遵纪守法,这是底线。"
相反," 蔚小理 " 也站成 " 同盟 "," 跪舔 " 比亚迪。
理想汽车创始人、CEO 李想发文称:" 致敬比亚迪!为这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创者鼓掌!为每一位新能源时代的参与者点赞!大好时代,一路同行!"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也发文称:" 比亚迪的厚积薄发,是长期主义的胜利,向比亚迪学习。中国汽车,一起加电!"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 要给传福兄和 BYD 点赞,团结才是质量,也是带头大哥风范,小鹏会继续加电前行。"
不与无道德底线者 " 同流合污 "
我不想主观评价 " 蔚小理 " 出于什么目的,也很难看出 " 真心 " 还是 " 假意 "。但是,在长城举报比亚迪未果,而比亚迪又忙着给车主 OTA 的阶段,这样 " 跪舔 " 比亚迪,一定是不符合大多数的主流价值观。
长城举报比亚迪,就已经将自己定位到比亚迪 " 非同类 ",的确,认认真真造车的企业,在比亚迪的 " 油箱门 " 没有答案之前,谁都不想跟比亚迪绑定在一起。但是,王传福却照样在发布会上,我行我素把自主品牌企业一一绑定 " 在一起 ",而煽情提及每一家的创业史。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 " 格局高 " 的大讨论。
不过,大家真的乐意吗?虽然站出来公然反抗的只有长城汽车,但愉观车市了解到,大部分的车企,只是用沉默替代了不赞同。
" 如果一个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却又去劝别人要有格局,还要拉着大家’在一起’,那些’被在一起’的,究竟是什么感觉呢?" 有车企相关人员表示:" 当朋友圈漫天飞舞称赞在一起的时候,我不知道有那种被喂了一口死苍蝇感觉的人有多少?反正我是,我想主机厂的各位同仁也不在少数吧。"
而长城三次硬刚,就是宣告自己不与无道德底线者 " 同流合污 " 的态度。" 在一起 " 是自愿自发的,因为三观理念相似,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才会在一起。
虽然长城举报比亚迪冲在前头,但显然,长城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此前,吉利集团李书福和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也在不同的场合,首次 " 同频发声 "。表达了车企必须主动承担环境责任,不能走捷径、抄近路,要在阳光下竞争,遵纪守法,诚信经营。
遵纪守法 " 在一起 " 才能引起共鸣
" 在一起 " 需要相同的价值观。
就如同王远力在微博中写道的:" 中国汽车在一起的正确姿势 " 是价值观相同的企业心在一起、力在一起,而不是用民族情结的宏大叙事掩盖内心苍白。"
" 在一起 " 是主动的惺惺相惜,而不是被动,否则,那就叫 " 道德绑架 "。企业与企业之间,与人与人之间是一样的。
比亚迪一边涉嫌采用常规油箱,导致排放物不达标,对待质疑的声音以及负面的报道拼命打压,一边王传福还要把自己当作带头大哥,振臂高呼行业要 " 在一起 ",显然,他没有这个资格。
我不知道谁给了王传福这样的勇气,我只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亚迪喜欢打情感牌,打着民族品牌来唤起大家的爱国热情,继而转化销量,我认为这也非常好。但是,既然是民族品牌,就需要更有民族责任。
中国品牌走到今天不容易,眼下也是最关键的时刻。能不能站稳脚跟,与现在的 500 万辆没有直接的关系。最关键的是要消费者说了算。
中国自主品牌早期走过的路说明:偷工减料,低质低价成就不了中国品牌,甚至销量越大,对品牌的副作用也越大。
走过的弯路不能再走。中国车企如果 " 在一起 " 一定要恪守原则,遵纪守法。一定要坚持品质技术至上。
大家是否还记得 7 月 6 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 16 家汽车生产企业签署的《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下称《承诺书》),虽然当时因为涉及是否违反《反垄断法》而沸沸扬扬,但我觉得,《承诺书》中的涉及的几条内容都非常好。如第二条:注重营销宣传方式方法,不夸大宣传、不虚假宣传,不为吸引眼球、增加获客而对消费者进行误导性宣传。第三条:发扬质量为先、品质为本的工匠精神,以高质量产品,高品质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所以,如果王传福的 " 在一起 " 是真心的,就先真真实实自我约束吧。别再远程 OTA 了,不按规矩办事,不讲法律了。因为偷工减料成就不了中国品牌,承载不起民族责任。何况,自己种下的果子,总有一天是要自己尝的。